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

而朱厚煌對軍中第一人這樣的稱呼向來敏感的很。將汪直推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Www• Tтkд n• ¢ o

朱厚煌將事情都吩咐下去,所有人都去忙碌了。

這是朱厚煌辛苦幾年的成果,最少東雍不再是朱厚煌一人了,他的麾下已經有一個能夠能力不錯的班子,很多事情都無須朱厚煌親力親爲了。

朱厚煌又要面對他不願意面對的事情了,就是如何給吳太后,已經許王后說這一件事情。

吳太后對朱厚煌的作爲很滿意,正因爲滿意纔想讓朱厚煌在折騰下來,在吳太后看來,朱厚煌現在富貴以極,如雲南沐氏一樣鎮守東雍,富貴代代相傳。他還風裡雨裡征戰什麼啊?

這是典型的老婦人的心思。但是這個老婦人卻是朱厚煌的母親,卻讓朱厚煌有些爲難了。

朱厚煌四歲轉生到大明,就是在吳氏的撫養之下長大的,其實吳氏對朱厚煌並不親近,也算是富貴人家的通病,吳氏很少抱朱厚煌,因爲有奶媽有僕役,但是吳氏對朱厚煌的愛卻是毋庸置疑的。

當了十幾年的母子,即便是沒有感情也相處出感情了,朱厚煌是真的將吳太后當做母親來看的。這才越發覺得難辦。

朱厚煌來到後宮之中,並沒有先去看吳太后,而是先去看許藍。

許藍的宮殿之中,一陣陣清脆的笑聲傳來,是嬰兒的笑聲。

朱厚煌來到的時候,有太監就要高聲呼喊,朱厚煌一伸手止住了他們的動作,就這樣朱厚煌在門旁侍立,看着門內草坪之上,許藍與推着嬰兒車在早晨的陽光之下,盡情的嬉戲。

朱厚煌看不見嬰兒車裡面的孩子,只能看見許藍後背與垂臀的頭髮。這一副畫面,讓朱厚煌感受到一種叫做幸福的東西。

“殿下您來了。”

朱厚煌還是被發現了,許藍見朱厚煌來了,立即行禮道。

朱厚煌說道:“無須多禮。”說話之間,來到嬰兒身邊,他俯下身來,看着嘴角不住冒泡的嬰兒,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衝斥的心扉之間。

小嬰兒閃着滴溜溜的眼睛,看着朱厚煌,很是好奇。好像好奇眼前這個人好像是見過啊。

朱厚煌問道:“安兒,最近怎麼樣?”

許藍就站在朱厚煌背後,說道:“安兒一切安好。只是不知道安兒的名字弄得怎麼樣?宗正那邊會給安兒弄一個什麼名字啊?”

一提起安兒的名字,朱厚煌就有一點頭大。

安兒並不是朱厚煌長子的大名,不過是一個小名而已。大明藩王的名字相當的不好取。明太祖好像是有強迫症一樣,非要將給所有孩子都安排好輩分,燕王家的排行。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朱厚煌的長子的名字,定然是朱載什麼?

如果你以爲這就完事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最後一個字還要按照五行排列,比如朱厚煌這一輩,最後一個字都必須是火字旁,而朱厚煌兒子這一輩都必須是土字旁。

如果簡簡單單一個名字還好說,但是皇室子孫繁衍,每一輩的子孫不知道有多少。這樣一來,起名的難度簡直是地獄級。

要取幾十上百,甚至上千個符合標準的名字。還要求言語典雅,更是不可能的。甚至出現了很多生造字,就是在一個字旁邊加上一個五行偏旁,除卻能當名字之外,更沒有一點意義。

這還是好的。

至少有一個名字。

到大明後期。宗室繁衍生丁,很多宗室終身連名字都沒有。

而且宗室的名字一般都不是自己取的,而是宗人府取的,能否有一個好名字,都要捨得錢財賄賂宗人府。

朱厚煌是正德身邊的紅人,自然不用這樣。至少他覺得煩。

朱厚煌暗道:“我想想辦法,我纔不要的子孫受到這樣的限制。”他一邊這樣想,一邊說道:“等等,孤已經啓奏皇兄了,皇兄一定能給安兒取一個上好的名字。”

