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自打嘴巴

聽了張士遜的話,李諮不由苦笑:“相公怎麼能夠這麼做?番胡狼子野心,他們的話是一句也信不過的,這種事哪裡好作保?”

“劉平新升龍神衛四廂管軍,極言党項趙元昊圖謀不軌,要到西北效力。朝廷大軍一向在河北,豈能因爲新任的管軍大將就改變佈署——”

張士遜只覺得頭大如鬥,也不知道自己今年是衝撞了哪路神仙,總是碰到這種倒黴事情。劉平新近受到趙禎賞識,張士遜也是被他逼急了,才說出作保的話。

宋朝國策,防衛的主要方向是契丹,軍事政治都是按照這一原則佈置。怎麼可能因爲一兩個人的意見,就改變戰略佈署?戰略改變,牽扯到的問題太多了。作爲樞密院的主官,張士遜必然會堅持本府的戰略判斷。

盛度面無表情,他這個人就是這樣,心機深沉,沒人知道他心裡想的是什麼。

衆人落座,沉默了一會,李諮還是道:“那個除役廂軍我已經問過,所說的極爲可信,趙元昊不臣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爲今之計,我們只有立即入宮面奏,才能挽回朝堂上相公的言語之失。”

張士遜輕輕拍了拍桌子,懊悔地道:“可現在,聖上正在招見劉平!”

北宋說的管軍大將是特指,並不是泛指一般的統軍將領,而是武將的那幾個終極職位。以此時來說,一共是八個,他們自詡爲八公,與兩府的宰執類比。

宋朝立國之初,禁軍管理體制還是仿後周,由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統領,稱爲兩司衙門。後來侍衛親軍司又一分爲二,爲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與殿前司合稱三衙。三衙相互獨立,互不統屬,是禁軍的最高管理機構。

三衙的都指揮使或副都指揮使,以及都虞候,加上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和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稱爲管軍,地位由殿前司、馬軍司、步軍司、捧日天武至龍神衛四廂地位由高到低。因爲樞密院是政府機構,樞密使副並不是軍職,這八個職位實際上是軍職的最頂端,俸祿優厚,經濟待遇還要高過宰執。

雖然國策是軍人不得干政,但實際上,管軍大將對於軍政還是有很大的話語權。

劉平本是文官,景德二年李迪那一榜的進士,後來以文換武,進入武將序列。這樣的出身,再加上管軍大將的身份,可以和樞密使張士遜對頂。劉平剛中進士沒多久出任鎮戎軍通判,那裡是對党項的前線,對西北熟悉,力主現在的主要威脅是党項。

張士遜就是因爲怎麼也辯不過劉平,纔拿自己樞密使的職位作保,党項趙元昊這幾年絕對不會反宋。萬沒想到,話一出口,就碰到了這種事情。

想來想去,張士遜也是沒有辦法,問坐在一邊不說話的盛度:“公量,你覺得如今該如何應對?”

盛度沒有表情地道:“爲相公想,若是能把事情壓下來,那就先壓下來。一個除役廂軍而已,給些金銀財物還封不住他的口?尹悅幾個人,畢竟是党項使節,就是真做了細作的事,也不好宣揚。我們私下裡知道,向西北調派人馬就是了。”

李諮急忙道:“此法不可行!在我去之前,這個人是先落到了皇城司手裡。結果楊景宗正在聚飲賭錢,問也沒問,就差點把人打得半死,如今已經是滿城皆知了!”

聽了這話,盛度搖了搖頭:“那沒別的辦法,只好立即入宮,向聖上面奏了。”

張士遜問了李諮事情的經過,一拍桌子:“這個楊景宗,出身街頭閒漢,如今做了朝廷大臣,還是這般無法無天,着實可惡!”

說完,當先站了起來:“走,我們進宮面聖!”

走出兩步,又轉過身來對王德用道:“樞密院裡,還請王太尉照看。”

王德用忙起身捧笏:“遵相公鈞旨!”

樞密院的三位使副,出門上了皇城裡的三輪車,穿過皇城,到了垂拱殿前。

一進垂拱殿,三人着實被嚇了一跳。只見這裡熙熙熙攘攘,都是臺諫言官,有的聚在一起羣情激昂,唾沫橫飛,有的趴在案上奮筆急書,更多的聚在通進司門口。除了臺諫言官,還有好多位館閣官員也在這裡湊熱鬧。

石中立急得滿頭大汗,在外面走來走去。好幾外月了,這裡又迎來了這種熱鬧場面,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李諮對張士遜低聲道:“相公,事情已經泄了出來了。”

張士遜哼了一聲:“這些言官,怎麼長了這麼長的耳朵!”

李諮只是搖頭,沒有作聲,徑直向着閤門而去。想當年張士遜自己,也是從御史言官任上升起來的,當言官的,哪有耳朵不長的?不但耳朵長,嘴還快呢。

到了閤門處,一看今日果然跟往日不同,閤門使曹琮親自在這裡坐鎮。

曹琮上來見了禮,張士遜問道:“如今宮裡是什麼人在面對?”

“回相公,是新任管軍劉平。”

張士遜有些煩躁:“這都多少時候了,劉平怎麼還不出來!”

