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北方的遊牧民族,憑恃武力,侵入我國的疆域之內是有的,但因其文化較低,並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他還不得不棄其生活方式而從我,所以經過若干年之後,即爲我們所同化。當其未同化之時,因其人數甚少,其暴橫和掠奪,也是有一個限度的,而且爲時不能甚久。所以我們未曾認爲是極大的問題,而根本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以應之。

至於外國的文明,輸入中國的,亦非無有。其中最親切的,自然是印度的宗教。次之則是希臘文明,播佈於東方的,從中國陸路和西域交通,海路和西南洋交通以後,即有輸入。其後大食的文明,輸入中國的亦不少。但宗教究竟是上層建築,生活的基礎不變,說一種宗教,對於全社會真會有什麼大影響,是不確的。所以佛教輸入中國之後,並未能使中國人的生活印度化,反而佛教的本身,倒起了變化,以適應我們的生活了。讀第十八章所述可見。

其餘的文明,無論其爲物質的、精神的,對社會上所生的影響,更其“其細已甚”。所以中國雖然不斷和外界接觸,而其所受的外來的影響甚微。至近代歐西的文明,乃能改變生活的基礎,而使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徹底起一個變化,我們應付的困難,就從此開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託在這個大變化上。

西人的東來,有海陸兩路,而海路又分兩路:(一)自大西洋向東行,於公元1516年繞過好望角,自此而至南洋、印度及中國。(二)自大西洋向西行,於1492年發見美洲,1519年環繞地球,其事都在明武宗之世。初期在海上佔勢力的是西、葡,後來英、荷繼起,勢力反駕乎其上。但其在中國,因葡萄牙人獨佔了澳門之故,勢力仍能凌駕各國,這是明末的情形。

清初,因與荷蘭人有夾攻臺灣鄭氏之約,許其商船八年一到廣東,然其勢力,亦遠非葡萄牙之敵。我們試將較舊的書翻閱,說及當時所謂洋務時,總是把“通商傳教”四字並舉的。的確,我們初期和西洋人的接觸,不外乎這兩件事。通商本兩利之道,但這時候的輸出入品,還帶有奢侈性質,並非全國人所必需,而世世西人的東來,我們卻自始對他存着畏忌的心理。

這是爲什麼呢?其(一)中國在軍事上,是畏惡海盜的。因爲從前的航海之術不精,對海盜不易傾覆其根據地,甚而至於不能發見其根據地。(二)中國雖發明火藥,卻未能製成近世的槍炮。近世的槍炮,實在是西人制成的,而其船舶亦較我們的船舶爲高大,軍事上有不敵之勢。(三)西人東來的,自然都是些冒險家,不免有暴橫的行爲。而因傳教,更增加了中國畏忌的心理。

近代基督教的傳佈於東方,是由耶穌會(Jesuit)開始的。其教徒利瑪竇(MatteoRicci)以1581年始至澳門,時爲明神宗萬曆五年。後入北京朝獻,神宗許其建立天主堂。

當時基督教士的傳教,是以科學爲先驅;而且順從中國的風俗,不禁華人祭天、祭祖、崇拜孔子的。於是在中國的反應,發生兩派:其(一)如徐光啓、李之藻等,服膺其科學,因而亦信仰其宗教。其(二)則如清初的楊光先等,正因其人學藝之精,傳教的熱烈,而格外引起其猜忌之心。

在當時,科學的價值,不易爲一般人所認識,後一派的見解,自然容易得勢。但是輸入外國的文明,在中國亦由來已久了。在當時,即以曆法疏舛,舊有的回回曆法,不如西洋曆法之精,已足使中國人引用教士,何況和滿洲人戰爭甚烈,需要教士製造槍炮呢?所以1616年,基督教一度被禁止傳播後,到1621年,即因命教士製造槍炮而復解禁。後更引用其人於歷局。

清初,湯若望(JoannesAdamsSchallvonBell)亦因曆法而被任用。聖祖初年,爲楊光先所攻擊,一時失勢。其後卒因舊法的疏舛,而南懷仁(FerdinandusVerbiest)。復見任用。聖祖是頗有科學上的興趣的。在位時引用教士頗多。然他對於西洋人,根本上仍存着一種畏惡的心理。所以在他御製的文集裡,曾說“西洋各國,千百年後,中國必受其累”。這在當時的情勢下,亦是無怪其然的。

