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十二月十六,桑懌兵臨廣源州下,與儂家主力展開激戰。

也正在同一天,徐平鑑於交趾對淥州、思陵州和石西州不斷蠶食進攻,命令蔗糖務屬下人員全面動員。

十二月十八日,桑懌破廣源州,擒斬儂存福,但其妻子阿儂和幼子儂智高走脫。因爲有徐平的特別吩咐,廣源州及其附近州峒全面搜捕。

十二月十九日,第一批蔗糖務鄉兵一萬人到達憑祥峒。

十二月二十日,桑懌帶兵返回。與此同時,在鎮安峒附近發現阿儂和儂智高蹤跡,田州發兵追捕,兩人帶手下逃入特磨道。

特磨道位於宋、大理和交趾三國之間,不屬於任何一國,維持獨立。因爲境內山高谷深,人口稀少,三國也放任不管。

得到桑懌報來的消息,徐平出了口氣。不管逃到哪裡,有消息就好,他最怕的是人一下子無影無蹤,過個一二十年突然竄出來作亂,那纔是最麻煩。

徐平以左江道的名義給特磨道行文,要他們不要窩藏大宋叛匪,儘快把人交出來,不然必發兵征討。

行文這後,鑑於形勢,徐平先把這事放到一邊,等處理了諒州,再慢慢料理特磨道。如果把那裡也平掉,就直面大理了。

自太祖時候起,便斷絕了川蜀與大理的交通,兩國交往改由廣南西路一條道。田州以西兩國交界的地方都是高山大川,兩國勢力都沒有深入,特磨道和自杞國等這種小勢力充斥之間,算是兩國的緩衝區。也正是這種背景,也纔有了儂家縱橫捭闔的餘地。

十二月二十三,門州衙門,徐平靜靜聽着手下彙報對面甲峒的情況。

自交趾到達甲峒的援軍已經有六千多人,但自從丁峒主屬下發現宋軍在淥州一線防禦空虛之後,這六千多人一股腦地涌向了那裡。淥州被宋軍主動放棄,已經被交趾軍隊佔領。佔領淥州之後,他們又分兵向思陵州和石西州方向侵蝕,思陵州也已經落入他們手中。

這些交趾軍隊很難說有什麼明確的政治目的,總之就是到處殺人搶東西。雖然韓綜主持組織了有計劃的撤退,但不可能撤走全部人和東西,這些交趾人的收穫還是不錯的。

至於甲峒本部的軍隊,則依然固守於窮奇河南岸,好像要死守那裡。

窮奇河北岸的北諒州,李慶成龜縮於城內,對外面的一切都不聞不問。

聽完,徐平問道:“蔗糖務的鄉兵現在到了哪些?”

“石慶帶的騎兵第一指揮一直跟忠銳軍一起駐防門州,高大全帶的騎兵第二指揮也已經到了,張榮的步軍第一指揮和魯芳的步軍第二指揮也已經在門州城外駐紮。”

徐平聽完,又問道:“憑祥峒那邊呢?”

“到那裡的有騎兵兩指揮,步軍八指揮,還有六指揮在路上。官人,三天之後,憑祥峒和門州這裡,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雜務人員,可就近一萬五千人了。我們真地要去打諒州?”

徐平平靜地道:“難不成看着他們在淥州和思陵州作惡,我這裡坐視不管?兵馬養來就要打仗的,要不然要來何用?”

“還有,韓官人來信說,蔗糖務這兩年雖然蓄積頗豐,但人員都徵調起來之後箭矢卻不足,問是不是開邕州甲仗庫?”

徐平道:“開,明天我就讓譚虎把手令和鑰匙帶給他。”

甲仗庫的鑰匙本來就在通判徐平手裡,本來動用是要知州手令的,但自馮伸己去了欽州,徐平身兼兩職,這些手續就都省了。

說完這些,徐平又問道:“桑懌的人到哪裡了?”

