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

如果將茶業種在山上如何?

雖然大部分茶業都長在山上。但是東雍的山地並不太平。雖然東雍不再興兵討伐那些野人了,但並不是說那些野人,就不存在了,他們之是被從平原之中逼到了山裡而已,即便如此臨近大山的幾個縣,還時不時的聽到了有野人下山搶東西的傳說。

不過大多都被打跑。

如果朱厚煌想開發茶業,恐怕又是一輪殺戮,將很多丘陵地帶清洗一遍才行。

不過,朱厚煌現在不想動兵了。至少不想去山中與這些野人追逐,簡直是得不償失。

朱厚煌岔開茶業的問題,對身邊的侍衛來說道:“拿幾塊糖來。”

“是。”立即有人答應下來。

隨即有一端着一個托盤,托盤上有幾個小碟子,而小碟子上面,卻有幾塊好像是冰塊一樣的東西,這東西當然是冰糖。

朱厚煌對榨糖的環節並不是太清楚,但是隻要他指出方向,雍王府之中,就有足夠的人才,將一份設想變成現實。朱厚煌只記得,明代發明了什麼黃泥製糖法,讓糖產量的大增,而明末清初嗎,成爲國際上的拳頭產品。朱厚煌就從黃泥這個角度來提醒工匠,這才做出這個。

朱厚煌說道:“這是冰糖,還請諸位品鑑。”

糖在大明並不是什麼稀罕物件,畢竟中國從唐代就有糖了,被稱作石蜜。只是因爲產量問題,一直沒有進入百姓之家,但是在座各位都是東雍重臣,誰也不能被稱爲百姓,百姓沒有吃過糖,但是他們誰沒有吃過,味道沒有什麼,只是覺得顏色比尋常的糖好。

朱厚煌生起生產糖,並不是一日兩日了。

朱厚煌問麥哲倫,說道:“麥先生,這糖不錯吧。”

麥哲倫說道:“不錯,這是上帝的味道。”

朱厚煌說道:“那麼,如果大量向西方輸入這個東西,你覺得有人買嗎?”

麥哲倫說道:“一定會有人,因爲誰都拒絕不了,這是上帝的味道。

朱厚煌說道:“南洋比大明更適合甘蔗種植,所以,我準備在呂宋推行大規模種植甘蔗。用甘蔗來製糖,用來代替大明短缺的貨物。”

麥哲倫說道:“殿下,只要你有足夠的糖,一定會給殿下帶來巨大的財富的。”

看着麥哲倫一提到糖,就眉飛色舞的,好像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糖一樣。

朱厚煌長出一口氣,心中暗道:“雖然看上去問題解決了,但是從種甘蔗,還有收穫甘蔗,然後榨糖,都需要時間,特別是開闢出足夠數量的甘蔗院,更需要時間。只是,希望變化沒有那麼快。”

朝廷的反應是比東雍慢一點。

當東雍這邊剛剛確定該怎麼辦的時候,消息也傳到了嘉靖的手中。

嘉靖一看,先是皺起了眉頭,隨即哈哈大笑,說道:“將這個消息傳出去,看看百官的反應。”

大明朝廷的決斷,沒有東雍這樣明快,東雍只需要朱厚煌點頭就可以了,但是在大明卻需要一定的流程,不可省略。

所以嘉靖先將消息放出去,因爲嘉靖的得到的消息,是東廠錦衣衛的消息。官方正式消息,要比錦衣衛的消息來的更晚一些。

數日之後,羣臣議論紛紛,嘉靖乘機召見楊廷和,詢問楊廷和此事的意見。

楊廷和說道:“日本來使,無視天朝,在寧波大大出手,累及百姓,念日本爲太祖不徵之國,故而臣以爲當與日本絕貢。”

嘉靖說道:“單單是絕貢,就行了?”

楊廷和自然能聽出嘉靖有話要說,那就聽着,“陛下以爲?”

