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

朱厚煌說道:“恐怕,孤這個嫌疑之身,盧先生也沒有少出力氣吧。”

盧孔章居之不疑,拱手說道:“雍王殿下繆贊。”

朱厚煌冷笑一聲,他想起在安慶城下的冷遇,一時間火氣上涌,說道:“孤真想劈開你的肚皮,看看你的膽,是不是也是膽大如斗。”

盧孔章笑道:“臣是不是膽大如斗,殿下剖開。殿下自知。殿下今日坐擁千載難逢之良機。左右成敗之機,盡在殿下之手,如殿下願意相助,我家王爺願意與殿下共分天下。”

“共分天下?”朱厚煌冷哼一句,說道:“當初成祖與寧獻王所言,亦是如此吧,你以爲孤會上當。”

這也算是一段公案,也是寧王一脈爲什麼會憤憤不平,最終要造反的原因之一。

當初成祖在北京騎兵的時候,兵力並不算多,於是,他向當初封到關外的寧王求援,最終從寧王手中奪下數萬大軍,這數萬大軍在靖難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初成祖奪軍的時候,爲了安撫寧王,言,事成則中分天下。結果成祖登基做了皇帝,立即將寧王打壓下來。

寧王想封到蘇州,成祖都不肯。這讓寧王一脈滿腹怨念。

盧孔章哈哈一笑,說道:“殿下不是此等愚人。殿下寧可偏居海島偏僻之地,也要養兵經武,可見是有大志之人。殿下與我家殿下都是藩王,我家殿下素有賢王之稱,但是朝中小人是如何詆譭我家殿下?言‘百官賢可升其職,藩王賢升何官?’殿下自度賢與不賢,自可知曉,殿下將來的下場。今日我家殿下起兵,於殿下來說是千載難逢之機,我家殿下起兵,使朝廷無暇關注殿下,殿下自可佔據州郡,廣並土地,我家殿下若勝,自然與殿下會獵於中州,不勝,殿下也能正德一較高下。”

不得不說,盧孔章所言,對朱厚煌來說,是有一定的誘惑力的。

無他,是因爲藩王的原罪。

也許是因成祖是靖難起家的,他唯恐其他藩王效仿自己,在限制藩王這方面,走得越來越遠,以至於將藩王當豬養。

藩王身上就揹負了原罪,以至於發展到,只有混吃等死的藩王,安享富貴的藩王,纔是好藩王,越是賢明,越是有本事的藩王。一定都是大逆不道,圖謀不軌的藩王。要打壓到地。

朱厚煌就知道一例,就是崇禎朝的唐王。也就是後來的隆武帝。在中原被流寇霍亂的時候,他起兵平亂,但是亂還沒有平,自己就進入中都的高牆之中了。

朱厚煌心中未嘗沒有這樣的隱憂,否則他不會在正德召他的時候,有一絲動搖。

但是朱厚煌更知道寧王是一個什麼貨色,是烘托王守仁王陽明的配角,原本歷史上,寧王被王陽明不等北兵南下,就已經平定了。以至於,讓正德有意猶未盡,想再打一場的想法。

可見寧王的底子爛成了什麼樣子。

雖然,寧王現在看起來,氣勢如虹,勢如破竹,不可阻擋。但是朱厚煌知道,寧王不過是一鼓之氣,這一口氣一泄,下面就會推枯拉朽,被平定。此刻朱厚煌怎麼肯上這一條破船啊。

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任憑你花言巧語,孤一個字也不信,左右拿下此人,明日壓往南京。”

“是。”立即有侍衛抓住了盧孔章,盧孔章也不防抗,任由他們抓住雙臂,說道:“殿下,你會後悔的。”

朱厚煌聽而不聞。等盧孔章壓下去之後。朱厚煌猶豫了好一陣子,忽然說道:“諸位,這樣滯留在安慶城外也不是辦法,孤想先與寧王一戰。”

