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

明軍的戰略思想是重炮輕統,而日軍對火槍,也就是他們所說的鐵炮非常重視,卻不怎麼用大炮。

這種思想說不少,誰對誰錯,不過朱厚煌偏向與原本明軍的做法。並不是朱厚煌認爲的火槍不好,而是火炮,特別是小型能帶着行軍的火炮,成本,威力等問題上,要比火槍強的多。

莫登瀛簡直要瘋了。

他雖然沒有親自帶兵打過仗,但並不意味着他是兵法上的白癡,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僅僅一兩分鐘時間,就有數百人打死在地。

幸好莫登瀛並沒有衝在最前面,有人自發爲他擋子彈,這才讓他在這樣的彈雨之中活了下來。

同樣被震驚的人,還有莫登瀛的部下。

他們不等莫登瀛發話,就一副忠心護主的樣子,說道:“世子,快走,快走。”

好幾個人一起動手,七手八腳的將莫登瀛往後面拉。

其實如果莫登瀛想甩開,他是可以做到的,只是他一想起剛剛的彈雨,一下子沒有了勇氣,掙扎了兩下,就任人將他給帶走了。

朱厚煌見狀大喜,說道:“命令,占城兵接受城牆,雍軍進入升龍城。”

正在源源不絕進程的佔據軍,立即上了城牆,分成兩隊,從南北兩邊,殺了過去,一路上將還在堅守的士卒消滅掉,並且一路上接管城防。

朱厚煌留下一點人在東門駐守,立即帶來大軍向升龍城之找前進。

升龍城並不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而是缺了一角,升龍城也分爲內外城,內城就是宮城皇城。外臣就是老百姓的居所。

皇城就在城西,與外城共用一道城牆。所以西門一般不讓人用,因爲通過西門直接就進入皇宮了。

而現在朱厚煌最重要的是控制皇帝。只要將皇帝控制在手裡面,這一局就成了四層。

“目標,皇城,出發。”朱厚煌騎着馬走在軍隊之中,有一股意氣風發的感覺。

“不,我們不這樣逃了。”莫登瀛說道。

莫登瀛的手下,想直接將莫登瀛帶出升龍府,反正南門還在莫登瀛手中,也算得上一條退路。

但是莫登瀛強烈不滿。

此刻他知道,他的事情辦砸了。

在莫登庸哪裡一定得不了好,如果不盡力挽回,反而逃出升龍,一逃出升龍之後,局面再也沒有挽回的機會了。

所以,莫登瀛絕對不想這麼灰溜溜的離開。所以他要做些什麼,他要挽回什麼。

“我們退往皇城,將所有人召集起來,固守待援,父王就在百里之內,他老人家一定會有辦法挽回局面的。我們這麼逃,孤的世子之位,恐怕岌岌可危。爾等身家性命,卻也難保。”莫登瀛說道。

莫登瀛雖然是莫登庸的兒子,但是莫登庸絕對不是莫登瀛唯一的兒子,如果他表現不好,莫登庸殘酷的性格,將來更換世子的概率極大。

“我等願意聽從世子之令。”

莫登瀛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了,早就看穿了好多,這些分明是怕承擔責任,才這樣做的。

不過莫登瀛雖然經驗初次上陣,但是並非一個草包,他既然敢做,就敢當。反正事情不會再壞了。

莫氏在升龍的經營時日不長,但是實在不成,莫登瀛躲在升龍城之中,安安穩穩的送出城,這樣的能力,莫氏還是能做到的。

甚至情況更惡劣一些,他即便是被俘了。只有父親還在,他也不會受到什麼虐待的。這是東方社會的潛規則。當然如果莫登庸失敗之後,就另當別論。

不過,兒子對父親都是非常信任的,覺得自己父親無所不能。

“世子,後面的人追過來。”一個侍衛說道。

還好城牆上的空間不大,這些人想逃也沒有地方逃,還聚攏在莫登瀛的身邊。

莫登瀛眼睛一轉,說道:“我們下城牆。”

