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無所建明

王拱辰站在大門外,籠着手擡頭看着噼啪響着,還閃着火光冒着黑煙的鞭炮。直到一掛炮放完,才垂下頭來,對身邊的徐平道:“這倒是個好東西,放起來喜慶。哥哥家裡人手不缺,怎麼不開個店子專門賣鞭炮?過了冬至,馬上就是年節了,必然好生意!”

徐平笑了笑:“我家裡人手怎麼不缺?缺得厲害呢!等到這處宅子建好,加上在中牟的田地,都沒合適的人照看。對了,你不總說自己家裡無酒無肉,反正你的三個弟弟閒在家裡,不如就跟着我家開店如何?賺點銀錢不至於過得如此艱苦。”

王拱辰搖搖頭:“我爲長兄,怎麼能那麼做?就是省吃節用,也要供三個弟弟好好讀書,將來得個功名,纔好出人頭地。讓他們從商,不是平白惹人閒話。”

徐平嘆口氣,也不好說什麼。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俗,王拱辰這種讀書出來的人,尤其在意家聲,寧可吃糠咽菜,也不讓自己弟弟從商。

應該說,這個時代並不怎麼歧視商人,而是一部分人歧視經商這個職業。

依着徐平前世的記憶,在官場和讀書人中有一種人叫清流。以前他還奇怪自己怎麼沒有感覺到,直到他回到京城爲官,才慢慢感覺到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這是清流正式開始形成並登上政治和文化舞臺的時代,他們出現的原因很難用一句話說清楚,而是思想、政治、文化、經濟、社會等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表現出來,就是他們看不起商人,看不起武將士卒,看不起胥吏,甚至當官也看不起事繁雜的監當官,就連最基層的治獄理訟官員也被瞧不起。文官被任命爲監當官會被認爲是侮辱,因爲開封府事務過於繁雜,設各廂廂官,文人士大夫都不屑於去做,最後不了了之。

這不僅僅是一句重文輕武能夠解釋的,而是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成爲社會主流思想後,慢慢衍化出來的一種奇怪的社會思潮。

最少在徐平的這個時代,清流還沒有成爲官場的主流,但已經開始形成巨大的社會輿論。王拱辰官場上是個很現實的人,生活中依然是寧願食不裹腹,也不讓家人從事賤業。

徐平很理解,但徐平自己可不想做這種人。做官就正兒八經做官,但生活該過得舒舒服服也不是罪過。

硝煙散盡,徐平和王拱辰進了大門。

王拱辰從青驢上取下了一對大魚,交給徐昌:“些許薄禮,不成敬意,一會讓廚子燒了下酒。”

徐昌接過,口中道:“官人客氣,何必破費。”

王拱辰哈哈一笑,隨着徐平走進裡面。

這種喜慶日子不帶禮物來顯得很不禮貌,但貴重的禮物王拱辰也買不起。這個季節周邊各縣的漁獲都運到開封城裡來賣,價錢不高,拿出來也氣派。

徐平的父母單獨住一個小院,兩人過去拜見了,便就轉到今天宴客的後園來。

一進後園,王拱辰就驚呼一聲:“好暖,這園子裡春天已經來了嗎?”

徐平在一邊微笑。

現在有時間了,家裡也有地方了,今天請這些同僚好友來,就是讓他們開開眼,看看什麼叫作人定勝天的舒適生活。

建成的這處後園不大,外面更大的地盤還正在施工。

園子是這個時代典型的北方園林,地方空闊,遍植奇花異草,別樣竹木,亭臺樓閣等人工建築不多,更沒有假山太湖石等裝點。與後世的明清園林相比,這時的園林更加講究天然的情趣,講究磅礴大氣,而沒有後世文人的婉約雅緻,更沒有後來江南富商園林爲代表的富貴秀氣。

王拱辰抖了抖身子,擡步走進了園子靠邊的遊廊。騰騰熱氣撲到身上,一路走來受到的寒冷被這熱氣一逼,登時不見了蹤影。

“好熱!好熱!”

王拱辰一邊喊着,一邊好奇地看着這處在寒冬中卻如身處陽春的遊廊。看了兩眼,王拱辰就看出了端倪。遊廊兩側地上明顯乾燥,溫度也明顯比其他地方高,尤其是兩條小小水道,裡面的水溫摸着就暖暖的。

王拱辰轉頭問徐平:“難不成你在地下燒火?”

徐平道:“那怎麼能行?地下是火道,牆的那一邊是火爐,燒着石炭,熱氣順着火道進來,一直到遠處出去。這遊廊裡,離着火爐近的地方就熱,若是覺得不適合,到離得遠一點的地方就舒服了。”

“燒着石炭——我的天!這樣一天下來,要燒多少石炭!你是郡侯,果然跟我這樣小官不是一樣人,富貴人家啊!如今炭價雖然落了下來,石炭也要一稱六十文,你家裡就這樣燒掉了!就這樣燒掉了呀——”

王拱辰邊說邊搖頭,心裡也不知是羨慕呢還是羨慕。

徐平笑笑:“你想什麼呢。這條遊廊也只是有人的時候纔會燒熱,燒上一整天,也要不了十稱石炭,哪裡像你說得那麼誇張。”

十稱,六百文,一月下來也不過是十八貫,徐平這種家庭當然不在意,但對王拱辰來說,這就是很大一筆錢了。

在遊廊裡轉了一會,王拱辰在凳子上坐了下來,隨口問徐平:“怎麼遊廊裡還有兩道小水流?你應該在園子裡引兩條河出來,再建一個大湖……”

“別想了,那得等到外面的園子修好,申過開封府,從汴河裡引水過來才行。現在的兩道小水流是因爲廊裡乾熱,人在裡面坐久了難受,專一增加水氣的。”

