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

占城王說道:“好,小王就答應了雍王殿下。卻不知道雍王準備何事出兵?”

朱厚煌說道:“這要等了。”

“等什麼?”占城王好奇的問道。

“等升龍府之中的消息,等莫登庸與安南小皇帝,誰先忍不住動手。”朱厚煌說道。

“只希望舅舅不讓我失望。”朱厚煌心中暗道。他自己知道自己,如果時間拖的太長了,朱厚煌的財政根本支撐不住。但是如果時間太急,朱厚煌自己的準備都沒有好,他只能帶着這五千人與幾萬不管用的占城軍,去攻升龍府了。

吳鳳儀擡起頭來,他看見城頭上有三個漢字,升龍府。

此刻的吳鳳儀,即便是熟人一眼看過去,也決計認不出來。

吳鳳儀一身短打打扮,身上扛着一大捆柴火。好像是要進城的打柴人。根本看不出來,吳鳳儀居然是錦衣衛高官,雍王的舅舅。

吳鳳儀心中也有些緊張。

吳鳳儀祖上是太祖的親兵,太祖對自己的親兵還是很厚道的,很多跟過太祖的親兵,都有一個好歸宿。而吳鳳儀祖上也是如此。

吳鳳儀的祖上沒有太大的才能,否則早已在元末激烈的征戰之中,脫穎而出了。不過勝在忠心耿耿,也是這個原因,吳鳳儀祖上就進了錦衣衛,這一干就是數代人。早已是門裡出身,對這些僞裝,刺殺,打探消息的手段,小時候吳鳳儀還被訓練過,只是幾十年過去了,大多數都忘記了,此刻吳鳳儀做爲一個錦衣衛也是新手。此刻他也是非常之緊張。

不過,安南看城門的士卒相當鬆懈,只是微微看了他一眼,要了幾個銅板,就讓他進去了。

吳鳳儀進了升龍府之後,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他並沒有直接去找他埋在這裡的暗樁,而是在城中叫賣柴火,將柴火賣掉之後,纔到了一個商棧,並且從後門進去。

“大人。”這個商棧的主人跪倒在地,燭光之中,吳鳳儀說道:“在升龍府之中,沒有人懷疑到這裡來吧。”

“回大人,自從來到升龍府之後,我等安分守己,除卻收集平常的情報之外,根本沒有任何其他舉動,而且所有人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我們。”一個笑眯眯的商棧的老闆,此刻板着臉,臉上有一股肅殺之感。

不是吹牛,比起錦衣衛的情報能力,什麼東廠西廠都是渣渣。

南洋各國的暗樁都是吳鳳儀親手安置下來的,都是精兵強將,在中原這樣的精英有不少,但是全部不受重視,在錦衣衛之中受到重視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在溜鬚拍馬,在正德面前受重要的人,不過錢寧也因爲寧王案栽了。對下面的錦衣衛來說,又是一場大清洗。

吳鳳儀說道:“範獻的府上知道嗎?”

“回稟大人,範獻的府上當然知道了。”

“我有一個身份,一個能出入範獻府上不受懷疑的身份。”吳鳳儀說道。

“是。”

這裡錦衣衛的辦事效率還很高。一天不到,吳鳳儀想要的身份就已經有了,是一個給範獻府上送菜。

吳鳳儀帶着挑着兩擔子菜進了範獻府中。

一進範獻府,吳鳳儀將菜送好之後。身子一晃,消失在範獻府之中。

此刻範獻正好在府中,或者說吳鳳儀專門挑時候來找範獻。這一段時間範獻心事重重。不是爲了別的,就是爲小皇帝的舉動。

小皇帝想辦法與西京鄭氏勾連,想辦法殺了莫登庸。雖然計劃周祥,但是範獻卻沒有完全放心,而是憂心忡忡的,不過在外人面前不敢有一絲顯露出來。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個人的時候,纔會流漏出來。

“範大人,別來無樣啊?”一個聲音忽然從門外傳來。範獻猛地打了一寒戰,說道:“是誰?”

