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

“少爺。”楊老六穿着溼漉漉的衣服進了楊慎的房間。

這個時候楊慎已經在運河之上了。

楊慎是扶靈還鄉的,所以是單獨一艘船,楊慎也用足了銀子,將船上上上下下都買通了,有楊廷和的名望在,所有地方官都給與照顧,一路上倒也平平安安。

只是楊慎常常擔心,楊老六辦的事情,到底有沒有辦妥當。

此刻楊老六直接從河裡游上來,楊慎一見,大喜過望,說道:“六叔,準備的怎麼樣了?”

楊老六說道:“少爺,小心隔牆有耳。”

楊慎說道:“六叔,這船上有不對勁嗎?”

楊慎何等聰明的人,他立即明白,其中有問題。

楊老六說道:“少爺,我已經跟着你的船一百多裡,發現有一艘一直綴在你的身後,有些不對勁,偶爾發現,卻是錦衣衛的人手。”

一聽錦衣衛這三個字,楊慎的臉都變的鐵青,說道:“嘉靖他還不過我嗎?”

楊老六說道:“少爺小心,錦衣衛慣有的手法,就是在目標身邊安插釘子,甚至我還擔心,咱家下人之中,有沒有錦衣衛的暗樁。”

楊慎第一次露出慌張的神色,隨即他將這一絲慌張掩蓋下去,說道:“六叔,你覺得該怎麼辦?”

楊慎再怎麼全才,也不是事事都精通的,這個局面,楊慎根本不瞭解該怎麼去應對。

楊老六說道:“少爺,咱們再大張旗鼓的走恐怕不行了,待另想辦法,現在問題是老爺的靈柩。”

楊慎說道:“六叔的意思----”

楊老六說道:“小的意思,是不如將老爺的靈柩在先安置好,否則一旦有個好歹,我們出什麼事情不咬緊,讓老爺死後都不得安寧,就是不好了。”

楊慎立即明白,這恐怕要一場戰鬥了,想太平去東雍不大可能了。

楊慎雖然看重楊廷和的靈柩,但也擔心家眷。、

擔心自己的弟弟,夫人,兒子。他可是拖家帶口一大幫人啊。

楊慎暗暗踱步道:“現在的局面,我想離開難之又難啊。不得不尋求外力。”

“你與東雍那邊,能不能聯繫上?”楊慎問道。

楊老六當初,也跟着楊慎去過東雍,但是一直在楊慎身邊服侍並沒有出來當差,否則現在的楊慎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了。

楊老六愁眉苦臉說道:“好幾年了,早就沒有聯繫了。”

楊慎說道:“罷了,六叔的你的計劃是?”

楊老六說道:“我已經在江上僱了一大家子,與家裡人口彷彿,就等着少爺到了江上,偷樑換柱,舍了家中僕人,一家人還船出海。而老爺的靈柩目標太大,不好操作啊。”

楊慎說道:“父親的靈柩,你準備如何安排?”

楊老六說道:“我準備找一家寺院,將老爺的靈柩先安放在哪裡,等送少爺出海之後,我在回來,暗地裡將老爺的靈柩送到老家去。”

楊老六心裡對楊慎一心想出海還是有些不滿意的。

“六叔,你不跟着我去東雍了。”楊慎說道。

楊老六說道:“六叔年紀大了,在東雍也用不着我了,索性在家裡給老爺守墳。”

“好吧。”

兩人商議好所有細節之後。

在一天晚上,楊慎說他做夢夢到了父親,打發所有人去附近的寺廟點長生燈,在夜裡,一艘船他們船擦肩而過,楊廷和的靈柩,被換到另一艘船之上了。

只是不管怎麼做,都會留下破綻來。

“怎麼樣?楊慎哪裡有動靜嗎?”一個人說道。

這個人就是錦衣衛百戶,金晨。

對這爲金百戶來說,他非常不願意來幹這一件事情,畢竟這一次任務,一去就要一年多,離開了京師,沒有人給說好話,該怎麼晉升啊。

只是上命難爲,而且挺簡單的,不就是一年之後,殺了楊慎嗎?

