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暗箭

二十七日,早朝的日子,徐平依然在假期,沒有去上朝。但吃過早飯之後,還是到了三司自己的官廳視事。

今天終於有了太陽,隱在薄雲後面發着慘白的顏色。即使擡頭看着太陽,徐平依然覺得自己身上冷颼颼的。

呼嘯的北方吹着樹上的枯葉,從三司的官衙上空掠過,整個世界都在這寒風中發抖。

徐平看着風颳過的地方,枯葉在顫抖,未化的積雪被風颳起來,白茫茫的一片。牆頭上已經凍脆了的乾草被從中間折斷,剩下的枯莖不斷地亂顫。

如果在前世,肯定會有這樣的預報,從西伯利亞或者蒙古高原來的冷空氣已經到達開封地區,此次冷空氣極其猛烈,預計還有多少多少天才會過去。

北風依然勁吹,說明冷空氣依然強勁地南下,一時不會結束,京城寒冷的日子依然繼續。最少是現在,徐平還看不到天氣轉暖的跡象。

辰時,垂拱殿散了早朝,上朝的官員紛紛返回自己的官衙。

當值的首相李迪急匆匆地趕到前殿文德殿,畫了押,對站班的一衆閒職朝官高聲道:“最近天氣嚴寒,開封府在城中置場三處半價賣炭,此爲聖上恩德,心繫百姓之舉。凡在京官員,約束家人,不得到官置炭場與小民搶炭。許臺諫糾舉,如有違犯,必予嚴懲!”

說完,便宣佈散了早朝。

自便門出了文德殿,李迪迎着寒冷的北風縮了縮脖子,隨着導行的吏人自回政事堂。

政事堂里門窗緊閉,幾大盆炭火燒得正旺,紅彤彤的光耀着屋裡的每一個人。

呂夷簡看見李迪進來,拿着一份奏章道:“這個徐平,就是好發驚人之語,到底是年輕,少了一份朝廷大臣該有的穩重。”

李迪上前接過徐平的奏章,粗略看完,皺着眉頭道:“徐平這是什麼意思?在他看來,朝廷在京城置場半價賣炭還是錯了?此爲前朝故事,他懂什麼!”

呂夷簡道:“他也是一片善心,怕小民受苦。不過他在地方慣了,哪裡知道京城與嶺南不一樣,朝堂與地方不一樣。京城官民百萬衆,依他所說,按戶等口數發炭,開封府的官吏不做其他事了,也做不來這種事情。書生之見,紙上談兵。”

李迪的注意力都在徐平說的置場賣炭不對上,對呂夷簡說的這些卻沒考慮,只是隨口道:“徐平官高職低,又自覺爲國立了大功,必是不安心在三司做個判官,說這些聳人聽聞的話出來,他到底年輕,未經世事,不用理他。”

呂夷簡輕笑道:“復古相公說的是。不過他是新貴之臣,這奏章卻不能壓下來,還是要送到御前去,免得惹聖上不快。”

李迪聽了,也沒多想,隨手在奏章上批了“其心可嘉,其言荒謬”八個字,與其他宰執畫了押,便與其他批過的奏章放在了一起。

處理過中書的一些雜事,看看就到了午後。

北風依然未停,太陽在薄薄的雲層後面若隱若現,慘白得沒一點紅光。

依慣例,幾位宰執留下參知政事宴殊在政事堂值班,其他人一起出了政事堂,到垂拱殿外,準備到便殿議事。

這是每天的慣常工作,早朝只適合討論一些沒有什麼爭議的日常事情,還不能說得太細,不然幾個班次輪下來,辰時根本不能結束。別說站朝的大臣受不了,就是在殿上聽政的皇帝也受不了。以前太宗真宗的時候,對早朝的限制還少,常會發生到了午時還不能下朝的事情,不得不中場休息,皇上賜茶湯,大家吃過接着上朝。從真宗朝後期,早朝的班次和時間都固定下來,真正的國家大事還是下朝之後皇上在便殿再坐的時候決定的。

中書門下掌行政,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位於第一優先,他們奏過之後才輪到樞密院。這個時候樞密院的長官還在自己官廳,有人報過宰執出來纔會前來。

閤門這裡宰輔是不必排班次的,問過皇上已在崇政殿,便有人領着幾個宰執一路到了殿外。依着慣常的禮儀贊名傳宣之後,幾位宰執進殿。

小黃門設了座,取來賞賜的茶湯,幾個人簡單用過。

趙禎取了徐平的奏章出來,對坐在首位的李迪道:“朕觀徐平所上奏章,雖然所寫所論都無前例可循,不依故事。但所論的事也有他的道理,並非一無是處,少傅因何批其荒謬呢?莫非有我想不到的,不如詳論。”

李迪做事一向都不細心,當時拿着奏章並沒有詳看,只是注意到了不應該設官場,當下對趙禎道:“陛下,徐平年幼,不知朝堂故事,所言多不中理。大中祥符五年,開封城天降大雪,炭價暴漲,先帝發宮中炭四十萬斤,置場半價發售,很快城中炭價平息。官民兩便,城中百姓因此存活無數,是爲善政。”

趙禎與徐平同齡,聽見李迪說徐平年幼就已經有些不高興,待聽到李迪還是老調重彈,並沒有什麼新意,就更加深了心裡的不快。

對李迪道:“少傅,此一時彼一時,豈能一概而論?那時開封大雪是十二月底,眼看着就要開春,半價賣炭只要捱過那一時,便就再無後患。現在卻還不到十一月,剛剛入冬沒有多久,冷的日子還在後頭。如果存炭賣光,道路又不通暢,外州縣的炭運不到開封城裡來,那時又該如何?依徐平所說,現在的炭價,買的人家都是有家底的,尋常窮苦百姓也買不起,這樣冷下去,窮苦百姓如何捱得下去?”