“殿下三思。”戚景通忍不住上前說道。他來之前,受過老上司陸完的叮囑,言道,殿下年輕氣盛,容易衝動,但是很多事情都需要忍耐,而殿下麾下多是唯殿下之命從之的人。顯思此去,一定要好生規勸殿下,讓殿下以保全自己爲重。

“殿下,寧王勢如破竹,連破九江堅城,號稱十萬,縱然沒有十萬,數萬也是有的,敵衆我寡,勝算不多。”戚景通說道。

“戚將軍誤會了,孤沒有想和寧王陸上交戰。”朱厚煌說道。朱厚煌也不傻子,縱然他的士卒再精銳,他這一次來的步軍不過一千多人,在數萬人的大戰之中,能起到什麼作用啊。

“孤的意思是,在江上與寧王軍大戰。”朱厚煌說道:“寧王造反,雖然是蓄謀已久,但是他練步卒好練,但是想要訓練水軍,就不好訓練了。”

只要有錢有人,在山溝之中,也能訓練步卒。但是水師就不一樣了,水師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船,大型水師戰艦,可不容易建造,一來,需要很多人力物力,二來也需要大規模的造船業支持。

這些寧王並不是沒有,但是太容易曝光了。所以,朱厚煌可以斷定,現在寧王的水師大部分都應該是民船改裝的,專業的戰船也許有,並不多。

但是現在朱厚煌的的戰船雖然少,但都是大型五桅戰船,少量是三桅福船,數量雖然少。但是都是大船,而且朱厚煌的水兵都是在大風大浪之中歷練過的。比起寧王倉促之間拉起來的水手,實在是好上太多了。

所以,朱厚煌有這個信心,縱然寧王水師,擁有再多的船隻,朱厚煌也有信心與之一戰。

而且長江沿岸的戰鬥,都是以爭奪長江的控制權,爲第一要務,長江在誰手中,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負。

朱厚煌只要在長江上遏制住了寧王軍,寧王想攻下安慶幾乎是不可能了。

這樣一來,朱厚煌也不用去看安慶知府的臉色了。

朱厚煌眼睛轉向鄭路。

鄭路立即說道:“臣請爲先鋒。”

“好,”朱厚煌立即說道:“孤等着諸位建功立業。”

戚景通低頭看了鄭路一眼,心中暗道:“這個鄭路,光知道拍馬屁。”

此刻戚景通還是有些擔心,他是打過仗,真正數萬人的大戰之中,任何一個因素都能左右戰爭的勝負,朱厚煌想憑藉水師取勝,固然想的不錯,但是真正結果如何,實在是有太多的未知數了。

“報。”一個士卒進艙,說道:“剛剛被壓下去的人犯跑了。”

“什麼?”朱厚煌臉色頓時鐵青,說道:“那麼這樣看着他,,就能讓人跑了嗎?”

李良欽說道:“殿下,不要責怪下面,是臣看走了眼。剛剛臣就發現,這爲盧孔章,好像有武功在身,而且造詣非淺,只是不能確定,他又束手就擒,這纔沒有說,現在想來,是臣大意了。”

“什麼?”這個時候,朱厚煌的臉徹底黑了,心中暗道:“難不成這位盧孔章還帶有行刺的使命不成?”一瞬間朱厚煌氣憤不已,更是下定要給寧王一個好看的決心。

“傳令下去,除卻值夜之人,全部準備休息,明天一早,逆流而上,與寧王軍一決勝負。”

“遵命。”所有人一起高呼。

戚景通也是如此,他心中暗道:“這一次我一定要守在殿下面前,保護殿下週全,纔不負陸尚書所託。”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早,雍國水師開始拔營,在幾十條大漿的幫助之下,開始逆流而上。

從安慶沿着長江向西南方向不過數十里,江面中間,陡然多出一片沙洲來,將在大江從中間分爲兩段。

朱厚煌問道:“這是什麼地方?”

立即有人說道:“這裡是黃家嘰。”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二十章 經緯【3】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
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二十章 經緯【3】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二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