錦衣衛有太多,讓人看不出來的殺人辦法了。更不有暗樁。

“百戶大人,有一件事情,很是奇怪,前日我家少爺派人去各地寺廟爲老爺上長明燈,我在少爺身邊服侍,忽然聽到岸邊有人與船伕叫罵。已經是傍晚時分了,黑燈瞎火的對罵了半個時辰,船上的人都在看,我注意到有一艘船與我們的船擦船而過,似乎有什麼動靜,我回來之後,發現有人上船痕跡,還發現老爺的靈柩有動過的痕跡,很不對勁,卻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對勁。”

楊慎如果看見這個人的話,一定會大吃一驚的,因爲這個正是貼身長隨之一。也是他最信任的人其中之一了。

楊慎偷運楊廷和靈柩的時候,先將最不信任的人全部打發出去,然後又製造了一起對罵,吸引注意力,然後才讓楊老六過來動手的。

除卻楊慎兩個弟弟之外,沒有一個外人在場。

楊慎想過讓身邊的長隨幫忙,但是最後以謹慎起見還是算了,卻沒有想到這樣的謹慎救了楊慎全家。

“哦。”金百戶明顯的感到不對勁了。

能出來執行這樣的任務,都不酒囊飯袋,若大一個錦衣衛,找些精明強幹的人還是很好找。

不過,證據不足,金百戶也想不出什麼名堂。

但是明顯的覺得不對勁。說道:“你回去一後,要好好監視楊慎,我們這一趟差事辦好了,楊慎一死,你也解套,也不用裝一個下人了,來我這,我給你一個小旗當。賞銀也絕對不會少。”

“謝大人,謝大人。”這個長隨說道。

進入長江之後,要從槽船換成江船,否則無法逆流而上,去四川。

這一點金百戶也知道,他立即派人先到長江上,聯繫當地錦衣衛,想將一兩人安插在船上,等楊慎一到,就讓楊慎乘坐這一艘船。

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出他所料,楊家居然在長江之上已經找好船隻了。

金百戶不由的鬱悶之極,又感到有些不對勁?

“楊傢什麼時候派人南下了?”金百戶默默的想到。

畢竟楊慎船上幾乎每一個人上下,都有記錄,金百戶實在想不起來,楊家派出下人南下。

那麼楊家是從北京派出來?這根本不可能,因爲沒有會這樣做?

金百戶暗道:“這裡面有貓膩?”

這裡面有貓膩?

楊慎這位有問題長隨也這樣覺得。

因爲太奇怪了。

楊慎一家人似乎換到江船之上都將自己的關在房間之中,都說要給楊廷和祈福,誰也不見,將飯菜放進房間之中,只能看見個背影,說話聲音也不大對,說是念經唸的,但是他又沒有聽見唸經啊?

這位長隨立即一咬牙,他將在船上放了一把火,火一燒起,他就大喊道:“救火啊,救火啊。”

船上所有人都出來救火了。

畢竟這都木船,這些木頭都是乾燥的木頭,幾乎上是一點就會着。一旦火勢蔓延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因爲這爲隨從有意的放火,所有火勢很快就會撲滅了。但這位隨從的計劃,也完成了,他一把抓住一個人說道:“你不是少爺,你是誰?”

“大大大爺。”這個假扮楊慎的人結結巴巴的說道:“大爺,我不知道啊?”

“你怎麼會在這裡?”這隨從問道。

“有人專門僱我來這裡扮演一個人,給了我五十兩銀子。”

“是啊。給了我們五十兩銀子。要我們來扮演一個人。”

不僅僅一個人,不論扮演楊慎,還是扮演楊慎家眷的人,都齊聲說道。

“該死。”這位長隨大聲說道:“讓楊慎給跑了。”

他話音未落,只覺得身後一捅,一個涼涼的東西捅進後背。

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
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