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

再者,南洋固然有沃土萬里,但並不說南洋大部分都是好地方,也有一些鳥不拉屎的地方,這些地方,即便是與大明西南相比,也不逞多讓。所以這些地方,如東雍東山之中,現在的阿里山之內,這些地方生存成本很高,還不如留下一處處藩國,漢人自然有更好的地方。

所以,對一些無害的藩國,朱厚煌自然要留下顯示自己大度。

對渤泥國的處理,也在兩可之間,不過有一點卻必須有共識,就是不管怎麼說,古晉是雍軍面對佛郎機人第一道防線,第一重關卡,一定要控制在雍軍手中。而且古晉的人力物力,必須爲雍軍所用。

朱厚煌一邊思考這這一點,一邊揮手說道:“這個兩個人都交給你了。下去吧。”

張翰低頭,不想讓人看見自己的眸子,說道:“是。”隨即帶着兩個人下去。

這兩個人特別是大毛拉的使者,大聲說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殿下有負大明的名聲。”

張翰纔不管這些,一把拉住了這個使者的手,要硬生生的拖下去。這個使者立即軟了,好像剛剛那些話,並不是他說的一樣,說道:“殿下饒命,殿下饒命。”

朱厚煌沒有做出任何表示。

張翰順利的將人拉了下去,朱厚煌又向許棟發問道:“現在情況如何,距離古晉還有多遠?”

許棟說道:“殿下,這裡距離不過數更,殿下安坐便是。”

朱厚煌說道:“我擔心佛郎機人來此攔截我們?”

許棟說道:“請殿下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只有佛郎機人一出現,就立即進入交戰狀態。”

朱厚煌心中微微一鬆,但是還是放不下心了,拿起望遠鏡,在西南方向的海洋上仔細的看着。可惜好像什麼也沒有。

兩聲慘叫之聲,是殺人的聲音。朱厚煌能聽到耳朵裡面。是張翰將這個兩個使者都殺,投入大海之中。

一路平安無事,來到古晉港的時候,船隻先在海上停泊,然後派遣張翰先行上岸,不一會碼頭上出現喊殺之聲,這喊殺之聲聲音越來越大,不一會兒就有人衝上了碼頭,將碼頭控制在手中。

朱厚煌用千里鏡一看,發現站在碼頭上的迎接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張翰。

朱厚煌心中暗道:“看來這張翰還是有幾分才華的。”

不過有張翰在岸上迎接,第一個靠上去的並不是朱厚煌坐船,而是等汪直所部控制了碼頭之後,朱厚煌才登岸了。

朱厚煌一上來就是進入已經肅清一空的碼頭。

其實碼頭這邊是有一個集市,然後道路通過集市到達古晉,這個小鎮,就是古晉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

不過,朱厚煌上來的時候,這裡早已被張翰清洗一空了。

張翰能這麼幹脆利落的奪下碼頭,還要感謝張家的基本盤。

張家在渤泥累世高官,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張家的基本盤,就是來自漢人已經漢人海商。甚至張氏自己。

而這個碼頭小鎮正是漢人與漢人海商的聚集地,所以張氏的力量影響力也都在這裡。所以這麼順利。

朱厚煌坐下之後,立即吩咐許棟道:“許棟。”

“臣在。”許棟說道。

“這裡就交給你了,作爲你們的駐地,你一定要將這裡弄清楚,影響與佛郎機人對決的行爲,統統清理掉。”朱厚煌說道。

許棟心中微微一動,暗道:“這是話中有話啊?”朱厚煌想要清理掉什麼,許棟隱隱約約有所察覺。

朱厚煌說道:“汪直。”

“臣在。”汪直說道。

朱厚煌說道:“孤命令,你向古晉出發。將大毛拉捉拿下來。”

汪直大聲說道:“是,臣立即下令將軍中火炮。全部留給水師,準備建造臨時炮臺。臣只需帶輕裝軍隊,就能消滅大毛拉。”

