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這裡就是你們大肚部落的老巢。”戚景通問道。

天色將晚,陽光從西邊射過來,給人的眼睛之中渲染一片金色的基色。

在樹林環繞之中,一大片空地顯露出來。一大堆茅草房子簇擁着一座吊腳樓。

杜夜郎也就是大肚王,在短短的幾天之內,瘦了一圈。最少他不再需要有人攙扶才能走得動了,他就在戚景通的身後,點頭哈腰的說道:“是,是。正是。”

戚景通看着這個好像是一個大村落,不,即便是漢人的村落也比這強多的營地,想起一路上過來的艱難,心中微微有些感嘆。

一路走過來,並沒有什麼道路可言,只有夾在叢林之中獸徑。

這些野獸趟出來的道路,並不寬敞,甚至很狹窄。大隊人馬行走,必須進行擴建。所以戚景通一路上走過來,並沒有見到什麼敵人,最大的敵人就是道路本身。

茂盛的灌木將他們身上的衣服,掛得零零碎碎的。讓很多士卒很是心疼。

尋常老百姓一年到頭都沒有幾件新衣服,這些士卒也是當了兵之中,才發下幾件新衣服,平常都不穿,也就是這一次打仗了,才穿出來,哪知道沒有遇見什麼惡戰,反而要鑽林子。

戚景通一揮手,他身後的士卒全部摸了上去。

“什麼人?”臨近的腳步人,驚醒了部落的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滿臉溝壑縱橫,披着一塊幾乎沒有毛的獸皮,拿着一根削尖的木棍,大聲呼喊道。

“崩。”一聲弓弦響。一根箭矢飛了過去,正中面目,將這老人射倒在地。

不過這樣的情況,已經將部落之中的人驚醒了。

“殺。”戚景通一聲暴喝。衝了過去。

所有人也不用再僞裝了,大聲呼喝的衝了過去,一時間只見在夕陽的照射之下,無數把雁翎刀豎起,好像一面面小鏡子在陽光之下招搖。

“噗。”鮮血噴出來。

臨時聚集起來的蠻人,哪裡是戚景通手下的對手,很多蠻人連武器都沒有拿到手上,幾乎瞬間潰退下來。

雖然也就幾個厲害的人物,拿着數根木槍,猛地投擲出去,射死了好幾個士卒,不過他的好日子很快就到頭了。

數名弓箭手一併出手,他身上一瞬間長出好好幾根箭矢。有一根正中心臟,此人二話不說,栽倒在第,手指微微痙攣,就再也不動了。

嘰裡咕嚕的喊叫之聲,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喊了出來。

正在戰鬥的蠻人,士氣猛地崩潰了,再也沒有人堅持作戰了,更多人轉身就跑了。

戚景通見局面一邊倒,也就不親自出手了。問他身邊的杜夜郎說道:“他們是在說什麼?”

杜夜郎眼睛微微抽搐,好像不敢直視這裡的慘狀,但是努力逼自己適應,並表示出和善的樣子,陪着笑臉說道:“戚大人,他們是在說,那些魔鬼來了。”

“魔鬼?”戚景通冷笑一聲,不以爲意,他說道:“杜夜郎,現在用到你了。將這裡的人安撫下來,乖乖的投靠王師。能做到這一點,今後我見了你,也要稱呼一聲杜大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你就沒有用處了,至於沒有用處的人,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下場,我想你也知道。”

杜夜郎臉色露出一絲驚恐之色,好像見到死人一樣,他當然知道沒有用的下場是什麼樣的。立即說道:“我這就去做,這就去做。”

杜夜郎連忙衝了出去,面對整個部落的人嘰裡咕嚕的說了好些。

戚景通聽不懂番語,但是他身邊有能聽懂的人,問道:“他說些什麼?”

