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搶佔要地

戰事已經結束,徐平的帥帳搬到了安遠寨。這裡是三都川穀地最開闊的地方,寨子要重新修起來,作爲拱衛伏羌寨北邊的門戶。而且安遠寨周圍良田不少,也要駐軍屯墾。

安遠一寨,甘谷城一寨,整個三都川就都囊括在內,實行並帳爲村,編戶齊民。

帥帳裡,徐平和王凱、種世衡、甘昭吉、王拱辰等人共處一室,商量着三都川一戰的善後事宜,並準備上給朝廷的報捷奏章。

雖然徐平一再戒部下濫殺,此戰還是斬五千多人,當然是死在宋軍手裡,還是死在蕃落軍自相攻殺上就無法深究了。臨陣殺死的敵軍地位最高的人是細賞者埋,其官告、令牌等物要隨着報捷奏章送到朝廷去。俘獲三萬二千六百多人,這個數字還在增加,因爲還有逃到周圍山裡的,不時有周圍的蕃落解到秦州領賞錢。俘虜的人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禹藏花麻,不久之後將由走馬承受王守規親自押送回京師,向朝廷賀新年。

徐平廢掉了軍中按首級計功,但斬獲數依然是統計戰果時最重要的項目。按着不同的斬獲數字,會向軍中發放賞錢,以指揮爲單位平均發放。斬一人五貫,俘一人五貫半,這一個月裡會有十幾萬貫發到士卒手裡。指揮使以上單獨計功,不在發賞之列。

繳獲正在統計,報捷奏章中要條列出具體數目,方便樞密院計功。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兩萬多匹馬,可以從中挑出七八千匹戰馬來,擴大騎兵的規模。

兩軍對陣,重騎的突擊能力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剋制手段太多。但戰事開始,雙方的陣形扯動,騎兵可以利用自己快速機動的能力,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這是步兵比不了的。在關鍵時候適時投入騎兵,往往能夠決定一場戰事的勝負。主帥的親兵同時要扮演預備隊的角色,大量使用騎兵,可以起到出奇制勝的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一過了黃河,就是大片的草原、沙漠,山地迅速減少。大平原地區要掌控戰場,軍隊的機動能力至關重要,騎兵的地位便就突顯出來。經略河湟,最重要的還是要打過黃河,直插党項的腹心地區,徐平的手中必須要掌握大量的騎兵機動力量。

種世衡兼掌帥府的賞功司,默算了一下需要發放的賞錢,對徐平道:“節帥,此役之後要向軍中發放四十多萬貫的賞錢,不知朝廷會不會撥下這麼多錢來?”

徐平笑了笑:“放心,這點賞錢朝廷必定不會吝惜,只有多撥,不會少發。你不需要擔心朝廷少了軍中賞錢,我自然會跟中書和樞密院交涉。你需要特別留意的,是秦州一下子多了這麼多錢,如果物資不足,必然會物價騰貴,軍民皆受其害。”

沿邊地區通貨膨脹,這個年代的人已經見怪不怪。特別是現在改了紙幣,三司手中有足夠的貨幣,也沒有運輸的壓力,對沿邊幾路特別大方。秦鳳路這裡因爲徐平一直嚴格控制貨幣投放的數量,同時有鳳翔府生產的物資支撐,通貨膨脹並不嚴重,其他三路就不行了。臨近的涇源路因爲戰事不多,通貨膨脹還不嚴重,鄜延和環慶兩路,現在的物價已經是戰前的兩倍以上,無論軍民,都怨聲載道。

種世衡想了想,搖了搖頭:“這卻是有些難辦。錢終究是要發下去,物資也就只有那麼多,漲價只怕勢所難免。我們可以突擊從鳳翔府多運些糧布之類的來,保證秦州一帶吃的穿的價錢平穩,其他的就難以保證了。”

徐平道:“通判,現在是冬天,不管漢蕃百姓,都需要棉衣。我會知會郭諮,讓鳳翔府多生產一些棉衣,這到秦州。只要棉衣的價錢壓住,糧價穩住,其他的當不會大漲。還有銀行也要利用起來,賞錢不要發現錢,先存在銀行裡,讓士卒自己去取。一看見秦州有漲價的苗頭,便就讓銀行限制一下每月取錢的數目。雙管齊下,儘量保證物價平穩吧。”

種世衡稱是,現在也只能如此。打仗的地方哪有不物價飛漲的?只能控制規模吧。

徐平看看王拱辰,道:“君貺,有一件事情我還沒來得及跟你商議,現在說一下。三都川穀地的戰事結束,我已經命桑懌率宣武軍北上,進取隋唐蘭州之地。自唐朝蘭州沒於吐蕃,其舊城已經廢棄,守之無益,故此次進軍,只佔蘭州外圍,奪下其東面門戶。桑懌軍此番進軍,自西使城翻越馬銜山,要奪取党項的康古城、西市新城和阿干城,在漢故榆中縣治築城而守。若是順利,則蘭州門戶洞開,隨時可以進佔。党項大軍來攻,則據關隘而守。佔了那裡,我們便是進可攻退可守之勢。不過大軍進駐,必須保證糧草無虞,接下來的一兩個月,你要準備充足的糧草,運往那裡。接下來魯芳所部橋道軍暫隸你之下,把從秦州到西使城,再到漢榆中城的道路修通。這是急務,不可耽擱。”

