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

“一,佛郎機國與雍國從此恢復和平。彼此之間,不再攻擊對方的商船,佛郎機國商船有自有出入澎湖媽祖港的權力,而雍國商船也有自然出入馬六甲的權力。”

僅僅這一條,就讓朱厚煌痛入心扉。

這一條代表朱厚煌壟斷的澎湖到馬六甲的航線,從此成爲了歷史,雍國充足的財政收入,也從此變成了歷史。

“二,佛郎機國將在澎湖設立使館,保護佛郎機國在雍國的合法權益。同樣,雍國也會在馬六甲設立使館,確保雍國在馬六甲的合法權益。”

這一條是葡萄牙人強烈要求在澎湖有一個落腳點,而朱厚煌絕不允許,葡萄牙人的武裝力量進入這裡,纔有這一個彼此妥協的條款。所謂的使館,其實就是一個商棧而已。

“三,彼此的軍艦都保持克制,佛郎機國的戰船,不能出現在東雍澎湖一帶,而雍國的戰船,也不能出現在馬六甲一帶。”

這一條是雍國強烈要求的,限制佛郎機戰船的活動範圍。

其實朱厚煌對這一點的限制有多大的效果,也是心知肚明。

在這個時代,西方人幾乎沒有不帶武裝的商船。可以說商船搖身一變,就能變成戰船,只是戰鬥力低一點而已,說實話,葡萄牙人在東方也沒有多少戰船。

除卻這三條之外,其實零零碎碎的小條款,朱厚煌也不去多看,他輕輕拿着一文件,猛地拍在許棟的頭上。文件瞬間散開,飛散開來。

許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面上,低頭不敢說話。

朱厚煌說道:“今日之事,是我雍國奇恥大辱,不雪此恨,孤死後不敢見列祖列宗。從今天開始,水師之事,孤親自掌管。”

朱厚煌自然知道,這一次戰敗,並不完全是許棟的錯誤,而是西方火器的勝利。當然也不是許棟沒有一點錯誤。只能說主要原因,不是在上面。

不過,即便沒有今日之事,朱厚煌也會想辦法,將許家的影響力從水師之中一點點消除出去。

蓋因朱厚煌想成就海上霸業,今後海軍要有極大的擴展,甚至要比雍軍現在的規模還要大數倍。

這樣的力量朱厚煌只能允許許家在水師之中獨霸。

朱厚煌說道:“從今水師改名爲海軍,海軍上下全部半餉,什麼時候擊敗佛郎機人,什麼時候恢復全餉。”

隨即朱厚煌說道:“舅舅。”

“臣在。”吳鳳儀說道。

朱厚煌咬着牙說道:“佛郎機人不是要我們在馬六甲建立一個使館,舅舅你就將你手下的狠角色安排過去,我需要馬六甲方面的一舉一動,都不能逃我的眼睛,還有馬六甲附近的藩國,那些藩國與佛郎機有矛盾,那些可以依靠,那些需要不可以依靠,全部給我調查清楚,另外給我安排人去西方佛郎機的老巢,給我將他們 調查清楚。”

今日這一件事情,給朱厚煌最大的教訓是,你以爲歷史是可以參照的,但是實際上卻大錯特錯了。

他敢保證在歷史這個時間段,葡萄牙人絕對沒有在這裡打過一仗。

歷史上的葡萄牙人在廣州附近來回折騰,最後靠着哀求才得到澳門一塊地方。但是,朱厚煌萬萬沒有想想到,葡萄牙人會給自己來一個突然襲擊。

朱厚煌此刻想想,也慢慢的瞭解到,這根本是自己召來的。

他以爲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卻忘記了站在風口除卻能飛起來之外,也能被併購,而且是強行的。