“兩天之後到七源州。”

“好了,你去忙吧。”

徐平讓吏人離開,自己一個人坐着慢慢合計。按照戰力估算,他這裡有三千人就可以進攻諒州了,有五千人則除非發生不可抗拒的天災,三天之內必然攻破南諒州。至於交趾來的援軍,野戰更容易對付,一千騎兵加上兩千步軍足以讓他們沒人活着回家。也就是說,目前在憑祥峒和門州的軍隊就夠了。

徐平現在拿不準的是交趾會派多少兵馬來爭奪諒州,也不清楚交趾主力戰力如何。想來比土兵必然強上很多,但強多少卻不好說。如果能與大宋廂軍大致差不多的戰力,徐平的鄉兵還要弱上一點。

按照情報,升龍府目前聚集五萬交趾主力,其中一萬左右守護王城,肯定不能動。如果李佛瑪發了瘋,還是能派出三四萬人,再加上交趾西北各州的土兵,拼湊六七萬人還是可能的。

諒州好打,關鍵是打下來後要頂住這六七萬人的進攻。

不管怎麼算,蔗糖務的鄉兵都要全部動員起來,如果能夠頂住這一次,以後幾十年邕州這裡就不會有什麼戰事了。

想到這裡,徐平把譚培元叫了過來,對他道:“我說你寫,好好潤色一下,明天就要印出來遍貼城鄉各處。”

譚培元苦着臉應了諾。

自從上次替徐平寫那佈告,譚培元就知道這不是個好差事,可徐平偏偏看上了他,有佈告就讓他操筆。

倒不是徐平說得不清楚,到底是一等進士,這點底子還是有。而是因爲徐平時不時會冒出來一句特別俗的話,不管怎麼改都不合意,最終弄得不倫不類,譚培元自己也尷尬。

依然是與上次一樣,先是遍列最近日子交趾對宋境的侵犯,尤其着重這些天對淥州和思陵州一帶的燒殺。

到了最後,徐平道:

“所謂大國,靜如長者,動如雷霆。

大宋對交趾以長者之慈悲,一忍再忍,一讓再讓,然其步步緊逼,越境燒殺擄掠,愈發肆無忌憚。忍耐被當作軟弱,委屈已不能求全。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本官守地方,當外御蕃賊,內保黎民。自佈告日起,左江道地方,無論軍民,皆聽從官府差遣,齊心協力,戮賊於國境,保地方之安寧!”

說完,徐平見譚培元怔怔地看着自己,問道:“怎麼了?”

“官人,這佈告發出去,可就再無迴旋餘地,要與甲峒開戰了!”

“打就打嗎!空打了半天雷,也該下雨了!”

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1章 割稻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5章 食物和酒第208章 使氣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55章 藥銀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79章 破城第6章 手段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00章 虎威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34章 移民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8章 草市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10章 狄青第156章 銅版第51章 大典(下)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75章 僵局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209章 楊文廣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39章 黃師宓第58章 夜戰(中)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38章 兩地第14章 賜名第47章 生意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62章 政壇動盪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69章 對峙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92章 鑿齒蠻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67章 找盟友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52章 橫死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63章 放生池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00章 虎威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62章 算計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63章 放生池第19章 宣詔使臣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98章 一起發財第37章 夜對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15章 開戰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24章 死城第125章 歸正人第8章 交接第26章 餘波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96章 貴客盈門第70章 風波起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34章 鬧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
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1章 割稻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5章 食物和酒第208章 使氣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55章 藥銀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79章 破城第6章 手段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00章 虎威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34章 移民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8章 草市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10章 狄青第156章 銅版第51章 大典(下)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75章 僵局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209章 楊文廣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39章 黃師宓第58章 夜戰(中)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60章 釜底抽薪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38章 兩地第14章 賜名第47章 生意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62章 政壇動盪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69章 對峙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92章 鑿齒蠻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67章 找盟友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52章 橫死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63章 放生池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00章 虎威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62章 算計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63章 放生池第19章 宣詔使臣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98章 一起發財第37章 夜對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15章 開戰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24章 死城第125章 歸正人第8章 交接第26章 餘波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96章 貴客盈門第70章 風波起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6章 孟州通判第134章 鬧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