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重回南都

轉眼就到了景泰元年七月,某日雨後初晴,忙得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趙佑熙忽然大白天回到行館內堂,拉起俞宛秋的手說:“我帶你遛馬去。”

難得太子殿下於戎馬倥傯之際還有這等閒情逸致,太子妃自欣然從命。兩人只帶了幾個親隨,先沿着官道馳騁,然後轉入一條山路,不時有細枝綠葉擦過鬢邊髮梢,山風帶着泥土的潮腥味。幸而騎的是一匹紅鬃烈馬,若是白馬,上面再濺些泥點子,豈不成了斑點狗?

馬終於停下時,俞宛秋定睛一看,不由得發出驚歎:前面竟然是一線天

只見壁立的兩座山崖之間,露出了僅容一人通過的縫隙,再向遠處眺望,峰巒如簇,隱約在未散盡的水氣裡,如一幅潑墨山水。

只是身邊之人神色太凝重,讓她也失掉了觀賞風景的興致,心裡隱約猜到了什麼:“你帶我來這兒,是因爲這地方有什麼特殊之處嗎?”。

面山而立的趙佑熙回眸,聲音中帶上了一點無可奈何的歉意:“其實出門時,我真的只想帶你出來溜溜馬,最近這幾個月太忙了,有一大半時間宿在軍帳裡,把你一個人丟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俞宛秋忙道:“誰說我是一個人啊,那麼多僕從是幹什麼的,我還怕你的將士說我奢靡過度呢,隨軍出行,身邊還帶着幾十人侍候。”

趙佑熙露出了久違的霸道少年式的笑容:“你是太子妃呀,這點排場都沒有,象話嗎?”。

“好了,我們倆就別說客氣話了”,老夫老妻的,怪不好意思,她言歸正傳道:“這個地方還是戰略要地不成,讓你不經意就跑來了?”

“倒也不是……”趙佑熙似乎在斟酌着接下來要怎麼說。

看太子眉峰成簇,侍立一側的謝長安帶着兩個人跨上馬,想試着穿過一線天,可惜那馬不肯配合,在山壁前原地踏步,仰首嘶鳴。

“回來”,趙佑熙朝他們喊:“明擺着過不去,你傻,你的馬可不傻。”

俞宛秋默然無語,知道趙軍遇到了難題,大概想從這條山道打開缺口,來個奇兵突襲,扭轉越來越不利的戰局。

趙佑熙最近忙成這樣,是因爲他們進攻衛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抵抗。衛州是通向京師的最後門戶,上京雖說在行政區劃上是獨立建制,但論地理位置,只是定州境內的一座城池。若衛州失守,上京等於直接暴露在趙、靖兩國聯軍的鐵騎之下。

要在以前,樑帝還可以暫時棄都遠遁,比如,打着“秋狩”的旗號去北邊或東北的行宮避難,再向各鎮守使發出勤王令,等他們收復失地。可如今,北邊和東北的行宮早被當地藩王佔了,幾位鎮守使中的中流砥柱,統領西北大營的陳致遠已反,樑帝除了與京都共存亡,別無出路。

爲了守住這最後的屏障,樑國幾位早就引退在家的老將也上了戰場,聽說上京的豪門世家紛紛捐錢捐物,再吝嗇的人也忍痛出血。一時之間,竟也煽動起了“同仇敵愾”的“愛國”情緒。

其實這很好理解,平民百姓不管誰做皇帝,能勤政愛民,讓他們安居樂業就行。貴族的光榮與奢華卻是依附皇家而生的,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廷是優待降臣沒錯,可優待不等於重用,新朝廷自有它的功臣班底,那是降臣們無法比擬的。與其去新朝廷拾人牙慧,不如保住舊朝廷,那纔是他們的地盤,他們的根基。

大難臨頭,樑國朝廷空前的團結,以往勾心鬥角,互相甩臉子、使絆子的朝臣們忽然變成了親兄弟,誰見了誰都勾肩搭背,甚至滿眼悲憫,好像就要英勇捐軀、共赴國難一樣,把已瀕臨絕境的樑孝帝看得一愣一愣的,莫非這就是兵法所云,“置之死地而後生”?