朱厚煌每月能從南洋航線上弄幾近十萬兩銀子,這一筆財富,哪裡是那麼容易到手的。被葡萄牙人惦記着也是應該的。

因爲朱厚煌的插手,葡萄牙人的主要貿易對象動廣州一帶,變成了澎湖。葡萄牙人想在中國有所發展。自然也會轉移目標。

有了這個教訓之後,朱厚煌自然不會將自己的安全寄託於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之上,誰知道他看到的歷史之中,有多少真,有多少假,而且即便是他所知道的歷史都是真的,他的出現引起的變數,也將未來改變成了什麼摸樣,又是一個問題。

朱厚煌索性不去想這個問題,而是祭起了大明祖傳的辦法,錦衣衛。讓他紮根東南亞,乃至西歐,爲自己收集情報。

安排好關於葡萄牙人的事情之後,朱厚煌還要去一趟澎湖,畢竟福建方面因爲他興師動衆的,朱厚煌不能不有所表示,收集府庫之中,弄了十萬兩銀子,親自給沐有威送過去。並不是用來賄賂沐有威,而是想用這筆錢,犒勞福建水師。

沐有威不敢與藩王交接,故而不敢收朱厚煌的錢。朱厚煌也敢擅自用這筆錢來犒勞軍隊,上一個這樣擅自犒勞軍隊的人,是沈萬三,他的下場所有而都知道。朱厚煌自然不敢犯這個忌諱。

還好,得到佛郎機人退卻的消息之後,本來在福州不敢出海的羅侖終於敢乘船出海來到了澎湖。

羅侖作爲一個太監,哪裡有不敢收的錢,十萬兩銀子不是一個小數目,羅侖作勢推託了兩下,笑眯眯的收了下來。

至於到底有多少錢,能落下面的士卒手裡面,只有天知道了。

朱厚煌在東雍,有太多的地方都需要福建方面的支持,也不敢得罪他們。朱厚煌與羅侖賓主盡歡之後。羅侖給朱厚煌上演了一出,什麼叫做諱敗爲勝。什麼叫做信口雌黃。一篇福建水師大破佛郎機賊的文章,就這樣炮製出來了。

讓朱厚煌目瞪口呆。幾乎不敢相信。而他身邊的人都熟視無睹,幾乎司空見慣了。讓他不得不說,他還是並不瞭解這個世界。至少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瞭解。

了結了這一攤子事情,朱厚煌纔再次回到大員。楊慎在這裡等着他的,說道:“再過半個月,就是殿下聖壽。”

“唐先生的身體怎麼樣了?”這一件事情,早已定了下來了。朱厚煌想起說道:“這一次的禮物,就從我們俘獲的佛郎機炮送過去一門,這比什麼禮物都好。”

楊慎說道:“殿下,北港金礦事情要不要有所變化?”

楊慎最明白雍國的財政收入了,沒有了南洋航線支撐。雍國原本充裕的財政收入,一下子變得短缺起來了。如果再維持現在的開支,就有點緊張了。北港金礦的這一筆收入,就不像當初那樣無關緊要了。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暫時不需要。”

雖然財政緊張,特別是一場大戰下來,需要撫卹的士卒,需要重建的水師,都需要大筆大筆的銀子,但是朱厚煌還是會認爲。在現階段雍國最需要的並不是銀子,而是人口。

人口才是第一財富。而不是銀子。

“金礦的計劃現在可以放出去了。”朱厚煌說道:“錢的問題,孤再想想辦法吧。”

朱厚煌本來就想找一個會經營的人來主持商船隊,而現在這個幾乎必須馬上提前。朱厚煌不由的心中冷笑一聲,暗道:“我的婚事也必須提前了。”

朱厚煌見過的在商業上有長才的人,也只有許家與魏家的人了,比起魏家來說,朱厚煌更相信許家。但是重用許家,必須要與許家有更親密的關係。不然他不放心,許家也會不放心。

在這個時代,就必須在按照這個時代的行事規範來行事。朱厚煌越發明白,整個時代是一張盤根錯節的網,朱厚煌在努力改變這個時代的同時,這個時代也在改變他。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十章 封賞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
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五十章 封賞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