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豹房

豹房臨近西華門,又被稱爲西苑。是正德不耐煩宮中僵硬壓抑的氣氛,在正德二年搬到了豹房之中。朝廷大事都決於豹房。

朱厚煌早早的起身,帶着四五個僕役騎着馬,來到豹房門外,通報之後,有人引導着朱厚煌去見錢寧。

錢寧身穿飛魚服,與朱厚煌見禮之後,說道:“世子稍待,陛下昨夜新得美人,如今尚未起,我與世子介紹一下這豹房如何?”

朱厚煌說道:“多謝指揮使。”

豹房在紫禁城西邊,太液池西南岸。原本是宮中飼養虎豹之處,故稱豹房,並不是這裡面真蓄養了很多虎豹,虎豹雖然有幾頭,但更多的是其他建築。比如說寺廟,比如說內校場,比如說正德所居住的宮殿,以及跟隨正德過來的各級官員的辦公場所。

豹房本質上是一座離宮。比之清之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只是同樣的東西,在明朝就是大大的惡政,但是清朝就是大大政績。讓人不勝唏噓。

錢寧帶着朱厚煌參觀豹房,說話客氣極了。讓朱厚煌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朱厚煌知道這位錦衣衛指揮使錢寧錢大人,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威名之盛,能使小兒止啼。今日對他如此客氣殷勤,讓朱厚煌不明就裡,但也不敢怠慢,對錢寧的態度越發恭敬。

錢寧的目光之中閃過一絲滿意。忽然此刻一個錦衣衛來到錢寧的耳邊幾聲。

錢寧眉頭一皺,說道:“廢話什麼,將他們打出去,這是豹房重地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來的地方。”

朱厚煌不由好奇的問道:“錢大人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了?”

錢寧說道:“一個佛郎機的藩國來使,不知天高地厚的,在禮部吃了閉門羹,居然敢來豹房鬧。”

朱厚煌聽了佛郎機這三個字心中一震,忽然感覺世界與我相隔並不遙遠,他一時間也記不清楚佛郎機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但是確定佛郎機能到大明,說明東西交流已經在開始了。

說實話,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在正德年間,西方已經有使節了。

一時間他心神有些恍惚。

“世子,世子。”錢寧叫道。

“不好意思錢大人,這豹房美景讓我看出神啊?”朱厚煌連忙說道。

錢寧也不去追就朱厚煌的話是不是推脫之詞,呵呵一笑道:“可不是,要不然陛下怎麼就看不上紫禁城,非要住這豹房不可。世子,時候差不多了,陛下快要起來了。咱們過去吧。”

朱厚煌跟着錢寧一併來到後院,卻見正德已經起身,正拎着一柄長劍練劍。所有人在旁邊候着。

朱厚煌看着正德劍光霍霍,好如潑雪。去如雷霆,收如凝波。這一手長劍上的功夫,覺不是自己能夠比擬的。

正德長長出了一口氣,哈氣在空中好如一道白虹,正德問道:“周道長看,朕這劍法如何啊?”

一位老道士身穿金絲道服,手持一柄拂塵,鶴髮童顏,看上去精神很好,說道:“陛下的武功,已經到了無以加進的地步了。”

正德呵呵一笑說道:“朕知道你在騙朕,但這話好聽,朕就不怪你了。”他轉過頭來,看向朱厚煌,說道:“煌弟,你來了,來來下場,與朕再鬥一局。”

朱厚煌一看着場景立即感受到渾身上下正在隱隱作痛,昨天正德砸在身上的傷勢可是不輕,衣服下面還有黑青的地步。他連忙說道:“皇兄武藝,臣弟有所不及,就不用再比了吧。不過”朱厚煌不願意弱了氣勢,他也揣摩到正德的一點想法,在正德面前,有什麼說什麼,即便是衝撞了他,他也不生氣,但是如果唯唯諾諾,一點鋒芒都沒有,正德反而看之不起了。他接着說道:“不過,男子漢大丈夫,這一人敵的功夫,學來用什麼用處,要學就學萬人敵。”

