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

大肚王心中很煩悶。

他覺得他已經失去了權力。

或者說他根本沒有得到過權力,他不過是整個大肚部落多少個酋長之中的一個而已。空有一個大肚王的稱號。而其他酋長根本沒有尊重過他。從一開始都沒有。

比如現在,幾十個酋長的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大家誰都說服不了任何人。

大肚王每天板着手指計算。計算的不是別的,而是糧食。

原始部落對食物的積累本就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大肚王的部落在大肚王國之中是最強大的,而這一次對漢人的戰爭,也是大肚王發動起來的。所以消耗的糧食,大肚王承擔了很大一部分。

只是大肚王還是小看,數萬人的糧食消耗。實在是一個他不敢想象的數字。這幾天大肚王每天都在心疼,不是心疼死去的青壯。作爲最強大的部落,死這幾個人,還不被大肚王放在心上。

而是每天的糧食消耗,那都是他的財富啊。

大肚王暗道:“明天,明天一定要商量出一個結果來。不管是打還是撤,還是遷移到東邊山裡面,都需要立即做決定,不能拖下去了。”

大肚王躺在他特質的木牀上心中暗暗想道:“話說回來,到底要不要向東邊山裡面遷移啊?”

原始人是非常務實的,大肚王一旦發現了自己打不過漢人之後,立即就做出要撤退的決定。只是被戚景通佔領獵場的幾個部落,心中不甘心,纔在這裡遷延到現在,當然也是因爲他們決定漢人人少,威脅不到他們的原因。

在大肚王想來,漢人來了一些援軍,定然能讓一些認清現實,不在這裡留戀。

大肚王滿腦子問題,緩緩的進入夢鄉之中。忽然感到一陣地動山搖之聲。他撲通一聲掉在地上。

大肚王不由勃然大怒,他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從牀上掉下來,他雙眼之中充滿了怒火,他暗道:“定然要殺了這兩個笨蛋。”

大肚王所指的兩個笨蛋,就是指他身邊貼身伺候的兩個人。否則以他的體型,走路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大肚王睜開了眼睛正要大罵的時候,忽然聽到喊殺之聲,震耳欲聾的喊殺之聲,從遠處傳來。

大肚王陡然變色道:“快,快,快,快扶我走。”

但是以他碩大的身軀,又怎麼能想逃就能逃走了。

大肚王怎麼逃走,掠過不提,單單說戚景通。

戚景通將手下的縣兵一分爲三,按照籍貫分爲三隊。分別是戚氏一隊。邵縣一隊,大員一隊,三隊從三個方向進入叢林。

大肚部落的雖然也有警戒,但是他們的警戒方式在戚景通看來,簡直簡陋之極。根本不堪一擊。在凌晨時分陡然一擊。整個大肚部落頓時大亂。

大肚部落的組織鬆散之極,對宿營地的安排,根本沒有詳細研究,而是自由發揮,大部分蠻人都跟着他們自己的酋長住在一起。而且只安排幾個人守夜。任何防禦措施也沒有建造,因陋就簡的安置在叢林之中。

故而戚景通很容易就殺了進去。

這一戰,戚景通身先士卒。一柄長刀在戚景通的手中,所向披靡。所有蠻人之中沒有一合之地。不過戚景通如今也四十多歲,微微上了一些年紀拼殺之餘,略路感受到一絲沉重。

這個時候,大肚部落結構鬆散的風格顯露出來了。

縱容戚景通安排三路殺入,所能攻擊到的也不過四五個部落而已。其餘部落驚醒之後。看到這個情況。並不是立即整頓士卒來支援的。而是猶豫了一會兒,脫離了戰場。

在叢林之中,戚景通並不能完全掌握戰場事態。所以戚景通即便是拼殺最激烈的時候,身邊也有百餘人的預備隊沒有動用。

太陽從東方升起,與叢林之中的血色相互輝映。

“什麼?其他蠻人都已經跑了?”戚景通詫異的問道。

“是。附近叢林之中,已經沒有蠻人了。”

