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長史

正德說道:“本來想封你一個爵位,但是功名自在馬上取,朕現在封你一個爵位,恐不能服天下人悠悠之口。今日賜爾國姓。願你再接再厲,將來有封爵的一天。”

江彬,不,朱彬大喜,連連叩首道:“臣謝主隆恩。”

朱彬從此之後,就是國姓,這雖然是好處,也算是殊榮。但是到底比不上爵位。要知道明代爵位是世襲的。只有他封爵之後,他子子孫孫有享受不盡的好處。

朱彬心中忽然生出一個念頭:“軍功,軍功?哪裡有軍功?”他迫不及待的想打仗了。

正德被老虎一嚇,也沒有遊玩的性子,忽然想起了後宮的美人,正想回去,忽然想起一事,將朱厚煌叫過來。

剛剛老虎要撲過來的時候,是朱厚煌先發現的,也是他立即拉開了正德。

正德覺得自己與朱厚煌有親近了幾分,本來這件事情,正德還有些猶豫。但是現在已經決定下來。

正德問道:“皇弟,你讀什麼書?”

朱厚煌有些尷尬,不能不說,人的世界觀養成很重要的。比如朱厚煌。他不可謂不聰明。但是他實在讀不下四書五經。

他不是讀不懂,也不是不明白。而是他世界觀,價值觀已經形成了。怎麼也看不明白什麼叫存天理,滅人慾,什麼叫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越讀越煩惱。

他也暗暗慶幸。幸好自己不是重生爲一個讀書人。他實在不知道在這彆扭的思想之中,怎麼成爲優中之優。還能連中三元。

他結結巴巴說道:“臣弟愚鈍,沒有正經讀過書,不過讀過些雜書而已。”

正德也不是什麼好學生,不以爲意,說道:“你愚鈍什麼?朕還不知道你嗎?從小就是神童,只是皇嬸不想你向這方面學而已,這本事無所謂的,但是現在的事情是讀書人的世界,這四書五經還是讀一讀的好。朕安排一個特別會讀書的人做雍王長史。有空,就向人家請教一下。”

朱厚煌說道:“是。”

朱厚煌心中不由的想到這個人是什麼?

剩下的時間,朱厚煌向正德說了說了練兵的事情,但是正德不知道是沒有將朱厚煌練兵之事,放在心上。反正不置可否。

因爲出了大蟲一事。朝野內外的摺子,好像是飛了一般砸進宮中。

正德非常熟練的處理,凡是諸如此類的奏摺,全部留中不發。不過,正德見羣情激奮,也知道,不能做的太過了。故而老老實實的在豹房待了幾天。也不在校場演武,也不出城打獵了,也不玩其他新奇的玩意。

正德收斂這幾天,也不讓朱厚煌來豹房了,用正德的原話說:“讓雍王世子自己去玩吧,朕最近倒黴的很。”

不過,朱厚煌也面臨着他生平一大考試。

主考官是楊慎。

楊慎正襟危坐,朱厚煌在下首坐着,楊慎端起茶碗,說道:“世子平時讀什麼書啊?”

朱厚煌說道:“多讀史書。”

楊慎輕輕一笑,說道:“不知道世子,最推崇那個朝代?”

朱厚煌說道:“漢,特別是前漢。前漢明君最多,賢相也最多,讓人不由心嚮往之。”

楊慎問道:“不知道世子最推崇前漢那一位皇帝?”

朱厚煌說道:“漢宣帝。”

楊慎好奇的問道:“哦,爲何?”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朱厚煌脫口而出。

無他,這一句話實在太有名了。

一句話概括了漢朝與後面所有的朝代的不同,甚至朱厚煌爲什麼喜歡的西漢,就是因爲如此,因爲在他看來,西漢與後來的朝代有一個極大的不同,就是西漢每一個皇帝都在調整自己的治國方略。

西漢的國策也在一直變化。每一個皇帝都有自己的一套。

而後世變個法,都從來沒有成功的。

而朱厚煌讀漢書,從來都是用這一句話做總綱。

讀漢家自有制度,讀漢家霸王道雜之。以對照後世純任德教。

不過,朱厚煌說過這一句話,立即後悔了。

這一句話,在後世網民之中,評價很高。但是在之前,評價並不高,無他,古代大多數時間,都是儒家把持着輿論權,這一句能好嗎?