一個士卒來道戚景通身邊說道:“他是在說,我是你們的大王,你們要聽我,無須驚慌,漢人天兵是來幫我們的。”

這個士卒是東雍本地的漢人,自幼精通番語。戚景通特地放在親兵之中,爲他做通譯。

忽然一個老頭擡起頭來,惡狠狠的,嘰裡咕嚕的說了一陣。

“他們殺了我兒子,你是大肚王,但是你背叛了整個部落,就沒有資格當王了。你現在是漢人的狗。”

戚景通身邊的親兵立即翻譯道。

“說道好。”戚景通冷笑說道:“他就是我們的狗,但是打狗還要看主人。弓箭手。”

戚景通身邊一個名弓箭手立即會意。崩得一聲弓弦響,一根箭矢射在老人的面門之上。尾羽微微的搖晃。

杜夜郎身子微微搖晃,忽然走了過去,從地面上撿起一柄短刀,將這個老人的頭顱硬生生的割了下來,提在手裡。

鮮血好像噴泉一樣噴出來,將杜夜郎半個身子都染紅了,他大聲嘰裡咕嚕的了一番話。戚景通身邊的親兵,幾乎同步翻譯道:“整個大肚部落都是我的,都是我的。只有那麼背叛我,沒有我背叛你們,你們這些懦夫,如果不是你們,我這麼會落到漢人的手裡面,既然你們說我是漢人的狗,你們是我的狗,我的狗。現在部落投奔漢人,有誰有意見,站出來。站出來。”

杜夜郎大聲呼喊,手中的人頭到處亂甩,鮮血滴滴答答甩得到處都是,很多蠻人的臉上都是。

有幾個蠻人大聲呼喝,想站起來。

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從他們的動作上可以看出來他們想做什麼,正在看押的士卒毫不留情,立即將這幾個人捅翻在地。

戚景通心中暗道:“如此無恥的人,還是有些用處的。”杜夜郎白臉做完,戚景通就出來做好人了,他咳嗽兩聲說道:“雍王殿下仁慈,恩及爾等。只要你們爲雍王殿下做事,每日都派發米糧。並配給那麼兵器,”戚景通也不知道這些蠻人什麼東西寶貴,給他們說糧食,恐怕他們連糧食的計量單位都沒有概念,不過與大肚部落打這一仗。戚景通最大的感覺,就是大肚部落兵器的匱乏,所以他特地指着士卒兵器,說道:“和這些兵器一樣。”

他一邊說,一邊有人大聲翻譯給這些蠻人聽。

很多蠻人聽了,立即開始激動起來。

在蠻人眼中,漢人士卒的兵器,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蠻人也沒有什麼忠義可言。紛紛表示投降了。

不投降也不行了,刀子架在脖子上了,而且家小都在部落裡面。上面有以前的大王命令,下面有赤裸裸的威脅,還有上好兵器的誘惑。

降服了這些蠻人之後,戚景通也並不敢放心,這些蠻人投降很容易,再次背叛也是很容易的,他們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在叢林之中活着,或者說利益纔是最重要的東西。

所以有更多利益擺着這些蠻人面前,讓這些蠻人背叛也是非常容易的。

有了這些蠻人爲榜樣,戚景通就準備以這個部落爲中心,派出已經投降的蠻人去勸降更多的蠻人部落。

戚景通安排好這一切之後,立即向陸完報功。他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將杜夜郎的功勞排在第一,戚景通不喜歡杜夜郎這一個人,但是卻也不會埋沒了他的功勞。

他封好信件立即派人送往陸完處。

山林之中道路並不好走,送信的人走了一天一夜,纔將書信送到了。

等捷報到的時候,正是朱厚煌與陸完秉燭夜談第二日清晨。陸完看過捷報遞給朱厚煌說道:“殿下,戚縣尉又立新功。”

“哦?”朱厚煌接過信件,看完之後,說道:“戚將軍果然不負我所料。”

“也是殿下有識人之明。”陸完帶笑說道。

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十七章禮第十章 長史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
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十七章禮第十章 長史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二十章 經緯【3】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