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探花郎

這幾天程浚邀請過幾次徐平出去遊玩,都被徐平拒絕了,說是必須要等唱名之後有了心情才行。

三月二十四,殿試放榜的日子。徐平早早起來,揣了幾百兩銀子,與林文思作伴去東華門外看榜。

今天不比往日,劉小乙也騎了一匹馬隨着兩人,只等看罷了榜回來飛報徐正夫婦。

到了東華門外,天還未亮,遠遠地已經聚了一大羣舉子,都是心急火燎地等在那裡,等待命運的裁決。

這正是上早朝的時候,各級官員絡繹不絕,舉子們只能遠遠看着,要等早朝開始御藥院纔會貼榜文出來。

直到天邊出現一絲亮光,上朝官員的隊伍才徹底消失,幾個內侍從皇宮裡出來,在粉壁上貼榜。

衆舉子看見,呼地一下擁了上去。

徐平和林文思對視一眼,無耐地搖搖頭,呆在人羣之外,只等人羣散去了再上去看。榜單就在那裡,又飛不了,何必急在一時。

幾個內侍貼了榜,站在那裡維持秩序,一個小黃門遠遠看見徐平,跟身邊的同伴說了一聲,急勿勿地趕了過來。

到了徐平身邊,小黃門道:“小官人,原來你已經到了!”

徐平看是石全彬,忙回禮道:“原來是石閣長,也在這裡看榜嗎?”

石全彬點點頭:“這一向是我們御藥院的事務,我也領了這差事。”

說完,看看周圍無人注意,拉住徐平小聲道:“我與你說,千萬不要告訴別人,你中了二等一甲,第十九名,榜不需要看了。”

榜上只是名字,沒有排名,要等唱名之後才知道次第,顯示皇上在殿試中的主導地位。當然上榜的人對名次大致有數,進殿之後也不會亂站。

聽了石全彬的話,徐平奇道:“原來閣長已經知道了。在下本是一介平民,怎麼敢讓閣長上心。”

石全彬搖頭嘆道:“評卷考等這些事,本就是我們御藥院的職事。”說到這裡,作賊一樣左右看看,才附在徐平耳邊道:“你這兩年在開封府開溝種稻,與農事大有助益,官家也聽過你的名字,本是把你放入一等的,專門託我去與詳定官說起。只是不知爲什麼你得罪了太后,又被太后降了一等,纔是現在的名次。你心裡有數就好。”

徐平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卻不知該怎麼回答。沒想到自己隨手做的一點好事,竟然還被惦記上了。至於怎麼得罪太后他心裡清楚,跟馬季良一家鬧了那麼多彆扭,只是被降一等算是運氣了。

御藥院聽名字平平無奇,實際上是皇宮裡面最有實權的部門。他們天天跟在皇上身邊,最爲親近,皇上的私密事全都託付給他們。殿試雖然以任命的考官爲主,御藥院作爲皇上的心腹也全程參與,互相監督,並隨時向考官傳達皇上的意思。殿試名義上的主考官是皇上,可以直接決定名次。

問題是現在太后當政,石全彬卻是跟在皇上身邊的,沒多少實惠,只能看着跟在太后身邊的同僚作威作福。太后是女子,尤其依靠內侍,她身邊的御藥院的人特別當紅,超格設置了上御藥和上御藥供奉兩個名目,級別還在勾當御藥院之上,安置自己的心腹。如張懷德、羅崇勳、江德明幾個人,權傾朝野,甚至到了能夠左右大臣升遷的地步。

見徐平不說話,石全彬又小聲道:“對了,去傳太后意思的是上御藥張懷德。託的是太后的名,誰知道是不是報復以前白糖的事情!”

