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

事有輕重緩急。

戰場上也有主要次要的分別,不要看他這裡第一個開打,打的熱火朝天,但是實際上,這裡並不是重要的地方。

真正的決勝之所,還在南岸,所以他所能做的不過是牽制一下而已,吸引對面的注意力,如果對面將注意力放在這裡,就算是贏了。

只是卻不知道雍國那邊到底怎麼想的啊。

“殿下,楊一清有了動作,他兵分兩路,一路圍攻黎子云所部,一部西上,應該想渡江南下。”吳鳳儀說道。

吳鳳儀出了一個大紕漏之後,正在努力彌補,他幾乎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合眼,就是關注對面的動靜,所以楊一清剛剛有所動作,就已經傳到了他手中了。他急急忙忙的來彙報。

朱厚煌接過來,細細看看了,這上面寫的要比吳鳳儀說的更加詳細一點。

朱厚煌忽然一頓,說道:“西軍的主將是誰?有資料嗎?”

吳鳳儀說道:“沒有,臣正要去查。”

朱厚煌沒有多話,張口就想問俞大猷,這個時候纔想起俞大猷根本不在他身邊,長嘆一聲,開始默默思考了,忽然問道:“黃士龍到了嗎?”

“殿下,黃將軍就在帳外。”一個侍衛說道。

說實在的,雍軍在姚江上面的實力雖然不算是太薄弱,但也不是太強大的事情。黃士龍來這裡,放下整個雍軍水師不去管,分明是降職。

不過,怎麼說的,御前的職位要比其他位置吃香的多,朱厚煌只是要水師派來一支內河船隊,而不想卻是黃士龍親自過來。

“讓他過來。”朱厚煌說道。

不過片刻之後,黃士龍就進來,一進來就拜倒在地說道:“臣拜見殿下。”

朱厚煌說道:“黃卿請起,孤讓你過來,有兩件事情交代給你。”

黃士龍說道:“殿下請講。”

朱厚煌說道:“第一,派一支船隊逆鄞江而上,去阻擋浙軍渡江。”

“殿下之令,臣定然會盡萬分心力去做到,但是鄞江越往上游越狹窄,臣雖然帶過來不少船隻,但是大多是沙船,根本不能能深入,還請殿下明鑑。”

沙船是中國古代用於航海的一種防沙平底木船。出現於唐代。首先在今江蘇崇明一帶使用。宋代稱“防沙平底船”。元代稱“平底船”。明代通稱爲“沙船”。

就沙船本身的特性,他能在一些內河之中航行,但是他畢竟是海船,體積比一般的河船大太多的,在姚江從寧波往上,也不過是能通行四十噸的河船,而沙船動則吃水百餘噸,根本無法逆流而上。

鄞江也是如此的。

朱厚煌當然知道這個情況。

雍軍最重海軍,雖然朱厚煌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水師將領,但是已經對一般的船型知識,還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朱厚煌明知道黃士龍做不到,還要黃士龍做,就是竭力增加對方渡江的成本。讓他們渡口儘量向西,這樣一來,對方要跑不上冤枉路。。

朱厚煌說道:“盡力去做便是了。”

“臣謝殿下體量。”黃士龍不知道是真激動還是假激動說道。

朱厚煌似乎越來越多疑了,或許不是他多疑,而是因爲朱厚煌的地位變化,敢與他說實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不管誰說的話,朱厚煌必須細細咀嚼一變。

朱厚煌心中嘆息一聲,就阻止了胡思亂想,說道:“不有有一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到。”

“殿下請講。”黃士龍說道。

“孤要你派船去對岸,不管處於什麼情況之下,如果黎子云堅持不下,你必須保證他的後路不斷絕。”朱厚煌說道。“記住是必須做到。”

