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

天矇矇亮,很多人都開始出動了。

他們從四面八方趕往南鬥殿。黑暗之中的南鬥殿燈火通明。一個鯨油大燈渲染出一個個光團,遠遠的看去,好像一團光從的南鬥殿之中迸發出來。

這樣看去,在黑暗的烘托之下,南鬥殿更顯得威儀。

南斗大殿之前,已經有士卒徹夜守候了。

王陽明也拖着病軀來到這裡,他的弟子們簇擁着他。

王陽明咳嗽幾聲,說道:“我沒有想到,這才短短几年之間,東雍遍有如此氣象。實在令人驚歎啊。”

就王陽明本人來說,他來東雍,並不是自願的。如果不是正德的命令,王陽明寧可回家修養了,但是事情一步步發展,讓王陽明騎虎難下。恐怕今後要老死在雍國了。

現在想來,真是事事難料啊。

徐愛說道:“雍王殿下,真乃不世之才,有今日之成就,也不算是幸致。”

“橫山。你要好好準備啊,我這位置將來就要落在你手裡了。”王陽明很明顯的覺得自己的身體已經開始急速的老化。

人畢竟是人,再厲害的人也比不了天。王陽明修過佛,問過道,練過武。最後又歸於儒,但卻不能挽救他身體上的衰老。他中年之後坎坷太多,早就傷了元氣,王陽明覺得他如果靜修還能延長壽命,如果再擔任這個丞相之位,卻要要了他的老命了。

遷都固然是朱厚煌本人的意思,但是大建宮殿,卻是王陽明的意見。建築物雖然沒有生命,但是壯觀的建築物卻能直觀的表現出國力來。

在南鬥殿外,王陽明能感受到所有官員的心思,都有安定下來了。似乎重現認識了東雍的國力一樣。

畢竟聽前面打了多少勝戰,聽國家有多人口,都是虛,而這如果北京一樣,大朝會,卻讓他們深刻的意思道:“哦,東雍已經是一個大國。”

這些官員的心思定,就說明了東雍將有一段高速發展的時期。

“老師,弟子覺得自己擔不起東雍大任,弟子讓老師失望了。”徐愛說道。

王陽明長嘆一聲。

他知道徐愛說的是實話,他這個弟子,還撐不起一國宰相,不要朱厚煌現在坐鎮中樞,還侵犯了宰相的權力,但是東雍宰相權力之大,比內閣首輔大多了。即便是這樣,他就有很多做不完的事情,決策的事情上,雍王是插了一手,但是在執行層面上,全要宰相來督促調節。

還有,以朱厚煌的性質,能安分守己幾年,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將來如果有出征之事,宰相坐鎮後方調節軍需,事情更加重要,徐愛還真撐不起來。

但是王陽明卻選不出超過徐愛的人了。

東雍的人才比之前多了不少,但是真正能稱得上宰相之才的,還都是從大明來的,東雍本地,與南洋人士之中沒有,王陽明知道自己弟子之中,真正有能力,當初都看不上東雍,去了大明,剩下的弟子本就不是多好,其中做學問的人才有幾個,真調理陰陽的人,卻一個也沒有。

王陽明不由的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下任宰相該是誰啊?

爲了這一次大朝,李良欽忙壞了。

本來朱厚煌的親衛不多,不過千餘人而已,但是來到新都之後,朱厚煌裡面明白,區區千餘親衛不夠用了,因爲連站滿整個的皇宮都未必夠。

朱厚煌與李良欽商議過後,直接將一個團劃入親兵之中,也將親兵正是列爲龍驤衛。

這些士卒一個個好像石雕一樣站在廣場的角落之中。

一羣人慢慢的在廣場上聚集了。

分爲數部分,其中大部分都是丞相府的人。丞相府的相當多。不過現在還是稱呼爲長史府。

畢竟東雍不比當初,不是區區一兩縣的地方。不即便不論屬國,近三十個縣,東雍的縣,都是當戶口過萬之後,才能列縣的。

雍南,北港兩府府城附近的人口,又遠遠超過縣城,無他,因爲這兩城附近,再加上澎湖都是少府工礦的聚集地,人口自然更多。

百餘萬人口,數萬軍對,再加上兩個藩屬國,如果再加上屬於東雍麾下的土人部落,估計東雍人口數量,少說在一兩千萬體量上。

占城與安南兩國人口加起來,就應該在一千萬之上。

這個時代,擁有兩千萬人口,豈能不是一大國嗎?

