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

?

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

就褚無用褚師爺來說,他對張軒還是存着幾分警惕的。

但是師爺畢竟只是師爺,並不是正印官,上面發話了。他也無可奈何。只好照辦,不過他也多了一個心眼,在張軒身邊安插一個衙役。這個衙役不是別人,正是曹五。

曹五一本正經好像不認識兩人一樣,說道:“兩位,請。”

曹五引領着兩人下了城頭,卻見城中一片兵荒馬亂的,無數壯丁被衙役從城中趕了出來,有一個衙役站的比較高,大聲說道:“父老兄弟們,流寇打破城池,那會雞犬不留。”

張軒好奇的問道:“他是在幹什麼?”

曹五說道:“召集人手,要城中家家戶戶出丁。”

張軒這才發現,原來平日裡面,南陽城之中,根本沒有太多駐守城頭的人,在電視劇之中看着城頭密密麻麻的人羣,全部都是騙人的。單單拿這南門來說,平日也就是南陽縣衙的衙役,再加徵召過來的白役,不過幾百人而已,這還是增加了不少人手了,其他幾個門,不過是有府衙,還有其他衙門的衙役再加上一些丁壯而已。

張軒頓時覺得攻下南陽城,實在是易如反掌。城牆建立的再好,也是要人來守的,衙役什麼的,讓他欺負一下老百姓還行,讓他們守城,根本不行,只要有一個地方登城,他估計城頭上的人都會潰散了。

現在臨時徵召上來的民壯,都瘦弱的好像是一陣風就能吹走一樣,這些人上城又能幫上什麼忙?

“只要今天守城的,縣衙發一日三餐,管飽。”之前種種承諾,下面的百姓像是死了一樣安靜,但是一聽說管飽,所有百姓的眼睛瞬間亮了,全部衝上前去,說道:“我,我。”

一時間所有人都爆發出一股讓人震撼的力量,頓時將維持秩序的衙役給衝了一個人仰馬翻。

這就是求生的力量。

好一陣子,衙役再出維持好秩序,拿出生冷的饅頭,一個個發了下去,所有人都狼吞虎嚥的吃着,這個時候衙役也開始分配人手。

有曹五的幫忙,曹鐵一行人順利的成爲張軒的下屬。

張軒打量着這些人,看這些人雖然瘦弱的多,好像是麻桿一樣,但是筋骨強健,一條條青筋清晰可見,平日顯然是一把好手。

張軒還沒有得及說什麼,就聽見城頭之上,“噹噹”的敲鐘之聲,有人拉着長音說道:“上城了-----。”

張軒在無數衙役的推攘之下,上了城頭。

張軒以及張軒身邊的民夫根本就沒有拿什麼武器,全部都是赤手空拳的被安置在一段城牆之上,這一段城牆距離城門稍稍有一點距離。看樣子,官府也沒有想給他發放武器的意思,他們的武器就是眼前一堆堆滾石擂木,其實就是一大片石頭而已,有最小的有拳頭大,最大的有人頭大。密密麻麻鋪了一地,城中還有很多,有民夫往城頭上送。

每一隊民夫都有幾個衙役領着着,算是將南陽南城牆給填滿了。

張軒向城下看去,看到義軍的攻城手段,頓時覺得其實顏日愉的應對還不錯。最少如果沒有別人因素,單單憑義軍的攻勢是絕對攻不下南陽城的。

只見義軍的馬隊一字排開,埋鍋造飯,一縷縷炊煙瀰漫開來,無數百姓從四面八方而來,扶老攜幼,男女都有,他們一部分的確是被驅趕而來的,但是還有大部分,卻是主動往這裡來的,無他,不管將來是什麼,在軍中能吃上一頓飽飯。

飽死鬼總比餓死鬼強吧。

義軍根本沒有什麼攻城武器,什麼火炮投石機,統統沒有,獻營,曹營,有時候一口氣,狂奔三百多裡,如何能帶着這些東西,至於長梯什麼的,也是到了這裡才從四面鄉鎮之中收集的,除卻這些之外,其餘的統統沒有。

