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衣食(3)

《日知錄》說:“今之村民,往往行媵而不襪,古人之遺制也。吳賀邵美容止,常著襪,希見其足,則漢魏之世,不襪而見足者尚多。”又說襪字的從衣,始見於此,則漸變而成今日的襪了。竊疑襪本亦田獵之民之服,農耕之民,在古代本是跣足的。中國文化,本來起自南方,所以行禮時還必跣。

衣服的初興,雖非以蔽體爲目的,然到後來,著衣服成了習慣,就要把身體的各部分,都遮蔽起來,以爲恭敬了。所以《禮記》的《深衣篇》說:“短毋見膚。”作事以短衣爲便,今古皆然。古代少者賤者,是多服勞役的。《禮記·曲禮》說:“童子不衣裘裳。”《內則》說:“十年,衣不帛,袴。”就是短衣,袴就是不裳。《左氏》昭公二十五年,師己述童謠,說“鵒跦跦,公在乾侯,徵褰與襦。”褰即是袴(《說文》)。此皆服勞役者不著裳之證。

然襦袴在古人,不能算做禮服,外必加之以裳。既然如此,自以照現在人的樣子,於襦袴之外,罩上一件長衫爲便。然古人習於衣裳袍衫之外,亦必加之以裳。於是從古代的衣裳,轉變到現在的袍衫,其間必以深衣爲過渡。深衣的意思,是和現在的女子所著的衣裙合一的衣服差不多的。形式上是上衣下裳,實則縫合在一起。他的裳分爲十二幅,前後各六。中間四幅對開。邊上兩幅斜裁,成兩三角形。尖端在上。所以其裳之下端與上端(腰間)是三與二之比。如此,則不須襞績,自亦便於行動了。

深衣是白布做的,卻用鑲邊,謂之純。無純的謂之襤褸,尤爲節儉(今通作藍縷,其義爲破,此又是一義)。士以上別有朝祭之衣,庶人則即以深衣爲吉服。未成年者亦然。所以戴德《喪服》變除說:“童子當室,爲父後。其服深衣不裳。”然自天子至於士,平居亦都是著一件深衣的。這正和現在的勞動者平時著短衣,行禮時著袍衫,士大夫階級,平時著袍衫,行禮時別有禮服一樣。

然古人苟非極隆重的典禮,亦都可以著深衣去參與的。所以說“可以爲文,可以爲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禮記·深衣》)。民國以來,將平時所著的袍和馬褂,定爲常禮服。既省另制禮服之費,又省動輒更換之煩,實在是很合理的。

《儀禮·士喪禮》疏,謂上下通直,不別衣裳者曰“通裁”,此爲深衣改爲長袍之始。然古人用之殊不廣。後漢以後,始以袍爲朝服。《續漢書·輿服志》說:若冠通天冠,則其服爲深衣服。有袍,隨五時色。劉昭《注》雲:“今下至賤吏、小史,皆通制袍,禪衣,舁緣領袖爲朝服。”《新唐書·車服志》:中書令馬週上議:“禮無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請加襴袖襴襈,爲士人上服。開胯者名曰缺胯,庶人服之。”據此,則深衣與袍衫之別,在於有緣無緣。其缺胯,就是現在的袍衫了。

任大椿《深衣釋例》說:“古以殊衣裳者爲禮服,不殊衣裳者爲燕服。後世自冕服外,以不殊衣裳者爲禮服,以殊衣裳者爲燕服。”此即所謂裙襦。婦人以深衣之製爲禮服,不殊衣裳。然古樂府《陌上桑》雲:“湘綺爲下裳,紫綺爲上襦”,則襦與裳亦各別。然仍沒有不著裳的。隋唐以來,乃有所謂袴褶。(《急就篇》注云:“褶,其形若袍,短身廣袖。”)天子親征及中外戒嚴時,百官服之,實爲戎服。

曾三異《同話錄》雲:“近歲衣制,有一種長不過腰,兩袖僅掩肘,名曰貉袖。起於御馬院圉人。短前後襟者,坐鞍上不妨脫著,以其便於控馭也。”此即今之馬褂。《陔餘叢考》說:就是古代的半臂。《三國魏志·楊阜傳》說:明帝著帽,披綾半袖,則其由來已久。《玉篇》說:襔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宋書·薛安都傳》載他著絳衲兩當衫,馳入賊陣。《隋書·輿服志》:諸將軍侍從之服,有紫衫金玳瑁裝襔襠甲,紫衫金裝襔襠甲,絳衫銀裝襔襠甲。