於是趁熱打鐵,募集了大批軍餉和兵馬,舉傾國之力在衛州設防,擺明了成敗在此一舉。

敵方“衆志成城”,又佔着地利之便,趙靖兩軍久攻不下,便顯出了一些疲態。

算起來,從趙佑熙率軍渡江北上,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始終是那支隊伍,敵方則且戰且退,不時補充新鮮兵源。人的體力和耐力是有限的,再勇武,也只是血肉之軀,誰都不是永動型的戰爭機器。

如果這個時侯能打個大勝仗,將士們一興奮,興許能一鼓作氣打到上京去,把樑孝帝從寶座上揪下來。可現在他們面對的阻力,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長期相持,會讓他們精疲力竭,等把最後一點幹勁也耗完,就很不妙了。自古疲兵易敗,像他們這種孤軍深入的,只會越拖越疲,越拖越危險。

俞宛秋打量着身邊陷入沉思的人,他又連着好幾個晚上沒回來歇息了,一向有潔癖的他,哪裡受得了長期在軍帳中作息,不禁心疼地說:“你嘴上都起燎泡了。”

“天熱,上火了”,趙佑熙這樣解釋。今早就有人向他說起這話,並勸他出營散散心,大夥兒都知道,他分明是沒休息好,着急上火。

這時謝長安已經帶着人走了回來,向他搖搖頭。剛纔他已經想了各種辦法,實在不能通過,別說騎馬,就是光人,走到中途都得側着身子,要遇到個胖子,非卡在裡面不可。

“算了,回去吧。”抱着妻子坐在馬上,離開那片山谷時,趙佑熙沒有回頭,不能過騎兵,就算步兵能過去又怎樣?沒有騎兵在前面衝鋒陷陣,步兵去了只會送死。

“太子殿下,靖帝陛下帶着人來了”,行館的紅牆綠瓦尚在望,就有人遠遠地迎上來稟報。

“他又來幹什麼?”趙佑熙一臉的不耐煩,嘴上的燎泡好像破了,痛得人心煩意亂。

這話叫手下人怎麼答,只能諾諾地陪着笑,小心翼翼地接過馬繮,就怕一不小心惹火上身。

俞宛秋本想悄悄從院牆邊的遊廊穿過去,才跨上臺階,樑瑾瑜就主人似地走出來,神氣活現地搖着羽毛扇說:“賢伉儷好雅興,如此局勢下,太子殿下還能鎮定若此,真乃大將之風也”

趙佑熙不鹹不淡地回他:“再鎮定也不若陛下,這個時侯還能到處串門子。”

樑瑾瑜笑得好無辜:“朕這不是來找殿下問計了麼?”

趙佑熙拱拱手:“不敢,陛下的心計智謀,世所罕見。”誰能比你更奸詐。

樑瑾瑜亦把羽毛扇高舉至胸前,俯首謙遜道:“一人智短,兩人智長。”

趙佑熙輕哂:“都說陛下治軍嚴謹,令出如山,千百萬軍有如一人,看來傳言非虛。”

**,你自己軍營裡那碰頭磕腦的難道都不是人,要跑到我這裡來找“第二人”跟你“智長”?

眼見脣槍舌劍愈演愈烈,已經避到後廳的俞宛秋只得出來打圓場:“請靖帝陛下到荷池邊的水亭就坐,那裡涼快,妾已派人備好茶水瓜果。”

不管他們互相的觀感如何,既然來了,就少不得協商一番,再沒有比四面空敞的水亭更適合做密談場所了。

樑瑾瑜臉上的笑容頓時比雨後的陽光還溫暖迷人:“多謝,太子妃殿下總是這般熱情周到,每每叫瑾瑜感懷於心。”

