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

“下面說說的開支吧。”朱厚煌說道。他又將目光看向吳行之。吳行之正要起身說話。卻被一陣咳嗽聲打斷。

朱厚煌轉眼看去,卻是陸完。陸完站起來說道:“下面讓我來說吧。我知道財政開支的最大項,應該是我用出去的。”

“從大員到戚氏到邵氏,乃至新建的陽明。約有千里之路,從戚氏越過雍江到北江也有數百里的道路,”說到這裡,陸完微微一頓,說道:“所謂北江,就是因其在雍江之北,所以叫北江。”

朱厚煌知道這一條河,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濁水溪。不過朱厚煌也不打算更改。

陸完繼續說道:“沿着雍江兩岸,有自雍江出東山到大員出海,大約有兩百里的堤壩,需要次第修建。還有預計修建的大大小的七座縣城。”

這一系列大工程說出來,讓所有人歎爲觀止。

這是比黃河河工更加大的工程。

朱厚煌知道雖然現在很困難,但是這些工程一旦完工之後,東雍雖然說不上萬世之基,但是也算得上根基之所。

單單這一項,陸完算得上國士無雙。

朱厚煌長揖到地,說道:“孤謝過陸師。”

陸完避開朱厚煌的禮,說道:“殿下何須多禮。”

朱厚煌說道:“沒有陸師在,東雍如何能今日的場面。”

陸完說道:“殿下,只要不說我耗資無數就行。”

朱厚煌說道:“孤洗耳恭聽。”

陸完說道:“在臣的組織之下,東雍百姓,男出工,女出勞。幾乎除卻耕種之外,家家戶戶都在工地之上,但凡是先到東雍的移民,都要補充到工地上,東雍的耕地還都是生地,產量不足,可以說整個東雍百姓都依靠工地上的工錢過活。臣給男丁每日食量三升,給米一斗,蓋因男丁有家小。且有農忙之時,不能做工。所以不得不多給一些。”

其實陸完沒有說,工地上的活計,全部都是重勞力活,不多給一些,有多少人會努力幹啊。如果是簡簡單單的賑濟,則不需要這些糧食。不過陸完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私心就是在臨死之前,將東雍建設成天府之國,縱然他身死之後,東雍在一日,他的名字也就與東雍聯繫在一起一日,就如同李冰於四川一樣。

朱厚煌說道:“陸師無須多言,只需說每月錢糧總和多少?”

陸完沉思一會兒說道:“一月最少需要十萬石糧食。這僅僅是糧食,還有各種各樣的材料與工具,很多木料鐵料等等,每月消耗不等,上個月消耗了五萬兩。再加上各級僚佐的俸祿近萬兩。合計每月近十六萬兩。”

吳行之起身向陸完行禮道:“陸長史,少算了一項,就是各級縣衙的俸祿,已經縣兵的俸祿,還有縣衙的開支。”

陸完苦笑道:“的確如此,各級縣兵的開支,要額外加兩萬兩,各級縣衙的俸祿,也要有二萬兩之多。”

朱厚煌說道:“這都已經有二十萬兩了。”

“還有少府的開支,”許鬆站起來說道:“少府開支與其他部門不同,少府的開支都是先經過覈銷之後,纔將利潤上交給吳司官的,不過有一項雖然在少府之中,但是另外開支,需要告之殿下,那就是雍王府的開支。”

朱厚煌問道:“雍王府開支多少?”

“雍王府每月開支一萬兩,主要各級僕役的月錢,以及太后與王后,王妃的貼己,王府的日常開支,因爲東雍遠離大陸,所以百物騰貴。這纔多花了一點。”許鬆說道。

很多在大明很常見的東西,在東雍都能化爲奢侈品之列,比如一些胭脂水粉,綾羅綢緞之類,要比江南,比北京高太多了。

再加上朱厚煌水漲船高,吳太后對家裡面的僕役也加了恩。而且吳太后對雍王府太看不過眼了,朱厚煌的雍王府不過是一個府縣對面的大院子而已,什麼大殿都沒有,讓住慣京師的吳太后實在看不過眼。鬧着要重建。

朱厚煌默默的爲開支之中加了一萬兩。

朱厚煌說道:“後面不用你們說了,我說,水師三支艦隊,人員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因爲水師各個兵種的餉銀不同,平均每人月銀在三兩上下。這是四萬五千兩,然後船隻的維修保養,也需要一萬兩左右。再然後就是孤的親軍。孤的親軍,厚賞重罰,每人餉銀在十兩上下,這就一萬五千兩。在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有二萬兩上下。”

“而這一次,安慶之戰,親軍戰死三百上下,按撫卹金,三十兩來算,要一萬兩,而水師的撫卹金要比親軍少,雖然水師損失大,也要一萬兩,再加上,孤還要撫卹鄭將軍,撫卹金也要一萬兩。”

“總共加起來。二十九萬五千兩,這還是一個估算。”

“殿下,”吳鳳儀說道:“不要忘記臣的經費。”

“對了,還有舅舅的經費。”朱厚煌苦笑道:“舅舅,你每月需要多少。”

吳鳳儀咬着牙說道:“最少二萬兩,不能再少了。”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想讓人效命,就要下得去本錢,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情報,最好的辦法還是拿錢砸。

所以,這兩萬兩是不能再少了。

朱厚煌長嘆道:“三十一萬五千兩,幸好,孤有一座金礦。”

一萬兩黃金最少能換十萬兩白銀,有了這些黃金打底,東雍才能運營下去。

不過這麼高的消耗,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朱厚煌又不是皇帝,沒有正統的名分,唯有給人高薪才能留住人,比如在座各位,他們月的俸祿加起來,也有一萬兩了。

朱厚煌說道:“那麼繼續說,將江西那邊的人安置下來需要多少錢。”

陸完先開口說道:“殿下,這些人都是流放之人,恐怕手無分文,先說糧食,臣通過故友打聽,俘虜有七萬上下,每一個都是壯丁,大抵有七萬戶,每戶每日大抵要一斗糧食,所以今後,每月將多消耗二十一石糧食,覈算銀子,大抵要二十一萬兩。”

單單算口糧,就需要多支出二十一萬兩,一年就一百三十二萬兩了,簡直是天文數字。

朱厚煌咬着後牙槽,心中忍不住的泛出一股悔意。

陸完說道:“要爲這些人修建房屋,購置農具,等等瑣事事務,以大員安置的經驗來看,每戶需要六兩銀子。七萬戶,需要四十二萬兩銀子,好在這一筆錢是一次性消耗的。今後就沒有了。”

“這就是說,我們很快就需要支出四十二萬兩的開支了。”朱厚煌說道。

“殿下莫要着急,我估計七萬俘虜及家人不會這麼快,就被髮配到東雍的,”陸完說道:“江西的地方官定然會將這些人油水榨乾之後,才遣送的,我們大概有一個月的時間。”

即便是一個月之後,有四十二萬兩的支出,不,不僅僅是四十二萬兩的支出,應該是一百多萬兩的支出,因爲朱厚煌決定擴充親軍了,這又是一大筆錢了。

朱厚煌問道:“行之,我們結餘多少錢?”

“十五萬七千八百兩。黃金一萬三千兩。”吳行之說道。

朱厚煌不由大驚道:“這麼多嗎?”

吳行之苦笑道:“這可是從殿下到東雍開始,我一點一滴積攢起來了,除卻這些之外,殿下可是連一分錢都沒有了。”

即便是這樣也不少了,朱厚煌默算這大概有三十萬兩上下。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三百六十一章 分一杯羹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