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

訓練場之上,都是空對空。

而戰場之上,雖然張軒看不起對面的軍隊素質,但是劉洪起的軍隊之中,還是有不少硬茬的。有他們堅決抵抗,讓有的地方進攻的更猛一些,有一些地方進攻的緩慢一些。整個戰線已經變得微微扭曲起來。

劉洪禮大聲呼喊,領着數百人咬着牙衝了過來。

整個劉洪起的勢力之中,充斥着各種各樣的劉氏子弟。

而且劉氏子弟,或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在戰場之上,大部分劉氏子弟還是敢拼命的。

劉洪禮也是當初拎着腦袋跟着大哥,販私鹽起來的,好勇鬥狠之意,從來不少。此刻見戰事不利於己方,也不知道該怎麼挽回敗局,而是操起刀子衝來了上來了。

與劉洪禮一般的劉氏子弟還不少。

如果沒有這些敢打敢拼的劉氏子弟,劉洪起也不可能將勢力擴張到這個地步。

一看這個局面,鄧和頓時急了,一手按在腰下的長刀之上。就要帶着親衛衝出來。

“大人,將軍有嚴令,不許大人出戰。”鄧和身邊的人連忙攔住鄧和,說道:“大人,要體諒一下小的們的小命。”

鄧和也知道,張軒給自己的親兵下了死命令,如果不是到了生死關頭,鄧和出現在戰場之上,就要他們的命。

張軒爲人不錯,從來不虐待士卒,但是對於軍法,從來沒有寬赦之說,即便是周輔臣乃是張軒的親衛出身,出了事情,也被一腳踢到守備軍之中了,尋常士卒不管是誰,敢犯軍法者,殺無赦。

不過,張軒從不搞,不教而誅。故而很多士卒畏懼軍法勝過畏懼張軒。

鄧和猛出一口氣,說道:“張將軍什麼都好,就是這一條軍令定得莫名其妙。”

冷兵器時代,一名勇將的震懾力還是很大的,而這個時代正式冷兵器與火器演變的過程之中,很多戰鬥之中,也需要一名敢打敢衝的猛將。張軒的決定也是有些問題。但是站在張軒的角度來講,真正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而且是那種可以信任的將領,從來不多。張軒不好好的將自己起家的老人保護好,將來勢力大了,將軍隊讓外人管着,張軒自己都睡不着覺。

“大人請放心。”鄧和的親衛將鄧和打消了親自上陣的念頭,頓時鬆了一口氣,暗道:“這腦袋保住了。”口中卻說道:“大家訓練這長的時間了,如果還需要大人出馬,就太無能了。”

“也是。”鄧和說道。

在訓練之中,這種衝陣的猛將,從來是訓練過的。

張軒會讓他們明白,什麼叫做堂堂正正之陣。

劉洪禮仗着身邊的亡命徒,連殺幾個刀盾手。卻見眼前一空,居然殺透了陣勢。

還不等他反應過後,卻聽身後盾牌撞擊的聲音,卻見兩排刀盾手,從兩側硬生生截斷了他與後陣的聯繫,他已經被包圍了。

隨時無數根長槍平放,百餘名士卒在一名百戶的指揮之下,大喝一聲,說道:“殺。”

一丈長的長槍,密密麻麻的從四面八方刺過來,根本是躲無可躲,避無可避。

衝陣肉搏的時候,是用短兵器,如刀盾,比較方便,而此刻面對長槍,他們根本夠不到長槍後面的士卒,讓百餘士卒,以少圍多,好像是刺靶子一樣。刺死了太大數人。

鹽販子,就是鹽販子,比不上正規軍。

劉洪禮似乎也明白活不成了,大聲呼喊,猛地衝了過來,長刀甩來了出來,頓時砸在一名軍官的胸腹之間,這一名軍官連哼都沒有哼一聲,倒在地面之上,大片大片的血液從身下流出來。

染紅了冬季的土地。

同樣染紅冬季的土地的,還有劉洪禮,他不知道被多少支長槍刺中,渾身上下都是傷口,就好像是破布娃娃一樣,倒在地面之上。鮮血流得更快。

戰事緊急,不管是己方的屍體,與對方的屍體,都無法收斂。只能留在戰場之上。

戰場滾滾向北移動,這名軍官的屍體與劉洪禮的屍體,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屍體,好像是鄰居一樣,安安靜靜的待在戰場之上。