《宋史·輿服志》:範質議《開元禮》:武官陪立大仗,加螣蛇襔襠甲,《陔餘叢考》說:就是今演劇時將帥所被金銀甲。案現在我們所著,長不過腰,而無兩袖的,北方謂之坎肩,南方有若干地方,謂之馬甲。大概系因將帥服之之故。宋人謂之背子。見《石林燕語》。

衣服不論在什麼時代,總是大同小異的。強人人之所好,皆出於同,自然決無此理。何況各地方的氣候,各種人的生活,還各有不同呢?但衣服既和社交有關,社會亦自有一種壓力。少數的人,總要改從多數的。昔人所謂“十履而一跣,則跣者恥;十跣而一履,則履者恥”。其間別無他種理由可言。

Wωω¸ T Tκan¸ Сo

《禮記·王制》:“關執禁以譏,禁異服,察異言。”其意乃在盤詰形跡可疑的人。並不在於劃一服飾。《周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六曰同衣服,意亦在於禁奢,非強欲使服飾齊一。服飾本有一種社會壓力,不會大相懸殊的。至於小小的異同,則無論何時,皆不能免。

《禮記·儒行》:“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丘不知儒服。”觀此數語,衣服因地方、階級,小有異同,顯然可見。降逮後世,叔孫通因高祖不喜儒者,改著短衣楚制(見《史記》本傳)。《鹽鐵論》載桑弘羊之言,亦深譏文學之儒服(見《相刺篇》,《刺議篇》),可見其情形還是一樣的。

因爲社會壓力,不能施於異地方和異階級的人。然及交通進步,各階級的交往漸多,其壓力,也就隨之而增大了。所以到現代,全世界的服飾,且幾有合同而化之觀。日本變法以後,幾於舉國改著西裝。中國當戊戌變法時,康有爲亦有改服飾之議,因政變而未成。後來自刻《戊戌奏稿》,深悔其議之孟浪,而自幸其未果行。

在所著《歐洲十一國遊記》中,尤極稱中國服飾之美。其意是(一)中國的氣候,備寒、溫、熱三帶,所以其材料和制裁的方法,能適應多種氣候,合於衛生。(二)絲織品的美觀,爲五洲所無。(三)脫穿容易。(四)貴族平民,服飾有異,爲中西之所同。

中國從前,平民是衣白色的。歐洲則衣黑色。革命時,歐人疾等級之不平,乃強迫全國上下,都著黑色。中國則不然。等級漸即平夷,採章遂遍及於氓庶。質而言之:西洋是強貴族服平民之服,中國則許平民服貴族之服。所以其美觀與否,大相懸殊。這一點,西人亦有意見相同的。

民國元年,議論服制時,曾有西人作論載諸報端,說西方的服飾,千篇一律,並無趣味,勸中國人不必摹仿。我以爲合古今中外而觀之,衣服不過南北兩派。南派材料輕柔,裁製寬博。北派材料緊密,裁製狹窄。這兩派的衣服,本應聽其並行;且折衷於兩者之間,去其極端之性的。

歐洲衣服,本亦有南北兩派。後來改革之時,偏重北派太甚了。中國則頗能折兩者之中,保存南派的色彩較多。以中西的服飾相較,大體上,自以中國的服飾爲較適宜。現在的崇尚西裝,不過一時的風氣罷了。

中國的衣服,大體上可謂自行進化的。其仿自外國的,只有靴。《廣韻》八戈引《釋名》,說“靴本胡服,趙武靈王所服”。《北史》載慕容永被擒,居長安,夫妻賣靴以自活。北齊亡後,妃嬪入周的亦然。可見南北朝時,漢人能制靴者尚少,其不甚用靴可知。

然唐中葉以後,朝會亦漸漸的穿靴,朱文公《家禮》,並有襴衫帶靴之制了。《說文》:“鞮,革履也。”《韻會》引下有“胡人履連脛,謂之絡緹”九字。此非《說文》之文,必後人據靴制增入。然可悟靴所以廣行之故。因爲連脛,其束縛腿部較緊,可以省卻行滕。而且靴用革制,亦較能抵禦寒溼,且較紬布制者,要堅固些(此以初興時論,後來靴亦不用革)。

