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

王九川就在謠言最盛的時候,突然出手,罪名是動搖軍心。然後砍菜切瓜一般將好幾個大戶給弄死了,徹底清理了古晉,並按照東雍體制,將這些大戶的土地分給百姓,建立鄉亭制度,甚至還要編戶齊民,想在古晉練出一支縣兵來。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朱厚煌安排了這麼多事情,只是閒暇之時安排的,大部分時間,朱厚煌與許棟就在碼頭上居住,隨時待命準備出發。

但是等了一天,馬六甲沒有動靜,等了兩天馬六甲方向還是沒有動靜。

朱厚煌有些坐不住了。

他可不想遠離東雍在這裡與他僵持。

“殿下,許少丞到了。”

朱厚煌也不聽許鬆來了,說道:“請許少丞進來。”

許鬆在少府丞的位置上可以說如魚得水,大筆大筆的金錢通過少府的帳流向長史府,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個道理,誰有錢誰是大爺。

許鬆的傑出工作不僅僅爲東雍帶來巨大財政支持,也加深了東雍在南洋的存在感。

所以許鬆雖然在很少發言,但是少府在許鬆的帶領之下,地位慢慢的變高了。

不一會兒,許鬆進來,許鬆進來之後,先是恭恭敬敬的的行禮一字一頓的說道:“臣,東雍少府丞許鬆拜見殿下。”

朱厚煌早已習慣許鬆這個樣子了。

他覺得許鬆是自卑,對自己商人的身份並不認同,越發想學文人士大夫的作風,比如這種嚴謹守禮的範,卻不知道真正的文臣士大夫,越是學問精深,越是不拘泥於禮節。

朱厚煌道:“平身。”

“謝殿下。”許鬆恭恭敬敬的的說道。然後起身垂手而立,像一個僕役勝過大臣。

朱厚煌拿許鬆也沒辦法,徑直問道:“你怎麼來了?”

許鬆說道:“與佛郎機交易的日子就快要到了,請問殿下該怎麼處理與佛郎機的交易?”

朱厚煌知道東雍與佛郎機每月都有一次官方交易,雖然佛郎機人在私底下找了不少商人交易,但是這些商人加起來,也沒有東雍官方貿易的數量大。所以這次貿易不僅僅對東雍的財政很重要,對佛郎機人也很重要。

朱厚煌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照舊。”

“臣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許鬆最後忍不住說道。

朱厚煌心中一動,忽然覺得如果單單是貿易之事,其實用不着這一點專門來請示,倒不是這一件事情不重要,而是這一件事情用不着許鬆千里迢迢追着朱厚煌來到這裡。

許鬆來此,必然是有事情,至於是什麼事情,朱厚煌一時間也想不起來,朱厚煌說道:“許大兄請講?”

許鬆說道:“殿下,臣與佛郎機人打過不少交道,知道佛郎機人固然劣習難改,但是東雍實在是需要佛郎機人。所以,臣以爲能不能與佛郎機議和?”

朱厚煌仔細問道:“東雍爲什麼不能離開佛郎機人?”

“東雍大規模發展,需要超額的貿易利潤,否則,東雍的高速發展就會淪爲不可能。”許鬆一開口就出口驚人。

朱厚煌說道:“我記得東雍貿易的份額很大,難道除卻與佛郎機貿易之外,就不能夠維持?”

許鬆說道:“殿下,物以稀爲貴。佛郎機人需要的物資與各地藩國所需要的物資有所不同,也有相同。一旦與佛郎機人的貿易斷開,我們很多物資都賣不出去,而且物資的大量剩餘,會讓所有海貿的門檻下降,使我們在日本,南洋航線之上有更多的競爭者,總之,與佛郎機人完全斷絕貿易之後,臣對東雍財政的估計,並不樂觀。”

許鬆說的語焉不詳,但是朱厚煌還是聽懂了其中的道理,無他,失去了歐洲市場之後,很多東西產能過剩,很多商品的價格都不能維持原來的價位,這對作爲中轉商的東雍,有很大的打擊。