這種爭權奪利的事情徐平可不敢攙和,只是胡亂嗯了一聲。不過這個名字徐平卻記下了,張懷德後來被李用和折騰到死。

又閒聊幾句,徐平清醒過來,便從懷裡掏出帶着的銀子來,想送給石全彬報答他的好意。

石全彬見徐平從懷裡掏東西,一見到白花花的慌忙一把死死按住:“小官人千萬別掏出來!這是把我向死路上逼!只要被那邊的幾個黃門看到,奏上去我只有死路一條!”

皇宮裡的權力鬥爭比外朝更加險惡激烈得多,徐平也不明白,只好把手裡的白銀又放了回去。

石全彬恢復常態,對徐平道:“御藥院也掌管爲官家制作些貼身物事,最近王公之間流行的一種車子聽說款式是從你家傳出來的,官家看了喜歡,囑咐我依樣制一輛給皇后,到時還要你幫忙。”

徐平急忙答應,這事情就好操作多了,直接掏錢他也擔心,行賄受賄交結內臣的罪名不是他一個剛登科的人能承受的。

這邊說了會閒話,林文思已經看榜回來,臉上帶着喜色,對徐平道:“今年好運當頭,我們翁婿竟然同時中了。那邊快要唱名,你只管去,我回家裡囑咐備個筵席,給你慶祝!”

見林文思回來,石全彬勿勿告辭離去。唱名的時候他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能長時間在這裡閒談。

向林文思道了賀,徐平一時卻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他石全彬帶來的消息。準不準且不說,等次就說不明白。這個時代殿試分等一年一個樣,說是一甲,具體什麼地位卻說不好,誰知皇上心血來潮會不會搞個特甲出來?

終究還是看着林文思喜滋滋地帶着劉小乙回去,徐平也沒告訴他自己的名次。反正不過一天時間,等到了晚上再說吧。

今天是正榜進士唱名,明天才是諸科,林文思還有一天的時間。

徐平在原地又等了一會,纔有內侍和官員出來,帶着新科進士們整好隊,依次進入崇政殿。

此時的科舉儀式上一切榮耀歸於狀元,衆進士進入崇政殿,整好秩序,先由首相王曾進讀狀元卷。今科狀元原來是應天府的王堯臣,徐平卻沒有什麼印象,只是站在人羣裡聽着,也聽不清楚。

狀元卷讀完,才正式唱名。

今年的等第果然又有新花樣,分爲六等,一等五人,真的是特甲。王堯臣一人站在最前面,身後是榜眼韓琦及之後的趙概等四人。

第二等三十人爲一甲,由次相張知白唱名。此時雖然鴉雀無聲,但幾百人擠在一個大殿裡,還有衆多的大臣內侍,及數量不少的甲士,也是讓人煩躁。

文彥博的名次靠前,已經出列,又等了幾人,張知白才唸到開封府徐平的名字。徐平擠在人羣裡,怎麼可能聽得聽,直等到階下衛士一齊喊出自己的名字來,聲音大得嗡嗡直讓他頭暈。學着別人聽見名字先不出列,直等衛士又喊了兩聲才從人羣裡擠出來。

兩個全副武裝的衛士來到徐平面前,沉聲問道:“且報家門!”

徐平學着別人,恭聲答道:“開封府貢舉人徐平,父徐正!” Wωω_Tтká n_¢Ο

衛士點頭,上來一左一右,挾着徐平直往前去。被兩個高大衛士夾住,徐平幾乎腳不沾地,哭笑不得。難道還有人被唱名後激動得走不動路不成?竟然會有這種讓人難堪的規矩。

到了臺階前,衛士停步,依然緊緊挾住徐平。看來不是怕進士走不動路,還是爲了臺上的皇上宰執安全考慮。

上面傳來小皇帝的聲音,依然問的是籍貫父名。之所以加上籍貫,是因爲真宗皇帝的時候鬧過烏龍,兩個新科進士名字一樣,籍貫不同,結果只問名字把兩人的名次搞顛倒了,後才特意加上籍貫和父名。

不用徐平說話,身邊的衛士替他答了。

衛士的話音剛落,天空中一直在雲彩中躲躲藏藏的太陽突然從雲中跳了出來,光芒大放。泛着五彩的光芒,把有些陰暗的崇政殿一下照得通亮。

這一下變故突如其來,整個大殿中的人都一下呆在那裡。

正在案几邊唱名的張知白稍微一愣,後退一步向臺後高座的皇帝深深一拜,朗聲道:“恭喜陛下得人,天賜瑞光!”

