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實業(2)

然則像漢朝,不但無畜馬之禁,且有馬復令者(有車騎馬1匹者,復卒3人,見《食貨志》),民間的畜牧,自然要興盛了。但這隻能藏富於民,大規模的畜牧,還是要在邊地加以提倡的。《遼史·食貨志》述太祖時畜牧之盛,“括富人馬不加多,賜大小鶻軍萬餘匹不加少”。又說:“自太宗及興宗,垂二百年,羣牧之盛如一日。天祚初年,馬猶有數萬羣,羣不下千匹。”此等盛況,各個北族盛時,怕都是這樣的,不過不能都有翔實的記載罷了。

此其緣由:(一)由於天時地利的適宜。(二)亦由其地尚未開闢,可充牧場之地較多。分業應根據地理。蒙、新、青、藏之地,在前代或系域外,今則都在邦域之中,如何設法振興,不可不極端努力了。

漁稅,歷代視之不甚重要,所以正史中關於漁業的記載亦較少。然古代庶人,實以魚鱉爲常食(見第十三章)。《史記·貨殖列傳》說:太公封於齊,地潟鹵,人民寡,太公實以通魚鹽爲致富的一策。這或是後來人的託辭,然春秋戰國時,齊國漁業的興盛,則可想見了。《左氏》昭公三年,晏子說陳氏厚施於國,“魚鹽蜃蛤,弗加於海”謂不封禁或收其稅。漢耿壽昌爲大司農,增加海租三倍(見《漢書·食貨志》)。

可見緣海河川,漁業皆自古即盛。此等盛況,蓋歷代皆然。不過“業漁者類爲窮海、荒島、河上、澤畔居民,任其自然爲生。內地池畜魚類,一池一沼,只供文人學士之倘佯,爲詩酒閒談之助。所以自秦漢至明,無興革可言,亦無記述可見”罷了(採李士豪屈若搴《中國漁業史》說,商務印書館本)。然合沿海及河湖計之,賴此爲生的,何止千萬?組織漁業公司,以新法捕魚,並團結漁民,加以指導保護等,均起於清季。國民政府對此尤爲注意。並曾豁免漁稅、然成效尚未大著。領海之內,時時受人侵漁。二十六年,中日戰事起後,沿海多遭封鎖,漁場受侵奪,漁業遭破壞的尤多。

狹義的農業,但指種植而言。廣義的,則凡一切取得物質的方法,都包括在內,礦業,無疑的也是廣義農業的一部分了。《管子·地數篇》說:“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劍、鎧、矛、戟。”“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雍狐之戟,芮戈。”我們據此,還可想見礦業初興,所採取的,只是流露地表的自然金屬。

然《管子》又說:“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榮即今所謂礦苗,則作《管子》書時,已知道察勘礦苗之法了。

近代機器發明以來,煤和鐵同爲生產的重要因素。在前世,則鐵較重於煤。至古代,因爲技術所限,銅尤要於鐵。然在古代,銅的使用,除造兵器以外,多以造寶鼎等作爲玩好奢侈之品,所以《淮南子·本經篇》說:“衰世鐫山石,鍥金玉,擿蚌蜃,銷銅鐵,而萬物不滋。”將銅鐵和金玉、蚌蜃(謂採珠)同視。然社會進化,鐵器遂日形重要。《左氏》僖公十八年,“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可見是時的兵器,還以南方爲利。

兵器在後漢以前,多數是用銅造的(參看《日知錄·銅》條)。然鹽鐵,《管子》書已並視爲國家重要的財源(見第八章),而《漢書·地理志》說,江南之俗,還是“火耕水耨”。可見南方的農業,遠不如北方的發達。

古代礦業的發明,一定是南先於北。所以蚩尤屍作兵之名。然到後來,南方的文明程度,轉落北方之後,則實以農業進步遲速之故。南方善造銅兵,北方重視鐵鑄的農器,正可爲其代表。管子雖有鹽鐵國營之議,然鐵礦和冶鑄,仍入私人之手。

只看漢世所謂“鹽鐵”者(此所謂鹽鐵,指經營鹽鐵事業的人而言),聲勢極盛,而自先秦時代殘留下來的鹽官、鐵官,則奄奄無生氣可知。後世也還是如此。國家自己開的礦是很少的。民間所開,大抵以金屬之礦爲多。採珠南海有之。玉多來自西域。

