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

卻不說,汪直在這裡着急的跳腳。在海上有一個人比他還要着急,不是別人,正是亞伯奎。亞伯奎幾乎要昏倒過去。

對於佛郎機人來說。什麼最重要,不是戰船,不是財富,而是人口。

佛郎機在東方的人力缺口,可以說是阻礙佛郎機東方殖民地發展的重要因素。十年之前,亞伯奎攻下馬六甲的時候,他手頭的全部兵力,也不過一千多人而已。

而現在雖然比十年之前好上不少,但是並不說,就沒有人力缺口了。之前海戰之中傷亡就不小,再加上這一次岸上的人,最少有小兩千人之多。

小兩千人傷亡,即便是對東雍陸軍來說,也算是傷筋動骨了。更不要說對佛郎機人來說了。

亞伯奎甚至想讓他們都逃走,能跑回來一個,就算是一個。但是亞伯奎都知道,這樣的局面根本不能逃,這樣的情況下逃走,也同樣沒有生路。

亞伯奎所能做的是,眼睜睜的看着。

一陣陣排槍之聲,持續響起,雍軍士卒一個個栽倒在地,雍軍士卒一度有動搖的感覺。

畢竟士兵都是人,不是神,這樣的傷亡,承受不住也是正常,不過雍軍的訓練還算嚴格,只是動搖了一下,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不過一會功夫,佛郎機人最大缺陷的問題出現了,就是人少。

本來嗎,佛郎機人的人數就少,汪直星城之內,有一個營的人馬,總共有六千上下。而佛郎機人只有千餘而已。而且被佛郎機炮砸了一輪,又是傷亡過半。能夠戰鬥的只有五六百人,這樣懸殊的比例。不是即便誰佛郎機人發揮的再好,也不是對手。

不一會兒功夫,長槍手準備與佛郎機人撞擊在一起,長槍與長槍死命的捅,長斧手,大殺四方,果然是勇力過人。

慢慢的火槍聲音變得稀疏起來,再然後平息了。

佛郎機人並不是漢人,佛郎機人的價值觀可以允許他們在絕境之中投降。當他們的大陣被擊潰了,他們也就不再拼命抵抗。

面對這樣的局面,亞伯奎深深的閉上眼睛,再次睜開,說道:“撤退吧。”

上岸的一千人沒有一個能活着回來,這損失之大,比下於上一次海戰,上一次海戰打敗東雍水師,讓東雍水師損失慘重。而這一次損失這麼多人,卻什麼也沒有撈到,讓亞伯奎氣的牙根疼。

這個時候,汪直也氣的牙根疼。

汪直統計了傷亡數字,在短短的交鋒之中,汪直營中就死傷了五六百人,傷亡數字幾乎是十比一了。

汪直營中幾乎折了一成。而且這短短的傷亡幾乎都是被火槍所傷。汪直非常之後悔,後悔將火炮停下來。

不過此刻再怎麼後悔也來不及了。汪直說道:“將他們的火統拿來看看。”

“是。”立即有人將佛郎機人的火統拿了過來。

汪直接過來。只覺得手上一沉,汪直髮現這根火槍非常重。讓汪直有些拿捏不住,汪直細細觀察,這火統一般人恐怕端不起來。然後汪直再拿着一根y型支架。汪直將這個支架插在地面之上,然後將火統放在支架之上,這才能用。

汪直說道:“將這根火槍送給古晉,呈給殿下,爲殿下報捷。”

汪直知道朱厚煌一直在研究火槍如何列裝進軍陣之中,他覺得佛郎機人的辦法可以學習,不得不說,今日一見,汪直對佛郎機人的戰鬥力刮目相看。

汪直甚至在想,如果今天佛郎機人有足夠的兵力,勝負之數,還在未知。汪直覺得佛郎機人使用的火統,還有打造火統的樣式,對朱厚煌有一定的啓發。

汪直將這一戰的纖細經過整理成文,派出快船送到古晉。然後開始修整全軍。修養傷員。

消息傳遞的很快,不到一天的時間,朱厚煌就得到了消息。

“好。”朱厚煌忍不住拍案而起。

由不得他不高興,這可是朱厚煌與佛郎機人作戰以來,包括上次的澎湖之戰的,第一次勝利。也是最大的勝利。

朱厚煌起身徘徊,暗道:“我都忘記了,佛郎機人缺陷是人口,而我的優勢就是人口,這一點優勢萬萬不能放棄。”

