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53章 收網

bookmark

三司衙門裡,徐平把手裡的文書放下,對面前的韓綜道:“此時已是深秋,農田裡已經無事可忙。而且正是天氣乾燥的時候,不只是地方州縣,開封城周圍也該動一些大工程了。”

韓綜拱手:“下官已經與張知府商定,這幾日開始疏浚汴河和黃河,還有通往四方道路。”

“好,向四方的道路,以到河東路爲先。滑州的黃河橋,不管是用鐵還是用石頭,要改爲四季通行,以通河北。除此之外,在酸棗縣和新鄉縣之間再建一黃河橋,也要四季通行。道路經修武縣通澤州,再到晉州,京師到河東路,不能全靠着走孟州,繞路太遠。臨近年底,三司銀行能放的款了不多了,你到京師銀行走一趟,最好從他們那裡貸些出來。”

韓綜猶豫了一下道:“京師銀行那裡下官去過,他們說手裡餘錢不多——”

“錢呢?貸到哪裡去了?”徐平按着桌子,面色沉了下來。“京城一年,商稅比去年增加了不到四成,沒有京師銀行的貸款,也能做到這一點。本來建銀行,是爲了支撐地方的工商,工商發展了首先就要在商稅多收上表現出來。商稅只增加這麼一點,他們敢說手裡沒錢了,那就要好好問一問錢貸到哪裡去了!”

韓綜低頭,也不說話,這事情跟他沒有關係。

徐平又道:“至於地方道路,自然是以通達陝西路爲先,西北戰事將起,人人皆知。今年秋冬,你司安排疏浚黃河漕路,要從孟州到陝州,暢通無阻。陝西路疏浚渭河,也同樣要橋道司安排。在疏浚漕路的同時,沿河的道路一起整修,要達到通行大車的標準。二是襄鄧入關中的武關道,一樣要派人整治,同樣要過大車。三是漢水,利用其支流,只要在山間開二三十里的道路,利用大車轉運,便就可以跟渭水連接起來。最重要的是後邊這一條。巴蜀到秦鳳的道路,古已有之,正是靠着這條路,秦國才能衣食無憂,最終滅六國一統天下。你派得力人手,到巴蜀和秦鳳路去,用一兩年的時間,讓這條路能過大車。”

韓綜拱手:“下官明白。只是,同時動工這麼多條道路,需要的錢不少。”

“錢我會去籌措,你只管安排人手就是。——錢到了,要立即動工!”

韓綜應諾,轉身出去了。

徐平喚過一個公吏來,對他道:“到京師銀行去,讓劉沆立即回衙門見我。”

剛過中午,劉沆到了三司衙門,進了長官廳,就見到徐平的面色不好。

行過禮後,徐平道:“現在幾個月過去了,讓你查虛開公司借貸的人,查得如何?”

“回省主,這些人着實滑溜,我查了幾個月,才略有些了眉目。”

徐平嘆了口氣:“衝之,你知不知道現在的麻煩在哪裡?夏天的時候,因爲諸般工程不便動工,京師銀行天天喊着錢貸不出去。現在季節到了,工程要開工了,京師銀行卻又沒有錢貸了。這錢去了哪裡,如果京師銀行說不清楚,就要由審計司嚴查。開銀行,支撐民間工商是目的,支撐朝廷建些工程,利國利民,也是目的。現在京師銀行的錢放出去,開封府的商稅卻沒有見到明顯增加,還耽誤了工程開工,這罪過可是不小。”

劉沆想了一下,才問道:“省主的意思,是不是要京師銀向回收錢?”

“不錯!前幾個月,三司沒有大規模用錢的地方,你們向外胡亂放錢,便也只好由着你們。現在,不管是橋道司,還是其他各場務,均要大規模地動工興建,京師銀行必須要拿錢出來。拿不出來,你們幾個今年可不好過。”

劉沆道:“不瞞省主,現在京師銀行裡的事務,大多都是宮裡來的內侍在打理。放出去錢之後,他們月月都收到利錢,正在興頭上,現在三司要用錢——”

聽了這話,徐平忍不住笑道:“月月收利錢?我告訴你,銀行向外放錢,最穩妥的便就是給做大工程的,無論本息,有三司在這裡,絕不會少了。你放心,奏章上去,聖上也會明白錢該貸到哪裡去的。要是京師銀行這些日子湊不出錢來,那些內侍的日子會更給過!”

