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離別

大約又是半個時辰,陶應他們終於把曹軍丟棄的糧草輜重裝上了馬車。此時東方的天空已是泛白,不知不覺間,陶應他們也忙了快一整夜了。現在他們正慢悠悠的回軍徐州。

路上,陶應一臉快意的在隊伍前面走着。卻有趙雲和太史慈上前問道:“大公子,我等有一事不明,還望大公子爲我等解答。”

陶應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道:“兩位將軍,不必多禮,有事請講。”

只見趙雲說道:“劉使君爲曹軍所敗,按道理說曹軍正值士氣高昂之時,爲何見了我等卻不戰而退?”

陶應說道:“一則曹軍擊敗玄德公後,以爲我等必不在追,而我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敵人未曾料到,所以心理上給敵人壓力。二則曹軍急着會師兗州,不欲與我等過多糾纏。不過曹軍斷後之人實乃將才,懂得取捨,不然我等必可大殺一場。”

趙雲太史慈雙雙說道:“大公子神機妙算,料敵預先,我等不及也。”

陶應笑着答道:“兩位將軍過獎了,諒我陶應書生一個,如何比得了兩位將軍縱橫沙場,所向無敵。此次陶應與兩位將軍合作,實乃人生一大快事,可惜未能見到兩位大展神威,卻又美中不足,不知道下一次再與兩位將軍合作又是何時了!”

趙雲太史慈異口同聲說道:“大公子不必掛懷,只要有緣,日後我等必然再見。”陶應聽了也是感慨,三人不由得唏噓不已。

少時,陶應轉頭問趙雲,道:“子龍將軍,此次徐州之危已解,不知你下一步有何打算?”

趙雲聞言一愣,但又很快回過神來。陶應看的出來,進過這一次合作,趙雲對自己改觀了不少,但要他投靠自己,卻還是不可能。果然只見趙雲緩緩說道:“我主公孫將軍現在與袁紹交戰,勝負未分。雲今日拜別劉使君之後便要回到我主身邊。”

陶應抱拳而立,道:“既如此,陶應就在此先向子龍兄告別了。”

太史慈也是抱拳而立,道:“子龍兄一路順風。”

陶應接着又轉頭看向太史慈,問道:“字義將軍又如和打算呢?”

太史慈也是苦笑一聲,道:“吾受劉繇刺史相邀,且家母也不日即到揚州,慈今日也要拜別公子,投揚州而去了。”

陶應說道:“看我說這麼多幹嘛,要離別終究要離別,說點開心的吧。”接着三人一路有說有笑的回到了徐州城。

到了徐州城下,由於斥候已經前來彙報,所以陶謙等一干衆人已經在城門口等候了。其中還有草包和陳家父子。少時,卻見一支部隊緩緩向着徐州而來。

當頭三人全身甲冑,但中間那人卻顯得與另外兩人有點不協調。左右兩人均是英氣勃發之人,滿臉的英氣逼人。反觀中間那人,身着甲冑,卻顯得十分不協調。身材瘦弱,眉宇之間也沒有那兩位的氣勢,但嘴角的一絲微笑,彷彿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但見三人走到陶謙面前,單膝下軌道:“孩兒參見父親,有勞父親相迎,孩兒慚愧。”

陶謙一臉笑呵呵的扶起陶應一衆,摸着鬍鬚說道:“我兒不必如此,此次我兒追擊曹軍,雖未獲全勝,但也是繳獲糧草無數,其功甚大,爲父一定向朝廷爲我兒表功。”言畢又轉頭對趙雲太史慈兩人道:“多謝二位將軍和我兒一道,立此大功,老夫在府內擺好了酒席,請兩位將軍一同入席。”

聽完這話,趙雲還好,點頭鞠躬以示謝意。卻見太史慈說道:“多謝刺史大人好意,但慈受揚州刺史相邀,遷延日久,恐多有不便,故慈請刺史大人借良馬一匹,慈就歸揚州而去。”

陶謙見太史慈神色堅決,知道留之不住,隨即隨從下去牽馬。一邊還是說道:“既將軍去意已決,吾也不便多留,吾在此帶徐州百姓多謝將軍解徐州之危,望將軍一路順風。”言畢,隨從以牽馬來至。

太史慈接過馬鞭,抱拳執槍言道:“多謝陶公。”隨即轉首對着陶應和趙雲說道:“大公子,趙將軍,慈就此別過,後會有期。”說罷就要上馬而去,卻有陶應說道:“太史將軍請留步,吾有一言相告。”

說罷和太史慈走出十步左右,說道:“將軍以信義著於人世,我知道我現在是留不下將軍。但有有一言相告。”

太史慈問道:“公子有何事,但說無妨,義之所在,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陶應擺了擺手,正色道:“如今漢室天下,羣雄並起。然劉繇非立業之主,早晚必被人所敗,屆時將軍可投徐州而來,吾必倒履相迎。”

太史慈聽了這話面色有所不悅,畢竟劉繇也算是自己的主公了。不過這位大公子昨晚料敵預先,還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即正色道:“若果有是日,吾必當來投。”說罷一揚馬鞭,絕塵而去。

就這樣,太史慈離開了。陶應回去和趙雲陶謙一起進城。路上,趙雲問道:“陶公,不知劉使君現在怎樣了?”陶應聽了暗歎口氣,看來自己還暫時無法去代劉備在趙雲心裡的位置。不過隨即又釋然了,趙雲和劉備相識有些時日了,要想改變卻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陶謙接口道:“玄德已無大礙,現在府中養傷。趙將軍等會便可去看他。”