工業:在古代,簡單的是人人能做的。其較繁難的,則有專司其事的人。此等人,大抵由於性之所近,有特別的技巧。後來承襲的人,則或由社會地位關係,或由其性之所近。《考工記》所謂“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此等專門技術,各部族的門類,各有不同。

在這一部族,是普通的事,人人會做的,在別一部族,可以成爲專門之技。所以《考工記》說:“粵無鎛,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謂無此物之人)又說:“粵之無鎛也,非無鎛也(言非無鎛其物),夫人而能爲鎛也。”燕之函,秦之廬,胡之弓車說亦同。此等規模,該是古代公產部族,相傳下來的。後世的國家沿襲之,則爲工官。

《考工記》的工官有兩種:一種稱某人,一種稱某氏。稱某人的,當是技術傳習,不以氏族爲限的,稱某氏的則不然。工用高曾之規矩,古人傳爲美談。

此由(一)古人生活恬淡,不甚喜矜奇鬥巧。(二)又古代社會,範圍窄狹,一切知識技能,得之於並時觀摩者少,得之於先世遺留者多,所以崇古之情,特別深厚。(三)到公產社會專司一事的人,變成國家的工官,則工業成爲政治的一部分。政治不能廢督責,督責只能以舊式爲標準。司製造的人,遂事事依照程式,以求免過(《禮記·月令》說:“物勒工名,以考其成。”《中庸》說:“日省月試,餼廩稱事,所以來百工也。”可見古代對於工業督責之嚴)。(四)封建時代,人的生活是有等級的,也是有軌範的。競造新奇之物,此兩者均將被破壞。所以《禮記·月令》說:“毋或作爲淫巧,以蕩上心。”《荀子·王制》說:“雕琢文采,不敢造於家。”而《禮記·王制》竟說:“作奇技奇器以疑衆者殺。”

此等制度,後人必將議其阻礙工業的進步,然在保障生活的軌範,使有權力和財力的人,不能任意享用,而使其餘的人,(甲)看了起不平之念;(乙)或者不顧財力,互相追逐,致以社會之生活程度衡之,不免流於奢侈,是有相當價值的,亦不可以不知道。即謂專就技巧方面立論,此等制度阻礙進步也是冤枉的。爲什麼呢?

社會的組織,暗中日日變遷,而人所設立的機關,不能與之相應,有用的逐漸變爲無用,而逐漸破壞。這在各方面皆然,工官自亦非例外。(一)社會的情形變化了,而工官未曾擴充,則所造之物,或不足以給民用。(二)又或民間已發明新器,而工官則仍守舊規,則私家之業漸盛。(三)又封建制度破壞,被滅之國,被亡之家,所設立之機關,或隨其國家之滅亡而被廢,技術人員也流落了。如此,古代的工官制度,就破壞無餘了。

《史記·貨殖列傳》說:“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漢書·地理志》所載,至漢代尚存的工官,寥寥無幾;都代表這一事實。《漢書·宣帝紀贊》,稱讚他“信賞必罰,綜覈名實”,“技巧工匠,自元成間鮮能及之”。陳壽《上諸葛氏集表》,亦稱其“工械技巧,物究其極”(《三國蜀志·諸葛亮傳》),實在只是一部分官制官用之物罷了,和廣大的社會工業的進退,是沒有關係的。

世人每舉歷史上幾個特別智巧的人,幾件特別奇異之器,指爲工業的進化,其實是不相干的。公輸子能削竹木以爲鵲,飛之三日不下(見《墨子·魯問篇》、《淮南子·齊俗訓》),這自然是瞎說,《論衡·儒增篇》,業經駁斥他了。然如後漢的張衡、曹魏的馬鈞、南齊的祖沖之、元朝的郭守敬(馬鈞事見《三國魏志·杜夔傳》《注》,餘皆見各史本傳),則其事蹟決不是瞎說的。他們所發明的東西安在呢?崇古的人說:“失傳了。這只是後人的不克負荷,並非中國人的智巧,不及他國人。”喜新的人不服,用滑稽的語調說道:“我將來學問夠了,要做一部中國學術失傳史。”(見從前北京大學所出的《新潮雜誌》)其實都不是這一回事。