古代喪服,以布之精粗爲度,不是講究顏色的。素服則用白絹,見《詩經·棘人》疏。因爲古代染色不甚發達,上下通服白色,所以顏色不足爲吉凶之別。

後世采色之服,行用漸廣,則忌白之見漸生。宋程大昌《演繁露》說:“《隋志》: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隋時以白通爲慶弔之服。國子生亦服白紗巾。晉人著白接籬,竇蘋《酒譜》曰:接籬,巾也。南齊桓崇祖守壽春,著白紗帽,肩輿上城。今人必以爲怪。古未有以白色爲忌也。郭林宗遇雨墊巾,李賢《注》雲:周遷《輿服雜事》曰:巾以葛爲之,形如。本居士野人所服。魏武造,其巾乃廢。今國子學生服焉,以白紗爲之。是其制皆不忌白也。《樂府白紅歌》曰:質如輕雲色如銀,制以爲袍餘作巾。今世人麗妝,必不肯以白爲衣。古今之變,不同如此。

《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紗帽。其下服如裙襦襪皆以白。視朝聽訟,燕見賓客,皆以進御。然其下注雲:亦用烏紗。則知古制雖存,未必肯用,習見忌白久矣。”讀此,便知忌白的由來。按染色之法,見於《周官》天官染人,地官染草,及《考工記》鍾氏,其發明亦不可謂不早。但其能普遍於全社會,卻是另一問題。繪繡之法,見《書經·皋陶謨》今本《益稷》,《疏》。

昔人誤以繪爲畫。其實繪之本義,乃謂以各色之絲,織成織品。見於宋綿莊《釋服》,其說是不錯的。染色、印花等事,只要原料減賤,機器發明,製造容易,所費人工不多,便不得謂之奢侈。惟有手工,消費人工最多,總是奢侈的事。現在的刺繡,雖然是美術,其實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爲天下無衣無褐的人,正多着呢。

第30章 刑法(3)第1章 自序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1章 教育(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14章 財產(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7章 兵制(3)第8章 族制(2)第36章 衣食(1)第32章 實業(2)第44章 語文(2)第27章 兵制(3)第25章 兵制(1)第11章 階級(1)第10章 政體(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2章 實業(2)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22章 賦稅(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5章 財產(2)第33章 實業(3)第18章 官制(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3章 階級(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26章 兵制(2)第8章 族制(2)第33章 實業(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章 出版序第30章 刑法(3)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18章 官制(2)第15章 財產(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26章 兵制(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10章 政體(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3章 賦稅(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0章 政體(2)第41章 教育(1)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章 族制(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16章 財產(3)第3章 緒論第19章 選舉(1)第2章 出版序第9章 政體(1)第36章 衣食(1)第2章 出版序第13章 階級(3)第50章 宗教(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26章 兵制(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0章 宗教(2)第40章 住行(2)第27章 兵制(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7章 族制(1)第27章 兵制(3)第43章 語文(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7章 衣食(2)第24章 賦稅(3)第43章 語文(1)第20章 選舉(2)第19章 選舉(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2章 教育(2)第10章 政體(2)第6章 婚 姻(3)第15章 財產(2)第38章 衣食(3)第22章 賦稅(1)第10章 政體(2)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章 婚 姻(3)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
第30章 刑法(3)第1章 自序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1章 教育(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14章 財產(1)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7章 兵制(3)第8章 族制(2)第36章 衣食(1)第32章 實業(2)第44章 語文(2)第27章 兵制(3)第25章 兵制(1)第11章 階級(1)第10章 政體(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2章 實業(2)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22章 賦稅(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5章 財產(2)第33章 實業(3)第18章 官制(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3章 階級(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6章 婚 姻(3)第26章 兵制(2)第8章 族制(2)第33章 實業(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2章 出版序第30章 刑法(3)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18章 官制(2)第15章 財產(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26章 兵制(2)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10章 政體(2)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3章 賦稅(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0章 政體(2)第41章 教育(1)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章 族制(1)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16章 財產(3)第3章 緒論第19章 選舉(1)第2章 出版序第9章 政體(1)第36章 衣食(1)第2章 出版序第13章 階級(3)第50章 宗教(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26章 兵制(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0章 宗教(2)第40章 住行(2)第27章 兵制(3)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7章 族制(1)第27章 兵制(3)第43章 語文(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7章 衣食(2)第24章 賦稅(3)第43章 語文(1)第20章 選舉(2)第19章 選舉(1)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42章 教育(2)第10章 政體(2)第6章 婚 姻(3)第15章 財產(2)第38章 衣食(3)第22章 賦稅(1)第10章 政體(2)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章 婚 姻(3)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