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

大內義隆沒有大內義興這樣的決絕。

大內義興十六歲出陣,在京都與日本最頂級的一批人合縱連橫,什麼樣的人沒有見過啊。而大內義隆卻在這個強勢的父親之下成長起來。

似乎是一個魔咒。

凡是強勢君王的繼承人,都畢竟弱勢。

大內義隆就是這樣的人。

他比起父親的狠辣決絕,更像一個公卿,而不是一個武家。

他如何能做到,眼看自己父親去死,而自己安心的去侍奉仇人?

“父親大人?”大內義隆說道。“您準備怎麼做?”

大內義興說道:“足利義晴將細川家與雍王的之間的協議透漏給我了。”

“足利義晴,居然是足利義晴?”大內義隆說道。

由不得大內義隆不吃驚,足利義晴與大內氏的關係一點也不好,甚至可以說是天然對立。

大內氏與細川氏一起將足利義植扶上將軍之位,但是大內義興與細川高國翻臉,隨即細川高國與足利義植合作,將大內義興趕出了京師。

但是好景不長,大內義興被趕走之後,細川高國顯示出自己比大內義興更加跋扈的一面,足利義植不堪忍受,趁着天皇登基大典逃離來了京都,來投奔大內氏。

此刻就在山口城之中安置。可以說大內氏是足利義植最大的支持者。

而足利義晴就是足利義植逃走之後的,細川高國退推出的代替品。

足利義植與足利義晴雖然都姓足利。但並不代表兩者的關係很好,恰恰相反,兩者之間,有不共戴天之仇。

足利義晴的父親,足利義澄就是被足利義植逼走,鬱鬱而終的。兩脈爲了將軍之位,早就仇深似海了。

不管以什麼角度,足利義晴都不該與足利義植最大的支持者釋放善意。

“現在的盟友,不一定是將來的盟友,現在的敵人也不定是將來的敵人。”大內義興說道:“信義是人主大忌。你不明白嗎?”

大內義隆說道:“孩兒知道。”

大內義興嘆了一口氣。他對他這個兒子太瞭解。他這個兒子,是一個君子,是一個好人,但是作爲一個好人,是不能承擔起大內氏的基業。

但是他沒有時間教他了。

大內義隆略過關於足利家的話題,直接說道:“細川家與東雍的協議之中,雍王有一處必得之地,就是長崎。我會帶着那些不安分的家族,全部帶去九州,你帶着剩下的人坐鎮山口城。如果等敵軍來攻。就儘量拖延時間,如果不成,就守住山口城。”

山口城是大內氏的大本營,也是大內氏數代經營所在,被譽爲西京都所在。山口城的城防,在日本之內,也不過是僅次於日本京都。

“父親大人,既然不敵,不能認輸嗎?”大內義隆說道:“大內家不能沒有父親。”

“孩子----”大內義興說道:“你要明白,大內氏要被看中,不在於我一個人,而在於大內氏將士勇猛。要在雍王哪裡得到尊重,必須讓雍王殿下看重我大內氏。一個牆頭草又怎麼能被看重。”

“必須給雍軍強力的打擊,他們才能尊重大內氏。而大內氏損失太大,根本無法在日本活下去。所以必須消耗那些居心莫測的家族,如果沒有我的坐鎮,他們絕對不可能堅持下去。”

這是大內義興想過不知道多少次的事情。

這是唯一的辦法了。

由於日本的大名制度,大內氏的部下,也又各式各樣的小大名組成的,大內氏對他的控制根本不能深入基層。

有一些人,大內義興很明白,只要大內氏一衰落,都立即反叛。

而將來一戰,勝負如何不去說他,但是有一點卻已經確定了。那就是大內氏的衰落已經不可避免了,即便是大內氏能戰勝東雍,也是一樣的。

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儘量爲大內消除隱患。

大內義興安排下來,他帶着山口城下的數萬大軍離開山口城,越過大海,就來到九州。他來到九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九州諸侯都寫了一封信。

這一封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說明雍王想要入侵日本,而大內氏想要抗擊明寇的大義。雖然沒有寫和解之意。但是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封和解信。

大內氏與九州諸侯的恩怨時間可就長了。

大內氏與數代之前,就長長在九州征戰,甚至大內氏家主,都有戰死在九州。所有奪得了北九州大片土地。

當然了有人興起,就有人衰弱。

大內氏從九州得到了好處,這些傳統的九州諸侯都被大內氏消弱了,雙方可以用世仇來形容。

大內氏大軍南下,第一個有反應的,不是東雍,而是他們。

很快有回信回來。

各式各樣的回信,有的只是簡單的問候,有的則是祝大內義興武運昌隆。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是大內義興懂的之後的暗示,在大內義興抵抗雍軍的時候。他們不會做什麼事情。

當然大內義興也不是一個傻子。

他當然知道,這僅僅是他沒有失敗之前。他想九州這些諸侯,早就準備好落井下石的準備,一旦大內義興主力潰敗,大內氏在九州的領地,定然會被全部侵吞。不過,是用不同的說法,比如說這援助。

不過大內義興心中早有準備了。

大內氏在九州的領地,早就在他放棄的範圍之內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只想能保住大內氏在本州島的幾國領地。畢竟雍軍水師的厲害,大內義興自己也知道。一旦雍軍動手,控制大內氏的領地,就會被分成兩部分,九州一部分,本州一部分。

一定會有所捨棄,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大內氏義興搖搖頭,將大腦之中所有亂七八糟的念頭全部甩掉。作爲一個老辣的將軍,他在戰前會有很規劃,但是真正打起來的時候,反而不去多想。因爲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方式,根本做不到遙控大局。

在戰爭發生之前,還有掌控的餘地,但是將所有佈置都安排下去之後。幾乎沒有再次改動的餘地。連他自己都是自己的計劃的棋子。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當成長崎守將。其餘的都不要去想,想也沒有用。

現在還不是長崎輝煌的時候。

長崎的輝煌是在幾十年後,葡萄牙人到達長崎,將長崎當成葡萄牙的人貿易中心,後來江戶幕府將長崎當做日本唯一對外港口,那個是大的長崎才進入了輝煌期。

但是現在的長崎,卻是大內氏與朝鮮,大明貿易的重要港口,雖然比不上輝煌期的長崎,但也有些底蘊了。

但是長崎城比不上山口城,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城池。而且長崎城附近的海岸線曲折複雜,有有利於水師的發揮。並不是一個利有堅守的地方。

大內義興視察了長崎城之後,立即下達了徵用民夫擴建長崎城。他很明白雍軍水師火炮的厲害,他能依靠的也只有這一座城池。

哪怕是一座不怎麼樣的城池。

“我大概要死在這裡。”大內義興撫摸着斑駁的城牆,默默的想的,而身後大量的漢人被驅逐出城。

大內義興不允許大戰之時,長崎城之內還有漢人,當然了大內義興也留了餘地。否則這些人不是驅逐出去這麼簡單。

“不知道那位雍王殿下在幹什麼?”大內義興向大海西邊眺望,揣摩着這雍王殿下到底會怎麼做,會不會如他想的那樣進攻長崎,而是虛晃一槍攻打長門。

所謂落子無悔,但是大內義興反而忐忑起來。

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
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四百零三章 梟雄莫登庸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四百章 善後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