正德擊節叫好道:“好,一個萬人敵,如此,皇兄就看看你萬人敵的功夫的如何?牽馬來。”

一聲令下,就有人立即將馬匹牽來。

朱厚煌一看着馬都是精選的遼東馬,根骨強健都是一等一的好馬。

正德翻身上馬,其餘人紛紛跟着上馬,朱厚煌也上了馬。

正德“駕”的一聲,幾十個人紛紛揚鞭趕上,跟在正德後面。正德繞過好幾個大院落,進入一個大校場之中,猛地一拉繮繩,“籲”的一聲,他停得太快,猛地將馬兒拉着前蹄騰空,好一陣子才落了下來。

等正德下馬的時候,朱厚煌等人也到了。

正德一甩手將繮繩給丟下來,自然有人來安置馬匹,正德一邊往點將臺上走,一邊說道:“擊鼓,點將。”

“陛下有令,擊鼓點將。”太監將聲音遠遠的傳出來。

“咚”的一聲,點將臺邊上,對稱放着八面大鼓,有八名力士,此刻正光着上身,掄起鼓槌,狠狠的敲下來。

沉悶的鼓聲,在所有人的耳朵之中猛然炸開。

只見八名力士將雙臂揚起來,一下一下的砸在大鼓之上,越來越快,越來越急。到最後幾乎都連成一聲。

隨着鼓聲想起,校場之上,無數煙塵掀起,無數士卒從四面八方奔出來,一個個衣甲鮮明,刀槍耀眼,一通鼓之後,校場之上,數千士卒將整個點將臺下面沾滿了。

朱厚煌低頭看下去,橫成列,豎成行。縱然比不上國慶閱兵,但也是算是一等一的整齊了。

這是一等一的強兵。是從外四家軍中選出來的精銳。

這個時候與後世不同,後世對隊列的要求不過是在訓練服從性,紀律性而已。但是這個時代,隊列,陣法,是不折不扣的戰鬥力。能做到如此集結的軍隊,縱然是花架子,縱然是沒有見過血,也比一般的士卒厲害的多。

此刻兩個大漢上前,在正德面前單膝跪下,說道:“末將,江彬,許泰,拜見大將軍。”

正德說道:“諸將免禮。”

江彬許泰兩人大喝道:“謝大將軍。”

兩人按劍侍立在正德左右。正德轉過頭來,好像是一個小孩子在炫耀他心愛的玩具一樣說道:“煌弟,你看朕這萬人敵之道如何?”

朱厚煌說道:“皇兄士卒自然是天下精銳,但是,”朱厚煌重重一頓,說道:“臣弟自認不輸於皇兄。”

正德說道:“好,煌弟有這精氣神就好,來人,給雍王世子披掛。”

朱厚煌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有人將身山文甲捧上,連同頭盔,長劍一一奉上。朱厚煌有點摸不着頭腦,不由的擡頭看正德,卻見正德正微笑看着朱厚煌,好像在看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一樣。

朱厚煌無奈,只好除去外衫,穿上盔甲。他穿好盔甲之後,只覺得渾身一沉,整個人走路都有一點不方便。

他暗暗思量覺得這一身盔甲,至少有三十多斤。壓着他很不舒服。

正德忽然將朱厚煌拉到前面說道:“煌弟,你要用左邊還是右邊?”

朱厚煌疑惑的說道:“還請陛下解惑,您到底想幹什麼?”

正德一拍腦門說道:“對,你沒有來過,江彬,你來給煌弟講解一下。”

江彬說道:“是。”江彬是一個魁梧大漢,臉上有一道疤痕,是平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受得箭傷,看上去更顯猙獰。

江彬上前說道:“世子,陛下演武,分士卒爲兩對,用木刀,木槍,弓箭去箭鏃,刀槍之上沾有白灰,凡沾白灰之人,皆算死,退場。列陣而戰,比較勝負。”

隨即將一些細節之處,一一爲朱厚煌說明。

朱厚煌心中嘆息一聲,暗道:“這哪裡是演武,不過是遊戲而已。”

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章 演武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
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六百二十四章 馬六甲城下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章 演武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十三章 狩獵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