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

回家很多時候都是極其具有誘惑力的名字。

在莫登庸以往的威名之下,在升龍人要殺光海陽人的威脅之下,他們再次站在了莫氏的大旗之下。莫登庸控制着他們緩緩的向南退卻。

朱厚煌看着這個局面,心中微微一鬆,一點追擊的意思也沒有。

歸師勿遏,是兵家古訓。而朱厚煌對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幾分幾兩,也很清楚明白。支撐到現在,他的部下已經盡力。做事情要量力而行。

朱厚煌不去追,莫登庸逃得就更快,緩緩的消失在地平線上。

莫登庸逃了,但並不是說其他人也能逃了,正在與明軍交戰的士卒,一個也逃不了,全部棄械投降了。

朱厚煌一邊命令整理俘虜,一邊立即接見了黃鑫。

黃鑫一見朱厚煌就說道:“罪臣見過殿下,罪臣歸降來遲,還請殿下恕罪。”

“黃卿來得一點也不遲,來的剛剛好。”朱厚煌哈哈大笑,一把將黃鑫扶起來說道。其實朱厚煌對黃鑫一點好印象都沒有。無他,作爲一個君主,自然是愛忠臣,多過愛叛臣,但是不喜歡歸不喜歡,但是朱厚煌並沒有道德潔癖,只要敢投奔他,只有才華,朱厚煌就敢重用。至於其他的,讓他們不敢起背叛的心思,朱厚煌這一點自信還是有的。

朱厚煌一把抓住黃鑫的手,與黃鑫並排走來,對跟隨他的一行人說道:“這一戰,黃將軍當爲首功。”

黃鑫臉色喜形於色,立即跪倒在地,說道:“臣謝過殿下賞賜。”居然當仁不讓了。

朱厚煌餘光掃過他原來的部下,發現俞大猷臉色沉靜如水,但是俞大猷的部下卻有一點不服氣的神色。

朱厚煌對黃鑫又看低了一點,對俞大猷高看了一眼。

黃鑫雖然有陣前倒戈之功,但是沒有黃鑫,明軍就真的不能獲勝了嗎?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沒有答案了。但是即便是黃鑫也敢說是一定不能。這樣一來黃鑫的功勞,能不能抵過俞大猷,就是一個問題。

且不說功勞夠不夠的問題,單單說黃鑫剛剛到雍軍這個團隊之中,他不知道任何團隊之中,都有資歷這個問題嗎?居然這樣大大咧咧的認下了首功,等着被東雍老臣的排擠吧。

而俞大猷真有幾分大將風采,喜怒不形於色。朱厚煌對俞大猷越發欣賞,正因爲這種欣賞所有朱厚煌要給俞大猷一個絆子。

朱厚煌也慢慢的品出來一點帝王心術,所謂異論相攪。就是你想要重要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情,是爲他找一個足夠分量的敵人。

因爲只有一個重要的敵人存在,君主纔會高枕無虞。

什麼?你說這個大臣爲人很好,沒有敵人?那隻能說明,這個大臣根本不是一個真正能做事大臣,因爲朝廷之上,只有做事,就會有足夠的敵人。

朱厚煌正是想大用俞大猷,就要給俞大猷找一個對手,朱厚煌不由的想起一個人:汪直。不過這都是之後的事情了。

朱厚煌說道:“將莫登庸的旗幟,倒掛在南城門之上。”

升龍城內的廝殺到現在還沒有結束,朱厚煌隱隱約約能聽到喊殺之聲傳過來。不過他現在一戰過後,全軍雖然說不上精疲力盡,但是也是體力透支嚴重。這個時候再驅使他們奔赴另一場戰鬥,對士卒的負擔很大。

而且城中剛剛的求援信號,不僅僅那邊看見了,朱厚煌也看見了。他雖然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有人知道。所以他知道,城中的局勢並不差,甚至說還算很好,不然也不會逼着莫軍那邊都放求救信號了。

