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看着朱厚煌的書信,說道:“看來,煌弟在南洋過的非常精彩。”
正德面前的不僅僅是是朱厚煌的書信,還有很多錦衣衛密保。如果朱厚煌在這裡,就會發現這些林林總總的書信,從各個方面描述東雍。
對東雍的描寫可以說細緻入微。甚至比朱厚煌本身對東雍的瞭解還詳細。
正德說道:“朕恨不得心嚮往之。”
“這都是陛下的功勞,如果沒有陛下的支持,雍王殿下又怎麼能做到這種地步?”丘聚笑眯眯的說道。
正德冷笑一聲,說道:“朕今生將南洋收入領土,朕死後也能稱武吧。”
正德最近也感到了極大的壓力。
壓力來自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正德在江南樂不思蜀,不想回京,無數官員前仆後繼的向正德進諫,要正德回到北京主持大局。
第二方面就是東雍的發展。
如果東雍如雲南沐氏一樣,這些文官只會嘀咕幾句不會說什麼的。但是東雍偏偏不像是雲南沐氏那樣安分。
在東雍不過數年,幾乎沒有一年沒有軍事行動。
而且這軍事行動越來越大,甚至攻擊安南,與佛郎機交戰,這樣的戰鬥不能說是小規模戰鬥了。
當東雍進攻安南的時候。
正德這邊就被奏摺的淹沒了,無數人都奏摺都在正德這邊狀告雍王,擅開邊釁。朱厚煌種種作爲在他們的眼中都格格不入。
作爲有過靖難之役前車之鑑的大明朝,一個強大的藩王,擁有軍隊的藩王,對大明來說,就是原罪。
正德一直壓着,但是也不行。
“陛下英明之極,武功之在太祖成祖之下,必爲後世子孫所敬仰。”丘聚笑眯眯的拍着正德的馬屁。
正德說道:“這件事情,你安排下去,讓北京那麼選幾個精湛的炮匠送往東雍,再從內庫之中挪十萬?不,二十萬兩給東雍。算是賞賜雍王,併名雍王爲南洋都護,統率南洋諸蕃。”
丘聚立即說道:“是。”
正德的命令前半部分沒有問題,不就是區區幾個炮匠而已,皇帝的中旨就可以了。但是下旨賞賜雍王,並封雍王爲南洋都護,卻需要從內閣走上一圈了。
只是在內閣的時候,出了問題。
內閣大部分人都在北京,在南京這邊的的都是以楊廷和爲首。所以這一封中旨就要在楊廷和手中過上一遭。
楊廷和看着手中的旨意。皺起了眉頭,說道:“派人去找邱公公通報一聲,說我要見皇帝。”
楊廷和作爲皇帝信任的內閣首輔,有很多的特權。比如隨時能見皇帝。
正德正在水邊垂釣,說道:“楊先生你來了。”
楊廷和說道:“臣拜見陛下。”
正德說道:“楊先生來見朕,有什麼事情嗎?”
楊廷和說道:“老臣來此,是有一事與陛下商議。”楊廷和一邊說,一邊將正德傳到內閣的紙條,說道:“封雍王爲南洋都護之命,臣恕難從命。還請陛下三思啊。”
正德說道:“雍王弟在南洋,大展我大明的威風,將南洋收入大明版圖。如此大功如何不賞,朕不過是給他加一個頭銜而已,有什麼不可以?”
