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

攻城戰向來是曠日持久的,朱厚煌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單單一個寧平城並不是問題所在。但是莫登庸親自率領大軍坐鎮寧平,環繞寧平分列大營,看似在死守,如果不小心,說不得,莫登庸就給朱厚煌一個好看。

所以,朱厚煌決定,暫時不進攻,雙方就在寧平城下對峙,清化一帶本就是產糧區,所以供應大軍的糧食還是可以的,就看雙方誰沉不住氣。

不過,即便如此,朱厚煌依舊決定例行的攻城依舊沒有停止,俞大猷常常從雍軍之中各部之挑選幾部進攻莫軍大營。在強勢的火力的幫助之下,俞大猷每次都是淺嘗輒止,屢次打破寨牆,但是都沒有深入。因爲莫軍早已嚴陣以待的,打開的缺口能進去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這樣無腦衝進去,絕對是凶多吉少。

似乎是這樣的小打小鬧無法取悅上蒼,上蒼給了他們一個附加條件。雲南正式進入了雨季之中。

中國是四季分明,但是在安南只有兩個季節,那就是旱季與雨季。

雨季是5月到12月,而旱季是剩下的時間,進入雨季以來,狠狠的下了幾場大雨之後。雨季正式宣告了自己的到來,每天惹人煩的雨決計不會缺席,平均每天要下三個小時的雨。

還好,鄭綏是本地老人,早早的告訴了朱厚煌。

朱厚煌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所有營地都在高處,也是數個營地相連。彼此之間相互應和,朱厚煌坐鎮中軍,中軍大營就是朱厚煌帶領的雍軍。一道道排水溝將營地的水全部排了出去,不過雨季時間一來,土地立即變得泥濘起來,似乎在這樣的天氣想要走路,都是一件麻煩事情。輕輕踩上去,然後輕輕一提腳,總會有大把的泥巴粘在腳底上。

“這怎麼打仗?”朱厚煌搖搖頭,心中暗道:“這一次安南之戰恐怕要持續一兩年了。”朱厚煌隨即想到。只是朱厚煌卻不知道,在他覺雨季是天然的免戰牌的時候,卻有人不以爲意。政治醞釀着大戰一場。這個人並不是別人,正是莫登庸。

莫登庸他麾下所有的將軍都召見過來說道:“雍軍的實力如何,爾等也是知道的。”

莫登庸麾下的將軍大部分是當初升龍之戰的參與者,對雍軍的實力有非常明確的概念,特別是對雍王的火器實力,更是有着清晰的認識,莫登庸也不多說,淡淡的說道:“雍軍的火器冠絕天下,但是進入雨季之後,看他的火器能夠發揮出什麼作用。我們就乘着這個大好機會一舉破敵。”

“大王。但是雨季之中作戰不便,是不是?”

莫登庸大聲問道:“你們願意冒雨出擊,還是頂着雍軍的火器過去。”

誰也不想面對東雍的火器,自然沒有人會反對而已。莫登庸立即做出準備,挑選精銳甲士,作爲前鋒,隨時準備做戰,大軍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誰也沒有想,在綿綿的雨絲之下,莫登庸要做一件不怎麼美好的事情之上。

在一個細雨綿綿的下午,因爲雨下的不算太大。莫軍大舉出動,向營寨撲了過來。

“報,殿下,莫軍大舉出動。”

“什麼?”朱厚煌正百無聊賴,找一本閒書來打發時間,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莫登庸還會來這一手。居然在這樣的天氣之中大舉出動,想要在沒有火器的情況之下,將雍軍一舉擊敗,但是雍軍沒有了火器,就不能打仗了嗎?朱厚煌心中冷笑。

“報,莫軍兵分三路,分別攻左右大營,並有大軍向我軍攻來。”

朱厚煌一邊聽着傳令兵的話語,一邊冷笑道:“擊鼓聚將。”

