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

張軒將這一件事情給袁時中說了,袁時中反而鬆了一口氣,袁時中說道:“說實在的,三弟,你說江南好,我倒不是說江南不好,只是我的根基在這裡,去了江南難免有些心慌。”

的確如此,袁時中在官府的評價之中,就是土賊,而不是流寇。

一直在河南南直隸這一帶活動,北不過黃河,南不過汝寧,西不過嵩山,東不過鳳陽。這千里河山是袁時中所熟悉的地方。袁時中幾乎沒有遠離過了,對這一帶地方熟悉之極,熟悉的地方也給袁時中安心的感覺。

如果讓袁時中本人來說,他倒是願意留在鳳陽當封疆大吏,而不願意跟着羅汝纔去江南,卻不知道坐幾把交椅。

袁時中其實獨霸一方都慣了,爲人之下,其實挺不習慣的。

張軒說道:“大哥這麼想,我也就放心了。既然大哥也有此意,就速速去見殿下吧,不要讓殿下等急了。”

袁時中不敢怠慢,雖然叫上了金聲桓。

不過金聲桓的待遇就與袁時中不一樣了,張軒僅僅是通知一下而已,他對金聲桓的品行不是太看好的,不過現在金聲桓不在張軒麾下了,張軒也管不到人家了。他自然不會多嘴多舌。

張軒引袁時中與金聲桓進去拜見羅汝才。

羅汝才與袁時中寒暄了好一陣子,隨即下達了袁時中的任命。

命袁時中爲鳳陽總督,總督鳳陽府,徐州,歸德府,汝寧府,淮安府,廬州府。五府一州,面積之大,幾乎是一省之地了。這也是曹營所任命的第一個封疆大吏。

而且在任命之上,也突破了大順朝廷的官制。而是沿用朝廷的官職。獨立一支的意味很濃。

當然了,袁時中的官職雖然大,但他實際能管轄的也不過歸德一兩縣,徐州,汝寧府,以及鳳陽府沿着淮河附近的縣城,除卻汝寧一府算是完整之外,其餘的都零零碎碎的,加起來有十幾個縣就不錯了。

隨着袁時中任命,很多任命也出爐了。

金聲桓被任命爲袁時中的副將,也算是提了一格。

王度被任命爲汝寧防禦使。袁時敏被任命爲歸德防禦使,再加上徐州防禦使王道善。就是曹營在淮西所有統治機構了。如果正好兵馬的話,三地再加上袁時中本部人馬,在五萬上下,不過各地駐守兵力都是死的,除非,袁時中準備將這些地方放棄,故而袁時中能動用的人馬,不過一兩萬的機動兵力而已。

整個鳳陽鎮,守有餘而攻不足。

不過,如今路振飛也是守有餘攻不足,想來也沒有什麼問題。

這些事情交代之後,其他人就被羅汝纔打發走了,獨獨留下了羅玉龍,羅汝纔對羅玉龍說道:“今後,你要與袁時中多多親近,他畢竟是你結拜大哥。”

“是。”羅玉龍說道。

羅汝才與袁時中交談的時候,羅玉龍也在旁邊,此刻他有一絲欲言欲止的感覺,被羅汝纔看出來了,說道:“你想說什麼,說。”

“父親,您幾乎將我們現在所有的地盤都交給了袁時中,您就不怕?”羅玉龍說道。

“怕什麼?”羅汝才說道。

“袁時中將來不聽令怎麼辦?畢竟小袁營也是老營頭了。袁時中還是有些名望的。”羅玉龍說道。

“哈哈哈。”羅汝才大笑道,他心中卻有一些欣喜,不過怎麼說羅玉龍至少開始思考背叛之事,想來他多有一點時間,就能教好羅玉龍,多得不少,至少不會輕易被人擺一道。

他說道:“我兒,要學會看人,袁時中我看得清清楚楚,他沒有自立之心,如同他但凡有一點自立之心,就不會爲張軒之下了。只要我們家對得住他,他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另投門戶的。而且天下之間,什麼纔是最重要的,是軍權,我固然將這些地盤交給他。但是隻要軍權在手,我雖然都能要過來。”

