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

安南這邊的具體情況,朱厚煌並不是很瞭解,他在有條不紊的處理出兵事宜。

首先出動的並不是別人,就是鎮守峴港的俞大猷。

俞大猷派人聯繫南方鄭綏,以及陳真舊部。

朱厚煌與佛郎機開戰的時候,對安南內部事務失去了控制能力。這個時候,安南內部的情況急速變化,莫登庸與鄭氏連綿大戰,連同鄭綏與鐵山伯舊部也被牽連在這裡。

首先,鄭綏與鄭懷興結盟。不過雙方的盟約比較薄弱。

鄭綏不甘心爲鄭懷興的下僚。當鄭懷興與莫登庸作戰的時候,鄭綏一心休養生息,甚至向南攻打陳氏舊部。陳氏舊部一盤散沙,讓被鄭綏連連擊敗,鄭綏在北方的損失,在南方得到了彌補。

但是鄭懷興與莫登庸的戰勝恰恰相反。

不要看在朱厚煌的干預之下,莫登庸只剩下海陽一地。兵不足三萬。但是這都是海陽的子弟兵。鄭懷興從升龍出兵攻打海陽,在海陽城下打了一場非常慘烈的海陽之戰。莫登庸硬生生的撐住了,當然了這後面自然是有東雍的手筆了。

莫登庸打敗了鄭懷興。這是東雍樂見其成的,希望平衡雙方的實力,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鄭懷興也是一個人傑。但是如此沒有韌性。這與鄭懷興的出身有關,他是鄭綏嫡系子弟,自己也很優秀,從小是其他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文治武功,都有一定之功,上有長輩相信,下面有同輩擁戴,還有在鄭氏的影響力之下,大小官吏可以是納頭就拜。

從小到大幾乎不知道失敗是什麼。即便是鄭氏的滅族之禍,在他的努力之下,扭轉乾坤。狠狠給了莫登庸一下。

但是他還是太嫩了。

如果給他足夠的成長,或許鄭懷興的將來能夠超過莫登庸。但是死去的天才,算不得天才。

莫登庸可以在升龍大敗之後,還將手下保存大半,退回海陽。

但是鄭懷興在海陽大敗之後,根本收不住陣腳、當然了這也與鄭懷興的麾下的士卒有關係。

鄭懷興麾下除卻以鄭氏子弟充塞的鄭家軍之外,其他的軍隊在數月之前,都還是莫登庸的麾下。雖然這個時代的士兵都是當兵吃糧,沒有那麼多無謂的忠誠。端誰的飯碗,聽誰的話。只是他們與莫氏有這樣的關係,讓他們對投降的更加沒有負擔。

鄭懷興在海陽城下的時候,還有將近十萬大軍。但是被海陽一敗之後,莫登庸挑選海陽城之中最後的精銳,大約在一萬上下。死死的咬住了鄭懷興後軍,從海陽到升龍,莫登庸一連擊敗鄭懷興三次,硬生生的將鄭懷興的大軍給擊潰了。

等鄭懷興回到升龍的時候,鄭懷興手中只有鄭氏子弟兵數千人了。莫登庸又從密道進入升龍,根本不給鄭懷興喘息之極,一套組合拳,生生將鄭懷興給錘死了。

有時候勝利者與失敗者之間,就差一步棋而已。

這也是莫登庸一定要殺盡鄭氏滿門的原因。不將鄭氏殺絕了,一旦鄭氏死灰復燃,就不好辦了。而這位小皇帝,更是一個不安分的人,與其想辦法再與這個小皇帝勾心鬥角,莫登庸索性改立一個皇帝,反正安南黎氏子孫數不勝數。要一個傀儡還不好找嗎?