所以朱厚煌並不着急,而且朱厚煌對城中士卒的傷亡也不是太看重,寧肯等一等再說,

將旗幟倒掛上去,這樣惠而不費的事情,他還是願意做的。

只是朱厚煌不知道,現在城頭上需要的就是一面旗幟。當莫登庸的大旗倒掛在城頭之上的時候。城中大局以定。

本來,鄭懷興已經將莫登瀛給逼到了南城門下了,城頭的士卒被外面突變的戰局所吸引住了。

不得不說,這一場升龍之戰最佳的觀看地點,就是升龍南城城牆之上,看下面將莫氏大旗送過來的時候,才如夢初醒。

他們將莫氏大旗倒掛上去之後,也開始向下面投石砸木,一時間城牆下面根本站不住腳,百砸死的人相當不少。

因爲他們是被鄭懷興給硬生生的逼回來的,所以他們的站位密度特別高,所以同樣的滾石擂木砸了下去,比攻城的時候傷亡還大。。

不過這樣的打擊固然讓莫軍承受不住,更讓他們承受不住的卻不是這個,而是城頭之上那面倒掛的旗幟。

這一面旗幟一直作爲莫登庸的帥旗使用,可以說整個莫氏上下誰不認識啊,這一面旗幟就在這裡了,莫登庸的下場會是什麼樣子,也就可想而知。

“不可能,不可能,這絕對不是真的。”莫登瀛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讓他相信他那一位英明神武的父親,他那一位不可戰勝的父親,就這樣失敗了,簡直是不可能。

“這是敵人詐術。這是敵人的詐術。我們不能上當。”莫登瀛大聲呼喊道。

莫登瀛的不敢接受絕望的來臨,但是鄭懷興看到這一面旗幟,不由的大聲笑道:“傳令下去,降者不殺。”

頓時降者不殺的聲音傳遍了整個升龍府之中,大片片的莫軍開始投降了。當然也有頑抗之人,其中頑抗最厲害的就是以莫登瀛一行人爲首的百餘人。

不管莫登瀛相信不相信,大部分莫軍士卒都相信,而莫登瀛聚集的人馬,又被上下夾擊打得狼狽不堪。

莫登瀛只能識時務爲俊傑,先跑了再說。所以他轉頭向西跑,不一會就來到大宮城之下。

如果城上有人把守的話,這一道城牆就是天塹,但是沒有人把守的話,輕輕鬆鬆就能上去,更何況這城內還是自己人。所以莫登瀛就想從這裡今日皇城,召集皇城之內剩餘的兵馬撤離升龍城。

至於以後的事情,只能以後再想了。

“世子殿下,你想去哪裡啊?”一個聲音說道,鄭懷興頭上帶着一塊白布,正是一塊孝布,鄭懷興一看見莫登瀛,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想起他找到的父親的屍體。咬着牙說道:“世子殿下,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來的自然不是鄭懷興一個人,鄭懷興見敵軍崩潰,就死死追逐莫登瀛的尾巴,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鄭懷興將莫登瀛抓住。

莫登瀛的臉色陡然變了,隨即強做鎮定,將手中的兵器扔在地面之上。說道:“好,我輸了,帶我去見雍王殿下吧,我莫氏雖然敗了,但我相信我父親絕對會東山再起,所以有一個活着的莫登瀛,比一個死去的莫登瀛好。”

一陣叮叮噹噹的聲音響起,莫氏的士卒在莫登瀛的帶領之下,全部棄械投降。

鄭懷興當然知道莫登瀛所說的是對的,此刻城外的詳細的消息還沒有傳來,鄭懷興只是知道城外勝了,但勝了多少,莫登庸損失多少,這還是一個未知數,如果想利用莫登瀛的價值,最好就是先關押下來,等情況弄清楚再做計較。

“這麼說,我還要好好的招待世子了。”鄭懷興緩緩的上前,臉上帶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不知道怎麼的莫登瀛從鄭懷興身上感受到一股寒意,他結結巴巴的說道:“是,是。”

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九章 打虎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
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九章 打虎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