朱厚煌暗道:“實質不行,就族譜上一個名字,自己叫一個名字。”

這種現象在後世還有,族譜上的名字,與實際叫的名字不一樣。朱厚煌此刻的這個念頭,直接決定了雍王一脈的特色,所有雍王一脈的宗室都是以字行世。族譜上的名字不過是用來供奉在祠堂之中的。

朱厚煌逗了一會兒安兒,等一會安兒累了,朱厚煌看着許藍說道:“藍兒--”

朱厚煌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許藍給打斷了,說道:“殿下,可是又要出征了嗎?”

朱厚煌一愣,說道:“你怎麼知道的?”

知夫莫如妻。許藍雖然算不上對朱厚煌一舉一動了如指掌。但是朱厚煌情緒如何大致還是能掌控住的。

今日朱厚煌特別有耐心,也特別有時間陪着安兒玩,許藍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甚至安兒睡了之後,說話居然吞吞吐吐,一點不像朱厚煌平常的樣子。

許藍就知道一定有事情。

平時的朱厚煌絕對不會是這樣的。

正常的朱厚煌只會來去匆匆。只會想例行公事一樣來這裡看一看孩子,更多將精力放在政事之上。只有有事情要離開一段事情的時候,纔會這樣。

朱厚煌雖然將東雍的府治按在大員,但是並不是說朱厚煌就常駐大員了,恰恰相反,朱厚煌很喜歡下去視察,特別是對東雍,幾乎東雍每一個縣城,都被朱厚煌跑過好幾趟了。

如果不是從東雍到峴港太遠,太危險,要出沒粵海之上,而這片海洋,並不如東雍門前這片海域被東雍掌握,必須用艦隊護航,太浪費時間,也太消耗人力物力了,朱厚煌纔將自己的行動限制在東雍之上。

對許藍,朱厚煌如果是平日裡的巡視,許藍並不擔心,可以說已經習慣了。許藍最怕的就是上戰場。所以許藍才能脫口問出來。而朱厚煌的回答,卻讓許藍的心一下沉下來。

朱厚煌見許藍的臉色並不好,連忙哄她道:“沒事的,孤不過是去坐鎮而已。根本沒有別的事情。根本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許藍臉色恢復平靜了,說道:“殿下胸懷天下,妾身本不該這樣說。但是還請殿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你身後有我,有安兒,有母后,有整個東雍,萬千保重,千萬平安回來。”

朱厚煌長出一口氣,將許藍抱住,說道:“我會的。”

朱厚煌安撫許藍之後,又去見吳太后,結果根本沒有進吳太后的門。看門的小太監說道:“殿下,太后有旨。”

朱厚煌說道:“說吧。”

“是。”小太監清了清嗓子說道:“煌兒吾兒。哀家不見你,即便是見你也是於事無補,徒增傷感。安兒這個名字,是哀家起的,哀家別無他意,只求萬事能平平安安的。你切記這個字。其他就沒什麼了,早日回來便是了。”

小太監說完,立即向朱厚煌深深行了一禮說道:“太后的旨意就這些。”

朱厚煌說道:“知道了。”他一甩手,身邊的幾個小太監立即離開。朱厚煌跪倒在地,說道:“臣謹遵母親之命,此去定然平平安安的回來。”

朱厚煌話音剛落,就重重的磕下好幾個響頭。

朱厚煌心中暗道:“看來,今後我能行軍大戰的時候就太少了。”其實朱厚煌早就有這樣的預感了。等東雍真正成爲一國之後,朱厚煌再到處亂跑,就不大好了。朱厚煌必須培養出自己的班底。

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
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