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帝國反擊

陳勝佔領陳縣後,立即召集當地三老、豪傑共商大計,大家建議陳勝稱王。然而,新近投靠起義軍的兩位名士張耳、陳餘則認爲:秦庭無道,破人國家,滅人社稷,絕人後世,罷百姓之力,盡百姓之財。將軍起義兵反秦,是“除暴政、安天下”之舉,“今始至陳地而王”會使得天下人覺得懷有私利,不利於日後的發展。不如暫不稱王,迅速引兵而西,遣使者立六國後人,使之成爲義軍的羽翼,爲秦庭增加敵人。敵多則力分,與衆則兵強。如此,暴秦可誅,公據咸陽以令諸侯,則帝業可成。陳涉思慮再三,沒有接受兩人的建議,遂自立爲陳王,以陳縣爲都城,國號爲“張楚”,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政權。“張楚”政權的建立,推動了全國範圍反秦起義的**,成了山東義兵的標誌,顯示出巨大的號召力。據《史記?陳涉世家》記載,當時各地以“張楚”軍名義數千人爲聚者,不可勝數。在反秦浪潮的推動下,六國舊貴族殘餘勢力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舉事,項梁、田儋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面對鬥爭形勢的迅速發展,陳勝進一步確定了“主力西征、偏師略地”的反秦總體戰略,任命吳廣爲假王(副王),率領起義軍主力西擊滎陽,取道函谷關,直搗秦都咸陽。同時,令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作爲奇兵,迂迴進取關中,策應吳广部西進。隨後,又任命武臣、鄧宗、周市、召平等爲將軍,作爲偏師,分別北渡黃河,進攻原趙國地區;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區;進攻廣陵、魏國舊地,攻取長江下游、黃河以南等地區,將反秦鬥爭的熊熊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滎陽是山東通向關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戰國後期,秦國爲了滿足兼併戰爭的需要,進行戰略東移,將滎陽作爲自己“中分天下、兼併四海”的戰略樞紐,不僅駐有強兵勁旅防守,而且在附近設有囤積大量軍需糧草的敖倉以資軍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拿下滎陽,就等於打開了通向關中的門戶;再攻取敖倉,既可切斷秦軍糧草供應,同時也解決了起義軍的軍需問題。陳勝派重兵攻取滎陽的戰略意圖也正是基於此,但讓陳勝沒料到的是,滎陽守將正是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拋開能力高低不論,李由還是相當忠於秦庭的,積極組織城防、固守待援,致使吳廣軍久攻滎陽不下,大軍西進受阻。陳勝得知此事,心裡十分着急,爲確保“直搗咸陽、剪滅暴秦”戰略意圖的實現,隨即決定另派曾作過項燕部將的周文爲將軍率兵西進,利用吳廣大軍牽制秦軍主力的條件,繞過滎陽,直取函谷關。周文大軍斬關奪隘,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離秦都咸陽僅百餘里的戲地(今山西臨潼境內)。進軍途中,百姓奮起響應,隊伍不斷擴大,當時已擁有戰車千乘,士兵數十萬人,一股強勁的洪流席捲關中大地,這是自商鞅變法以來所未曾見到的。

昏聵無能的秦二世胡亥聞聽起義軍逼近咸陽,大驚失色。在都城空虛,調兵不及的情況下,只好依少府章邯之謀,赦免在驪山陵服役的幾十萬刑徒,拜章邯爲將軍,臨時組編軍隊阻擊起義軍。也許是一切進展得都太過順利,周文率領的起義軍放鬆了警惕,被突如其來的幾十萬秦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只得退出關中。在曹陽亭(今河南靈寶東北)固守、抗擊秦軍數十天後,又敗退澠池,終因寡不敵衆,拔劍自刎。

周文西征軍失敗後,秦將章邯揮師東進,迫近滎陽。圍攻滎陽的起義軍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此時起義軍領導層出現分歧,將領田臧認爲“吳廣驕橫,不知兵權,不可與計”,竟假借陳勝之名殺害了吳廣,奪取了兵權。之後,田臧命李歸等繼續圍困滎陽城,自己親率西迎秦軍於敖倉。經過一番激戰,草創的起義軍沒能頂得住秦軍的衝擊,全軍覆沒,田臧身死陣中。