比起北邊的戰場,更加寂靜,廖然。

劉洪起死死的握住手中的千里鏡,幾乎要將手中的黃銅鏡管給硬生生的捏碎。咬着牙說道:“四弟。”

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眼睛已經紅了。

都說長兄如父,換言之,幼弟如子。

劉家是私鹽世家,劉洪起的父親在一次販鹽之中,被人摘了腦袋。那時候剛剛成年的劉洪起撐起了劉家的家業,販私鹽從來都是用命換銀子的勾搭,這裡面的水混得很。劉父一死,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叔叔伯伯們都變成了吃人的老虎。

劉洪起一邊與各種各樣的人鬥,一邊將四個弟弟拉扯大,那真是與自己孩子沒有什麼差別。漸漸的四個弟弟也都成器。能幫上他的忙了。

之前他不救二弟,是因爲他覺得二弟很可能救不回來,並不是說對幾個兄弟沒有感情,特別是老四與老五,那真得是自己抱大的。

“大兄,不能這樣下去了。”王良謨大聲說道:“我衆敵寡,我們不要和他硬拼,拉開陣勢,四面圍攻,發揮我們人多的優勢。”

“好。”劉洪起迅速冷靜下來,將悲傷隱藏起來,說道:“良謨,你去左邊,老三,你去右邊。”

“是。”王良謨,與劉洪道答應了一聲,說道。

“保重。”劉洪起一時間有萬千話音要說,但是到了嘴邊,只有一句話了。

“放心吧,大兄。我們一定能殺了張軒,爲四哥報仇。”王良謨說道。

因爲劉洪起所部主動進攻的,雙方的接觸面其實並不是太大,王良謨的建議其實不錯,正中張軒的軟肋。將陣勢拉開,接觸面擴大,臨潁營前面的四個哨,恐怕根本不能支撐。

只是張軒會讓他們如願以償嗎?

當然是不會了。

當劉洪起這邊軍隊可以調動的時候,張軒就已經發現了。

劉洪起所部人馬,可不想是張軒所部,調動的時候,速度極快,甚至令旗一揮,下面的人都能反應過來,在數分鐘之內,就能動起來。而劉洪起所部,很多都是臨時從各寨抽調的士卒,彼此之間也不熟悉。

再加上前面一敗,後面都有一點慌了,這個時候,再從後面抽調士卒,繞道進攻張軒的側翼,是需要時間的。

在他們動起來的時候,張軒已經準確的判讀出來劉洪起的想法。他冷哼一聲,對張元海說道:“傳令下去,讓羅岱動起來。”

羅岱早已在等待這個命令,只見羅岱看見張軒所部的令旗揮舞,立即將麾下的馬隊分成兩隊,一隊在五百騎左右,從兩邊衝了上去。

羅岱嚴格的執行了張軒的任務,不硬拼,衝陣什麼的,都不要做,他們要做的就是在劉洪起兩翼呼嘯而過,用各種武器,比如三眼火銃,從虎大威軍中繳獲不少,比如弓箭,羅岱麾下不少士卒都是九邊將士出身,故而有一手不錯的箭術。

如果連這都沒有,就拿根繩子綁個石頭,轉起來,當流星錘用。

數百騎在陣前急速奔馳,無數火銃,弓箭射了進來,這樣的情況之下,不管後面的人怎麼督促,他們也衝不上來。並不是每一個步陣在馬隊的騷擾之下,可以巋然不動,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

羅岱甚至看到了不知道多少破綻,如果不是張軒的嚴令,他早就衝進去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一章 成軍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敵一百零一章 攻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章 岳陽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章 火併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
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四十四章 善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一章 成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三十一章 請纓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一章 成軍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五十二章 破臨潁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十六章 決戰第五十五章 巡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二章 渡河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敵一百零一章 攻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章 岳陽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三章 授田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一百十六章 破陳州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二十章 火併第八十五章 五里鋪第八十八章 夜談三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六十九章 永城之變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