咚咚的大鼓之聲。依次敲起來,是聚將鼓,聲音也越來越大,越來越急,不過片刻之間,將整個大營都覆蓋在鼓聲之中。朱厚煌麾下的將領都來了,朱厚煌立即示意,讓傳令兵將情況全部告訴了他們,朱厚煌最後總結道:“莫賊已經我們沒有了火器,就任他宰割了嗎?今日就讓他看看,東雍男兒的勇武。做準備吧。”

莫軍步步緊逼而來,朱厚煌不敢怠慢。立即讓所有將軍都下去掌控實力。無數只穿着草鞋的士卒,踩在泥濘的土地之上,大大小小的水坑之間,一場大戰就在頃刻之間了。

本來朱厚煌發給雍軍士卒的都是布鞋,甚至還有靴子。但是雨季之中,這些東西根本沒有用處,或許唯一的用處,就是讓腳爛的更快一些。所以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草鞋。因爲草鞋良好的透氣性,成爲所有士卒的標配。

朱厚煌嚴陣以待,等待消息,就聽兩翼傳開消息。隨即兩邊都開始短兵相接,偶爾聽見兩三聲,巨大的爆炸之聲,正如莫登庸所希望的,火藥在連綿的陰雨天氣之中,大部分都受潮不能用了,當然也有一些還能使用,但是使用量的太少了一點。

雙翼既然開打了,朱厚煌這邊也是馬上遇見了敵人。不一會兒,不一會兒,不知道隱藏在黑暗中有多少人,朱厚煌只能看見大片大片的黑影從外面走了過來。

“準備。”一個人的聲音說道:“射擊。”

啪啪啪的聲音連綿不絕,一陣白煙從朱厚煌大營之中飄散開來。是火槍開始使用了。這個局面讓莫登庸大吃一驚。只見一座在高-崗之上的營寨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士卒端着槍,向下面射擊,不過一會功夫,大片大片的士卒都死在雍軍營造一兩百步之內。

一時間莫登庸覺得是晴天霹靂,暗道:“是我算錯了,還是東雍找到另外的辦法讓火藥能不受潮,還是他們在虛張聲勢。”莫登庸想了又想,他咬着牙暗道:“不可能,我都不相信,他們的乾燥的火藥有多少。”

莫登庸一揮手另一批人就衝了上去。

朱厚煌暗暗嘆了一口氣,說道:“火藥都用完了嗎?”

“殿下,受潮 火藥想重新烘乾還需要一段時間。”

正如莫登庸所料,朱厚煌不過將事先準備好的乾燥火藥拿出來用而已,而且數量不多,朱厚煌再怎麼傻,也不會任所有的火藥全部受潮。不過數量並不多。此刻已經用的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傳令,出營,讓他們看看我東雍男兒的勇武。”朱厚煌也身披重甲,腳穿草鞋,一揮手,營寨的大門緩緩的打開,大隊人馬洶涌而出,如同潮水一樣,莫軍不甘示弱,他等這個能發揮冷兵器實力戰場,已經很長時間了。

雙方就好像是兩股洪流重重的撞在一起。一時間慘叫之聲連連,還有不知道多少人的大聲吶喊,好像這樣能給他們勇氣一般。

連綿的陰雨不僅僅對火藥有害,對弓箭也有傷害,弓弦一到陰雨使節都拉不開,甚至安南發展火器的原因之一,就是的弓箭容易受潮,一受潮就不能用了,似乎雙雙方的遠程兵器,全部都用不上了,只剩下雙方拼死一搏。

朱厚煌站在寨門之上,看着外面大片大片的血跡,也覺得無可奈何之極。這樣的肉搏戰,要想傷亡小,幾乎上是不可能的,不過,還好,唯一讓朱厚煌欣慰的,雍軍的戰鬥力遠遠的超過了安南莫家軍,在不用火器,數量相差不大的士卒對決,最後勝利的是雍軍,此刻,他們已經緩緩的壓制着莫軍向後面退卻了。看樣子,莫軍似乎堅持不了多久了。

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
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