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

朱厚煌確定幾個要點,必須設立港口,並建立水師,用來保證星城的安全,但一想花費,朱厚煌立即覺得是一個另人絕望的數字。

增加四五個港口,同樣多的城池,並且四五支艦隊,更不要說星城的炮臺計劃,還星城的多個港口建設,並且爲了保證星城的糧食安全,要征服柔佛平原,並開發這一片,爲星城提高足夠的糧食。等等問題。朱厚煌覺得自己從東雍帶來百萬兩銀子,根本經不住用。

不過,一旦他的計劃成功,將來的雍國,絕對是一個與大明對抗不落下風的海洋帝國了。這也顯露出東雍這個地方的先天侷限,他離大明太近了。不管怎麼佈置,都離不開大明的影響。

朱厚煌暗道:“我本末倒置了,現在的攤子不應該一下子鋪那麼大,而是先從小的開始。”

朱厚煌決定先着手兩件事情,第一,建立星城。

星城他決定依照羅軒的規劃,先建立起一座小城。湊活的先用,等將來再確定真正的都城。怎麼說,朱厚煌確定的將來都城,必須在中南半島末端,這個咽喉之地上,但是要不要建立在星城這個位置上,還是有一點猶豫的,不是朱厚煌猶豫,東雍很多人都猶豫,還有人竭力反對。

星城雖然離中南半島很近,但是畢竟在海上。

縱然東雍這個國家是建立在航海之上的,但是並不能消除大部分東雍高官的大陸意識。他們都是漢人,漢人對土地的嚮往是天生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將都城建立在柔佛而不星城。柔佛與星城之間,不過是一道淺淺的海峽相隔,但是一個是陸地,一個海島。

朱厚煌表示這無所謂,但是他不得不確定的是,星城這個都城可不如大員,大員建設的時候,要什麼沒有什麼,想大建設也不夠。而星城這個都城一旦確定,恐怕就是雍國的根基之地,所以在選址上需要謹慎一些。在星城,會不會遇見海嘯什麼的?這都需要慎重考慮。

就在朱厚煌正在思考如何建立起星城防禦體系的時候。太平洋之上,風暴很大,幾乎要將整個船隻給倒捲了下來。

三艘船隻在海浪之中,好像是孩童的玩具一樣,時不時的別推上了天空,又時不時的被砸入大海。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終於風平浪靜了。

桅杆下面,一個感受到溫暖的陽光,微微的睜開了一隻眼睛,緩緩的眼神聚焦,他頓時一喜,想要站起來,卻感受到身上一股拉扯之力,原來他身上還繫着一根繩索,他連忙解開繩索,用長劍當柺杖,一步步的走過去。

整個甲板之上,幾乎什麼都沒有,大多數東西都已經被一次又一次衝上甲板的海浪給沖走了。除卻被固定住的少數幾個人之外,全部沒有了。

“起來。”這個人用連鞘的長劍,敲擊着這些昏迷的人。

“麥先生,我們還活着嗎?”

“上帝啊,我還活着。”

“媽祖娘娘顯靈了。”

一時間整個船隻上所有活着的人都熱鬧起來。麥哲倫靠在船舷之上,休息一下自己的殘腿。此刻的麥哲倫幾乎看不出本來面目了,連續數月的航行,早已讓麥哲倫狼狽不堪了,淡水的缺乏,讓所有洗澡,乃至於洗臉都成爲一種奢侈,這麼多天下來,每一個人身上都瀰漫着一股怪味。

“麥先生,我們現在是在什麼地方?”鄭路問道。

因爲在西班牙的種種事情,麥哲倫最終選擇了投靠東雍,鄭路自然知道朱厚煌對麥哲倫的看中,對麥哲倫相當的客氣。

麥哲倫看着頭頂太陽的高度,說道:“我們應該沒有偏離航線很遠。再有一段時間,我們就能看到島嶼了。”

鄭路說道:“是不是看見島嶼之後,我們就快到東雍了。”

