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

正德滿腔怒火勃發,一劍快如閃電,就要向寧王脖子上刺去。

從這個角度,這個力度,正德一劍下去,寧王決計沒有性命。

“手下留情。”楊廷和正從外面走進來,看到這一幕大驚失色,說道:“陛下不可啊。”

長劍猛地停住了,就在寧王的喉頭停住了。

楊廷和長出一口氣,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說道:“陛下,寧王起兵造反,罪不可赦。自當明正典刑,卻不能假陛下之手。陛下與寧王畢竟是叔侄之親,殺了寧王,對陛下名聲不好。”

正德猛地收劍歸鞘,說道:“殺了你,髒了朕的手。”他回頭說道:“帶他下去,找一個吉日,就在安慶,明正典刑。給安慶死傷的百姓的一個交代。”

整個寧王之亂,受損最大的就是安慶府附近,就連南昌府附近也比上安慶所受的荼毒之深。

寧王看起來硬氣,但是他所有的骨氣都在正德一劍下,此刻聽得要將他明正典刑,一股氣一下子就泄了。癱軟在地,一股騷醒味散發開來。瞬間散發開來。

正德冷笑一聲,說道:“看來的勇氣,也就這麼一點了。”

寧王被拉下去之後,立即有人出來這裡打掃乾淨。

正德眼睛一掃,發現在安慶城之中的重臣幾乎都來了,狠狠的瞪了丘聚一眼,丘聚立即低頭雙眼看着腳尖,一副低眉順眼的樣子。他知道,在正德生氣的時候,是萬萬不能與他頂的。

正德咳嗽了兩聲,說道:“今日平定寧王之亂,正是大喜之日,各位也都到齊了,正好論功行賞。許泰身爲先鋒,先固守安慶,後一路攻伐九江,南康兩府,又與王陽明一併擒拿寧王,功爲第一,當晉爲安邊侯。”

正德看下去,用目光詢問下面的人。

“臣以爲不妥。”楊廷和朗聲說道。

正德一聽楊廷和所言,他都有一點大了,他當然知道許泰所言有貓膩。只是他不喜歡王陽明,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如果許泰能將下面的人都搞定,那麼他也認了,如果搞不定的話。正德爲了自己皇帝的形象,怎麼也得一碗水端平纔是。似模似樣的說道:“有何不妥?”

楊廷和說道:“據我所知,安慶守城之初,就是雍王殿下在,在寧王猛攻安慶之時,雍王殿下奮不顧身,這才守住安慶城,以安慶守城之功,當是雍王殿下爲第一功。”

正德咳嗽兩聲,說道:“雍王,你怎麼說?”

輪到朱厚煌,朱厚煌能怎麼說,他在昨夜已經與許泰商量好了。啊,不。應該是說許泰賄賂的朱厚煌。

朱厚煌想起了許泰商議好的賄賂,也是大批大批精壯俘虜,心中就滿意的很,再者在大明朝這個環境之中,一個藩王太有功勞,也不是一件好事。說道:“臣不諳兵事,雖然早來數日,與寧王屢戰屢敗,幸有安慶知府伍文定相助,安定百姓,等安慶舉城之力,才能維持。後城將破時,許將軍以騎兵捨去馬匹,以步卒橫擊敵陣,大潰寧軍,這才救得安慶周全。所以如果論功,守安慶之功,以許將軍,扶危救難爲第一,以伍文定安定民心,調配民力爲第二,臣不過有坐守之功而已。”

楊廷和沒有多做糾纏,他說這個話的目的就不是朱厚煌,以楊慎與朱厚煌的關係,他也會爲朱厚煌留些顏面。

楊廷和說道:“安慶之事暫且不提,不過據臣所知,寧王被擒在十四日,而許泰下兩府的日子在十六日,許泰根本就是乘着寧王被擒,人心惶惶的時候。奪下兩府,固然有奪地之功,但平定寧王的首功,當是王陽明。”