一種工藝的發達,是有其社會條件的。指南針,世界公認是中國人發明的。古代曾用以駕車,現在爲什麼沒有?還有那且走且測量路線長短的記裡鼓車,又到什麼地方去了?諸葛亮改良連弩,馬鈞說:我還可以再改良,後來卻不曾實行,連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不久也失傳了。假使不在征戰之世,諸葛亮的心思,也未必用之於連弩。假使當時魏蜀的爭戰,再劇烈些,別方面的勢力,再均平些,竟要靠連弩以決勝負,魏國也未必有馬鈞而不用。假使魏晉以後,在商業上,有運巴蜀之粟,以給關中的必要,木牛流馬,自然會大量製造,成爲社會上的交通用具的。不然,誰會來保存它?

同理:一時代著名的器物,如明朝宣德、成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瓷器,爲什麼現在沒有了?這都是工業發達的社會條件。

還有技術方面,也不是能單獨發達的。一器之成,必有互相連帶的事物。如公輸子以竹木爲難,飛之三日,固然是瞎說。王莽時用兵,募有奇技的人。有人自言能飛。試之,取大鳥翮爲兩翼,飛數百步而墜(見《漢書·王莽傳》),卻決不是瞎說的,其人亦不可謂之不巧。假使生在現在,斷不能謂其不能發明飛機。然在當日,現今飛機上所用種種機械,一些沒有,自然不能憑空造成飛行器具。

所以社會條件不備具;技術的發展,而不依着一定的順序;發明是不會憑空出現的。即使出現了,也只等於曇花一現。以爲只要消費自由,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工藝自然會不斷的進步,只是一個淺見。

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章 緒論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26章 兵制(2)第6章 婚 姻(3)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22章 賦稅(1)第32章 實業(2)第41章 教育(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41章 教育(1)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5章 婚 姻(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1章 實業(1)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47章 學術(3)第1章 自序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22章 賦稅(1)第11章 階級(1)第21章 選舉(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9章 選舉(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章 緒論第20章 選舉(2)第5章 婚 姻(2)第19章 選舉(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21章 選舉(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4章 賦稅(3)第33章 實業(3)第15章 財產(2)第3章 緒論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2章 賦稅(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0章 政體(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9章 刑法(2)第48章 學術(4)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20章 選舉(2)第18章 官制(2)第28章 刑法(1)第3章 緒論第33章 實業(3)第19章 選舉(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44章 語文(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50章 宗教(2)第15章 財產(2)第29章 刑法(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2章 階級(2)第20章 選舉(2)第40章 住行(2)第9章 政體(1)第43章 語文(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章 婚 姻(1)第45章 學術(1)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12章 階級(2)第39章 住行(1)第45章 學術(1)第38章 衣食(3)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5章 兵制(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7章 族制(1)第19章 選舉(1)第2章 出版序第4章 婚 姻(1)第33章 實業(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
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3章 緒論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26章 兵制(2)第6章 婚 姻(3)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22章 賦稅(1)第32章 實業(2)第41章 教育(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41章 教育(1)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5章 婚 姻(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1章 實業(1)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47章 學術(3)第1章 自序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22章 賦稅(1)第11章 階級(1)第21章 選舉(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9章 選舉(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3章 緒論第20章 選舉(2)第5章 婚 姻(2)第19章 選舉(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21章 選舉(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4章 賦稅(3)第33章 實業(3)第15章 財產(2)第3章 緒論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2章 賦稅(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0章 政體(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9章 刑法(2)第48章 學術(4)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20章 選舉(2)第18章 官制(2)第28章 刑法(1)第3章 緒論第33章 實業(3)第19章 選舉(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44章 語文(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50章 宗教(2)第15章 財產(2)第29章 刑法(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2章 階級(2)第20章 選舉(2)第40章 住行(2)第9章 政體(1)第43章 語文(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章 婚 姻(1)第45章 學術(1)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12章 階級(2)第39章 住行(1)第45章 學術(1)第38章 衣食(3)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5章 兵制(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7章 族制(1)第19章 選舉(1)第2章 出版序第4章 婚 姻(1)第33章 實業(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