楊廷和跪倒在地面上,說道:“陛下,自成祖以來,歷代先君紛紛削藩。就是爲了長治久安,藩王勢大的非國家之福,故而歷代先帝,都將藩國削平。纔有瞭如今的長治久安。陛下不能因愛一弟,而不愛天下。”
這是所有文官所想的事情。
藩王勢大,非國家之福,這個道理至少在中國早已有了定論。柳宗元做封建論,徹底的否定了封藩建國之理。
成爲歷代士大夫堅持的主流。
正德說道:“南洋非中國之土,因雍王而入中國,如雍王能續而治之,則百年之後,爲中國之府縣,不亦可乎?也算是有大功於中國。”
楊廷和說道:“如今雍王立足不穩,不過有數萬之衆,戰艦百餘而已。就四處征伐,如果數十年之後,雍王如前漢吳王。用兵數十萬,戰艦千艘,若雍王心生不軌,則江南非陛下所有。
請陛下三思啊。”
前漢吳王就是漢景帝時的吳王劉濞。劉濞在劉邦的時候,封到了吳國,他剛剛到了吳國的時候,吳國可以說是百廢待興,而且項羽支持者都在吳國這一片,所以吳國對漢朝來說,是一片充滿敵意的國土。
但是吳王努力很強,一直致力於恢復生產。並且這樣鎮壓江南的叛亂。至於幾十年好,吳國富甲天下。
但是這樣的有作爲的諸侯王,因爲反叛行爲。整個人被完全否定了。
今日楊廷和就將吳濞與朱厚煌相比,就是想說,朱厚煌能力越大,將來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當時正德完全聽不下去。
正德對自己生子的事情,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
他縱情聲色十幾年,如果能生早就生出來了,什麼樣的女人正德沒有玩過啊。該生早就有了。但是正德可以沒有孩子,但大明卻不能沒有的繼承人。
所以在文武百官暗地裡物色繼承人的時候,正德也在暗暗挑選,而正德選中的就是朱厚煌。本來朱厚煌因爲壓力太大去了東雍。正德已經放棄了朱厚煌。卻不想朱厚煌在東雍做的這麼出色,還在寧王之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此一來。
朱厚煌再次回到了正德候選人之中。而且位置越來越高,直到朱厚煌大戰佛郎機,甚至將佛郎機在南洋的存在全部摧毀。正德就在心裡決定了,讓朱厚煌當自己的繼承人。如果自己有所不測,那麼就讓朱厚煌的繼位。
正德與燭火雖然輩分上一輩,但是年齡上相差十幾歲,幾乎是兩代人。
不過,正德並不壓制東雍的實力,還有意幫助朱厚煌,在朝中壓制下來所有對朱厚煌的非議,因爲在正德計劃之中,東雍的實力越大,將來越好。將來朱厚煌繼承皇位的時候,可以將東雍的一套班子一起帶到北京。讓新皇一登基,就有自己的勢力,能與文官相抗衡。
正德說道:“煌弟絕對不會背叛朕的?”
楊廷和說道:“雍王不會背叛陛下,焉知雍王子孫,不會背叛必須子孫嗎?”
正德冷哼一句說道:“朕沒有兒子。”
楊廷和低頭說道:“臣失言。”
正德說道:“即便是朕想召回雍王,也要等雍王事情辦完,如今雍王正在與佛郎機人大戰,朕怎麼能拖雍王的後腿,還有即便你不想讓雍王繼續在南洋的,但是讓雍王離開南洋,又將雍王去何處?雍王有功於國,不是尋常藩王,安置於何處?纔不委屈,還有雍王離開南洋之後,南洋只能安置?總不能讓雍王之功毀於一旦吧?”
“這---”楊廷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這些問題都必須細細思量,纔能有妥當的辦法,都是沒有前例的事情,即便是楊廷和一時間也不能拿出注意來。
正德繼續說道:“這樣吧,這件事情,先放一放,暫且封雍王爲南洋都護,等將來回到北京之後,才做計較?”
楊廷和精神一震,說道:“陛下,肯回京了。”
“江南,朕也玩膩了,有些思念北國風光了。”正德才不是想回去了,只是知道他不再另一件事情上做出妥協的話,絕對不能安撫楊廷和,楊廷和真鬧起來的話,正德也會很難受的。
所以,正德就在另外的事情,做出讓步。政治的精髓就在互相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