羅汝纔對袁時中的心思看得很準,但是對有一個人的心思,看得不是太準的,那就是張軒。偶爾想想,羅汝才怎麼也想不明白,張軒是怎麼想的,不過有一點他能看得出來,那就是張軒對羅玉嬌是真心的。張軒對羅家似乎也沒有什麼壞心思,至於其他的羅汝才也只有放在心底了。

第二日,曹營上上下下,有頭有臉的頭目都到了。

這一次會議是在鳳陽皇宮的大殿之中,密密麻麻有百餘人之多,其中張軒麾下的各營營官,以曹宗瑜爲首,程繼孔,王進才,鄭和,等等都在這裡,佔據了好些席位,至於其他人都是曹營其他各將領的部屬了。

幾乎整個曹營中堅力量都在這裡,如果有誰將這數百人一古腦給殺了,曹營非立即解體不可。

隨着羅汝才一聲咳嗽,所有人都靜了下來,羅汝才說道:“張先生,給大家介紹一下情況。”

“是。”張質說道。隨即他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如果黃得功已死,鳳陽鎮已破,從鳳陽到大江之北,再無一支官軍是我們的對手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十分興奮,他們奮戰好幾個月,所爲的不就是這個嗎?

張質話語微微一頓,說道:“從鳳陽到南京,最近的路,就是從鳳陽下滁州,進六合,江浦,與南京不過一江之隔而已。不過,這一路有一個不好的,就是從此渡江,江面遼闊,不好飛渡,當初太祖皇帝下江南,就是轉道採石,纔有開平王一戰成名。”

張軒心中微動,採石磯之戰。

張軒也是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才知道採石磯之戰,也知道常遇春的風采。從勇武來說,常遇春決計不輸於黃得功,是一等一的猛將。攻打採石磯的時候,元軍守備甚嚴,水師不敢靠岸,常遇春呼如雷震,涉水渡江,元軍弓矢雲集,長槍蝟集,向常遇春刺來,常遇春奪槍,借力上岸,驍勇無雙,破元軍軍陣,硬接大隊士卒上岸,遂破海牙於採石。常遇春也因爲此戰爲朱元璋看中,成爲朱元璋最重要的兩名將領之一,號稱十萬之衆可以橫行中原的常十萬。天下之奇男子也。

“不過,我們面前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長江。”張質說道:“江北兵力不足爲慮,雖然有史可法屯兵揚州,但是大軍之中,這些南兵不過紙糊而已,只是長江浩蕩,沒有舟楫的話,卻是難以飛躍。”

“我們不是有水師嗎?讓周輔臣接我們渡河不就行了。”不知道那個愣頭青說道。

一時間,大殿之上,先是一靜,隨即鬨堂大笑,不知道誰訓斥道:“笨蛋,我們的船隊是在淮河之中,那是在長江之上,怎麼過去,非過去嗎?”

“長江與淮河不通嗎?”這個人小聲嘀咕道。

這一句話,卻將人問住了。

長江與淮河之間,有運河連通,說起來,也不是不能將淮河的船隻運到長江之中。

幾個有心之人默默思量,將目光看想張質。

張軒已經暗暗搖頭了。來不及了。

兵貴神速,江南之重要,義軍知道,官軍也知道,不要將官軍當傻子。如果不是乘着鳳陽陷落這個空檔。恐怕左良玉就要來了,順着淮安,揚州一路打下去,太慢了。

果不出張軒所料,張質也將這個意見否定了,不過卻不是張軒所想的理由,張質說道:“我等水師新成,根本不可能一路打到長江,故而這一戰指望不上週將軍。”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章 蕭縣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章 萬石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章 鄖陽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七十六章 講史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六章 蕭縣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七十章 督師伏兵欲屠龍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五十四章 火銃演示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章 萬石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九十章 南京城中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章 赴湯蹈火二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二十一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第三十九章 奪回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四章 鄖陽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九十四章 史可法之死‘’第四十八章 郾城會盟第二十章 黑夜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九章 攻城三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八十二章 鄖陽之戰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