“不然。”一個白髮老者朗聲說道。他昂首出列,說道:“王陽明雖然有功,不過是坐守之功而已,奉新知縣劉守緒,於樟樹鎮之役功勞第一,破南昌,又是入城第一,火燒贛江,又是劉守緒所爲,連寧王也是劉守緒所擒,故而,臣以爲劉守緒當爲首功。”

說話的人是王瓊。

王瓊也是正德倚重的一位名臣。與楊廷和不同,楊廷和之所以在朝廷之上有着特殊的位置。是因爲他與正德之間的交情,是正德用來平衡朝政的關鍵,所以位置至關重要。而王瓊卻不是。

王瓊與正德關係不深,但卻是一位能臣幹吏。

王瓊的功績與漕運有着密切的關係,他先爲戶部負責漕運的官員,對治理漕運的時候,功效顯著,在正德登基之後,就被正德任命爲治理漕運的要員,經歷數年,功效顯著。

隨即又代替陸完署理兵部。

正德時期,是大明從前期到後期的過渡時段。

民亂頻頻,有劉六劉七這樣的大亂子,還有很多小亂子,而王瓊是一一平定,不管是多麼艱難的事情,在王瓊手裡,都能一一解決,這樣的能臣最符合正德的脾胃了,故而這一次平寧王之亂。所有的後勤事務都是王瓊處理的。陸完去職之後,吏部尚書之職,內閣屢次推薦,正德都不滿意,只有內閣推薦王瓊的時候,正德才點頭答應,所以王瓊雖然比不上楊廷和,但是在正德的心中也是特殊地位的。

“笑話。”楊廷和說道:“難道,要昭告天下,平定寧王之亂的第一功臣是一個區區的縣令,豈不是遺笑天下。”

王瓊臉上一滯,隨即朗聲說道:“有何不可,如果平定寧王之亂的第一功臣是一個縣令,豈不是昭告天下,太平無事,寧王之亂,一縣令就能擒拿。”

朱厚煌眼睛珠子都快出來,他明明覺得王瓊是在信口開河,但是爲什麼他覺得還很有道理啊?難道面不改色的信口雌黃,是朝廷大員的基本功嗎?

正德看見朱厚煌驚呆的樣子,他向朱厚煌眨眨眼,好像兩位大臣脣槍舌劍之餘,還有餘光看向正德,正德立即變成正襟危坐,一副側耳傾聽的樣子。

“且不說一縣令夠不夠資格,自古以來,運籌帷幄之功,就在攻城拔寨之功上,運籌帷幄者,王陽明也,攻城拔寨者,劉守緒是也,劉守緒固然有功,只是他的功勞又怎麼能在王陽明之上。”楊廷和不慌不忙,確定要點。朱厚煌也聽出來一點,楊廷和一隻在爲王陽明請功,而王瓊一直想將功勞從王陽明身上挪開。

朱厚煌心中暗道:“卻不知道王陽明哪裡得罪王瓊,王瓊想這樣埋沒王陽明的功勞。”

忽然朱厚煌看到他身邊的許泰,咬牙切齒的看着楊廷和,心中明白,他在責怪楊廷和將他首功給弄沒有了。

朱厚煌乘着上面脣槍舌戰之時,低聲與許泰說道:“別在意這個首功,該是你的就是你,不是你,將來也是隱患。”

許泰冷笑一聲,低聲說道:“你以爲王陽明稀罕這個首功,我當時接過寧王的時候,還不明白,但是現在卻明白多了。王陽明絕對不想要這個功勞。這功勞在我身上,是助力,在王陽明身上是負擔。”

朱厚煌有些不明白,說道:“許將軍,你說楊廷和不是想幫助王陽明,而是想害他嗎?”

許泰冷笑說道:“你以爲王瓊與王陽明是什麼關係?王瓊與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同科進士,王陽明從小就叫王瓊叔父,他們兩家是世交,你絕對王瓊會害王陽明嗎?”

朱厚煌的三觀再次被洗涮了一遍。看來表面上對你好的人,並不是對你好。而表面對你壞的人,並不是對你壞。

Www ¤ttka n ¤co

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四十七章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
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奪升龍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四十七章禮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十章 長史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