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

朱厚煌只覺得焦頭爛額,半年開墾的土地被洪水沖走了大半。還有瘟疫的苗頭冒了出來,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但是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好辦法,只有硬撐着了。

雖然暴雨停了,但是天空還是陰沉一片,也並不知道什麼時候風暴回再次回來。朱厚煌縱然是去福建求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殿下,殿下。有狼煙。”有人踉踉蹌蹌的跑到朱厚煌身邊,一邊指着東邊,一邊說道:“狼煙。”

朱厚煌不由的皺起眉頭,擡眼看去,卻見東邊一道筆直的煙柱沖天而起。朱厚煌瞬間想起了哪裡是什麼地方,是汪家樓。

朱厚煌在大員開墾的土地是沿着海岸線開墾的,並沒有深入東雍島,唯一深入東雍島的一處建築,就是汪家樓了,是一個汪直一家舉族而居的土家樓。

本來是朱厚煌做得一個實驗,如果土樓能有效的抵擋土人進攻的,那麼朱厚煌以後在臺灣擴張,就會用這個方法。而因爲汪家樓的地理位置,唐寅也廢物利用,在王家樓附近開啓了與土人的互市。用鹽鐵糧食這些東西來換取野人的獵物,獸皮之類的。

早已鬆懈了對野人的防備。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時候這個地方土人燃起狼煙。

朱厚煌一時間手下沒有多少人,吳明也注意到了這一點,說道:“殿下,臣去看看。”

朱厚煌說道:“孤也去。”

吳明說道:“殿下,汪家樓既然已經燃起了狼煙,說明一定出了說明情況,還請殿下保重萬金之身。”

朱厚煌哈哈一笑,帶着一種苦澀的味道,說道:“孤只有這一點基業,如果這裡泡湯了,孤也就死在這裡吧。”

正如吳明所說,朱厚煌與吳明看到狼煙的時候,汪家樓這裡交上手了。

“怎麼樣?”汪直在圓形的樓頂,向下面看去,卻見密密麻麻的野人,聚集在一起,手中拿出長長棍子,有得甚至拿着骨制兵器,看上去簡陋無比,但是汪直與這些人打過交代,知道這些人縱然武器簡陋無比。但是這些人山野求生的那一種兇悍之氣,卻也不是容易對付。

“直哥兒,他們要糧食。不給糧食就殺光我們所有人。”有一個年輕人結結巴巴的說道:“要不,咱們給他們糧食吧。”

汪直冷哼一聲,說道:“給什麼給,給多少也填不滿他們的胃口,你們也不看看他們有多少人,這麼多人,你就是將我們的糧食全給他們,他們也不會滿足的。只會得寸進尺。”

汪直從上面探頭出來,忽然覺得不對,立即縮回來,卻見一杆標槍砸在汪直剛剛探頭的地方,雖然這根標槍,不過是一個削尖的短棍而已,也足夠致命了。汪直大怒,一把抓住這根標槍,反手扔了出去,汪直扔的沒有什麼準頭,不知道,是瞎貓碰着死老鼠,還是下面的人站得太密集了,隨便他扔下去,就聽見一聲慘叫,下面居然被扎死一個人。

下面的聲音爲之一靜,隨即再次喧譁起來。他們叫着古怪的聲音,有無數只腳一起踏在地面之上。

汪直再次透過頭向下看去,卻見幾十個人用繩子吊着一根兩人合抱的巨木,一點點的向汪家樓這裡挪過來了。

“攻城錘。”汪直不由的暗暗咬牙,連忙交代說道:“那麼幾個在這個守着,不要讓他們爬上來。”隨即汪直繞過正在燃燒得狼煙,立即跑到最下面,大聲喊道:“汪家的男女老少,全部過來。”