“是我?”一個短打的男子走了進來,看他的穿着衣衫襤褸。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長工僕人一樣,但是氣宇軒昂,自有一種風度,沒有一點畏畏縮縮的樣子,不像是久居人下之輩。而且在範獻看來,他還有一點眼熟。

“你是?”範獻說道。

吳鳳儀說道:“範大人不認識我了,你我有過一陣子同舟共濟的日子。敝姓吳。”

“您是吳鳳儀吳大人嗎?”範獻認出來吳鳳儀說道。

“正是。”吳鳳儀說道:“範大人,別來無恙?”

範獻說道:“卻不知道吳大人怎麼會在我府上,還是這般打扮?”

吳鳳儀說道:“在下,就是爲了範大人所擔心的事情而來。”

範獻有些明白,說道:“吳大人此來,雍王殿下可有什麼令諭。”

吳鳳儀說道:“雍王殿下派我來,就是爲了見安南郡王一面。”

範獻心思百轉,心中暗道:“也不知道吳鳳儀此來,到底是福是禍?”不過,不管是福是禍,範獻都不能擅做主張。範獻立即讓心腹下人,將吳鳳儀安置好。第二日一早,就帶吳鳳儀進入皇宮。

吳鳳儀扮成範獻的隨從進了皇宮。先進去給安南小皇帝稟報。

不一會兒,就聽裡面的人傳令,將吳鳳儀帶了進去。

吳鳳儀進入小皇帝的寢宮之中。他一進門就看見一個人十七八歲的少年坐在正位之上,看着下面。

吳鳳儀不由的將他與朱厚煌想比較。

兩者雖然都是年紀輕輕就是一國之主,但是朱厚煌經歷過戰場,心中自有丘壑,在外面自然有一股凜然之氣,但是安南國主,卻有一些陰鷲之色。內心城府深沉之極,不見喜怒哀樂。

“你就是雍王的舅舅?”安南小皇帝陰沉的臉對吳鳳儀說道。

吳鳳儀說道:“外臣吳鳳儀,見過安南郡王。外臣的確與雍王殿下有郎舅之親。”

不管安南關起門來怎麼自稱皇帝,但是在大明眼中,只是安南郡王而已。安南小皇帝想給吳鳳儀一個下馬威,但是卻被吳鳳儀不鹹不淡的頂了回去。

安南小皇帝對吳鳳儀這個安南郡王的名頭覺得特別刺耳,但是不管怎麼刺耳,都必須聽的,他索性直入主題。問道:“雍王殿下派你來有什麼事情?”

吳鳳儀說道:“郡王殿下是大明冊封的郡王,我家陛下不容殿下受困於亂臣賊子。派雍王殿下解救特地來解救,臣不過來這裡打前站的。”

安南小皇帝對吳鳳儀說的話,一個字也不相信,自從仁宣之後,大明對外外交政策早有衆所周知的事情了。大明在仁宣之際一改太祖成祖時的政策從對外擴張,變成內斂起來了。鄭和艦隊的消失,還有鄭和海圖被時任兵部尚書的劉大夏焚燬,都是這個政策的直接反應。所以安南小皇帝對大明皇帝來扶住他,根本就是不大相信,更不要說安南小皇帝作爲皇帝本能,對大明的抵制。

因爲大明從來是安南掃不掉的夢魘,從仁宣之時從安南撤軍,到現在纔不過百餘年上下。要讓安南對大明完全相信,更是癡人說夢。

安南小皇帝隨口問道:“雍王殿下準備怎麼來幫助朕啊?”

吳鳳儀說道:“雍王殿下已經上書陛下,調用廣西十萬狼兵,並徵調占城五萬人馬,再從海上出兵數萬,三路匯合升龍府。

安南小皇帝聽到吳鳳儀的話,第一反應並不是驚喜,而是驚嚇,他猛地坐直了甚至,說道:“吳大人,所說是真的嗎?”

吳鳳儀一見安南小皇帝的話,立即知道自己的計劃奏效了一半,下面就容易多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
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八百四十三章 鄭綏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十四章 地圖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