幾乎每一個做官的文人,都想着有一天能夠自己家裡有一個合自己心意的花園,閒暇時能夠坐裡面讀書寫字,品茶弈棋。但對下層小官來說,不知什麼時候纔能有那個機會。

宋朝官員的俸祿原則是重上薄下,待制以上的待遇優厚,下面的就明顯降低,到了令簿錄尉就非常低了,勉強能夠養家餬口。而待制哪裡是容易得的?按規制,三司副使一任做完例升待制,徐平還要幾年時間,王拱辰更是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了。他是狀元,只要不出大的紕漏,早晚能等到那一天,但之前的日子難熬啊。

在兩人坐的不遠處,幾株牡丹正露出花骨朵,嬌豔欲滴。這是徐平在中牟用溫室催出來的,本來想那邊建的園子用,如今在京城裡建府,便搬了一二十盆過來。

王拱辰靜靜地看着將開未開的牡丹,過了好一會才嘆一口氣:“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哥哥,你這園子裡雖然沒有鑲金嵌銀,沒有錦繡屏障,但若論富貴氣象,比那些俗物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徐平道:“看個稀奇而已,其實並沒花多少本錢。”

“只怕別人不這麼想。只怕到了明天,滿京城都傳開,這個寒冬季節,永寧侯府裡還開着大紅牡丹,富貴無邊哪!至於府裡到底如何,哪個會往心裡去!”

“那又如何?我不偷不搶,不貪不瀆,養幾盆花看還要怕人閒話不成?”

王拱辰聽了,轉過頭來,認真地問徐平:“自回到京城,哥哥覺得仕途順不順?”

徐平見了王拱辰的樣子,回答得也謹慎:“不受了些磨難,不過最近雜事少了。”

“原來哥哥是這樣想。那你知不知道別人怎麼說?”

“怎麼說?”徐平看了王拱辰的樣子,就知道只怕沒什麼好話。

王拱辰緩緩地道:“永寧郡侯雖在地方建功立業,然而自入朝堂,已經大半年了,無所建明,只是庸庸碌碌。郡侯少年登第,不到十年而到三司副使,每日只是********,對國家大政無一有用之言,深負國恩。”

“什麼個意思?”

徐平聽了王拱辰的話,腦子竟然一下轉不過來。自己回到京城,好歹也提出了通貨膨脹的危險,平息了炭價暴漲的風波,怎麼就成了庸庸碌碌了呢?

王拱辰道:“哥哥還不明白?自你入朝堂爲判官,爲副使,所作所爲都只是自己職責內的日常事務,而對朝政,對於執政大臣,卻從無一句有用之言。這雖然只是一些官員私下裡的閒談,但能夠傳開,就說明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爲的。”

徐平看着王拱辰,過了好一會才道:“我們爲官作吏的,難道不是應該把該做的事情做好?自己經手的事情一塌糊塗,卻天天指點江山,難道這纔是好官?”

“我們是爲官,不是作吏。爲官就該胸懷天下,注目朝堂,如果每日都是按着慣例處理些雜務,那跟一個老吏有什麼區別?”

徐平的意識裡,並沒有從心底裡認爲官該如做,吏又該是什麼樣的,不一樣都是做該做的工作嗎?但從王拱辰的話裡,徐平意識到這個年代的人可不是這樣看。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只會按部工作的,只能是個能吏,好像離官的要求有點遠。

徐平問王拱辰:“你是這樣想?”

“唉,我怎樣想有什麼用?關鍵是別人這樣想!”

徐平沉聲道:“我在三司任職,使國家財用不缺,民生不苦,難道還不是好官?”

王拱辰嘆了口氣:“哥哥,丁謂被貶出朝堂才幾年!我們自己人閒話,我是有話對你直說,日後在京城裡爲官,當要廣交士林友人,隨時留心朝政,光埋頭做事是不行的!”

第5章 高大全第4章 郊迎第49章 天津曉月第77章 交涉第55章 左右虞侯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48章 軟着陸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3章 人之將去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77章 賬目第9章 準備抓人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75章 僵局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12章 滿載而歸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7章 新的產業第31章 攻略(三)第73章 廢后風波(下)上架感言第62章 新場務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章 徐家莊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30章 約定第88章 改制第17章 乾脆搞大第151章 新市場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51章 春狩第36章 折騰契丹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82章 水淹三軍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81章 祭奠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14章 治術(五)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53章 亮劍第11章 德政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29章 圍寨第119章 審問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31章 造紙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1章 割稻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3章 有錢纔好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9章 匪訊(上)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65章 瀚海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8章 蟾宮折桂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93章 汝州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27章 大捷第20章 匪訊(下)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92章 可以招兵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6章 龍門酒家第76章 稅改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48章 私鹽販子第51章 綠影亭
第5章 高大全第4章 郊迎第49章 天津曉月第77章 交涉第55章 左右虞侯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48章 軟着陸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3章 人之將去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77章 賬目第9章 準備抓人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75章 僵局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12章 滿載而歸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7章 新的產業第31章 攻略(三)第73章 廢后風波(下)上架感言第62章 新場務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章 徐家莊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30章 約定第88章 改制第17章 乾脆搞大第151章 新市場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7章 乾脆搞大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51章 春狩第36章 折騰契丹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82章 水淹三軍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81章 祭奠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14章 治術(五)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53章 亮劍第11章 德政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29章 圍寨第119章 審問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31章 造紙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1章 割稻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3章 有錢纔好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9章 匪訊(上)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65章 瀚海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8章 蟾宮折桂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93章 汝州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27章 大捷第20章 匪訊(下)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92章 可以招兵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6章 龍門酒家第76章 稅改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48章 私鹽販子第51章 綠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