貸錢給大工程,不但是本息有保證,而且可以改善銀行的資金狀況,增加業務,搞得好了對貸款能力的影響也不大。但這需要有錢先貸給工程,再利用存量資金向外放貸,京師銀行現在把錢已經放出去,可就沒能力放貸了。

徐平有把握跟趙禎把這個道理講清楚。如果把握不住機會,眼看着這麼大筆的業務從手邊溜走,依趙禎的性子,肯定會去找京師銀行的麻煩。三司不是離了京師銀不行,還有西京銀行呢,那裡經營狀況良好,現在資金雄厚,再多的錢也貸得出來。京西路有棉布產業支撐,工商業發展順利,幾個月時間就把京師銀行遠遠甩開了。

這幾個月各種亂象,徐平就在等這麼一個機會,把各種膿瘡擠爆。向外放貸的時候放得爽,收緊貸款的時候,倒要看看參與其中的人是個什麼樣子。這些人現在還只看到了銀行給他們帶來的方便,還沒見識到銀行翻臉時候的無情,應該給他們上這一課。

沉吟了一會,劉沆道:“省主,其實對虛開公司騙貸的人,我有了點眉目,只是心裡沒有把握,不敢亂說。此事牽扯到了朝中不少大臣,還有各外戚王公,實在不是小事。”

如此大的資金規模,說是幾個地痞閒漢弄出來的,徐平也不會信。沒有人組織,沒有大量高官參與,就能鬧到這個地步,那組織者還真是個天才。

見徐平看着自己,劉沆吸了一口氣道:“省主,依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做這件事的是一個開封府使院行首,名爲馮士元。他家世代爲吏,有手段,有關係,聽說只要是開封府的地界,就沒有他辦不成的事情。此事他做起來之後,又引了不少人來,特別是通過放貸給京城裡的權貴之家的質庫,讓許多人爲他說話。後來,這生意做到了禁軍裡去,上面有不少統兵官參與,下面也同樣有一干公吏上下其手。不過禁軍裡到底是個什麼情形,下官就真地不知道了。不過可以肯定,他們能夠聯繫起來,靠的就是一班公吏。”

徐平點了點頭,面色有些難看。公吏也有級別,此時稱爲“職級”,一般從孔目官、勾押官、押司官、行首依次往下,各個衙門之間也有不同。行首是比較高的吏職,幾乎所有衙門到了一定年限同時符合年齡要求都能轉爲官身。出身公吏的官員,佔了底層辦事官員的一大部分。這些人大多世代做這件事,事務精熟,之間又有錯綜複雜的關係,不可小視。

第1章 桂州第98章 破上思寨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93章 拔牙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56章 驚變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72章 三個關節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46章 收割機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34章 磨鍊第7章 雜談第206章 望遠鏡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51章 綠影亭第77章 交涉第66章 以民爲師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0章 除害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55章 攻城(下)第78章 入甕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19章 審問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42章 旬估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28章 意外之喜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79章 意外第227章 拼桌第242章 交涉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16章 對衝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0章 除害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87章 時差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55章 左右虞侯第28章 出使歸來第53章 甘谷歸附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72章 夜戰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75章 火海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9章 匪訊(上)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65章 版權費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14章 蠟丸第2章 秀秀(上)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96章 三角城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293章 敕勒川第78章 入甕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6章 龍門酒家
第1章 桂州第98章 破上思寨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93章 拔牙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56章 驚變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72章 三個關節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46章 收割機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34章 磨鍊第7章 雜談第206章 望遠鏡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51章 綠影亭第77章 交涉第66章 以民爲師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0章 除害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55章 攻城(下)第78章 入甕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45章 孟州李迪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19章 審問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42章 旬估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28章 意外之喜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79章 意外第227章 拼桌第242章 交涉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16章 對衝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0章 除害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87章 時差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55章 左右虞侯第28章 出使歸來第53章 甘谷歸附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72章 夜戰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75章 火海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9章 匪訊(上)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65章 版權費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14章 蠟丸第2章 秀秀(上)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96章 三角城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293章 敕勒川第78章 入甕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6章 龍門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