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

雍溪並不是一條太大河。從阿里山下流出到臺灣海峽之中。

兩岸相距不過幾十米而已,河裡面到處都是大大小小,橫七豎八的獨木舟。

這些獨木舟做工粗糙的很,不過是將一棵大樹中間掏空而已,大的獨木舟能裝十幾個人,小的獨木舟只能裝三兩個人,除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的竹排,木排。幾乎覆蓋了整個河面,不過一會兒功夫,就有人瞪上了南岸。還不等他在南岸上高呼什麼,遠處就飛來一支利箭,將此人死死的釘死在地面之上。

戚景通手不停,拉滿長弓,一根根重箭插在地面之上,排出一排,他看都不看,一箭射出來,隨即手向下一拔,再射出一箭,箭如連珠,幾乎首尾相接。一根根就好像是長了眼睛一樣了。

不過,這裡畢竟不是邊軍,有幾個能如戚景通一樣的神箭手好,也就戚景通身邊的幾個家丁而已。他們都站在戚景通身邊跟着戚景通一併射箭。

戚景通手向下一撈,頓時撈了一空,這才發現自己插在地面上的所有重箭都射空了,然後才覺得雙臂痠痛無比,再射下去,根本就擡不起手來了。

戚景通傖啷一聲,從腰間拔出一柄雁翎刀來,他的手微微一斜,長刀刀尖指着地面上。陽光好像是流水一樣,從戚景通刀上流淌而過,好像流水一樣,戚景通大喝一聲“殺。”身先士卒,衝了出去。戚家的家丁簇擁着戚景通,在戚景通身邊前後左右,將戚景通牢牢護住,一併向對面衝了過去。

朱厚煌交給戚景通的一百多名士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爲朱厚煌本人最重視隊列,鄙視這種離開隊列衝過去的做法,他們學習的都是結陣而戰。但是最基本的,他們不敢將主將一個人丟在敵人裡面,不知道誰高喊一聲,說道:“殺。”

隨即這些人猛衝了下去,緊跟着在他們身後的是各個村落的壯丁。

戚景通只所以要打成混戰,而不是像吳明那樣結陣而戰,並不是戚景通在戰陣上的經驗比不上吳明,而恰恰相反,戚景通當然知道,他身邊的這些士卒,除卻那一百老卒,和身邊的家丁之外,根本就是烏合之衆,讓他們結陣而戰,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故而這一點上,戚景通不得不與對方混戰,不過戚景通對這些壯丁還是比較放心的,雖然沒有經過訓練,但是這些村落在東雍上立足,都有自己的依仗,這些徵召過來的壯丁,什麼正經的戰陣之法,雖然不會,但是最基本的膽氣還是有的,而且戚景通已經給他全部換裝了,一身嶄新的鴛鴦戰襖,犀利的長刀長槍,比一般邊軍的裝備都好,比這些土著厲害太多。

果然不如戚景通所料。

戚景通很他身邊的家丁都是一等一的勇士,而且彼此配合也相當默契,十幾個人好像是一體一樣,配合起來,好像是精準的殺人機器。與土人撞在一起,不過一會兒,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戚家軍手裡面了,倒是戚景通,雖然長刀在手,但是長刀上面滴血不染。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見哪裡兵力薄弱,就往哪裡殺過去。他們十幾個人就好像是精確的手術刀,瞬間在土人之中,劃出一道長長的痕跡。

緊接着數百人,狠狠的撞了進去土人之中,一瞬間還有一點勇氣的土人,瞬間被壓制下去了。

土人的兵器是什麼?木槍,長棍,還有骨制,鐵製,青銅兵器,這些兵器亂七八糟的,幾乎上用什麼的都有。而且身上的防具是什麼,不過裹着一身獸皮而已,這些獸皮也沒有好好的鞣製,根本沒有什麼防護能力。只有爲首幾個人身上的皮甲像一回事情,好像是鱷魚皮所制。至於其餘的大多是鹿皮。遇見刀劍一刀下去,根本感受不到一丁點的阻礙。

土人這個時候纔有一半人上了岸,看到對岸的情況,還在渡河的人不由的大急。立即加快的速度。熙熙攘攘的向前衝過來,但是戚景通勇猛帶起來的雍王親衛們,拼命的向前衝過去。土人們本來就沒有什麼陣列,也沒有專門的旗鼓,身後根本也沒有督戰隊。全靠爲首的幾個人勇士鼓舞士氣。而這些所謂勇士們,不是一開始,就死在戚景通的神箭之下,就是死在雍王親衛的廝殺之下。這樣一來,這些人就忍不住的向後面退。

前面退,後面擠,一時間就在雍溪南岸上擠成一團。

戚景通看到這個情況也不向前衝了,而是向後微微退卻一點,指揮雍王親軍,組成一個稀疏的包圍圈,用一根根長槍逼迫着這些人向後面退卻。

凡是跑的慢的人全部被殺了。一時間所有土人都好像是嚇瘋的羚羊。瘋狂的向後退卻。這種瘋狂是可以傳染的,一時間所有人土人瘋了一樣向河裡面跳,也不管什麼有沒有船了,反正這些土人,大多都是會游泳的,他們噗噗通通的跳進雍溪之中。

雍溪雖然不寬,但是水流還是很湍急的,不少人游泳水平不好的人,還來不及呼救,就被水衝到下流了,不管怎麼說這些人如果不被淹死,算是逃了一命。但是更多人在木排竹排,或者獨木舟上面,卻不怎麼走運了。時不時有人從木排上落到水裡面。還有獨木舟因爲重心的問題,整個翻滾過來,成爲雍溪上的一根浮木。

這還是剛剛開始。等下水的人越來越多,彼此之間,根本沒有空間去游泳了。他們死死抓住了別人,還有一點其他人。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最後的結果是,誰也救不了誰的命,一起沉到河底了。

戚景通站在河岸不遠處,看這場景,才鬆了一口氣,他揉了揉肩膀說道:“傳令,這些土人俘虜不要全殺了,留着有用。”然後對身邊的家丁說道:“拿弓來。”

一張大弓遞了上來,戚景通拉開,微微有些吃力,猛地一箭射了出去,將一個獨木舟上面的土人射翻在地。戚景通身邊的人有樣學樣,特別是那些被徵召的壯丁們,他們在東雍生活,一身箭術都還不算錯,稀稀落落的箭雨,射向河裡,不一會兒,雍溪的溪水之中,有一絲紅色渲染開來,正是血色。

戚景通射了數箭,覺得雙臂痠痛,知道再射下去,就要傷筋動骨了,這才停了下來,看周圍的壯丁,心中微微一嘆,暗道:“這些人是好苗子,只是還需調教啊。”

按他的命令,這些人應該去打掃戰場纔是,卻只有那一百老卒去看管俘虜打掃戰場。這些人卻在這裡射箭,不過他的弓雖然不好,都是一般的獵弓,射不了多少步,但是準頭不錯,換一批強弓,多加練習,都上等的弓箭手。

戚景通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將注意力放在面前的戰場之上,說道:“問問那些俘虜,他們是什麼人?爲什麼去而復反?”

不一會兒,消息傳過來,原來這一批人,與剛剛屠了村落的土人不是一夥的,這些人根本是看上一批人發了財,這纔算是的度過雍溪來撿便宜的。

戚景通冷笑一聲說道:“給大王報捷,並請示下一步舉動。”

戚景通心中其實已經猜到雍王會怎麼做了,只是看着因爲大了勝仗,而滿臉通紅的臉,覺得還是用雍王來壓他們比較好。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十章 長史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章 練兵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十章 長史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八章 練兵第四章 豹房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