嘉靖說道:“民間走私猖狂,朕想重申禁海之策,並派御史巡視海疆,重申海禁之令。請楊先生派出幾個鐵腕人物。”

楊廷和是一等一的聰明人。

東雍的財政運轉內部是怎麼樣的,他已經通過了各種情報瞭解了不少,所以他很明白,貿易就是東雍的死穴所在,而禁海令推行的種種疏漏,他也一清二楚,哪裡不知道嘉靖如此做,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東雍。

但是楊廷和要拒絕嗎?

他片刻之間,就做出決定。當然是不會拒絕了。

他覺得大舉用兵,特別是在東南大舉用兵,耗資太多,而且沒有勝算,特別是東南沿海早就爛成了一團漿糊。所以楊廷和不同意對東雍用兵,並不是楊廷和對東雍就有什麼好感了。嘉靖如此對付,楊廷和是樂見其成的。

楊廷和說道:“陛下英明。臣這就按陛下所說的辦。”

嘉靖說道:“朕認爲,非要日本國王來大明謝罪不可。”

楊廷和心中有些莫名其妙,日本國王不是傻子,他怎麼會乖乖的來大明謝罪。大明對很多藩國失去控制能力,這已然是事實了。當然面子上說萬國來朝,實際上卻是另一回事,但是當政者如果真以爲是這樣,就是太傻了。

嘉靖說道:“雍王是大明賢王,讓日本國王來朝之事,就交給雍王來做吧。”

шшш⊙ttκΛ n⊙C ○

楊廷和這才明白,嘉靖的意思。嘉靖分明是想爲難爲難東雍。

一方面是在財政上給東雍下絆子,另一方面給東雍樹敵。現在明眼人都知道東雍與大明之間,矛盾重重。但是雙方都還沒有撕破臉。雍王是大明親王,嘉靖給他下令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他不從,將來出兵討伐,就是天經地義。而且嘉靖也不怕朱厚煌對日本怎麼樣。

因爲海禁一出,東雍恐怕自顧不暇。

但是楊廷和卻不想這樣做,楊廷和說道:“先帝授雍王南海征伐之權,如今又放東雍入東海,恐怕將來雍王勢大難治。”

嘉靖說道:“朕即便不這樣做,他已經在東海了,琉球那一支水師到底是怎麼回事?楊先生不明白。朕就是要爲東雍找一點事做。”

其實楊廷和明白,東雍已經是勢大難治了。所以楊廷和對東雍的處理方案越來越消極,有一種任他自生自滅的感覺。但是嘉靖與楊廷和不一樣,嘉靖看雍王與楊廷和不一樣,楊廷和覺得東雍勢大難治了,楊廷和就改變路線,不再去想辦法平定雍王,試圖冷處理。不去管雍王,反正雍王也在海外,無關大局。

但是嘉靖不一樣,嘉靖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自己,他的皇位是從雍王手中搶來的,雍王不死,他心難安。

所以,雍王的勢力越大,嘉靖心中越不安,對待楊廷和的態度也就越厭惡。特別是楊廷和對雍王的態度,與他相左的時候。

嘉靖絕對不願意看着雍王的勢力一點一點的擴張。但是即便是作爲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特別是有一個強勢首輔的時候,更是如此。

對嘉靖來說,寧波之亂,來的正是時候,嘉靖借題發揮,用來對付東雍。

楊廷和也知道東雍的勢力在琉球的存在,一時間也不好反駁。不過,楊廷和對雍王的看法,覺得這區區小事,難不到雍王,只是見嘉靖興致勃勃的樣子,他不好反駁了。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嘉靖在朝中站穩了腳跟,就輪到楊廷和難過了。畢竟大明制度在皇帝一方。楊廷和的權力被一步步剝奪,爲此楊廷和與嘉靖明爭暗鬥好多次,楊廷和都落於下風。所以楊廷和決定不在觸怒皇帝了,這件事情即便不成,也沒有什麼害結果。反正楊廷和已經決定放棄對東雍用武的打算了。讓陛下見識一下東雍的實力也好。

楊廷和說道:“臣遵旨。”

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
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三百三十七章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六百八十四章 關門海峽之戰三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八百六十二章 寧波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