朱厚煌在南鬥殿側殿之中,一面等身玻璃鏡照着朱厚煌。

朱厚煌的一身龍袍,並不是明黃色,而是硃紅色。當然是藩王服色,然後頭上帶着冕冠,一溜珍珠從眼前垂下。這都上好的南海珍珠。

幾個太監說道:“要是老王爺見到王爺現在這般成就。在九泉之下,也在爲王爺高興。”

說話的是一個皺巴巴的老太監。

但不要小看,他是雍王朱祐枟的貼身太監,朱祐枟死後,就在雍王府修養了不再管事了,畢竟大事都到王妃的手中。是見過大場面的。當年也是成化皇帝身邊的太監,只是被罰出來的。

只是今天這個大場面,吳太后發現,她手下是實在支撐不起來。只好將這老太監請來了。

“順叔。”朱厚煌說道:“今後這樣的大朝會每年都要有一次,您老也別悠閒,養幾個義子。否則將來,孤無人可用了。”

朱厚煌也有一點措手不及。

他一心裁剪身邊的太監,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到了現在太監也算是稀缺資源了,很皇家禮儀都算掌握在太監手中。缺了他們還真的不行。

所以朱厚煌想滅絕太監的想法,只好先暫時擱置一下了。

順叔說道:“老奴聽殿下的。”

“啪。啪,啪”幾聲靜鞭響起來,所有官員全部分成數列站定。其中丞相府的人最多,樞密院的人也不少,剩下的卻是少府,與其他府學了,等官員。

太陽從東邊升起來,正好將站好的人拉出長長的影子,一面面日月同輝旗在空中不住的招搖,幾乎是一面日月同輝旗對面就有一面,紅底黑字的大旗,上面隸書寫一個雍字。

“咚”一聲清脆的樂聲響起。好像是編鐘的聲音,聲音遠遠的傳開。

然後莊嚴的音樂響起,好像沒有什麼絲竹之聲,反而都是金屬敲擊之聲。

南鬥殿前,一大排臺階直接到下面,臺階正中間,大片的浮雕,還有一條御道,只有雍王能走。然後有一條河流經過,數道橋樑,上面雕樑畫柱。

百官列隊走過浮橋,沿着兩邊的臺階,一步步走進大殿。

南鬥殿支撐結構,沒有用多少木頭,不過,南鬥殿屋頂卻用了不少木料,最少兩三艘東雍型戰艦的木料都用到這上面了。

所有人沿着木門進入大殿之後,頓時有一種進入巨人國的感覺。

大殿之中空蕩蕩,除卻朱厚煌的高高的御座之外,似乎什麼也沒有。

只有一排排紅色的大柱子蔓延到深處。就在兩邊的角落之中有一排排樂曲與樂官,還有一些殿前武士,這些殿前武士,一個個按刀而立。似乎是裝飾品,但是骨子裡面都有一種沙場的感覺,全部從百戰餘生之輩。

大殿雖然很深,但是採光很好,簡直是秋毫必現。

所有都走了進去,在各自的位置上停好。

似乎這裡莊嚴的氣氛,帶動了大家的情緒,除卻幾個巡查的御史之外,所有人連動都沒有動。好像是雕像一樣。

“殿下駕到。”一聲長長的尖銳的聲音傳來,瞬間,很多樂官一起動手,莊嚴的樂曲響起。

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
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二章 比劍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十四章 地圖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十八章 經緯【1】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