許鬆想要表明的問題只有一個,東雍與佛郎機斷交,東雍不與佛郎機做買賣,

所影響的並不僅僅是東雍這一部分的利潤,將會整體受到影響。當然了現在朱厚煌在東雍的基業漸漸成型,東雍島上,也漸漸有物產了,所以朱厚煌的資金鍊並不會斷裂,但是想要手中大把大把的資金,是不可能了。

錢這個東西非常之重要,朱厚煌明白如果沒有充裕的財政支持,朱厚煌想征服南洋,建立南洋都護,幾乎是不可能的。

朱厚煌忽然想到西班牙貿易通道,他記得西班牙在呂宋有一條航道直通美洲,這是從東亞到歐洲的另一條重要通道,而這一條通道的開闢着,就是麥哲倫。

朱厚煌暗道:“不行,航道在別人手中的滋味,實在不好受,我必須開闢這一條航道。破除葡萄牙人的掣肘。”

朱厚煌這樣想,口中卻問道:“許大兄有何高見?”

“能不能與佛郎機人議和?”許鬆小心翼翼的說道。

此言一出許鬆就後悔了,因爲他看見朱厚煌的臉色都變了。立即閉嘴不說了。

朱厚煌深吸一口氣,將自己的火器壓制下去,暗自反思道:“我這是怎麼了,難道我真的容不得別人說話了。”

許鬆這一番話簡直是直接反對朱厚煌的決議,說實在的朱厚煌還沒有被這樣反對過。朱厚煌明顯感受一股被冒犯的感覺。

不過,朱厚煌冷靜下來,心中還是覺得有些委屈:我不想與佛郎機人和平相處嗎?如果不是佛郎機人陡然增兵,我會這麼興師動衆嗎?這一戰非我所願。

“不過,”朱厚煌又想道:“許鬆既然有這個心思,就讓他去試試吧。反正惠而不費事情。”

朱厚煌說道:“既然大兄有此心,大兄可敢去馬六甲一趟與佛郎機人談談?”

去馬六甲,與佛郎機人談談?許鬆聽了這一句大喜,不僅僅高興與佛郎機和平相處有了曙光,還有朱厚煌採納了自己的意見。

許鬆說道:“殿下有命,臣敢不從,卻不知道與佛郎機人該怎麼談?”

朱厚煌沉吟了一會兒,說道:“第一點,戰爭歸戰爭,生意歸生意。即便雙方開戰之後,交易也不停止,不過不能在澎湖,要在第三方港口-交易,就在占城吧。”

許鬆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朱厚煌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他看來,這絕對是不可能的。說道:“殿下這怎麼可能啊?”

是啊,一邊與敵人打仗,一邊與人做買賣。在中國的思維之中,是不大可能。雖然與敵國的回易從漢到宋,乃至於明都不少見,但是那都是私下裡,上不了檯面的事情,哪裡有東雍這般明知道的貿易。

朱厚煌說道:“不試試怎麼知道不能嗎?”

不過朱厚煌知道,這個時代的西方人,都是追求貿易利益的,想來不會放棄這一點的。所以朱厚煌對此有信心。

許鬆記了下來。朱厚煌接着說道:“第二,限制雙方兵力,佛郎機在馬六甲的兵力,當與雍國在古晉的兵力相當。”

如果佛郎機人能答應這一條,朱厚煌就能將大半個南海納入東雍的勢力範圍。當然了,從勢力範圍變成實力範圍,需要足夠的時間。如果佛郎機人真答應下來,朱厚煌說不定真不打了,等他將呂宋開拓出來,再像辦法將湄公河三角洲這一帶拿下來,開拓出來,這麼多事情,朱厚煌非安安分分的種幾年田不可。

不過朱厚煌知道,佛郎機人絕對不會那麼容易答應下來。

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九章 打虎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章 演武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
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九章 打虎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章 演武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八十章 先鋒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五章 演武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三十章 宣府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