朱厚煌平息了情緒之後,再細細看到了一遍。這一次朱厚煌將關注點放在火統之上,一看短短的接觸之下,汪直營中居然傷亡了這麼多人。都是傷亡在火統之下。

朱厚煌先是細細的研究了一下佛郎機人的陣勢,只覺得有一點熟悉,忽然他從記憶深處翻出來一個西班牙方陣的概念。

西班牙方陣就是以長槍手爲城牆,保護後面的火槍手射擊,他們的殺傷都由火槍手來完成。而今日佛郎機人的陣法,與西班牙方陣有關聯。

朱厚煌又拿起那一根沉重的火槍。掂量了一下,再看看打造工藝,覺得這工藝也沒有什麼出衆之處,大明的鐵匠也能完成。唯一的特點就是重,爲了保持射程,就要增加火藥,增加火藥,就要相應的增加槍管的厚度,增加槍管的厚度,重量自然要增加。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朱厚煌暗道:“看來這火槍也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不過是有所取捨。我的作法,是不是太激進了。”

按朱厚煌原來的想法,他想製造出一種火槍,插上刺刀,就是能代替長槍的武器,但是其中難度太高了,除卻他在北京打造那三百根火槍。朱厚煌沒有再打造出來火槍。可見其中難度。

朱厚煌感覺自己太過追求完美了。

朱厚煌立即傳令下去,讓鐵匠按照這個樣式打造出來一批火槍。看看難度大不大。

朱厚煌馬上寫信讓汪直將繳獲的火槍編到軍中,看看效果如何。

隨即朱厚煌將勝利的消息傳播開來,用以鼓舞士氣,穩定人心。朱厚煌心中又下達命令,讓水師出擊。

水師出擊的目標全部圈定了,從香料羣島,到爪哇,再到馬六甲海峽,凡是有佛郎機出沒的地方,全部出擊,同時出擊的還有回回各國。

羅軒的出使,還是卓有成效。或者是因爲回回教各國與佛郎機之間的矛盾之間實在太大了一點,羅軒與他們一拍擊合。

配合南洋各國的補給,整個南洋各個地方烽煙遍地,佛郎機人所有能獲得物資的地方,都有雍軍水師與佛郎機船隻的戰鬥。

等佛郎機知道的時候,佛郎機商船已經損失了不少。雖然佛郎機的商船都是武裝商船,但是商船就是商船,並不是戰船。雍軍水師的戰船,豈能比不上佛郎機的商船。

汪直所部在整頓之後,沿着海岸線向西前行,準備進攻馬六甲。

雍軍的攻勢全面展開。

面對朱厚煌全面出擊,亞伯奎並沒有盲目的應對。他看到地圖,看着南洋一帶的海都,他暗道:“法摩沙以西之間,並沒有東雍的船出沒,從果阿與馬六甲之間的航道還算是通暢。”

並不是朱厚煌手下留情,而是想要截斷馬六甲與果阿之間的航道,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城,就在馬六甲海峽最窄的地方。實在太冒險了。

即便是遍地烽火,只要馬六甲與果阿之間的通道還暢通,亞伯奎就可以不在意,他看都沒有看,暗道:“雍軍將一支軍隊放上半島之上,他們是不是想從陸路進攻法摩沙嗎?我必須有所反應,不能讓他們得逞。”

經過一場與雍軍的陸戰之中,亞伯奎對雍軍陸軍充滿了警惕。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
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五章 張璁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六百零九章 升龍圍城戰十四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