這一次來東雍,汪家年紀大的,都和汪老爺子一起留在澎湖了。這裡大多是年輕一輩,故而汪直雖然年少,有汪老爺直與朱厚煌的雙重支持,成爲這裡的主管者。他也沒有時間廢話,說道:“現在外面那羣野人要撞門,大門撞開的時候,就是我汪家滅門的時候。不管是誰都過來出一把力氣。”

土樓這個大門是一對木門,厚重的木製大門,雖然是新制,但是硬度還是可以信賴的,不過這一扇木門的門後只有一根橫木而已,平常是沒有問題,但是這時候外面用攻城錘去砸,怎麼能支撐得住啊。

一時間汪家的人幾乎全部聚集在大門後面,人挨人人擠人,幾乎要將木門堵住。

“轟。”得一聲,整個木門爲之一晃,甚至門洞之中,有沙土簌簌的掉下,整個木門好像一跳,想從原地掙扎出來一樣。

幾十個汪氏男丁都死死的按在門後。

“轟。”的一聲,有好幾人被木門震倒。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汪直心中暗道。他立即行動,沒有往門邊湊,反而立即反方向跑了過去。不一會而收集了一些菜油與衣服。

不得不說,這土樓還是相當結實的,在暴風雨之中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唯一的問題是大雨將這裡與大員的聯繫隔開了。雖然連續數日的大雨將柴火幾乎要耗盡,但是在汪家樓裡面並不是沒有一點引火之物了,汪直翻箱倒籠終於找到了這一點衣服與菜油。

實際上來說,汪直找到的只有菜油而已,衣服根本是不得已而爲之。

不到明朝,不知道什麼叫做物資短缺。一些布匹就讓朱厚煌這個國王,有些擔心了,幾件衣服也讓汪直心疼不已。汪直幾步跑到樓頂上,將衣物浸泡了菜油,然後編織在一起,粗粗編織成一張大網,他在樓頂上找準機會,點了火猛地扔了下去。

一張火網從天而降落在攻城錘之上。

嚇着這些野人忽然散開了,長長的木頭轟然落地,滾了幾個圈。好幾件粘了菜油的衣物還在燃燒,不過指望他們引然攻城錘不大可能了。

“該死。”汪直暗罵,不過他知道這是也是應該的,這幾日暴雨,將所有所有東西都泡溼了。

汪直這裡並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他這裡其實有不少的弓箭,也有一些火器,但是這些弓箭與火器全部受潮了。根本不能用了。

不過這幾件衣物能擾亂一下他們的進攻也就不錯了。

汪直知道這些野人的功城水平,一直干擾,他們想要能打開大門的機率幾乎是零。他立即找來好幾個年輕人說道:“從這裡往下砸,凡是誰去動那一根原木,就砸誰知道嗎?”

“但是,我們用什麼砸啊?”身邊的問。

汪直知道他準備不足,根本沒有準備什麼滾石擂木了。他四處一望咬牙說道:“拆了房子向低下砸。”

“是。”

這汪家樓是新建成的,對於現代人來說,看上去不過如此,住得很不是舒服,看不過眼。但是對古代人來說,那可是幾代人的產業。這些汪家人心疼不已,但也知道不能捨不得,從樓上開始拆。只是這種土坯房,即便是拆開也沒有堅硬的石頭,不知道起不起作用。

汪直立即下去,趁這個機會,將很多東西都堆在大門後面,什麼磨盤,什麼石磙,等等東西都壓在門後面,將整個門洞都堵死了。汪直這才鬆了一口起,暗道:“這下子,外面的人一時半會是攻不破這裡,我們能做得只有等了。”

果然在汪直的種種手段之下,土人拿土樓根本沒有辦法,圍了半天,無數次用攻城錘砸門,甚至將外面的木門都砸出洞來,看見裡面的層層疊疊的機會堆滿的障礙物之後,不得不放棄強攻這裡的打算。準備繞過這裡向海邊出發。

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十七章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五十章 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
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六十五章 屠殺與招撫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十七章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十四章 地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五十章 封賞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