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

朱厚煌想起了,就那個在廈門灣大放異彩的黃士龍。

朱厚煌說道:“孤記得,黃士龍不是已經被任命爲指揮使?”

戚景通說道:“殿下,那是沐有威,沐總兵在的時候的事情了。嘉靖登基已來,福建巡撫被換掉,沐有威被掉進內陸,而黃士龍作爲前任總兵的嫡系,是被清理之中,如果黃士龍單單是前任總兵的嫡系也罷了。但是黃士龍從一個小小的百戶開始,到現在指揮使的高位。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擋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路。所以黃士龍的下場很慘。”

朱厚煌說道:“他怎麼樣了?”

“以通海之罪入牢,全家入獄。”戚景通說道。“他一個人跳海逃生,一妻一子入獄而死。”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會是這樣的結局。說道:“他在東雍嗎?”

戚景通說道:“在。”

朱厚煌說道:“讓他進來。孤看一看。”

一個人站在哪裡。

一身衣服沒有怎麼打理,雖然穿着很正,但看上去有些感動凌亂。他的眼睛向下看,雙眼無神,好像是也死人一般。

“黃士龍嗎?殿下讓你進去。”一個侍衛走了出來。

黃士龍猛地擡頭,雙眼之中爆發出精光,好像一個人猛地驚醒了一般,說道:“謝謝。”

他一個大步走了進去。

看見朱厚煌說道:“草民拜見殿下。”

朱厚煌的眼中是一個落魄的中年人。

朱厚煌說道:“黃將軍請起。黃將軍的事情孤已經聽說了,還請節哀順變。”

黃士龍低頭說道:“殿下,草民不需要節哀順變,草民需要報仇。”

朱厚煌說道:“但是東雍不可能幫你報仇。”

黃士龍說道:“如果殿下這樣想,草民只好助殿下早日死無全屍了。”

黃士龍此言一出,朱厚煌還沒有什麼反應,朱厚煌身後的幾個將軍已經跳起來說道:“大膽。”“該死,”

一系列斥責。

朱厚煌一揮手,將所有咒罵都擋住了。

朱厚煌說道:“此言何意?”

黃士龍說道:“殿下,你知道,我是因爲什麼原因落到如此地步嗎?”

朱厚煌說道:“不就是官場傾軋嗎?”

黃士龍說道:“我好歹是一員得力的大將,即便是官場傾軋,也會有保全之策,特別是這個用人之際。殿下猜錯了。”

朱厚煌說道:“那是因爲什麼?”

黃士龍說道:“是因爲,我在廈門灣與雍軍並肩作戰。所謂的通海之罪,根本就是通雍之罪。”

黃士龍的情緒爆發出來,雙目幾乎要從眼眶之中崩裂出來,說道:“就是我與魏大臨合作打了一場勝仗,就因爲這個,就因爲這個,就要我家破人亡。”

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事情是這樣的。也能理解黃士龍的委屈。

黃士龍在戰場之上如何搏命,他都聽魏大臨介紹過。當時他就有感嘆,大明還是有人才的.

“殿下,東雍與大明之間,總有一戰的,我就是像天下看到,我是就是通雍給你看。”黃士龍說道。

黃士龍一閉上眼睛,就看見自己的妻子與孩子被殺時的樣子。

每想一次,他都覺得心如刀絞。黃士龍每活一日,都是爲了報仇。

朱厚煌還想說些什麼。

黃士龍繼續說道:“殿下,您的水師固然兵強馬壯,但是根基底蘊太差了。我黃家是雖小,但是從太祖傳下來的水軍世家。對大明各類水軍資料,在爲清楚不過,殿下有我相助,就是得到了大明水師的經驗傳承。”

朱厚煌皺起沒有,還沒有說話。戚景通就開口大罵他說道:“黃士龍,你說的是什麼話?”

