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趙禎的話,呂夷簡和王曾對視了一眼,都沒有說話。
剛剛一年多的時間,李用和從一個從八品小武官一路升到了正四品下的正任刺史,這個升遷速度駭人聽聞,開國以來極爲罕見。但是顯然趙禎還是覺得不夠,升遷太慢,自己的親舅舅,都一把年紀了,才當這麼一個小官,他怎麼看得過去?但是國家有法度,升官是有規矩的,皇帝也不能由着性子亂來,現在有了一個立功的機會,他自然要一把抓住。
殿裡一陣沉默,趙禎向前探着身子,目光不斷在幾位宰執大臣身上掃來掃去。
徐平低垂雙目,默不作聲。這個道理跟剛纔呂夷簡和張士遜對王素任羣牧判官的事情沉默一樣,人人都知道徐家跟李用和家是通家之好,他自然也是要回避。
過了好一會,張士遜才道:“陛下,李刺史自然是合適的人選,不過,這一年來他的官職一變再變,每一任都只是數月,此時再變只怕多有不便。”
王曾道:“職事變更過快,考課之類便就形同虛設,陛下還是三思。”
趙禎繃着臉,看了看衆人,突然問王德用:“王太尉,你覺得如何?”
王德用面無表情,躬了躬身子道:“微臣武將,大臣任免豈能置喙!”
“羣牧使主管馬政,本就與軍方關係密切,你但說無妨!”
王德用哪裡肯摻和進這種事情,只是道:“羣牧司事務,微臣確實不知。”
趙禎看在座的幾人,呂夷簡不說話,李諮雖然也沒開口,不過看他的樣子也是問了也不同意,晏殊和梅詢兩人就更不用問了,他們說了也不算。
坐在上面沉默了一會,趙禎也不再談起此事,乾脆就此散了。羣牧司按照先前說好的辦,王素去任羣牧判官,具體和徐平商量新的育馬方法,有必要以後再議。
徐平出了大內,見其他人並沒有出來,知道他們還有其他的事情商議。反正是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也不去操心,到了閤門處找璋。
李璋卸了戎裝,正與其他人交接,見到徐平出來,忙道:“哥哥出來得正好,我也正要回家,不如一起走。”
徐平點頭,略等一會,李璋收拾停當,兩人一起出了東華門。
轉到皇城前面,徐平讓李璋等了一會,自己回衙門交待了事情,帶了隨從,一起順着御待向前走去。
走不多遠,看看前面就是大相國寺,李璋笑道:“今日有閒,我們不如到前邊相國寺裡的燒朱院吃次烤肉。當年你還是布衣,我們在京城裡一起去了一次,一晃多年,竟是再也沒有進去過。烤肉的大師年紀大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罷手不幹了。”
徐平笑道:“如此正好,左右現在天色還早,就去喝上幾杯。”
相國寺分爲許多院,其中有些租了出去,所以哪怕裡面住的是和尚,有的也並不歸相國寺管。而且哪怕就是相國寺裡的和尚,也五花八門,做什麼的都有。正處京城最繁華的地段,大相國寺與其說是一座寺院,不如說是一個鬆散的大市場。
和李璋兩人進了燒朱院,一個小沙彌收拾得乾淨利落,如同外面店裡的小廝一般迎上來道:“兩位客官,快快裡面請,今日要吃點什麼?喝點什麼?”
多年沒來,徐平見這裡越來越多市俗氣,漸漸與外面的普通酒店相差不多了。當年使這裡揚名的惠明和尚已經年邁,現在管事的都是他的弟子,自小耳濡目染,這些酒肉和尚連惠明的那一絲佛性都扔到了九天雲外,只想着開店賺錢。
讓隨從到外面轉一轉,徐平與李璋尋了一副桌凳坐下,對小沙彌道:“先來兩斤熟燒肉,再來幾個時鮮茶蔬,對了,你這裡有什麼酒?”
“京城各色名酒,本院裡樣樣都有,客官要喝點什麼?”
徐平已經喝不慣現在平常的水酒,便道:“有烈酒那便來一小瓶。”
小沙彌得了吩咐,飛快地跑到後廚去了。
李璋看着小沙彌的背影,嘆了口氣:“這裡向爲天下第一佛門勝地,我們卻來喝酒吃肉,唉,實在是褻瀆佛祖。”
徐平笑道:“和尚們賣,我們便來吃喝,何必傷悲春秋!我們都是與佛沒緣的人,能夠藉着酒肉來寺裡走一遭,便是我們與佛法的緣份了。”
這個年代與和尚走得近的士大夫也不少,不少還精研禪理,儒佛雙修。不過徐平沒那個興趣,對道士和尚都是敬而遠之,更加不要說去讀佛經道藏了。寺院裡賣酒賣肉,徐平覺得這樣挺好,總比只靠着琢磨善男善女的香火錢強得多。
不管佛教道教,寺院宮觀在這個年代都不僅僅是宗教場所,還是人們聚會遊玩的地方,甚至還是擺攤貿易的地方。就像大相國寺,初一、十五和逢八的日子都有市集,不僅僅是京城,就連附近的縣裡都有人來這裡買賣貨物,熱鬧非凡。
大相國寺周圍有數不清的各種寺產,涉及到各行各業,相國寺本身就是京城裡的商場豪門。不僅僅是稅,相國寺的收入都是與官府分賬的,開封府對這裡也格外照顧,作爲自己的一大財源。認真說起來,這也算是一個官商勾結的例子呢。
正是有這種商業氛圍,三司最大的一間鋪子就是開在附近,與相國寺裡的地攤市場相輔相成,最近這裡愈加繁華,隱隱有超越東華門外成爲京城第一商圈的勢頭。
不一刻,小沙彌上了酒肉來,李璋在杯裡倒上了酒,舉杯道:“多日沒有與哥哥在外喝酒了,同飲一杯!”
把杯裡的酒喝完,喝了幾口菜單,徐平對李璋道:“兄弟,我們自家人,有話便直接跟你說。剛纔在殿裡議事,說起羣牧司人手不足,官家的意思,是讓李世叔去任個羣牧副使,積攢些功勞,日後升遷省得別人閒話。唉,只是大臣們不怎麼同意。”
原則上殿內議事的內容是不能在外面談論的,更不要說跟當事人提起,李璋自然知道這規矩。徐平是個穩重的人,極少做出格的事情,如今見徐平主動提起,便知道這事情只怕不那麼單純。急忙問道:“哥哥,對我阿爹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自然是好事。我跟你說,依着官家的意思,只怕詔命還是會下來。你回去跟李世叔講,切莫推託,本來大臣就不同意,他一推只怕這任命就成不了。我們兩家是至交,李世叔去任羣牧副使,於公於私都是好事情。換一個人來,用不用心不說,要學我莊子上的法子,怎麼去學?這本就是我的法子,功勞憑什麼讓別人得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