見王拱辰有些茫然,徐平讓王凱取了地圖來,一一指給他看。

從秦朝開始在蘭州一帶設郡縣,一千多年來這裡都是漢番反覆拉鋸的地區,中原王朝或棄或守,地名不斷變幻。徐平讓帥府花了很大力氣才把地名沿革搞清楚,王拱辰以前接觸軍事不多,一時當然摸不着頭腦。

每一個朝代設城都不是心血來潮,選址跟當時的局勢有關,也跟地理形勢有關,搞清了這些歷史上的地名所在,也就大致把握住了蘭州一帶的地理形勢。徐平要理清楚蘭州周邊的地名沿革,目的就是把握住那裡地理形勢,有時候這比地圖還有用得多。

蘭州東南是一個比較大的谷地,也是秦朝初置縣的地方,稱爲榆中。榆中故城在這個谷地到蘭州的出口,黃河和大山之間,山河夾峙,據險而守。桑懌所要進佔的,便就是這個谷地,同時在榆中故城的遺址上建立新城,守住到蘭州的門戶。

以現在徐平手上的兵力,如果直接進佔蘭州,是守不住的。那裡是數路交匯之地,西北通河西四郡,西通邈川、青唐,向北可達党項腹地,東連會州,進佔之後党項必然會集中優勢兵力試圖奪回。徐平手上這五萬多的兵力,還要防守秦州腹地的廣大地域,蘭州周邊的關隘衆多,分散使用兵力之後,無力對抗党項大兵壓境。只好先奪取地理上相對孤立的榆中谷地,打開進攻蘭州的門戶,等到兵力充足,再圖進取。

徐平指着地圖對王拱辰說道:“這個冬天,你要開通這樣幾條道路。從秦州到唐時的渭州,而後沿鹹河谷道到西使城,這是一條。從秦州北上,沿瓦亭川穀道,經古略陽、平襄到西使,這又是一條。從西使城到秦漢故榆中縣,這又是一條。再有一條,是從西使城沿關川河谷,到會川城。會川是到會州的門戶,劉兼濟佔了那裡之後,一樣要築城而守。”

看着地圖,就一目瞭然,王拱辰點頭:“現在秦州錢糧充足,缺的只是人力,開通這幾條道路倒也不難。只是要保證糧草無缺,最好還是讓鳳翔府多制些大車來。”

“可以。斜谷造船務已經停了大半漕船的製造,分到了內地州縣,現在那裡人手和物料都充足,制車不難。至於馬匹,這一帶滿山滿谷都是,只要有錢就好了!”

東邊德順軍的籠竿城是唐朝牧監的東使城,加上新近佔據的禹藏花麻的西使城,這兩城連起來到渭河,便是唐朝大量放養官馬的牧監。唐朝的馬當然不在了,但其血脈分散到了蕃部放養的馬中,這一帶的馬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高,這也是宋朝戰馬大量來自於秦州的原因。如今這牧馬地已經全部被徐平佔據,秦鳳路不缺馬。

看着地圖,徐平對衆人道:“這次我們之所以如此順利,有一點格外重要,就是今冬党項昊賊要大舉進犯鄜延、麟府路一帶。党項號稱全民皆兵,兵即是民,民即是兵,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哼,諸位在秦州已經近一年了,自然知道這只是說說而已,騙那些不懂軍事的人。大軍出動,千頭萬緒,豈能如此兒戲?更何況党項是諸大族豪酋統兵,更加不是想東就東想西就西的。他們向東用兵,最少今冬是不可能調過頭來,一直到來年的春天,我們對面都沒有党項大軍。可惜,我們秦鳳路的兵力也是有限,打開蘭、會兩州的門戶已經是極限了。再向前去,蘭州就對上卓羅和南監軍司,會州對上西壽監軍司,兩個監軍司,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是以,利用今冬党項無暇西顧的空檔,蘭州方向搶築榆中城,會州方向搶築會川城,準備應付來年党項的大舉進犯。”

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28章 優遷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99章 刻書準備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46章 分別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51章 大案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32章 位極人臣第88章 棄杖不殺第27章 衝突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50章 防秋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74章 埋伏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55章 解套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45章 三不朽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32章 小縣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83章 擒獲第208章 使氣第42章 強買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章 人之將去第70章 蜀兵入隴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51章 抓捕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4章 煩心事第204章 換相(下)第1章 錢能通神第21章 同年第93章 新鐵錢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32章 狼煙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7章 中牟主簿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7章 實際演示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88章 改制第93章 王師北來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章 屬下第51章 三路佈防第214章 蠟丸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81章 祭奠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8章 風波第70章 蜀兵入隴第9章 問道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156章 銅版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32章 東華門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6章 嶺南故人
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28章 優遷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99章 刻書準備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46章 分別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51章 大案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32章 位極人臣第88章 棄杖不殺第27章 衝突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50章 防秋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74章 埋伏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155章 解套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45章 三不朽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32章 小縣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83章 擒獲第208章 使氣第42章 強買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章 人之將去第70章 蜀兵入隴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51章 抓捕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4章 煩心事第204章 換相(下)第1章 錢能通神第21章 同年第93章 新鐵錢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32章 狼煙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7章 中牟主簿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7章 實際演示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88章 改制第93章 王師北來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章 屬下第51章 三路佈防第214章 蠟丸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81章 祭奠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8章 風波第70章 蜀兵入隴第9章 問道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156章 銅版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32章 東華門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6章 嶺南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