俞宛秋彷彿聽見了磨牙聲,不看都知道自家那口子的臉有多黑,這孩子,就是沉不住氣,天生的衝動型體質,當多少年統帥也改不了。樑瑾瑜呢,又是邪神轉世,偏愛惡趣味,別人越生氣,他越得意。這兩人,最好是一輩子不見,偏偏爲了國家大計,不得不常常碰面,相看兩厭——不,真正厭的只有她可憐的夫君一人,樑瑾瑜分明樂在其中。

他們在水亭一直談到暮色四合,晚飯時,牟翊帶着幾個人從軍營趕過來,飯後繼續挑燈夜談。

俞宛秋在房裡等到深夜,快天亮時才漸有睡意。朦朧的夢境中,只見胖乎乎的孩子搖搖晃晃地朝她走來,她驚喜地蹲下身,把孩子抱了個滿懷——咦,不對啊,這明明是大人,而且氣息那麼熟悉。

她掙開眼,對上一雙隱有血絲的眼眸,疲倦地對她笑着說:“這幾天你別出門,在屋裡好好休息,我們很快就要拔營回家了。”

“回家?”她不是喜,而是驚。

“嗯,你接着睡,我馬上就要走,牟先生他們還在外面等着呢,有很多事情要重新安排。”

俞宛秋沒再說什麼,如果這就是昨晚商談的結果,他們肯定有充足的理由。

“有什麼疑問,等我回來再分析給你聽。”趙佑熙依戀地撫着她的臉。

“沒什麼疑問”,她握住那隻手,“我只知道,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乖,我們很快就能見到堯兒了,你高興嗎?”。

“當然,我高興極了”

不管是因爲什麼理由突然撤軍,她都是最激動的那一個,哪裡還睡得着?在行館裡陀螺似地轉了幾天,終於等來了開拔的日子。

數日後的深宵,無心睡眠的她躡手躡腳地爬起來,輕輕推開臥室的窗子,夏夜星光下,一帶澄江如練,隱隱可見對岸的燈火。

那是南都的燈火。

忽然之間,俞宛秋覺得鼻酸起來。穿越過來時這具身體未滿八歲,現在她十八歲,整整十年間,她在威遠侯沈府住了近六年,也就是說,大半的日子都是在上京度過的,南來後,先在蘇城住着,後又隨趙佑熙到處奔波,真正在南都居住的日子不過幾個月。

南都不是故鄉,卻是她的家,有家就有家人,那些家人……不提也罷。

過於激動的心終於沉潛下來。

但有什麼好怕的呢?她連戰場都敢上,還曾親自指揮過一場漂亮的伏擊戰,如今的她,無論在軍中還是在宮中,早就地位超然,那些人,想跟她鬥,還要看她有沒有興趣作陪呢。

牀上傳來模糊的詢問,俞宛秋走過去抱住他說:“我們再要一個孩子吧。”

不想鬥,就懷個孩子,然後關起門來養胎。此次撤軍只是暫時的,肯定會有第二次“北征”,但既然撤回了,休生養息,補充兵源和軍餉,怎麼也得個一年半載吧,剛好給她生個孩子。

“那還等什麼”作爲軍中統帥,兵貴神速,她的睡衣已被剝到腰間。

“我是說回南都之後再要。”她臉紅掙扎,怎麼弄得像是她在跟男人求歡似的?

“沒錯啊,種個蘿蔔,也得先下種,過些日子纔會發芽,你家相公雖厲害,也沒那麼快的。”

“你……唔……”她再也說不出話來。

江上霧氣漸散,晨光躍上窗棱,停泊在窗下的戰船,桅杆上的風燈反射着太陽的光芒,印上兵勇們黑紅髮亮的臉。

離家一年,誰不歸心似箭?