來回踱了幾圈,張士遜對曹琮道:“不管了,你只管進去通稟,就說樞密院有緊急軍情,要立即面聖。——對了,與西有關,劉平不需要回避。”

宰執有特權,進宮不需要按照常規排班,張士遜既然說了宰執不需要回避,曹琮只有立即進宮通稟。至於趙禎見與不見,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看着偌大的垂拱殿裡面紛紛攘攘,進來的官員越來越多,神情越來越激動,張士遜的眉頭越皺越緊。御史有幾個官職在階官序列,像侍御史之類,按常規這些人不是御史言官。但實際上,他們中還是有人當自己是言官,一有大事一樣論諫。

自己這次可是被楊景宗害苦了,若不是他胡來,昨天好好的把喬大頭所說的情報送入樞密院,自己今天怎麼可能在朝會的時候出醜?現在好了,剛剛賭咒發誓党項不會反,話聲剛落,就來自己打自己的嘴馬。等到事了,絕不能放過楊景宗。

張士遜覺得時間過得特別慢,直等了好長時間,曹琮才從宮裡急匆匆地出來,行禮道:“相公,聖上詔旨,諸位在崇政殿見駕!”

張士遜謝過,整了整官袍,扶了扶官帽,吸了一口氣,隨着閤門人員進了大內。

到了崇政殿前,行禮如儀,由小黃門帶着,進了崇政殿。

只見新任的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劉平一身武將官袍,端坐在下面,還沒有離去。

張士遜帶着李諮和盛度上前行禮,趙禎吩咐賜座。

盛度身軀肥胖,走了這一路,已經是氣喘吁吁,賜了下來的茶湯也喝不下,只是坐在那裡喘氣。劉平覺得稀奇,不住偷眼看他。

喝過茶湯,趙禎問道:“不知樞密院有何軍情,如此緊急。”

張士遜捧笏:“稟陛下,昨日代州有一個除役廂軍進京來,說是在五臺山發現了党項使節繪製本朝山川地理,而且不斷四處刺探軍情,顯然是細作。只是皇城司把人捉了去,送到勾當皇城司公事楊景宗那裡,卻沒有即時審問,只因一時心情不佳,便把人打得半死,就此貽誤了。閤門祇候李璋恰好在場,因天色已晚,入宮已經來不及了。那除役廂軍曾在邕州從軍,爲現在的鹽鐵副使徐平部下,他便連夜出京,到中牟報在那裡的樞密副使李諮和徐平。他們兩人連夜回京,今天一大早,把人從楊景宗那裡救了下來,才問清了原委。微臣剛剛從李諮處得知消息,急忙入宮面奏!”

一邊的劉平一拍掌:“我說什麼來着?趙元昊狼子野心,必然要反!曹武穆鎮秦州的時候,已注意到了此子,命人畫其相貌,知其不凡,必然不會甘心臣服!”

張士遜搖頭嘆了口氣,現在面對劉平,他是真沒有什麼話好說了。

曹瑋天聖八年去世,諡“武穆”,開國以來,當得起將門虎將的,曹瑋怕是最後一人了。他去世之後,滿朝文武對他的評價極高,他的話也有分量。

趙禎在上面沉默不語。他看重劉平,是因爲以進士出身轉武將,知詩書,明禮制忠義。至於劉平對党項的看法,趙禎並不以爲然。兩府宰執多少年來一直強調,國之大患在北不在西北,已經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哪裡一下子轉變過來?張士遜要不是嘴欠,以職位作保趙元昊不會反,也不會對這消息如此重視。

楊景宗又闖了禍,才讓趙禎心煩。楊太后年紀大了,實在受不了折騰,怎麼好重罰楊景宗?好在這次是楊景宗闖禍,徐平和李璋立功,在自己心裡,那兩個人的分量還要更重一些。只是怎麼賞怎麼罰,實在讓人難以拿捏。

至於党項趙元昊,就是真派了細作,大概,也許,應該還是不會反吧?

想來想去,趙禎道:“徐平和李璋呢?讓他們一起,與那個除役廂軍來見!此等軍情大事,朕要親自詢問。”

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49章 事發第44章 打起來了第166章 初戰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93章 汝州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24章 談判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88章 百官圖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64章 金光頂第8章 雪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21章 割稻第66章 無所建明第92章 餘波未了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30章 審計司第45章 追來了第38章 軍法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00章 虎威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87章 攻防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55章 攻城(下)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4章 故人第44章 增兵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6章 難處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91章 大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74章 砲戰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50章 牛羊滿欄第52章 酒鬼亭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40章 先聲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13章 教閱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68章 交權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75章 人質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72章 夜戰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12章 私下商量
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49章 事發第44章 打起來了第166章 初戰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93章 汝州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24章 談判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88章 百官圖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64章 金光頂第8章 雪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21章 割稻第66章 無所建明第92章 餘波未了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30章 審計司第45章 追來了第38章 軍法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00章 虎威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87章 攻防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55章 攻城(下)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4章 故人第44章 增兵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6章 難處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91章 大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74章 砲戰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50章 牛羊滿欄第52章 酒鬼亭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40章 先聲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13章 教閱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68章 交權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75章 人質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72章 夜戰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12章 私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