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

鄭綏既然做出決定,就立即在升龍誓師,一方面擴軍,一方面在紅河上面建造浮橋,就要渡河北上。

爲了向雍王表示忠臣,阮家被連根拔起。一大批與大明勾結的官員被清理掉。

當然這些人到底有沒有與大明有聯繫,就是令一回事了。

不過鄭綏還沒有真正動作的時候,安南水師就已經出擊了。

安南水師攻陷了海口所。

整個海南島的重心,就在瓊州府。安南水師直逼瓊州府。

安南水師雖然掛着安南水師的名號,但是實際上是的雍國的一直守備水師,控制權從來是在樞密院,而不是在安南。

鄭綏也控制不住安南水師。

而安南水師出兵,並從峴港府拉出數千縣兵。

峴港做東雍在安南占城附近唯一的直屬府縣,從來就是軍事重鎮。因爲他擔負着一個不能說出口的責任,就是安南,或者占城叛亂怎麼辦?

雍軍的平叛基地,就是峴港。最少在陸地上有一處立足之地,再說其他的事情。

鄭綏見這個情況,立即知道,在大明那邊他即便想背叛,也未必可以了,因爲瓊州府恐怕會成爲大明第一個失陷的府城了,這種刺激,讓愛好面子的大明朝,怎麼相信安南。

鄭綏隨即大軍渡河,與岑猛在紅河以北交戰。

岑猛聯合諸多土司兵,大概有十萬之衆,與鄭綏率領的三萬安南軍對壘。

三萬安南軍雖然也是緊急擴編的,火器也有不足之處,但是比對面的一盤散沙的土司兵,要強大不知道多少倍了。

大戰一觸激發。

這個時候,姚鏌要來到了廣西。

他做爲兩廣總督,本來應該直接去廣東的,但他直接去了柳州,在柳州徵召各路兵馬。準備以廣西兵爲主力,大舉南下。

他本來在廣西做過地方官員,所以對廣西事務非常熟悉。但是到了廣西之後,還是發現情況有些不對。

廣西本地的兵員居然有枯竭的問題。

姚鏌要徵召的分爲土司兵,與各路衛所兵,還有募兵。

但廣西本地的土司兵在什麼地方,在安南,正在與鄭綏對陣的。可以說現在廣西境內的土司都老實的很,爲什麼?因爲沒有人了。

紅河以北的府縣丟失,對安南來說,是大恨事,但是對廣西土司來說,卻是大幸事,凡是有幾分勇力的土司都派人過去,想要分一杯羹。

而且分鎮安南的土司,也需要這些後援。

畢竟河北各地的安南人還沒有死光,各路土司的統治能力又是如此粗糙,不激起各地反抗纔是見鬼了。

所以土司兵沒有。

姚鏌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事情,就是土司兵已經自己與安南幹起來了,不用他來動員了。

不過,廣西本地的兵力也有枯竭的問題。

或者說,並不是廣西本地的兵力枯竭,而將才枯竭。

這也是姚鏌自己給自己埋下的禍根,當初他要去浙江的時候,可是將廣西能打的將領全部帶走了,證明他的眼光不錯。

最少沈希儀並沒有的辜負他的期望,給朱厚煌造成很大的麻煩。但是廣西本地,他熟悉的將領統統沒有了。他只能從頭做起來。

這直接影響到他整頓兵馬的速度。

不過,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的傳開,

首先傳來的,就是瓊州府失陷。

這樣姚鏌的臉上火辣辣的。

在東南沿海,不過是一些小島失陷,連一個縣治都沒有,不過幾個衛所失陷而已。但是他上來,就失陷了一個瓊州府。

不過,他也是沒有辦法,他督促水師數次出擊。都被安南水師擊敗,沒有海戰但是勝利,是一兵一卒都上不了瓊州府。

而大明太平日久了。雖然瓊州府還有一些土人做亂的事情發生,但是瓊州府上下的武力,也僅限於平定一下這樣械鬥一般的叛亂,面對數千軍隊進攻,時間一長就堅持不住了。

瓊州府失陷僅僅讓姚鏌臉上無光,但是下一個消息就要姚鏌坐立不安了。

那就是鄭綏大破岑猛十萬大軍。

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姚鏌是不是巧婦這個之後再討論,但姚鏌手中真的沒有兵了,廣東兵,也就水師能用。但是廣東水師與安南水師之間的戰鬥,根本沒有取勝過。但也算是牽制住對方一支水師。但是指望廣東衛所兵,從廣東到柳州,非一個月不可。