隨着莫登庸的再次君臨升龍,安南北方的各府縣,幾乎望風而降。各府縣本來就大量莫氏提拔的官員。不管誰上位,也不可能殺盡所有官員。基本上誰上位聽誰的。莫登庸在北方站穩腳跟,有一個人立即覺得鋒芒在背,不是別人正是莫登庸的手下敗將,鄭綏。

鄭綏毫不懷疑,一旦莫登庸站穩腳跟,立即就會發兵南下,將他給消滅掉。

現在的安南的統治中心,一直在以升龍爲中心的,紅河平原之上,南方很多地方都被當成了蠻荒之地,升龍一帶,在朱厚煌看來,不遜於大明一些內地府縣,而越往南走,就越荒涼。到了峴港以南的地域,與占城國內相差不大了。

這樣的經濟環境就決定了,誰控制了紅河平原,誰就控制了安南。

而俞大猷第一個動作,就是派人聯繫鄭綏與陳氏舊部。要與他們一起對抗莫登庸。

鄭綏自然知道海陽之戰的貓膩,安南雖然是一個小國,但是政治上的勾心鬥角,卻一點也不少。特別是安南這數十年來特別的亂,凡是能身居高位的人,都是歷練出來,手腕狠,心思毒。鄭綏非常明白俞大猷的心思,但是不會拒絕這一點,他決定有些事情,下面的人說不清楚,他乾脆輕車簡從,去海雲關見俞大猷。

海雲關上。

如今的海雲關已經今非昔比了。

俞大猷坐鎮峴港,對峴港,海雲關防線非常看重,而海雲關又是要點之中的要點。更是將大把大把的軍費全部扔在海雲官之上。

如今的海雲關早已不見當初朱厚煌攻城的留下的痕跡,整個城頭煥然一新。

俞大猷與鄭綏相對而坐,說道:“鄭大人,果然好魄力。不怕我不利於大人嗎?”

“哈哈。”鄭綏輕輕一笑,鄭綏與莫登庸同輩,早已年過四旬了,這個時代可以稱爲老人了,頭上也有一些花白的顏色。說道:“如果什麼也不做,鄭某不過是將死之日,今日死,日後死有什麼區別嗎?莫老兒重奪升龍,爭霸北方,你家殿下坐不住了吧。”

俞大猷輕輕一笑,避開談論朱厚煌的話題,而是說道:“莫登庸是鄭大人的夙敵,莫登庸勢大,鄭大人豈不是危險了,大家殿下願意資助大人,東山再起---”

“就好像是海陽一戰一樣?”鄭綏問道。

“不,我家殿下只需要鄭大人陳兵北上,吸引莫氏的注意力就行了,其他的我家殿下自己來。”俞大猷說道。

俞大猷的種種佈置並沒有上報東雍,朱厚煌當初就給了俞大猷臨機輒斷之權。在海陽之戰中扶持莫登庸的事情,就是俞大猷主持的。

鄭綏說道:“好,雍王殿下美意,本官豈能不接受,不過,單單爲了這一件事情,用不上本官身冒大險來此。”

俞大猷也有一點吃驚,問道:“那麼,大人的意思是?”

鄭綏說道:“我想知道,雍王殿下對安南是怎麼安排的?”

鄭綏是聰明人,從來不相信世間沒有白吃的午餐。雍王這一段時間對安南的干涉,他稍稍一分析,就知道雍王對安南一定是有企圖的,但是這個企圖是什麼?鄭綏還揣摩不出來。所以他一定要問明白。如此問,並不是鄭綏對安南愛的深沉,要誓死捍衛安南恰恰相反。鄭綏看到了,如果莫登庸大勝雍王的話,那時候莫登庸大舉南下,他是絕對對抗不了的,如果,雍王大勝莫登庸的話,雍王對安南想做什麼,豈不是爲所欲爲的嗎?

所以鄭綏決定,將自己賣出一個好價錢,所以,向俞大猷詢問,朱厚煌對安南到底有什麼企圖?是想收爲版圖,還是其他方面?

只是這樣的事情,俞大猷也說不清楚,不過他很清楚朱厚煌的心思,對於土地,朱厚煌從來不嫌少,雖然朱厚煌並沒有說過,一定將安南收爲版圖,但是如果將安南收爲版圖,絕對是大功一件,只會獎賞,不會懲罰的。俞大猷輕輕的品了一口茶,似笑非笑的說道:“鄭大人,你覺得我家殿下對安南有什麼企圖?”

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
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