此言一出,殿中一齊高呼萬歲。

徐平愣愣地站在那裡,一時不知該怎麼辦纔好。此時暮春,雲霧本來就常見得很,這只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罷了,不知一羣人激動個什麼。

臺後的小皇帝起身,扶着案几探着腦袋說:“是開封府徐平嗎?朕也聽聞你在開封府開溝治渠,推廣種稻,於國有大用!甚好,甚好!本科進士你最年幼,前朝舊例爲探花郎。天降瑞光,如此吉兆,且升一等!”

話音一落,周圍聞喜的羣臣又是山呼萬歲。

徐平便被兩個衛士挾着,從第三排挪到了第二排,站在韓琦身邊。

第一等的已經謝恩完畢,徐平只好單獨躬身行禮,謝過皇恩。

從唐朝傳下來的習慣,進士第一名爲狀元,第二名爲榜眼,第三名並沒有固定的稱呼。因爲唐朝有新科進士乘春賞花的習慣,便選最年輕的兩人爲探花使,一直流傳到宋代,雖不賞花,進士最年幼的依然被稱探花。前朝冠準幼年登第,便曾做過探花。

到了徐平這一次,因爲升等站在榜眼韓琦身邊,從此之後,探花便成了第三名的稱呼,流傳後世。

徐平原來還不知道這故事,今天才明白探花的來歷。不由想起古龍故事裡的小李探花,原來說的不是進士名次高,而是指其少年登第罷了。

大殿之中,徐平此時萬衆矚目,光彩甚至壓過了狀元王堯臣,不由得他不緊張。想着小李探花的這些雜事,強行鎮定下自己心神。

ps:按照歷史,探花要到北宋末年開始有人專指第三名,確定爲第三名的專用稱呼則要到南宋末年了,這裡提早百年借到主角身上。

天聖五年唱名到第一甲時天現瑞光,日呈五色,宋人筆記中多有記載,這裡也借來作主角光環。

第37章 階級法第298章 試用期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87章 包拯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5章 家的味道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56章 國柄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98章 夜襲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64章 歐陽修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173章 佈置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章 秀秀(上)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28章 換相第59章 民間亂相第42章 強買第32章 長命縷第152章 渡河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15章 奇觀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6章 往事如煙第9章 問道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47章 破綻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章 桂州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36章 釀酒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12章 黑吃黑第151章 春狩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9章 端午(上)第123章 出書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315章 亂戰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16章 對衝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88章 分岐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36章 堵截第62章 宰相氣度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46章 印錢吧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4章 治術(五)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52章 橫死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87章 時差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71章 少取多予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9章 詠梅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01章 提舉官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56章 銅版第97章 雪中論兵第297章 大政第39章 李參的任務
第37章 階級法第298章 試用期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187章 包拯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5章 家的味道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56章 國柄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98章 夜襲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64章 歐陽修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173章 佈置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章 秀秀(上)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28章 換相第59章 民間亂相第42章 強買第32章 長命縷第152章 渡河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15章 奇觀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36章 往事如煙第9章 問道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47章 破綻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章 桂州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36章 釀酒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12章 黑吃黑第151章 春狩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9章 端午(上)第123章 出書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315章 亂戰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16章 對衝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88章 分岐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36章 堵截第62章 宰相氣度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46章 印錢吧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4章 治術(五)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52章 橫死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87章 時差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71章 少取多予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9章 詠梅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01章 提舉官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56章 銅版第97章 雪中論兵第297章 大政第39章 李參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