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

大內氏主城,山口城。

這一座因爲大內氏而建立起來的城市,此刻見證着大內氏的輝煌。

大內義興徵召整個大內氏所有的兵力,一時間不知道多少軍隊聚集在山口城之中。

山口城位於本洲島上,也算是依山傍海。北邊的地勢逐漸變高,而南邊不遠就是周防灣,越過這一片海域,就是九州了。

自從大內氏制霸西國之後,將居城遷移到山口,已經數代人了。山口城就是大內根基所在。

一面面蕃旗張揚着,但是都屈居於大內氏的大內菱之下。黑底白紋的大內菱飄揚的到處都是。

山口城最高的建築,就是山口城的天守閣之內。

大內義興從高處向下眺望,將這一切全部收在眼裡。似乎城下無數躁動的兵馬給了大內義興無窮的勇氣。

黑川義乘就站在大內義興身後,說道:“殿下,雍軍水師已經到了釜山了。”

大內義興說道:“雍軍水師軍容如何?”

黑川義乘猶豫了一會兒,咬着牙說道:“殿下不能力敵。”他唯恐被說成膽怯,連忙說道:“雍軍有數百艘大船,簡直是如山如海,每一艘大船之上,都有好幾十門國崩,我門的戰船根本不是對手,爲了窺探對手,臣下的商船已經損失了接近一半了。雙方交戰的情形,臣也親自看過,我們的戰船根本無法靠近對方,就會被轟成了碎片。連接舷戰都打不成。”

日本的造船水平,需要補課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這些日本船本來就小,結構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被火炮一轟,幾乎立即都散架了。少有能吃上幾輪炮的。這本來就是事實。朱厚煌的艦隊與日本海軍,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更不要日本水師還沒有專業的水軍,大多都是海盜轉業的。如何能與東雍久經戰陣的水師相比。

大內義興對這個結果,其實心中已經有所瞭解了。

不然他也不會只是派商船去探查,而不是派出大內家的水師去攔截。

大內氏幾乎壟斷了日本與大明的貿易,豈能沒有水師,不說實在的,大內氏的水師與大內氏的商船,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也許是戰船上面的水手更兇猛一些。但是這對東雍水師來說,根本就是一回事。因爲大內氏根本沒有與東雍接舷的能力。

大內義興靜靜的聽黑川義乘將這些海上的情況一一交代清楚。

大內義興有一點懷念宗設了。

宗設知道那些東西是必須稟報的,那些東西是不需要反覆稟報的。從這一點來看,宗設的這個繼承人顯然不能說合格。

大內義興等他說完之後,模棱兩可的說道:“你下去吧。”並沒有對黑川義乘的意見,表達出是或者否的意見。

大內義興等黑川義乘退下去之後,說道:“義隆進來吧。”

大內義隆拉開紙門走了進來,跪在大內義興身後行禮說道:“拜見父親大人。”

大內義興沒有轉身,說道:“義隆,剛剛的情況你已經聽到了,說說吧,你是什麼意見?”

大內義隆暗地裡鬆了一口氣,暗地:“父親沒有責怪我偷聽的事情,就好了。”隨即想起大內義興的問題,他說道:“父親大人,海上的實力終究是海上的實力,不管怎麼說,他們總要上岸,山岸了,孩兒願意帶着大內勇士去會一會雍軍。”

大內義興長嘆一聲,說道:“如果,你僅僅是這樣的見識,我又怎麼放心,將大內家的基業交給你啊?”

大內義隆說道:“父親大人,春秋鼎盛,何必說這樣的話。”

“生死無常。義隆你必須承擔起大內家的責任。”大內義興說道:“別的不說,那些國崩該怎麼應對,你想過,那不是一門兩門,而是幾百門,幾千門?”

大內義隆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所謂的國崩。就是指火炮,日本人以爲這火炮的威力能鎮壓一國,所謂被稱謂國崩,當然了這也可能是日本的一國太小了一點。但是從此可見火炮對日本的震懾力。

船是不能上岸,但是火炮卻是可以的。

一想到這裡,大內義隆就不知道該說什麼是話了。面對這樣數量的大炮,戰鬥幾乎已經註定了。但是想要雍軍要大內家家主的人頭去謝罪。作爲兒子又怎麼任人殺了自己的父親。大內義隆沒有了注意。

大內義興回過頭來說道:“義隆,你就說讓我用我的人頭換來大內家的生存,我也高看你一眼,你真的適合當一個公卿,而不是大名。”

“父親大人,孩兒萬萬不敢,孩兒請父親大人退位,孩兒成爲大內家的家主,用孩兒的人頭換東雍退兵。”大內義隆不知道從何處冒出一個念頭說道。

大內義興心中有幾分感動,但是更多是失望。說道:“我已經年過半百了,還能活上幾年?你如果死了,等數年之後我死了,大內家交給誰?你想過沒有?”

一個合格的武家繼承人不好培養,不僅僅要有個人能力,也要背後有勢力支持,大內義隆不僅僅代表他自己,還代表着大內氏境內的很多勢力,如果大內義隆死了,大內義興幾乎無法培養出一個適合大內氏所有勢力利益的繼承人,這就說明,大內義興必須改變大內家現有的勢力格局,進行一場大清洗,爲大內義隆來鋪路。

大內義隆不知道該如何接口,只能低頭,額頭放在手背之上,雙手疊在一起,放在地板上。

大內義興說道:“記住我給你上最後一課。你知道我大內氏是起於說明時候嗎?”

“知道。”大內義隆對自己家的歷史還是很清楚的,說道:“祖上爲百濟聖明王的兒子——琳聖太子。琳聖太子當年渡海來到日本,在周防國境內的多多良浜靠岸,留下的子孫即稱多多良氏,其中有一族在周防國大內村居住,後即以地名爲其苗字稱大內氏。”

“繼續。”大內義興說道。

“是。”大內義隆繼續說道:“在南北朝時期,我家正是被任爲大名,是周防國守護,不過,當時大內家分爲兩支,分別效力於南北兩朝---”說道這裡,大內義隆好像也明白了說明,說話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對。這就是我要交給你的最後一課,家族的生存高於一切,這本就是中土世家的故計,諸葛家,分別效力於三國,彼此之間,即便是殺了戰場也好不留情,只要能自己的家名與血脈流傳下來,就是最好的結果了。”大內義興說道。

大內義隆想起大內家歷史上,兩次分裂,都是效力與不同的勢力,彼此之間,比仇人還要兇狠。失敗者都被殺的乾乾淨淨的了,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了,身體忽然顫抖起來,說道:“父親大人---”

大內義興說道:“對,如今明寇此來,來勢洶洶,我大內家不是對手,如果戰勝不了對手,那麼就加入他們。大內氏必須有願意投降東雍,奉獻出自己的忠誠。”

“父親大人----, 你要孩兒投降明寇嗎?“大內義隆手猛地握緊了,指甲深深的插入了肉裡,一滴滴的血流了出來,在地板上暈開。

“我老了,”大內義興帶着幾分寥落說道:“活不了幾年了,不願意在臨死的時候,背上一個變節的名聲。請你原諒我這一點私心吧,我捨棄了大內家成全我自己的名聲,但是你卻必須承擔起,將大內家傳承下去的責任。”

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章 比劍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
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章 比劍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