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

太陽並不毒辣,但是照在張五身上,感到非常難受。他已經走了四五個時辰。他從邵縣出發。要徙步到大員集結。

一邊走,一片心中暗暗咒罵,新來丞相大人。

他是最新一批移民。剛剛在邵縣紮下根,領了屬於自己的荒地。只要開出來,就自己的。只是要欠大王一筆錢,不過大王慈悲的很。利息很低,還允許用糧食償還。還免除所有勞役。只剩下兵役。天地間還有這麼好的大王。

大王如此之好,但是幸福的日子,過得太快了。

新來的丞相就不是好東西,將大王貸出的口糧給停了。想要糧食,一定要從軍打仗。張五很害怕。故老相傳,被徵發上戰場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的。一般都回不來了。打仗豈是好玩。

張五想要逃。

但是逃不掉。

在邵縣,每一個村落之中都有人蔘軍。雖然縣兵,此刻縣兵大隊被打散,分散在各大隊伍之中,暗中控制住各賂民壯,每個縣的青壯雖然很多,但是都在嚴密的控制之中。

張五一擡頭,就看見了一個人,這個人嘴巴上有青澀的絨毛,看上沒有多大,但是行走之間,左顧右盼。好像是巡視領地的猛獸。

張五認識這一個人。

他心中暗道:“這個臭小子,不過是在縣兵之中混過幾日,就如此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等着吧,等過兩年我也去縣兵之中混上一段時間,看你還是不是這個樣子。”

張五心中暗暗念道。

還不等張五心中的念頭落下來,就聽見一聲呼喝道:“快點走,我們今天就要走到大員。”

“什麼?”張五大驚失色。

他雖然現在定居於邵縣,但是當初也是從大員遷移過來的。對大員與邵縣之間,到底有多遠的距離。他心中有數。

一天大時間,從邵縣到戚氏,然後到大員,對於這些常年在地裡務農的百姓來說,也不是一間容易的事情,這注定是一次艱難的跋涉。張五臉色都白了。

一日辛苦。

張五終於在日落之前,來到了大員。

在大員城外的一處校場之上。

大員本來就是雍王親軍的駐地,而且最初的大員百姓都福州三衛,最開始也是以軍屯的方式屯耕的,所以說,整個大員最不少的就是校場,軍營。甚至在大員附近的村落都是以軍營,軍屯爲名。

張五飢腸轆轆的在站在校場之上,覺得肚子裡面有一團火在燃燒。口中直犯酸水。

滴滴答答的馬蹄聲響起來,張武陡然擡高了眼睛。

張五雖然來東雍島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也知道東雍島上馬匹是一個稀罕物。不是一般人能夠弄到手的。

這一真馬蹄之聲,也不是一匹馬的聲音,而是很多匹馬的馬蹄之聲重疊在一起的聲音。張五知道這一次來得一定是大人物。

果然不出張五所料,一行騎士趾高氣昂的在校場中間停住了馬匹。而爲首之人,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

整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陸完。

陸完雖然是文官出身,但是沒有少打仗,騎術相當精湛,根本沒有一點生澀的地方。

他冷哼一聲說道:“帶上來。”

“帶上來。”陸完身邊的侍從高聲吶喊道。

聲音遠遠的傳了出來,立即有人應聲。

幾十個囚徒被百餘個士兵硬生生的拖了出來,每兩個士兵夾着一個囚徒,囚徒身上帶着種種的木枷。

張五忽然看見這裡面一個人很眼熟,暗道:“那個不是王麻子嗎?”

王麻子也是與張五一個村的人,雖然這村落都是專門打散分配出來的。這些村民之前,連見過一面都沒有。

但是相互在一起也有幾個月了,一般人的本性也都看清楚了,這王麻子根本就是一小流氓而已。向來本村子裡面的人看不起。

但是以張五睏乏的想象力,即便是再看不起王麻子,也不會想象到,會在這個地方與他想見。

這王麻子今日定然是撞到鐵板之上了,一定沒有什麼好下場。

果然一聲聲呼喊之聲,傳了過來。“這些人都是沿途的逃兵,今日征夫之前,就已經提前告知,在軍中要行軍法。殺無赦。”

一聲令下。幾十個逃兵被士卒按住的頭顱,死死的按進土地之中。所有囚徒,嗚嗚亂叫。卻說不出來一句話來。

卻見長刀高高的掄起來。幾十顆頭顱就好像是皮球一樣,滾了一地。鮮血噴涌而出,灑在黃沙之上,又一種別樣的美感。

張五寒若驚蟬,不敢再有一絲怠慢。

陸完在校場之上轉了好幾個圈之後。又訓示了一番,這才離開。

在陸完帶着侍從離開的時候,張五清晰的聽到了這一聲呼氣之聲,與這個一揮手斬殺數十人但冷面冷心之人在一起,不僅僅是張五,很多人都感覺到很不適應。

雖然他們都知道凡是寫上軍法之類,從來是從嚴從重處理。但是在東雍這麼長的時間了,他們還是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軍法,本來很遙遠的東西,一下子拉到身邊。由不得他們大驚失色。

當陸完一走,立即有議論紛紛,道:“這位陸長史很厲害,在中原帶兵打仗,無往而不利。”

“什麼啊,也不過是一個獨-夫,連問道不問,就要殺人。”

“就是,就是。”

“哎,如果陸長史不來就好了。大王最體恤小民,絕對平白無故做這樣的事情了。”

“就是,就是。”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人金尖銳的聲音,拖拉着長音說道:“殿下有命。”

整個校場之中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跪倒在地面之上,連頭也不敢提。

“殿下聽聞諸位日夜兼程來到大員集結,甚爲欣慰。得體大賞全軍,免除一年賦稅。”

一年賦稅,也是朱厚煌爲這一次行動能拿出來的最大資本了。

朱厚煌的繃緊的財政,也只能付出這樣的支出。以正德十三年開墾荒地,必須要到正德十六年之後了。

雖然是預支未來的賦稅,但是朱厚煌並不是很在意。

朱厚煌主要的財政來源,是海上貿易,他開墾荒地,一來是漢人的本能,二來是爲了將來的糧食自給。再者就是安定人心。至於從田地之中刨出的那些錢財,本就不是他在意的。

但是這一年賦稅對這些百姓就大大不一樣了。

這一年的賦稅對朱厚煌來說並不是多重要的事情,但是對下面的百姓卻是重要的負擔,他們來到東雍,大部分都是赤貧,所吃,所用,所住的地方,都是朱厚煌的供給。

這也是朱厚煌巨大的負擔,以至於朱厚煌雖然月收數萬兩卻不敢有大行動的原因所在。

當然朱厚煌也不是白白付出這麼多的。這些都是百姓的債務。

朱厚煌自然不會黑心腸的的高額利息,但是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免除一年賦稅,對他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大王千歲,大王萬勝。”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東雍百姓稱呼朱厚煌,不再是雍王殿下,而是大王,或者是我家大王的稱呼。

這一切都反饋到了朱厚煌這邊。他靜靜的聽着。

“東雍百姓,皆感大王恩澤,稱大王愛王。陸公殺我。”

“大王愛我,陸公殺我。”朱厚煌反覆沉吟這一句話,他心中暗道:“倒是小看陸完這個老油條了。”

陸完這個在朝堂之上廝混過的高官,怎麼會不知道怎麼解除主上的猜忌,這一手恩出於上,怨歸於身,就玩的很漂亮。

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
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章 不服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一章 元宵宴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章 餘波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六百零五章 升龍圍城戰十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