在中國一方面,本有這種心理潛伏着,而在西方,適又有別一派教士,攻擊利瑪竇一派於教皇,說他們賣教求榮,容許中國的教徒祟拜偶像。於是教皇派多羅(Tourmon)到中國來禁止。這在當時的中國,如何能說得明白?於是聖祖大怒,將多羅押還澳門,令葡萄牙人看管,而令教士不守利瑪竇遺法的都退出(教皇仍不變其主張,且處不從令的教士以破門之罰。教士傳教中國者,遂不復能順從中國人的習慣,此亦爲中西隔閡之一因)。

至1717年,碣石鎮總兵陳昂說“天主教在各省開堂聚衆,廣州城內外尤多,恐滋事端,請嚴舊例嚴禁”,許之。1723年,閩浙總督滿保請除送京效力人員外,概行安置澳門;各省天主堂,一律改爲公廨;亦許之。基督教自此遂被禁止傳佈。然其徒之秘密傳佈如故。中國社會上,本有一種所謂邪教,其內容僅得之於傳說,是十分離奇的(以此觀之,知歷來所謂邪教者的傳說,亦必多誣衊之辭),至此,遂將其都附會到基督教身上去;再加以後來戰敗的恥辱,因戰敗而准許傳教,有以兵力強迫傳佈的嫌疑;遂伏下了幾十年教案之根。

至於通商,在當時從政治上看起來,並沒有維持的必要。既有畏惡外人的心理,就禁絕了,也未爲不可的。但這是從推理上立說,事實上,一件事情的措置,總是受有實力的人的意見支配的。當時的通商,雖於國計民生無大關係,而在官和商,則都是大利之所在,如何肯禁止?既以其爲私利所在而保存之,自然對於外人,不肯不剝削,就伏下了後來五口通商的禍根。海路的交通,在初期,不過是通商傳教的關係,至陸路則自始即有政治關係。

北方的侵略者,乃蒙古高原的民族,而非西伯利亞的民族,這是幾千年以來,歷史上持續不變的形勢。但到近代歐洲的勢力向外發展時,其情形也就變了。15世紀末葉,俄人脫離蒙古的羈絆而自立。其時可薩克族又附俄(Kazak,即哥薩克),爲之東略。於是西伯利亞的廣土,次第被佔。至明末,遂達鄂霍次克海。騷擾且及於黑龍江。

清初因國內未平,無暇顧及外攘。至三藩既平,聖祖乃對外用兵。其結果,乃有1688年的《尼布楚條約》。訂定西以額爾古訥河,東自格爾必齊河以東,以外興安嶺爲界。俄商得三年一至京師。此約俄人認爲系用兵力迫脅而成,心懷不服,而中國對邊陲,又不能實力經營,遂伏下咸豐時戊午、庚申兩約的禍根。

當《尼布楚條約》簽訂時,中、俄的邊界問題,還只限於東北方面。其後外蒙古歸降中國(前此外蒙古對清,雖曾通商,實僅羈縻而已),於是俄、蒙的界務,亦成爲中、俄的界務。乃有1727年的《恰克圖條約》。規定額爾古訥河以西的邊界,至沙賓達巴哈爲止。自此以西,仍屬未定之界。至1755、1759兩年,中國次第平定準部、回部,西北和俄國接界處尤多,其界線問題,亦延至咸豐時方纔解決。

近代歐人到廣東來求通商,事在1516年,下距五口通商時,業經300餘年了。但在五口通商以前,中國訖未覺得其處於另一個不同的世界中,還是一守其閉關獨立之舊。清開海禁,事在1685年。於澳門、漳州、寧波、雲臺山設關四處。其後寧波的通商,移於定海,而貿易最盛於廣東。

當時在中國方面,貿易之權,操於公行之手,剝削外人頗深。外人心抱不平,乃舍粵西趨浙。1758年,清高宗又命把浙海關封閉,驅歸廣東。於是外人之不平更甚。英國曾於1792、1810年兩次派遣使臣到中國,要求改良通商辦法,均未獲結果。其時中國官吏並不能管理外人,把其事都交給公行。官吏和外人的交涉,一切都系間接。

自1781年以後,英國在中國的貿易,爲東印度公司所專。其代理人,中國謂之大班,一切交涉,都是和他辦的。1834年,公司的專利權被廢止。中國說散商不便制馭,傳令其再派大班。英人先後派商務監督和領事前來中國都仍認爲是大班,官廳不肯和他平等交涉。適會鴉片輸入太甚,因輸出入不相抵,銀之輸出甚多。

銀在清朝是用爲貨幣的,銀荒既甚,財政首受其影響。遂有1839年林則徐的燒煙。中、英因此釀成戰釁。其結果,於1842年在南京訂立條約。中國割香港,開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廢除行商。中、英兩國官員,規定了交際禮節。於是前此以天朝自居,英國人在陸上無根據地,及貿易上的制限都除去了。英約定後,法、美、瑞典,遂亦相繼和中國立約。惟俄人仍不許在海口通商。