朱厚煌說道:“立即行動吧。”

“是。”下面的人齊聲高呼道。

汪直出了朱厚煌這裡,就立即開始準備了。將百餘門火炮一古腦留了下來。汪直徹底輕裝,速度一下子快了起來。

朱厚煌對汪直的看中,讓汪直營,與一般營不大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有兩點,一是火炮數量多,另外就是有一個專門負責放崩部隊。

古晉城並不算遠,再加上汪直輕裝,不過一個時辰之內,就能到達古晉城。

只是這個時候的古晉城徹底的失去控制了,連城門都沒有關閉。

汪直纔不與他們客氣。立即派人衝了進去。

汪直一進城立即感受到情況不妙。這一場渤泥王與回回教的戰鬥,已經發展成了回亂,整個城池之內,血雨腥風。

汪直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小半個古晉城。汪直手腕強硬之極。面對這樣沒頭沒尾的廝殺,汪直的態度就是不從命者殺。

等汪直鎮住這些亂民之後,問清楚城中的情況之後,汪直立即派出士卒兵分兩路,分別進攻渤泥王宮與回回廟。

這樣的安排戰鬥稍稍有一點壓力,不過僅僅是壓力而已。

進攻渤泥的戰鬥如此輕鬆的。簡直是朱厚煌要將滅國功送在他手上,汪直怎麼能不把握住機會。

天色將晚,汪直挑燈夜戰。終於在黎明之前,完成了所有事情。並且將捷報送到了朱厚煌哪裡。朱厚煌拿過捷報之後,不由大笑一聲道:“好一個汪直。”

朱厚煌誇獎的並不是汪直能夠獲得勝利,因爲當知道古晉內訌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事情是一個東雍任何一個營,哪怕是新兵營也能拿下來的任務。故而朱厚煌對汪直的捷報並不感興趣。

朱厚煌感興趣是附則之中。

汪直的附則有兩份,一份是渤泥國王請罪內附疏,上面主要是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張氏之死,渤泥國王表示不是自己的鍋,但是他沒有及時救援,纔有此難。第二,就渤泥想要獻土歸降,內附大明。

有了這一封文書,朱厚煌對渤泥的佔領就具有了合法性。

汪直在政治上悟性,要遠遠的超過了俞大猷。俞大猷如果有朱厚煌三分識趣,朱厚煌就不傷腦筋了。

還有汪直在奏疏之中的一個要求,他請求張翰所部來看管俘虜。

張翰所部,其實就是張翰藉着大明這一張大皮,召集起來的士卒,人數並不多大約有一兩千人而已。

這一兩千人臨時召集的人,戰鬥力能強到哪裡。所以朱厚煌並沒有太在意。所以汪直這個辦法,還真是物盡其用。

首先,張氏與回回教徒之間的血海深仇。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回回教徒,甚至對他們會相當之嚴苛。用出重重手段來拷問。

正好,朱厚煌對這些回回教並沒有什麼好感,一併讓他們處理了。卻不沾自己的手,簡直上再好沒有的辦法。

朱厚煌大笑說道:“准奏。”

朱厚煌的命令下達,,張翰立即開始行動。張翰的動作很快,不過半日功夫,就從小鎮來到的古晉城中。

古晉城中一片狼藉,再也沒有一家店鋪敢於開門,大街上到處是鮮血的印記,也沒有人來處理。

張翰看到這個樣子,再想起當初,一時間五味雜涼,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張翰並沒有在外面多浪費時間,直接到了汪直交接給他的俘虜營。汪直與張翰交接完畢之後,張翰冷冷的看着下面回回教徒,大腦之中閃過,父親與母親的音容笑貌,還有留在後方的妹妹的笑容。他狠狠的咬住牙關。

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
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祿五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四百章 善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四十七章禮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八百一十六章 椰城之戰七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