“是。”麥哲倫說道。

鄭路的心中一陣激動,離開東雍一年多了,也不知道現在情況到底怎麼樣了。不過一想起這一次航行的收穫,鄭路相信,他決定能在朱厚煌的心中佔據一席之地。無他,這一才賺的太多了,這一場下來,幾乎帶回來十幾萬兩黃金,大明黃金與白銀的比例大概有一比十,十數萬兩黃金,可以最少抵近二百萬兩白銀,還有帶來其他的西洋貨物,也應該有很高的收入,要知道這送到西洋貿易的東西,只不過是香料而已。這些香料在南洋幾乎是無本生意,這二百萬兩幾乎是景賺的。

或者因爲航線的頻率問題,這一道航線,並不果阿航線那麼賺錢。但是現在這一道航線是東雍獨有的。

不過一會兒功夫,鄭路的臉色又有一點擔憂,說道:“我們在這場可怕的風暴之中活下了,卻不知道其他兩艘船怎麼樣了?”

麥哲倫說道:“你放心不,吉人自有天相。他們會沒事的。”

麥哲倫的語言天賦不是說的,這一兩年下來,將漢語說的很溜,從口音上,已經說聽不出是外國人了。

忽然一個瞭望手大聲喊道:“前面有船。”

麥哲倫與鄭路連忙站到船頭,舉起望遠鏡一看,頓時大喜過望,說道:“是我們的船。”

不過,他們立即發現,不僅僅是他們的船,另外有一條船,這一條船比他們的船小多了,不過樣式很熟悉,鄭路忽然想起了什麼,那不是東雍的漁船嗎?

鄭路現在還想起他的第一個任命就是捕魚。現在再看這漁船,就有種親切之感,更不要說在茫茫的海上,再看見這樣的船隻,簡直一場狂歡。

不僅僅是鄭路認不出了,還有更多人認不出了。

要知道東雍漁船,還肩負着培養水手的重任,很多水手都在東雍漁船上走下來的,豈能不認識,一陣陣歡呼聲之中,幾艘船緩緩的接近,一個人用繩梯上來,一見鄭路立即跪倒在地,說道:“下官七十三號捕魚船船長劉福海,拜見鄭大人。”

鄭路說道:“你認識我嗎?”

劉福海說道:“當初大人在漁船隊的時候,我也在大人麾下。”

鄭路也不在意,直接問道:“家裡面如何了?”

劉福海說道:“家裡面這一年的變化很大。“接着劉福海將情況一五一十的說給鄭路聽,聽大敗佛郎機,將馬六甲連根拔起的時候,鄭路與麥哲倫神色不同,鄭路是眉飛色舞,但麥哲倫卻有幾分五味雜涼。

聽正德駕崩,雍王爭位失敗的時候,鄭路的臉色一下冷了下來,而麥哲倫卻不太瞭解其他奧妙。

聽安南已經被東雍征服了,東雍要遷都星城的時候,鄭路已經平靜下來了。

當然了鄭路是臉上平靜下來,但是心中卻沒有平靜。

“大明與東雍之間必有一戰,只是這一戰從什麼時候打起來,卻不知道,今後這一條航線,誰愛去誰去,我是不去了。太浪費時間了。”鄭路心想。“不過,殿下,能不能打贏大明,如果能,豈不是殿下就能成爲大明之主嗎?”

一想到這裡鄭路的呼吸就急促起來。

雍王現在也是一方之主了,但是下面百姓心中他這個一方之主,與大明的皇帝根本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雍王這幾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績,也讓下面的人都放心,他認爲大明雖然厲害,但是未必能在海上勝過雍王,此刻鄭路一想到他有機會擁立雍王當皇帝,他們就成了正兒八經的開國功臣,更是激動的不能自已。

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四十七章禮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
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五百六十章 瘟疫八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五百二十四章 京畿鏖戰六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十四章 地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四十七章禮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九百章 影響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