戚景通如此大聲訓斥,不是因爲看不慣黃士龍,而是爲了保護黃士龍。因爲黃士龍是戚景通推薦的,要負起責任。這個時候罵他是護着他。

戚景通心中暗道:“黃士龍給他說了多少遍了,爲什麼不能收斂那股狷狂之意,”他考察過不知道多少次了,黃士龍有沒有才華,當然是有才華了而且黃士龍是軍戶出身,與戚景通一樣,所以戚景通與黃士龍有幾分同病相憐。他也警告過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沒有想到,他來到殿下面前依舊如此。

朱厚煌卻不是很在意,說道:“哦,看來,你挺有自信的。”

黃士龍說道:“正是。”

朱厚煌說道:“那麼你就在樞密院當一個打雜吧。看看你到底有沒有天分。”

黃士龍說道:“多謝殿下。”

只是這話說的相當的僵硬。戚景通爲黃士龍鬆了一口氣,覺得黃士龍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朱厚煌這裡會議一結束。

戚景通就讓戚繼光將黃士龍給叫過來,說道:“黃老弟,今日已經怎麼搞,你已經將整個東雍水師上層都得罪,你現在還想在東雍水師之中掌權報仇,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黃士龍說道:“我來東雍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爲了報仇,除卻報仇之外,別無他念,而且,你覺得我得罪了所有水師將領,在東雍水師之中,寸步難行。而我覺得恰恰相反,我只有將東雍水師之中的人全部得罪之後,才能步步高昇。”

戚景通說道:“何出此言?”

黃士龍說道:“你看看雍王殿下,他在雍軍是什麼樣子,雍王殿下親自培訓士卒。在當初親兵的時候,要求個個都要識字,但是水師裡面都是一些什麼人。全部是刀頭舔血廝殺漢。你覺得殿下能要滿意了。而且殿下對水師的不放心,已經顯露無疑,否則爲什麼軍法官卡的那麼嚴?而且那個洋人也不是步步高昇,這說明了什麼?”

戚景通並不是傻子,黃士龍說的這麼清楚了。他還能不清楚嗎?

“你是說,殿下早就想扶植新人代替這些老人嗎?”戚景通說道。

黃士龍說道:“不錯,其實殿下喜歡的是讀書人?”

“讀書人?”戚景通說道:“不是的,我怎麼覺得殿下非常不喜歡讀書人啊?”

黃士龍說道:“我說的讀書人,不是那些科舉的讀書人。而是最少識字的人。”

戚景通想了想好就像是這樣的。

朱厚煌的種種改革全部佈置下去,東雍水師就開始劇烈的調整,而麥哲倫也開始忙碌起來,一邊要主持水師學堂,一邊要關注造船。忙得不可開交,而黃士龍也在悄無聲息的在樞密院工作,似乎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文書,但實際上,卻主管了整個東雍水師的業務。

他廢寢忘食,爲所有將領做檔案,然後努力用人事上的安排打掉一個個獨立王國。

朱厚煌卻關注過這裡的進度之後,然後將視線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有兩個地方,牽引朱厚煌的注意力,一個是東雍的庶務。

鄭綏在東雍很低調,低調到好像沒有做任何事情。好像沒有任何關注。

但是鄭綏做的不錯,他將陸完留下的工程,穩步推行,不急不徐,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朱厚煌覺得這事情不錯,也就放棄了,他將自己事情放在另一個重要的事情上,就是讓翻譯西方的書籍。

這一次跟隨鄭深從西方回來的,雖然沒有第一流的學者,但是還是有一些識字的人,朱厚煌建立一個翻譯所,並從東雍府學之中,挑選出一批人,跟着這些人一起學習,爭取早已學習好西班牙語,翻譯出這些西方書籍。

當然這些不是朱厚煌要看,而是朱厚煌想讓王陽明看的。任何改變都應該是從思想改變的開始,但是怎麼樣的思想才能對科學發展有用。只能讓大儒來做了。

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
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一百章 傷寒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十四章 地圖第三百九十六章 升龍會戰十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