城牆內部有很多地方,能下去,爲了逃避追擊。只是他下了城牆之後,倒是躲過占城軍的追擊,只是跟在他身邊的部衆也迅速減少了。好像是清水遇見了海綿一樣。

眨眼之間,莫登瀛身邊只剩下幾百人了。

莫登瀛顧不得其他,一行人在升龍府之中急行,向皇城而去。

他們是從東城牆上下來,而皇城在城西,需要傳過半個升龍城才能到達。而且與莫登瀛行爲平行的方向,朱厚煌一行人也沿着大街向皇城方向而去。

阮世恩還糾結部隊,在大街之上與朱厚煌打了一仗,只是房屋隔成零零碎碎的空間之中,陣型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限制。不過除卻這之外,朱厚煌手中還有其他秘密武器,就是手-榴彈。

手榴=彈還是汪直弄出來。

朱厚煌給汪直提了一嘴,汪直在採礦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喪心病狂的玩火藥,最後弄出了好幾斤重的手-榴彈,威力倒是有了,只是扔不大遠,不過對付這樣的巷戰卻是足夠用。

雍軍每每是盾牌當前,列出盾陣,所有人都隱藏在盾牌後面,然後扔出手-榴彈,十幾個手-榴彈的殺傷力並不比實心炮彈差,甚至還比實心炮彈的威力更大。

一輪手-榴彈之後,盾陣散開,長槍手衝上去,將沒死的一一補上一刀。

用這樣的戰法,阮世恩根本沒有招架之力,就被硬生生的打散了,不過如此一來,難免速度有些拖延。

等朱厚煌一行人來到了皇宮前面的廣場的時候,眼角忽然看見一行人也來到了這裡。不是別人正是莫登瀛。

吳鳳儀說道:“殿下,那是莫賊的世子。”

就在他們發現對方的時候,對方也發現了他們。

“殿下,有明軍。”

莫登瀛臉色一白,說道:“逃進皇城之中,就安全了。”

莫登瀛二話不說就想皇城城門跑去。

不用朱厚煌指揮,他麾下的嗷嗷虎狼們都衝了上去,要將莫登瀛給拿下領賞。

莫登瀛身邊由數千人最後到了數百人,這數百人對莫登瀛是忠心耿耿,他們要麼是莫登庸培養出來的孤兒,要麼是莫登瀛親近之人的親戚。

所以他們的利益是與莫登瀛的利益綁在一起的,所以他們寧可爲莫登瀛去死。

皇城前面的廣場並不大,也有一道不寬的金水河。就在金水河的小橋之上,十幾個人拼命堵住了無數人的攻擊,還能保持不敗。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傻的只走橋,有一個人猛地跳進金水河,隨即從金水河之中跑了過去。

這一包抄,守着金水橋的人,就死的毫無意義。

不過有多少人能死的有意義啊?

莫登瀛撲到皇宮大門之前,用盡全力敲門,一拳接着一拳打在鮮紅如血的大門之上。大聲喊道:“快開門,快開門。”

直到雙手出血。

但是城樓之上,紋絲不動,好像是沒有人一樣。但是身後的追殺,不會因爲沒有人開門而減緩下來,反而他們會追殺的更快。

莫登瀛回頭,看着他的部下大多少已經死在皇宮之前的廣場之上。剩下的幾十個人,能抵擋多久。莫登瀛自己都不知道。

他敲了半天門,沒有動靜,莫登瀛已經知道里面的人決計是不會看門了,他緩緩的拔出長刀。好像是要拼死一戰的樣子。

但是擺出樣子還好辦,真正與人搏命的心態,卻不是一時半會能體會到。他的心中猛地想道:“要不,我投降吧,我只要投降,他們不會拿我怎麼樣的,在他們不會拿我怎麼樣。”這個念頭一直在莫登瀛的耳邊環繞。

他覺得他這一輩子,就從來沒有離死亡這麼近過。

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章 練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
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十七章禮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章 練兵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三章 侍衛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