朱厚煌再楊慎,一個儒生面前如此說。能得了好嗎?

朱厚煌尷尬的笑了兩句,立即轉換話題。問道:“楊學士,先前聽聞,有佛郎機的使臣來朝,不知然否?”

楊慎當然看得出來朱厚煌的失言,但是他並沒有當一回事?

明代學術上的開放,說什麼的人都有。就算是當世也有王陽明的心學。正德時期是學術,民風轉換的關鍵節點。

楊慎看到的聽到的離經叛道的話,不要太少。

只是楊慎在心中默默的給朱厚煌打了個×。因爲他來並不是與朱厚煌閒聊了,如果朱厚煌做爲一個士子,與楊慎說話,那說什麼都行。但是楊慎是來考察朱厚煌,能否爲國之儲君。

只這一句話,就讓朱厚煌大大失分。

楊慎並不是因爲朱厚煌的不喜歡理教。而討厭他。就楊慎本人來說,他也不是單純的道德君子。但是作爲一個皇帝,如果反對理教的話,那是一場絕大的政治風波。

對國家的穩定,是一個極大的傷害。

秉承對國家負責的態度,楊慎都不想將一個不喜歡儒臣的人,放在儲君的位置上。

他順着朱厚煌的話改變話題,說道:“正有此事。佛郎機使臣在廣東上岸,前幾日來到京師之中,此刻正在四處找門路,想要拜見陛下。”

朱厚煌真正提起了興趣,說道:“我想見一見佛郎機使臣,楊學士可以安排一二嗎?”

楊慎說道:“世子,恕臣直言,世子身份尷尬,私下會見外國使臣,對世子有害無益。”

朱厚煌對這個真得感興趣。不管人們說中國古代是多麼輝煌,但是不得不承認,西方在近代取得的極大進步。

這一點誰都無法否認。

朱厚煌從制度佛郎機使臣來京的那一刻開始,就在處心積慮的想一件事情,他要推動東西方交流。

他想改變這個世界。

有人說生產力的發展,就是最大的仁政。朱厚煌也是這樣認爲。

如果可以,他希望科學的種子能在東方發芽,因爲中國,古代中國從來不欠缺積累,需要的只是科學的思維。

不管別人是怎麼想的,但是朱厚煌是這樣想。

故而,與佛郎機使臣見面,雖然不知道有個什麼結果,但是這件事情本身,是被朱厚煌看做極其重要的事情了。

被楊慎婉拒。朱厚煌並不泄氣。他眼睛一轉,說道:“楊長史,你知道佛郎機國的來歷嗎?”

楊慎不由奇怪說道:“佛郎機國,不過是原本滿刺加國附近小國而已,最近滅了滿刺加國來朝貢而已,不過因爲滿刺加國是本朝藩屬,故而禮部決定晾上佛郎機國幾年。讓他們知道本朝威嚴。”

朱厚煌有些無語。

怪不得。

後世有人認爲滿刺加國被葡萄牙滅掉,是東亞近代史的開端。對明朝面對滿刺加國被滅,根本不在乎的態度,表示不能理解。

但是此刻朱厚煌才明白。

原來在明朝士大夫看來,滿刺加國被滅,根本是南洋土著之間的狗咬狗,不值得關注。有功夫還不如想想,怎麼約束愛玩的正德皇帝,讓正德皇帝乖乖的去紫禁城之中當牌坊。

這纔是明朝當時最大的問題,而不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佛郎機。

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
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