聽完這話,趙雲臉上的陰霾終於逝去,換來一副安心的樣子。衆人入城之後,陶謙命令草包將此次陶應收穫的糧草輜重暫時先封存在府裡,擇日選擇發放給徐州百姓。

一衆人來到府中,趙雲去看劉備了,陶謙和糜家兄弟去準備慶功宴,陳登隨草包去清理糧草,場中只剩下了陶應和陳圭兩人。陳圭還是那副半眯着眼,似乎事事都無關己身的樣子。只見陶應移步來到陳圭身邊,鞠一躬之後,道:“陶應這幾日事務繁忙,未曾相謝陳大夫前幾日指點之恩,今日在此謝過。”說罷又是深鞠一躬。

陳圭知道陶應是指前些天自己提點他,破去曹純之事。但老頭也不自傲,拱手道:“大公子何必謙虛,今日大公子立下此大功,實乃徐州百姓之福。日後主公百年之後,也不至於徐州落於他人之手。”

陶應不由得佩服的看了此人一眼,想不到陳圭老頭早知道劉備意圖。但他既然沒點破,自己也不便多說。兩人又寒暄了幾句,陶謙派人來通知他們開席了。隨即兩人向着後院走去。

爲了慶祝曹操退軍與陶應追回了許多物資,此次的宴席可以說是徐州多日未有的人數了。但見滿堂衆人均是一臉喜色,糜竺糜芳兄弟更是頻頻舉盞,好不快活。

唯有劉備兄弟坐在一處一言不發,雖然劉備還是一副笑臉,不過臉上隨時閃過一絲落寞。至於他身後的關張也是沉默不語。畢竟自己三人失敗了,卻讓這個毛頭小子成功了,換成誰臉上也不舒服。

陶應剛一來到廳中,糜家兄的就前來敬酒,恭賀他立下此大功。這一開頭,徐州百官均向着陶應敬酒,不乏就是恭賀他追擊曹軍成功,立下大功。後來更有甚者,說道陶應立下了曠古奇功,挽大漢百姓於危難,解天下黎民於倒懸。陶應聽了這些話不由的苦笑。

這時,卻有劉備來到陶應面前,舉杯說道:“恭喜賢仔立此大功,陶公幸甚,徐州百姓幸甚。”聽了劉備的話,陶應立馬站起來。拱手說道:“玄德公過謙了,此次小仔安排不周,致使玄德公負傷,玄德公莫要介意啊。”

劉備道:“賢仔無需如此,此次全是備能力不足,與賢仔無關。”兩人又客套了幾句,劉備回到了自己座位上。雖說古代的酒度數不高,但陶應十幾杯下肚,還是有點迷糊。不過膽子也大了起來。

陶應搖晃着走到趙子龍身邊,接着酒意,問道:“子龍將軍馬上前去河北,不知將軍以爲公孫將軍乃何人?”

趙雲皺了皺眉,道:“大公子,公孫將軍乃吾主,吾不欲談論此事。”

陶應說道:“趙將軍不必拘禮,今日你我乃朋友之語,出的你口,入得吾耳,不會有人知道。”

趙雲聞言有些猶豫,但還是說道:“主公驅匈奴於塞外,逐鮮卑於漠北。實乃我大漢民族英雄。然現在主公與袁紹在河北對峙,屢次失敗。想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極多,如不出意外,我主必然敗亡。”說罷眼中閃過一絲悲涼。

陶應接着問道:“將軍以爲玄德公何人?”

趙雲聞言不由的精神一振,道:“劉使君當世仁主,時刻以天下百姓爲己任,關張二人也是不世出的人物。可惜吾久隨公孫將軍,不能旦夕在玄德公身邊,實乃遺憾。”

陶應聞言不由得有點遺憾。但還是不露聲色。此時,卻見劉備走了過來,問道:“不知賢仔和子龍在談些什麼,備可有幸一聽?”陶應心裡暗歎,排除劉備想奪取徐州,劉備說話真讓人覺得好聽。剛想回答,趙雲卻突然說道:

“雲正想去尋劉使君呢,如今徐州之危已解,雲也要回河北了,就此拜別使君了。”

劉備聞言,雙目有些溼潤。只見他抓住趙雲的手說道:“備初見子龍便知子龍當時英雄,今日離別,怎能不使人淚下。”說完居然眼中滲出了淚水。陶應在旁邊也是感傷。

好容易宴席過後,陶應劉備親送子龍出城,就這樣,又一個猛將也離開了。

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67章 金城閆行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54章 魏延來了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2章 活捉高順第66章 初遇華佗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40章 戰後事宜第72章 司馬定計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34章 徐庶點兵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34章 徐庶點兵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6章 陶謙殞命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73章 黑山到了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67章 金城閆行第73章 黑山到了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33章 袁術入寇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171章 退軍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16章 陶謙殞命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57章 想太多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74章 黑山張燕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105章 草原事終第146章 放還人質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53章 兩件大事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200章 分封諸侯
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67章 金城閆行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54章 魏延來了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2章 活捉高順第66章 初遇華佗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244章 倚天不出第40章 戰後事宜第72章 司馬定計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34章 徐庶點兵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34章 徐庶點兵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6章 陶謙殞命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73章 黑山到了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67章 金城閆行第73章 黑山到了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33章 袁術入寇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171章 退軍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16章 陶謙殞命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57章 想太多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74章 黑山張燕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105章 草原事終第146章 放還人質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53章 兩件大事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200章 分封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