戰鬥從凌晨爆發,等天光大亮之後,就已經進入尾聲。這一場以有備攻無備的戰鬥,沒有什麼好說。用勢如破竹這四個字來形容也不爲過。只是戰鬥之時,高舉的火把點燃了一些地方,此刻打掃戰場,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安頓俘虜與滅火。

戚景通得知周圍的蠻人全部逃走的消息之後,微微鬆了一口氣。至少這一場大戰並不會有什麼反覆了。只是隨即戚景通臉色又沉了下來。因爲他明白,這一戰不過是一場擊潰戰。並不能解決大肚國的問題。甚至將問題弄得更加棘手了。

戚景通知道大肚部落的人並不愚蠢,相反,非常精明。他們之所以在這一場戰鬥之中,表現的這樣拙劣,並不是因爲他們笨。而是因爲他們沒有經歷過。

在一次慘痛的失敗之後,戚景通相信大肚部落的人,絕對不會再與他們打什麼大戰役了。恐怕會躲在叢林之中不住騷擾漢民。

對戚景通來說,這樣的戰鬥反而棘手之極。

不過,事已如此。說什麼也晚了。只能看陸完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報,抓住大肚王了。”

戚景通大喜道:“什麼?”這倒是一場意外之喜。

這一戰發生在叢林之中,地形曲曲折折,戚景通根本不太適應這樣的戰鬥,有太多的人逃走了。在他想來,大肚國的重要人物,都已經逃走了纔對。萬萬沒有想到,居然能抓到一條大魚。有這一條大魚,這一戰對上上下下都有所交代了。

戚景通說道:“帶上來。”

“大人,一時半會帶不上來,還是請大人過去看看吧。”

“嗯?”這個回答,讓戚景通好奇之極。他也不難爲報信的人。就過去看看。很快,戚景通就知道大肚王爲什麼一時半會帶不上來了。

卻見兩顆碗口粗的小樹中間,有一個人硬生生的擠了進去。只是他低估了自己身體寬度,卡在兩樹中間,進退不得了。遠遠的看去,就好像是有人用筷子夾住了一個肉丸子一樣,實在令人噴飯。

此刻好幾十名士卒圍在這裡,正在這裡哈哈大笑。

“咳咳。”戚景通咳嗽兩聲,不用說什麼。這些士卒立即做鳥獸散。

大肚王努力的調整頭部,用眼睛的餘光看到了戚景通的到來,他立即看出來戚景通的不凡之處。知道戚景通定然是雍軍之中的重要人物,立即扯着喉嚨大聲喊道:“將軍饒命,將軍饒命。”

雖然有一點生硬,但是卻是貨真價實的漢語。這讓戚景通越發感興趣了,說道:“你懂漢語。”

大肚王說道:“懂一點,是一個漢人教的。”

戚景通冷笑一聲,說道:“既然懂漢話,受過漢人恩惠,還敢對抗天朝,罪加一等,將他帶下去,交給陸大人處置。”

“是。”

好幾個人立即上前,不管大肚王的感受,硬生生的將他從兩棵樹中間給扒了出來,只是他好像肉丸子一樣的身軀,要將他壓到陸完之處,也不是兩三個人事情。

這對戚景通來說,不過是一場小插曲。並沒有放在心上,一心放在打掃戰場上。這一場打得順利,並不意味沒有傷亡了。所有傷亡都彙總在戚景通這裡,一場夜戰,大約戰死一百多人,傷者是死者的兩倍有餘。這裡說的傷者都是重傷之人。一般的輕傷根本不被計算在裡面。

戚景通整理過數據,對俘虜,和斬首並沒有多關心就匆匆忙忙的去見陸完了。

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十三章 狩獵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十四章 地圖第十七章 練兵2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
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十三章 狩獵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四十七章禮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十四章 地圖第十七章 練兵2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