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

長期身處漢軍樞密,波紹雖然因兵敗仍處倉皇中,但言語中分明透出居高臨下,甚至是對他班超的不屑。班超聞之,暗暗嘆了口氣,心裡倍感無奈!

衆將也都聽出了波紹的不敬。如此危急時刻,波紹竟然如此不顧大局,如此輕視從死牢中將他救出的班司馬,這無疑會讓接下來的行動困難倍增。衆人無不怒火填膺,班秉、班騶則怒目而視,目光中烈焰已經在燃燒。

漢軍傳統不允失敗,從孝武大帝起,將領戰敗,輕則罷官,重則下獄死!刺奸營已經敗於白山,他波紹的功名路已到頭了,還有什麼資格牛?

天黑下來後,等衆人飽食後體力恢復,班超突然帶隊順着山巔裂谷走下雪線。他們先向東走去,然後悄然扭頭向南而去。

天亮之前,小隊早早建起雪屋隱身歇息。晚上又會快速行軍,整整二天二夜,衆人成了一羣雪人,晝伏夜行,到第三天天明時分,突然隱秘來到南山口外的高山上。然後又悄悄潛入白山南麓半山腰一道積雪覆蓋的山嶺上,峽谷內的胡營盡收眼底。

又一股大寒流來臨了,從蒙古高原吹來的凜冽寒風,掠過稍矮的金微山(注:今阿爾泰山東段),又挾着積雪,咆哮着刮過高聳入雲的白山,向南方的莫賀延磧大沙漠奔騰而去。中原已經接近春天的門檻,但狂風呼嘯下的白山之巔,卻粉妝玉砌,冰雪皚皚,氣溫陡降。

“嗚-咕咕……”

白山南麓,約數十里寬,全部是由山洪沖積而成的沙礫平原。伴隨一聲清脆的雕哨,一隻雪雕,張着巨大的翅膀,從雪山巔峰之上,翱翔到南山口峽谷上空。它盤旋着,俯瞰着地面溝底的沙礫、亂石,以及南山口外遙遠的沙海和綠洲內的氈包、牛羊。

峽谷入口處扎着一座堅營,旌旗如林,人喊馬嘶,雪塵漫天。突然,營中一個袒胸露臂、髶髦飄逸的匈奴將軍舉起硬弓,“颼”地一聲,箭矢帶着長長的嘯音飛上天宇,準確命中大雕。

剎時,高空潔白的雲彩間,雪羽紛飛而下,雪雕撲閃着翅膀,掙扎着又向南飛翔一段,終於一頭墜落在離大營十幾裡外廣闊無垠的沖積平原之上。

班超、胡焰、蒙榆和波紹四人身着厚厚匈奴羊襺,身上的胡襺骯髒不堪,上面的血漬已經變成黑色。他們伏在斷崖下,看着溝底袒胸匈奴人,心裡都大驚。如此距離,這個匈奴人足有五石以上神力,令人膽寒!

“尕叔,眴第和呴黎壺一直緊盯着,離吾已近,再晚則難脫身矣……”身後的班騶神情緊張,忍不住籲叨道。

突然,彷彿從白山地下深處隱隱傳來一陣沉悶的轟鳴聲,又分明呼嘯遠去。沉悶的、如銅鐵撞擊一般的呼嘯聲後,大地開始劇烈顫抖了幾下。斷崖上冰塊、雪團轟然墜落,紛紛揚揚地砸到幾人身上。無數亂石、雪團、冰塊,則紛紛墜落崖下溝底。

小姑與寡婦二犬魂飛魄散,夾着尾巴,反射性倉皇地竄到班超等人身邊,腦袋拚命向衆人身下鑽。胡焰輕撫安慰道,“不怕,地動(注:即地震)山搖!”

地動很短暫,大地又安靜下來,只剩下雪花隨着寒風飄拂着。班超是史家之後,《春秋》、《史記》等古籍有太多地動記載,他一點未覺稀奇。倒是波紹悄聲咒道,“北胡暴虐,此時地動,可謂天怒人怨,天不佑虜人……”

再看胡營,已是一片狼籍。強烈的地動,使正在搭建營柵、箭樓的役夫、士卒紛紛從高空跌落,出現人員傷亡,遠遠能隱隱聽到慘嚎聲。戰馬驚慌燥動,士卒紛紛從帳中逃出,無處躲避,吵嚷奔逃,炸營一般。很快,營中便安靜下來,一切又復歸平靜。

大營傍山依水,被冰凍的峽谷澗流在這裡一分爲三,兩條從大營兩側南去,一條穿營而過。胡角時起時伏,營內黑幛獵獵。四排鬥粗的圓木寨柵構成“城牆”,四周密佈轆轤、刺簇和陷馬阱。營柵內四周築有十幾座高聳的箭樓,上置強弩,嚴密地封鎖着南山口。

大營由四座營壘構成,互爲犄角。此時營中數千卒僅駐一營,而位於中間的中軍大營與北面兩營,營帳和無數木架子屋已建好,但卻是空的。而北面兩營之間,便是糧秣營。糧秣營內營區寬大,草垛和慄倉無數,圍欄內足有百萬頭牛羊,牛車和獨輪車無數……

眺望着這座堅營,波紹心裡的震撼難以形容。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在伊吾期間,他曾兩度至南山口探查,原判斷南山口不過是個疑營。可眼前的大營,那裡是疑營,分明是堅壘!

突然,山下牛角號“嗚嗚”鳴響,匈奴鐵騎如黑色的潮水一般,正從幾十裡外的伊吾廬,向南山口大營涌來。旌旗獵獵,馬踏黃沙,兵勢浩蕩,跋扈飛揚,足足有兩萬餘騎。各部訓練有素,進止有序,呼衍部不愧爲北匈奴精騎主力!

班超問,“如此狂妄,前漢時,呼衍部未受打擊乎?”

胡焰道,“在北匈奴各部中,呼衍部戰力強悍,求戰心切,在數百年漢匈大戰中,從未受過重創!”胡焰悄聲向班超說起呼衍部由來。

呼衍部駐牧地遠在娑陵水(注:即今蒙古國色格楞河)以北,林木茂密的東薩彥嶺山區和庫蘇古爾湖一帶,位於巴拉乾草原的西北部,水草豐沛,牧業繁勝。呼延王王庭設在庫蘇古爾湖畔的哈特噶勒,封地南與烏禪幕部相鄰,東與堅昆、北與丁零毗鄰。

在北匈奴各部中,除攣鞮氏是王族和單于本部外,還有呼延氏、蘭氏、須卜氏、丘林氏、休屠氏、混邪氏、獨孤氏、沮渠氏等諸部族。而在數十個異姓部族中,呼衍部世與單于王族通婚,是草原帝國匈奴最尊貴的望族。

呼延部由遊牧部落和森林部落兩部分構成,遊牧部落逐水草而居,四季遷徙不定,喜愛氈房。而森林部落則多數在森林內定居,喜愛居住由樺樹皮建起的小木屋,以放牧和狩獵爲生。

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
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章 張網以待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三章 鮑昱兩問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