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

當浙軍衝入煙霧之中,浙江立即被雍軍犀利的肉搏給打出來的。

朱厚煌在雍軍建設之中,有一段時間忽略肉搏重視火器,在實戰之中,吃了幾次虧之後,立即扭轉過來。

朱厚煌實驗過刺刀,不得不承認雍軍仿照西方的重火槍,對雍軍士卒來說,實在是太沉重一點,用這中火槍插上刺刀肉搏,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只能給所有火槍兵配發副兵刃。哪怕是炮兵腰間也有一把腰刀,而且肉搏訓練從來沒有斷過了。

畢竟火槍訓練是需要錢的,火藥就是錢,而各級縣兵根本沒有多少經費,所以縣兵訓練一般都是冷兵器訓練。

所以即便是雍軍縣兵的水平,也不比浙軍的士卒差。更不要擴軍之後,又加強了訓練。

雙方的肉搏戰,來得很快,去的也很快,在肉搏之戰,雍軍損失百餘人,硬生生將佔據優勢的浙軍打的潰不成軍。

張經皺着眉頭聽着跪在地上的一名軍官。

這名軍官滿臉血污,渾身上下好幾道傷口,如今還向外面滲血。他大聲說道:“張大人,不是麾下不拼命,而是雍賊肉搏實在厲害。”

“雍賊肉搏先讓火槍手後退,在後面列陣,他們人人手中有短火統,還有掌中雷,還沒有交鋒,就先炸一下,然後他們與人交手,從來不是單對單,都是三五個一羣,一接戰,就一涌而上。不管是多厲害的勇士,都着了道。然後稍稍拉開距離,就排槍打過去。”

他說到了這裡,好像是觸動了什麼,雙眼通紅,再也忍不住了眼淚奔涌而出。

張經看着他,冷冷的說道:“拖下去斬。”

“大人,看在他拼命廝殺的份上,饒他一命。”

一時間幾個將領紛紛求情,還有幾個是張經的家丁。

張經說道:“我說過,此戰,不勝則死。我會算他戰死的。拖下去。”

被拖下的軍官,哈哈一笑,說道:“謝大人,謝大人。”只是這笑聲好像是哭一樣。

連慘叫之聲都沒有,不過一會功夫,一顆人頭就端上來了。

張經說道:“將他的屍首合在一起,厚葬吧。”

張經的目光冰冷的掃過所有人,說道:“還是原來的命令,繼續攻。”

所謂慈不掌兵。張經不是想放鬆一點,但是張經知道,如果他這邊一鬆手,就絕對不能攻克這個營寨了。

現在張經就是不缺人,一波波的攻上去,就看他的部下先死光,還是敵人先死光,死完整個寧波府的男丁,張經也不會眨一下眼的。

如果用浙江府的所有男丁換雍王覆滅,張經絕對毫不猶豫的做這種交換,在張經想來,爲了天下大義,要先委屈浙江幾年,也是可以的。

“報。敵軍撤退了。”一個軍官報到。

不知道怎麼的這一句話傳到帳中,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張經還有冰冷沒有一點感情的話說道:“大軍前移紮營。逼近敵軍。”

張經騎着馬從剛剛作戰的地方走過。

卻發現地面上大片大片的血色,似乎並不是染紅的,而是這裡的土壤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遠處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土丘,起起伏伏,不知道有多少座。

柵欄有很多都被拆走了,張經還能看見,一座座火炮留下的痕跡,兩道深深的車轍。雍軍的炮車化非常成功。

小型的火炮,都固定在木頭架子上面,這種重量不超過百斤的火炮,還可以這樣用,但更重一點的火炮,就要用炮車了。

也是因爲有炮車,朱厚煌才能做到火炮野戰化。

“看來,敵人並不是敗退。”張經看的分明。幾乎什麼都沒有留下來,整個撤退根本就是井然有序的。說明敵人的戰鬥力,並沒有損失多少。

在這裡就能看見,雍軍所佔據的小鎮了,

小鎮並沒有什麼城牆,不過一座座房屋連在一起,除卻幾個路口之外,就是天然的障礙物。而幾個路口上,都挖了壕溝,安置了火炮,看上去的防禦說道非常嚴密。

“這一戰,並不好打啊。”張經心中暗道。他絕對不會說出來動搖軍心。

“這一戰,不好打。”黎子云心中暗道。

此刻他站在鐘鼓樓頂上,這裡是小鎮唯一的一處三層建築,第一層是如一個城門洞一樣,第二層懸掛着一口大鐘。第三層本來不過是一個小閣樓,而黎子云將屋頂的瓦片都拆了。

只剩下一個框架,成爲一個小望臺。

黎子云就在此處眺望。

他身後是他的幾個屬下。

黎子云回望姚江之上,戰鬥還在繼續,時不時有轟轟的聲音傳來,也不知道是火炮發射的聲音,還是火藥爆炸的聲音。

黎子云說道:“我知道這一戰不好打,甚至勝負的決定權並不是在我們的手中,而在後面的江面之上,如何水戰失敗,即便是我們打的再好,也都撐不住下去的,好,我就給大家說最壞的結果,大家決定以我軍的水師一旦失敗了,水師就找不回場子嗎?”

“怎麼可能?”一個人說道:“我軍水師的實力怎麼樣大家都知道,即便是陰溝裡翻船了,也會自己翻過來的。”

“是啊,水師自己都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更不要說殿下在這裡,他們更不敢將面子丟在殿下面前。”

“是的------”

所有的人對雍軍水師的實力都有共識,即便是大敗之後,雍軍水師也絕對不會接受失敗的。

“如果水師戰敗,到水師再次出現在姚江需要幾天?”黎子云說道。

“姚江距離大海不過百餘里而已,三天之內,一定會調過船來的。定海都在我們手中了。”

一個軍官說道。

黎子云並不會告訴他,即便是消息傳到海上,水師也未必派出船來,因爲水師之中的小船大部分都已經在這裡了。

黎子云說道:“三天,即便是水師戰敗,我們只需要在這裡堅持三天,就會有援軍,你們覺得我們堅持不了三天?”

“休說三天了,就是十天半月,都能堅持的了。”

“既然如此,你們還擔心什麼?”黎子云說道。

所有人精神大振。他們都擔心被困在北岸,但是一想即便是雍軍水師戰敗,也不過是多堅持兩天,這小鎮的居民早就轉移到南岸,很多東西都留下來了。

比如糧食,再加上軍糧,支撐一個月都沒有問題。

沒有缺糧的危機,即便是被圍困,也根本不害怕。

黎子云說道:“既然如此還站這裡幹什麼,各就各位。”

“是。”所有軍官大聲說道,立即散開了。

黎子云早已將鎮中分成了好幾部分,分給每一個軍官,他自己握着一千多預備隊,隨着準備出擊。

不過,似乎張經比黎子云還要心急,不過一會功夫,浙軍還沒有站穩腳跟,就再次進攻過來。

張經還是將人多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四面八方,就小鎮圍着結結實實的。四面八方圍攻,而以浙軍爲主力,又重點圍攻北方。

似乎他們認準了煙霧彈,不過一會功夫,就弄得所有戰線都煙霧滾滾。讓人視線不清楚。

黎子云被煙霧薰得忍不住咳嗽兩聲。

不過,黎子云對自己的部下還是有信心的。

只是不過一會功夫,發生的事情就打破來了黎子云的自信的。

“大人,浙軍放火。”

“什麼?”黎子云大驚失色。

小鎮給他安營紮寨給了很大的幫助,讓他們不用住帳篷,但是有好處,也就有壞處,現在正是要承受壞處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五章 演武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
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章 練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五章 演武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