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

朱厚煌打發了黃士龍,立即將劉老刀與楊慎叫過來,問道:“你說的事情,你能做到嗎?”

“殿下,我老劉當初在也海上的一號人物,雖這些年早就上岸了,但是想要與那些人聯繫,還是可以的,只是聯繫他們不難,難的是殿下到底是一個什麼章程。”劉老刀說道。

“那好,孤現在就與你們商議出一個章程來,你覺得到底什麼章程才讓那些人甘心爲孤所用。”朱厚煌問道。

“封官,所謂殺人放火受招安。”劉老刀說道:“我老劉最懂他們這些人的心思了,他們一個個都是官迷,只要殿下給他們一官半職,那麼是虛銜,他們必然屁顛屁顛的過來。”

朱厚煌心中暗暗搖頭。

封官說起來的簡單,封什麼官?

東雍倒是缺少不少官員,不過都是各地的文吏,比如這一次,一場大戰過後,馬來半島上,被分出好幾個府來,南都府,馬六甲府,宋丘府三府,再加上舊港,西金州,將來這兩地發展起來之後,定然也要設府,也就是需要大量的官員,不管是文吏還是縣令。

但是這樣的官,朱厚煌放心讓他這些海盜來當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

而軍中也是這樣。

朱厚煌不知道花費了多大的力量,纔將東雍水師正規化了,他怎麼肯重走彎路,將這些海盜引入軍中,給自己找麻煩啊?是決計不行的。

沒有了封官之後,單單賞錢的吸引力並不大,賞錢多了,加重了雍國的財政負擔,如果賞錢少了,根本吸引不了這些海盜,因爲這些海盜根本就不缺錢。乾的就是沒本錢的買賣,怎麼會缺錢啊?

“臣以爲,當先赦免其罪行,凡是爲雍國做事之前所有罪行都一筆勾銷。”楊慎說道。他看出來朱厚煌不大滿意劉老刀給出的意見了,一邊揣摩朱厚煌的心思,一邊說道:“凡是從淡目國得到的戰利品都歸本人所用,而且如果有戰功,殿下還重重有賞。這些賊人漂泊在海上,沒有根基即便是積累再多的財富,未必能留給後人,但是如果爲殿下效力,就可以洗清楚前罪,並且安心過日子,不用擔心其他事情。”

楊慎說的也是道理,也算是一個切入點。

因爲海上的人最大的擔心就是安全。風光的時候,固然是不可一世氣焰囂張之極,但是很少有人能落個善始善終的傳之子孫的。幾乎上沒有這樣的人。所以說,安全這兩個字,對很多人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海盜非常看中。

“楊大人此言倒是能吸引不少人,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存着金盆洗手之心。”劉老刀說道:“而那些剛剛冒出頭的後輩小生,正是殺氣最重的時候,也正是毫無顧忌的時候,根本不在乎什麼安享晚年。所以楊大人此策未必能吸引那些最善戰的海盜。”

“那麼孤加上兩條。”朱厚煌沉吟道,他大腦在飛速旋轉,要想明白當年學歷史的時候,私掠證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一時間他也想不清楚,索性就不去想了,而是自己慢慢的說出自己的要求。

朱厚煌說道:“只要他們助孤征戰,孤就給予他們以下的條件,只要他們不劫掠本國船隻,孤就以他們無罪,東雍各港口都可容納他們。”

這一條還沒有說完,劉老刀的口水就流出來了,說道:“殿下這個條件,我都想去當海盜了。”

當海盜最難的是什麼?

是銷贓。

不管是多麼厲害的海盜,在銷贓的時候,都會被人狠狠的削上兩筆不可。以原本價格的三四成出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朱厚煌這個條件,一下子讓他們的銷贓非常方便了,利潤大幅度上升了。至於不劫掠雍國的船隻,那更不是事,因爲他們本來就不敢劫掠啊。

要不,朱厚煌花那麼多錢維護各地的地方艦隊幹什麼?不就是爲了護航,或者說爲了保持貿易嗎?