那時候,說不得對方,都已經打入廣西境內了。

姚鏌一咬牙,帶着剛剛招募的一萬多士卒,踏入了南征之路。

按姚鏌的本意,他麾下當有數萬士卒之後,纔敢南下,一來,安南不是小國,當初大明開國的時候,可是在安南駐紮了數十萬大軍,最後還是沒有鎮壓下去。二來,那些土司也不是什麼好鳥,如果沒有武力鎮壓,說不定他們能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但是計劃跟不上變化。

“滿飲此杯。”鄭綏說道。

“謝相公。”下面的將士說道。

“恭喜相公大勝,殿下得知,相公定然有封土之賞。”一個人說道。

鄭綏的眼睛微微一眯,說道:“王軍法說的對,如今正是我輩建功立業之時,諸位飲勝。”

這個王軍法,並不是他姓王名軍法,而是他姓王的軍法官

雍國的影響力撤離的安南,但是並不是安南就沒有忠於雍王的人了,這種人在軍中最多。畢竟安南營在雍王的指揮之下打了不知道多少仗,都自詡爲雍國主力,如果這裡面沒有雍王死忠纔算是奇怪。

不過,朱厚煌並沒有給鄭綏多少安南營,只有安南原本的駐軍而已。所以真正死忠於雍王的人並不多,不過都在要害位置上的。

鄭綏擴軍,自然有太多清化軍中的老人得已上位。

可以說,鄭綏擴軍越多,雍軍對這一支軍隊影響力就越弱,這是爲什麼朱厚煌要放手的原因。

因爲不放手,根本不行。

鄭綏還沒有與雍國翻臉的時候,表現的與雍國忠臣一樣,沒有去想這位王軍法的言語之內,有沒有什麼深意。

有時候,鄭綏也不得不承認,雍軍軍官好用。

雍軍軍官都要經過軍校教育,不管朱厚煌的軍事教育是多麼的簡陋,但不管什麼東西有總比沒有強。

最少雍國的軍官都是識字的,懂的最基礎的軍事命令。鄭綏才能用他們爲骨架支撐起數萬大軍。在與岑猛一戰之中,也是依靠這些人才能將岑猛給打跨了。

當然了。也有岑猛太差勁的緣故。

所謂十萬大軍,在數量之上,還真的有,不過,這十萬大軍,還不如當初沈希儀南下安南時候的十萬大軍。

那時候的十萬大軍,不管怎麼說,還有一個名義上首領,但是現在的十萬大軍,雖然名義上尊岑猛爲首領,不過是岑猛最爲強大,有一萬多士卒。

但是岑猛所部固然強大,但卻不能服衆,根本就是一盤散沙。所以的鄭綏並不是以三萬大軍對陣十萬大軍。

而是以三萬大軍對陣,岑猛的一萬多人,以及某某的數千人,某某的數百人,等等,加起來總共有十萬大軍,甚至還多了不少。

不過一盤散沙有壞處,也有好處。

好處就是,他們跑的相當之快,除卻少數倒黴蛋之外,全部逃走了,所以鄭綏打的是一場擊潰戰,而不是一場殲滅戰。

“諸位,前日大勝之後,各路土賊散入江北府縣之內,想要據城死守,真真是不自量力。”鄭綏說道:“從明日起,本相準備分別派遣士卒,攻克各府縣。”

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
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十章 兵變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