起義軍的形勢就此急轉而下。秦將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後,即傾全力進攻陳城。秦二世二年(前209年)十二月,陳勝親率義軍將士與秦軍展開激戰,雖奮力拼搏,終究未能挽回敗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準備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沒想到,竟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伕莊賈殺害,成爲千古遺恨,大澤鄉起義終歸失敗。

大澤鄉起義的失敗,飛刀認爲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陳勝稱王后,其思想逐漸發生演變,沒能進一步發動民衆,反而與民衆的關係逐漸疏遠。其二,隨着反秦鬥爭的開展,陳勝對手下將領缺乏節制,義軍內部的離心傾向日益蔓延。陳勝派往各地的將領各存異心,爭相稱王、公開分裂。比如,北征的武臣自立爲趙王,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爲燕王,而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爲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爲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在周文軍退出關中之時,各路諸侯竟然各懷鬼胎,坐觀成敗,給了秦軍反撲的機會,致使起義軍主力被秦軍圍殲。其三,起義軍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據地。大澤鄉起義後,起義軍攻城掠地,只是簡單的佔領,並沒有建立真正的行政機構和各級政權,無法保徵兵源和給養的供應。這種流寇式作戰,缺乏戰略支點,只能勝不能敗,故而在周文部被全殲後,起義軍一蹶不振、潰師千里。其四,從軍事角度講,大澤鄉起義的爆發十分偶然,在給予秦庭突然一擊的同時,陳勝在起以前既沒有發動過廣大民衆,也沒有秘密積蓄力量。在短時間內,參加者多數是自發的,因此,起義軍很難形成人數衆多、戰鬥力強的勁旅。義軍領導層雖做出過不少正確的戰略部署,但如此建制鬆散、缺乏訓練的軍隊,難以實現指揮者的戰略意圖,與訓練有素人數衆多的秦軍作戰,其失敗也是情理之中的。

大澤鄉起義的失敗,並不等同於“反暴政、反壓迫”精神的失敗,相反,起義軍在反秦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奮勇精神和英雄氣概,歷來爲世人所稱道,陳勝那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喊至今還散發着其獨有的人格魅力,激勵着一代代志士仁人爲民族的獨立解放、國家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奮鬥。

第二三 國志第十 兵出函谷第四 老子說服力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七 取捨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四 軍政形勢第三 秦國興起策算法第七 取捨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二十三 略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墨子第二十二 史記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一 孫臏第九 齊魏爭雄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六 率先崛起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七 韓非子第十 公孫敗亡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四 老子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前言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十七五 羖治秦演繹法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十五 易經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五 取勢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五 北制之戰第九 齊魏爭雄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九 齊魏爭雄第二十 後記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四三 平晉亂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演繹法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四 謀形第二 秦頌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四 老子第二十六 西定關中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二十 後記第九 兗州危機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十 公孫敗亡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九 桓公得位第十九六 韜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思維的新起點第十七 成皋相持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一 孔子第四 大澤狂飆第六 率先崛起第四 謀形第三十四 後記第七 韓非子
第二三 國志第十 兵出函谷第四 老子說服力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七 取捨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四 軍政形勢第三 秦國興起策算法第七 取捨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二十三 略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六 官渡之戰二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八 墨子第二十二 史記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一 孫臏第九 齊魏爭雄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六 率先崛起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七 韓非子第十 公孫敗亡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八 長平大戰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四 老子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三十一 夷陵遺恨前言第七 河西之恥第十六 不戰定燕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第十三 病榻論相第二十三一 鳴驚人第十七五 羖治秦演繹法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十五 易經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五 取勢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五 北制之戰第九 齊魏爭雄第十八 呂氏春秋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九 齊魏爭雄第二十 後記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四三 平晉亂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演繹法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四 謀形第二 秦頌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四 老子第二十六 西定關中第十 漢中對策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二十 後記第九 兗州危機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七 遠交近攻第十 公孫敗亡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九 桓公得位第十九六 韜第十一 縱橫天下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思維的新起點第十七 成皋相持第十三 車通三川第一 孔子第四 大澤狂飆第六 率先崛起第四 謀形第三十四 後記第七 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