凡是東雍的船隻出事了,雍國這邊一定會查的,當然很多東西查不明白,但是少府有全東亞最大海貿網絡,即便是得手之後,想要出手,很容易被少府發現。

一旦被東雍鎖定是誰,那麼是可能是誰劫掠了東雍船隻,他面臨的就是一場接着一場的圍剿。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所以見了雍國的船隻,大多是勒索保護費了事,而各家船主也願意息事寧人。

朱厚煌微微一笑說道:“孤會在南都設立一個航海公會,並懸賞任務,只要能完成任務,孤不介意封爵之賞。只要他們有能力?”

劉老刀頓時嚥了嚥唾沫說道:“殿下,封爵的上限是----?”

東雍的爵位可是珍貴的很,比起大明的爵位不逞多讓。畢竟大明的爵位固然是世襲罔顧,但畢竟比不上一方小王來得爽快。劉老刀還沒有爵位的好不好。

朱厚煌說道:“侯爵。”他看向劉老刀說道:“當然了,他們想爬到侯爵,不知道多少年之後的事情,那時候你早就封爵了,說吧,孤的辦法行不行。”

劉老刀說道:“行,如果連這樣的條件都不行的話,我都不知道他們想幹些什麼了。如果殿下信得過臣,臣就立即代殿下跑上一圈,召集各地海盜,共襄盛舉。”

朱厚煌說道:“孤已經決定,黃士龍北上澎湖,你的部下從澎湖調回來,你專門負責的淡目國之戰,希望你不要讓孤失望啊。”

劉老刀大喜過望,暗道:“黃士龍啊黃士龍,我終於勝過你一籌了。”一邊想一邊說道:“是殿下,臣一定爲殿下攻破淡目國。”

“孤無須你攻破淡目國,只需能騷擾着淡目國雞犬不寧,不得安心勞作,就是大功一件。”朱厚煌說道。

“是。”劉老刀覺得這個任務,簡直是小菜一碟。劉老刀立即下去安排,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這一件事情完成的太好了,以至於東雍與大明關係破裂導火-線,就是這一件事情之中。

朱厚煌送走了劉老刀之後,楊慎忍不住問道:“殿下,此事是不是太過了?”

在楊慎想來,這些海盜不過是拿來用一用,就好像是夜壺一樣,用完就扔的東西,但是像朱厚煌這麼一搞,就好像朱厚煌成爲了海盜的總後臺一樣。不僅僅是拿來一用那麼簡單,根本就是成爲一項制度,甚至可以有封爵之賞。

在楊慎看來,實在是太重了一些。

不過楊慎不會當着外人的面說的,只是在私下裡面勸諫了。

朱厚煌嘆息一聲,說道:“孤認爲不爲過,楊先生以爲孤這雍國是因何而起?”

楊慎說道:“海貿。”這一點楊慎看的再清楚不過了。

“不錯,是海貿。”朱厚煌說道:“更確切的說,海洋成爲道路之後,航海大發現。所謂大航海時代。而這大航海時代是由西人引領的,孤當初一心想將大明拉入大航海時代之中,在這大航海時代之中,是的的確確的大爭之世,孤如果不爭,南洋從此就是佛郎機的,而孤在時,可以與佛郎機人爭,但是孤一旦去了,誰還能擔負起如此之任。做大事以做替手爲先,孤也該多做幾個替手了,不能讓孤的大政,一亡政息。”

楊慎說道:“殿下,以爲這些海盜能成爲殿下的替手嗎?”

朱厚煌說道:“西人大航海以海商爲先,其實,海盜海商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孤如何不能拿他們當替手。”

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十七章 練兵2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十三章 狩獵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九百章 影響
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十七章 練兵2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十三章 狩獵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章 傷寒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九百章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