中西積久的隔閡,自非用兵力迫脅,可以解除於一時。於是又有1857年的衝突。廣州失陷,延及京、津。清文宗爲之出奔熱河。其結果,乃有1858年和1860年《天津》、《北京》兩條約。此即所謂咸豐戊午、庚申之役。

此兩次的英、法條約,系將五口通商以後外人所得的權利,作一個總結束的。領事裁判,關稅協定,內地通商及遊歷、傳教,外國派遣使臣,都在此兩約中規定。美國的《天津條約》,雖在平和中交換,然因各約都有最惠國條款,所以英、法所享的權利,美國亦不煩一兵而得享之。

至於俄國,則自19世紀以還,漸以實力經營東方。至1850年頃,黑龍江北之地,實際殆已盡爲所據。至1858年,遂迫脅黑龍江將軍奕山,訂立《璦琿條約》,盡割黑龍江以北,而將烏蘇里江以東之地,作爲兩國共管。

1860年,又藉口調停英、法戰事,再立《北京條約》,並割烏蘇里江以東。而西北邊界,應當如何分劃,亦在此約中規定了一個大概。先是伊犁和塔爾巴哈臺方面,已許俄國通商,至是再開喀什噶爾,而海口通商及傳教之權,亦與各國一律。而且規定俄人得由恰克圖經庫倫、張家口進京。京城和恰克圖間的公文,得由臺站行走。於是蒙古、新疆的門戶,亦洞開了。

總而言之:自1838年林則徐被派到廣東查辦海口事件起,至1860年各國訂立《北京條約》爲止,中國初期與外國交涉的問題,告一結束。其所涉及的,爲:(一)西人得在海口通商,(二)赴內地通商、遊歷、傳教,(三)稅則,(四)審判,(五)沿海航行,(六)中、俄陸路通商,及(七)邊界等問題。

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0章 選舉(2)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37章 衣食(2)第28章 刑法(1)第21章 選舉(3)第5章 婚 姻(2)第16章 財產(3)第26章 兵制(2)第13章 階級(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32章 實業(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1章 選舉(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4章 賦稅(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5章 婚 姻(2)第31章 實業(1)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7章 學術(3)第33章 實業(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33章 實業(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8章 學術(4)第6章 婚 姻(3)第38章 衣食(3)第49章 宗教(1)第20章 選舉(2)第1章 自序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6章 財產(3)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3章 賦稅(2)第9章 政體(1)第49章 宗教(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2章 賦稅(1)第8章 族制(2)第14章 財產(1)第11章 階級(1)第21章 選舉(3)第45章 學術(1)第33章 實業(3)第28章 刑法(1)第33章 實業(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章 族制(1)第19章 選舉(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40章 住行(2)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39章 住行(1)第30章 刑法(3)第43章 語文(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4章 財產(1)第1章 自序第35章 貨幣(2)第11章 階級(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8章 衣食(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0章 選舉(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5章 婚 姻(2)第40章 住行(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35章 貨幣(2)第22章 賦稅(1)第10章 政體(2)第18章 官制(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33章 實業(3)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6章 衣食(1)第1章 自序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71章 唐朝的中衰
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0章 選舉(2)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37章 衣食(2)第28章 刑法(1)第21章 選舉(3)第5章 婚 姻(2)第16章 財產(3)第26章 兵制(2)第13章 階級(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32章 實業(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1章 選舉(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4章 賦稅(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5章 婚 姻(2)第31章 實業(1)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7章 學術(3)第33章 實業(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33章 實業(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8章 學術(4)第6章 婚 姻(3)第38章 衣食(3)第49章 宗教(1)第20章 選舉(2)第1章 自序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16章 財產(3)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3章 賦稅(2)第9章 政體(1)第49章 宗教(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22章 賦稅(1)第8章 族制(2)第14章 財產(1)第11章 階級(1)第21章 選舉(3)第45章 學術(1)第33章 實業(3)第28章 刑法(1)第33章 實業(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章 族制(1)第19章 選舉(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40章 住行(2)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39章 住行(1)第30章 刑法(3)第43章 語文(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4章 財產(1)第1章 自序第35章 貨幣(2)第11章 階級(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8章 衣食(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0章 選舉(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5章 婚 姻(2)第40章 住行(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35章 貨幣(2)第22章 賦稅(1)第10章 政體(2)第18章 官制(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33章 實業(3)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6章 衣食(1)第1章 自序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71章 唐朝的中衰