其實在權衡北岸這個營寨到底要不要撤除,朱厚煌想了很多。

這個營寨看上去沒有什麼用處,但是關係着雙方的戰略形態。

朱厚煌佔據姚江的江面控制權,可以說保持主動,但是如果在北岸沒有一個接應地方的話,大軍想要渡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港口渡江,與沒有港口渡江,的難易度是兩種狀態。保持這一點,有遺於朱厚煌主動進攻。

而且也要有士氣上的考量。

畢竟朱厚煌這一次是以弱敵強。保持高昂的士氣,是非常有必要的。士兵們或許看不到整個戰略大勢,但是卻也不是傻瓜。

如果未戰先退,這樣的士氣最傷士氣了。

朱厚煌思來想後,還是準備與對手打上一仗,實在不行了,再撤回來不遲。

不過,這樣一來,就一定要雍軍水師就萬萬不能掉鏈子。

“殿下請放心,臣定然保持黎大人的後路不斷。”黃士龍說道。

對他來說做到這一點並不困難。畢竟雍軍水師心中的自信與傲氣,不比雍軍低多少,對他們來說,除卻佛郎機水師之外,其餘的都是渣渣的。

黃士龍又豈能將明軍的水師放在眼裡。

朱厚煌說道:“你下去安排的,北面已經打起來。”

此刻隱隱約約的有隆隆的炮聲傳來,不過距離有一點遠了,在這裡能聽見的不過是一點點回音了。

黃士龍說道:“是。臣這就去安排。”

黃士龍下去之後,本覺得這一件小事,不值得跑一趟,他用慣大船,根本不喜歡這些內河的小船,但是一想起來是雍王殿下親自佈置的任務,覺得最少要跑一趟。

黃士龍下去將他收刮來的沙船,都分成兩撥,一撥西去,巡查鄞江河道,不需要北岸有船隻渡過,而另一波,黃士龍親自帶領之下,他準備去一趟對岸。

不過,黃士龍這邊剛剛有動靜。瞭望手立即來報道:“敵人出動了。”

“什麼?”黃士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根本沒有想到,對面的水師還敢出動,簡直不把自己的放在眼裡。

黃士龍一時間有一點點猶豫。

他先站在船舷之上,無數船隻動姚江是上游進入三江口這一片水域。這些船隻都不大,一隻船上滿打滿算不過幾十個人,上面最多裝三四門佛郎機炮,而且是漿帆並用,好像是蜈蚣一樣。

“不好對付。”黃士龍瞬息得到這樣一個結論。

雖然雍軍與佛郎機交戰多在外海,佛郎機的蜈蚣船沒有怎麼對敵過,反正在海上大船壓制小船的優勢太大了。

但是在這種複雜狹小的水域之中,這種靈活機動的船隻,能發揮出更大的功效,畢竟雍軍的船都是海船。

海船無風根本無法移動,而且即便是有風,海船在這樣的水域之中也跑不起來。表現出來的比如是龐大的笨拙。

一靈巧,一笨拙,一輕快,一沉重。

黃士龍才說不好對付。

但是不好對付,並不是不能對付。

畢竟黃士龍的船隻即便是臨時徵用的,上面的炮手卻不是臨時徵用的,因爲船隻的結構的問題,不能用什麼大炮,但是雍軍的佛郎機炮是對面的十倍,而且沙船不管怎麼說都是海船,不會那麼容易打沉,但是對面的船隻全部是內河船隻打造出來的,用的木料遠遠不過海船那麼講究。用佛郎機炮轟沉他們要比轟沉海船容易的多,而沙船的船舷要比對方高了不知道多少。

這都是優勢。

大戰將近,黃士龍非但不慌張,反而有一點點小小的興奮,說道:“回報殿下,說浙軍水師出動,臣黃士龍這一戰定會全殲浙軍水師。請殿下靜候佳音。”

黃士龍安排人乘坐小船去向朱厚煌報信之後,立即下令說道:“轉舵,向北,目標敵船。炮手準備。”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八百章 餘波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
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八百章 餘波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五十一章 和平與財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四章 豹房第七百零七章 後宮瑣事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十章 長史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三十三章 應州之戰 王勳【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