——————————分隔線————————————

這書停了一段日子了,我很抱歉,也不會騙讀者說我又病了之類,真正的理由是:我瓶頸了。

好幾次想恢復更新,始終找不到感覺。也許是我以前從沒寫過這麼長的書,7-80萬字就到極限了。可又不想爛尾,更不想以簡介的方式完結,畢竟,這本書曾得到過很多讀者的喜愛,點推和訂閱都不錯,胡亂結尾對不起讀者。

嗯,現在我回來了,大概還有20多萬字吧,今天這一章,是第三卷,也即《戰爭卷》的最後一章。寫他們在南都的生活,會增加一個主要演員,噹噹噹,就是我們的小堯兒。

四月完結。這次撤軍的原因會在以後的章節中講明的。最後一卷儘量不寫宮鬥,但肯定免不了。其實,從來就不是宮鬥,太子殿下何曾有過別的女人?不如說,婆媳鬥,家鬥,更貼切一些。

剛看了一下收藏,還有11000多,感謝你們還沒有放棄我,在我自己都快放棄自己的時侯,真的很感謝。

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145章 沈鶴上門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95章 住進別苑沈涵淨番外一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3章 舍豆求緣第48章 只有分離(一)趙思堯番外二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60章 恩人姑娘第15章 林氏來訪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44章 錦盒成雙第9章 正式入學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28章 鬱悶端午另一個簡介第92章 險惡居心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183章 刺客風波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39章 尚宮刁難第145章 沈鶴上門第86章 世子侍疾第10章 學堂派系另一個簡介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6章 不如歸去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25章 無良男人第15章 林氏來訪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121章 宛秋入府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94章 謊言穿幫第57章 各有各忙第67章 宛秋心緒第64章 無遮法會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28章 會錯了意第300章 心思如塵第40章 賓主難契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15章 林氏來訪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34章 各懷心思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304章 牟翊做媒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86章 世子侍疾第36章 出門遇匪(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68章 後園鬧賊
第241章 有敵來襲(二)第111章 匆匆離去第311章 謠言煙幕第319章 樑國易主第48章 只有分離(一)第145章 沈鶴上門第23章 舍豆求緣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83章 準軍需官第130章 銷聲匿跡第95章 住進別苑沈涵淨番外一第277章 沈氏父子第251章 書院之行第95章 住進別苑第23章 舍豆求緣第48章 只有分離(一)趙思堯番外二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228章 三日之約第171章 事出有因第317章 就要禍害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155章 書香門第第257章 法會驚變(一)第289章 皇后宣戰第260章 恩人姑娘第15章 林氏來訪第246章 冰雪之城第223章 婚事瑣記(一)第276章 樑帝現狀第314章 懼內風波第265章 雪夜圍爐(二)第44章 錦盒成雙第9章 正式入學第184章 一堆亂事第144章 紗窗儷影第229章 靖帝親征第181章 京城變故第128章 鬱悶端午另一個簡介第92章 險惡居心第217章 中秋家宴第235章 不是雙修第183章 刺客風波第275章 夫妻懇談第39章 尚宮刁難第145章 沈鶴上門第86章 世子侍疾第10章 學堂派系另一個簡介第250章 暗自心驚第236章 翠衫將軍第112章 雨夜歸人第262章 靖國良妃第6章 不如歸去第238章 虛虛實實第225章 無良男人第15章 林氏來訪第296章 一場鬧劇第131章 也曾咫尺第322章 表哥立願第286章 主動出擊第121章 宛秋入府第14章 當衆試探第156章 請醫會診第214章 故人到訪(二)第313章 打開心結第288章 前狼後虎第233章 潞州之夜第176章 紅豆別苑第94章 謊言穿幫第57章 各有各忙第67章 宛秋心緒第64章 無遮法會第281章 故夫難離第162章 臨別贈言第199章 求得職銜第232章 如此良機第326章 江中遇險第174章 拒之營外第125章 如此幸福第28章 會錯了意第300章 心思如塵第40章 賓主難契第261章 閨房之樂第15章 林氏來訪第208章 百日宴會第34章 各懷心思第187章 約見秦決(一)第304章 牟翊做媒第188章 約見秦決(二)第172章 枕上勸諫第258章 法會驚變(二)第86章 世子侍疾第36章 出門遇匪(二)第6章 不如歸去第267章 突來轉機第68章 後園鬧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