義軍沒有其他武器,而饑民就是義軍最厲害的武器。

這些剛剛吃飽的百姓,在義軍一聲令下,拿着各種各樣的武器,大多數都是農具,少部分纔是分下來武器,分下來的武器,幾乎全部都是長槍,只有偶爾一些人才帶着長刀。

甚至有一些還拿着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摸出來的木棍,這些人簇擁着數架綁在一起的長梯,向南陽城衝了過來。而在這些人身後,卻是督戰隊,齊刷刷的站了一排,刀光雪白,凡是敢後退的,就是乾脆利落的一刀。

漫山遍野,張軒在城頭上,向下看去蔚爲壯觀,但是張軒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猛地一捏,好像呼吸不上來氣一樣。

張軒也經歷過幾戰了,但是從來沒有像這一戰一樣,詮釋着一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城頭城下拼死廝殺的,全部是無辜的百姓,而他們這樣拼命廝殺的代價,就是爲了吃上一頓飽飯。張軒頓時覺得一股熱流衝上腦門,整個腦門頓時擴散開來,有一種麻麻的感覺。

“我要做些什麼?”張軒有一種強烈的衝動。

“公子,準備怎麼辦?”曹宗瑜推了張軒一下。

張軒頓時從這種感覺之中打落, 張軒的心思瞬息回到現實之中,他咬着牙說道:“等,等一會兒,他們打起來了,我們再行事。”

“好。”曹宗瑜其實早就有定見,不過一行人之中,名義上還是以張軒爲首的,不能略過張軒。

曹宗瑜立即下去安排。

曹宗瑜準備以武途出仕,攻守戰事,雖然沒有經驗但是知道該做些什麼。一會兒就將所有人安排的妥妥當當,這個時候,這些饑民也到了城下。

果然,那種甲士如雲,前仆後繼,生死不顧,投石機火炮,不住的發射,弓箭遮天蔽日,一落下去,就好像是地面上長出一地黑壓壓的荒草,這種場景大多是假的。

只見城頭上稀稀落落,好像是小雞尿尿一樣,只有數十箭射了下去,命中率不過是一半而已。

南陽這樣的內地府縣,哪裡有那麼多習練弓箭的人,這些人還是顏日愉湊出來的,而且即便有弓箭手,也不敢一古腦都射出去,無他,射箭也是一個體力活,一般來說,能一口氣射上三十箭,就是一把好手。

所以,顏日愉命令這些人這樣稀疏的射箭,就是爲了支撐更長一段時間。

這麼多人,這幾十根長箭,好像是一盆水潑進大海里一樣,根本沒有什麼動靜,只有偶爾有幾個人被射死的人,倒在地面之上,其餘百姓都視而不見。

不是,這些饑民就是百戰精兵了,而是這些人都是見慣生死的。

河南人丁從萬曆年間的六百多萬,到了清初,千里無人煙,縣衙都沒有定居的地方。簡直是一片荒蕪。幾乎上都是崇禎年間好幾次大饑荒所造成的,注意,大明官府數據向來不是太準確,隱戶估計還要多於正丁。不管是城頭的還是城下的,誰沒有送走幾個親人,要麼餓死,要麼被土匪殺,要麼被官兵殺,要麼被流寇殺,要麼被瘟疫殺。

死人是家常便飯。

人命不值錢。

“轟。”南陽城頭上唯一的幾門火炮開炮了。這些所謂的火炮,其實不過是小炮而已,比如火盞炮,還是虎蹲炮,更大沒有。這些火炮,還是顏日愉來到南陽之後,要麼從府庫深處翻出來的,不知道什麼年代的老炮,要麼是顏日愉親自主持打造的火炮,大的火炮打造不了,只能弄一些小的。

只是府庫空虛,即便顏日愉拼命打造,也打造不出來多少。

第五十章 雜務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
第五十章 雜務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第九十五章 揚州大借款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七十八章 李曹合營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十二章 撤軍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三十六章 曹家底蘊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章 搬家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二十七章 拖刀計三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