李迪聽了只是怔在那裡,後面的內容他也沒有詳看,如今被趙禎一問,更是連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突然想起呂夷簡說的話,什麼按戶發炭,對趙禎道:“徐平所想或有道理,但其論事卻不合實際,什麼按戶發炭,不說炭價,京城百姓以百萬計,開封府如何做得過來?”

趙禎聽到這裡已經有些失望,李迪說的毫無建設性,竟然就隨手批下了那八個字的評語,想起前些日子中書責備徐平的“文理荒謬”,那事情明明是自己與徐平談過的。

把奏章放下,趙禎隨口問呂夷簡:“呂相公以爲徐平所論如何?”

呂夷簡恭聲道:“陛下,徐平所奏確實不依故事,爲臣也是聞所未聞。不過觀其奏章裡所說,也並不是全無道理。尤其是如果真如其所料,炭賣光而天氣不轉暖,則京城必出大亂。不管徐平說的有無道理,都應深思。臣已行下札子,讓許申暫罷鑄錢,京城內各場務凡用炭的去處,能停則停。如果徐平料差了,做這些事也無關緊要,影響不了什麼。如果一旦被徐平料中,有這些存炭在手,也有迴旋的餘地。至於置場賣炭的事,還是依李相公所說,前朝故事,行之有效的辦法,自然不能停。”

李迪聽到這裡,心裡就覺得不對勁,轉頭瞪着呂夷簡。

呂夷簡神情泰然,只是肅容面對皇上。

趙禎被徐平奏章裡說的官府存炭全光,街上凍死百姓枕籍的景象嚇得頭蒙,聽呂夷簡說已經開始收集存炭,心裡才稍稍安定下來。

李迪在一邊怎麼琢磨呂夷簡的話怎麼覺得不對味,但又說不出什麼來,只是憋在心裡,越想越是難受。

趙禎又翻開徐平的奏章看了一番,問道:“既然呂相公這麼想,那就說明徐平所說的並不是全無道理。那麼,如果官場裡的炭賣光了開氣還不轉暖又該如何?還要不要再加一些到場裡接着發賣?”

呂夷簡道:“到了那一步,再加炭售賣只怕也是無濟於事了,當另想辦法。”

至於什麼辦法呂夷簡一時也想不起來,不過有什麼關係?最壞還有徐平的辦法在這裡呢。什麼開封府忙不過來,他也只是隨口說給粗心的李迪聽,京城裡面又不是隻有開封府一家,還有各衙門的官吏,實在不行還有數十萬禁軍呢。

李迪越聽越是不對味,不過今天他當值,根本沒時間詳看徐平的奏章,再加上固有的印象,徐平二十出頭的年紀,爵至郡侯,官至郎中,少年義氣必然是有的,才隨手下了那八個字的評語。現在皇上明顯不認同,但又怪得誰來?

趙禎又問其他幾位宰執的意見,宴殊在政事堂當值,王隨和宋綬本就是看着呂夷簡的意思行事,自然說來說去就把李迪晾在了一邊。

身爲首相李迪自然有許多特權,但說到底政事堂有些集體領導的性質,李迪孤家寡人一個,哪裡比得過呂夷簡籠絡了宰執人員中的一大半。

這也怪不了別人,李迪一向不結黨,不結黨也就罷了,脾氣還不好,跟很多人都合不來。範諷是他的姻家,結果在李迪與呂夷簡別苗頭的時候,範諷竟然還是跟呂夷簡勾結在一起,而不是幫着自己的親戚,可想而知李迪的人緣了。

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04章 換相(下)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25章 你不明白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69章 光耀門楣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38章 憤怒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章 德政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1章 舊人第42章 動盪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31章 牛官司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215章 妥協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章 徐家莊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94章 萬事俱備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4章 移民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13章 教閱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9章 邕諒路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4章 治術(五)第54章 官與民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92章 收權第11章 潑皮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00章 營田務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29章 重貶第29章 邕諒路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章 回到從前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97章 雪中論兵第52章 酒鬼亭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12章 郵寄司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92章 餘波未了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47章 破綻第318章 解甲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61章 意外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67章 找盟友第161章 開課第40章 炸山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章 大動作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54章 將要離去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60章 慶功
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04章 換相(下)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25章 你不明白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69章 光耀門楣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38章 憤怒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章 德政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1章 舊人第42章 動盪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31章 牛官司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215章 妥協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章 徐家莊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94章 萬事俱備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4章 移民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13章 教閱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9章 邕諒路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4章 治術(五)第54章 官與民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92章 收權第11章 潑皮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00章 營田務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29章 重貶第29章 邕諒路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章 回到從前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97章 雪中論兵第52章 酒鬼亭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12章 郵寄司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92章 餘波未了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47章 破綻第318章 解甲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61章 意外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67章 找盟友第161章 開課第40章 炸山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章 大動作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54章 將要離去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60章 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